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33章 蒸汽初鸣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33章 蒸汽初鸣

作者:cgws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应天府西郊,神策提举司格物工坊深处,秋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布满工具与零件的工作台上投下道道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煤炭与桐油混杂的独特气味。墨羽——这位大匠,格物学院掌院,正俯身于一具奇特的装置前,眉头紧锁,眼神却闪烁着近乎狂热的专注。

那装置主体是一个近一人高的铜制锅炉,下方炉膛内炭火正旺,发出噼啪轻响。锅炉上方连接着粗细不一的铜管与一个密封的汽缸,缸内活塞杆通过一套巧妙的曲柄连杆机构,与一个巨大的飞轮相连。整个机器看起来粗糙而复杂,遍布铆接痕迹,却透着一股原始而强大的力量感。

“加压…再加压…”

墨羽喃喃自语,用沾满油污的手调整着一个阀门。几名助手紧张地守在周围,手持记录板,时刻关注着连接锅炉的各处气压计与水位计。

“掌院,气压已近红线!”一年轻学徒盯着剧烈颤抖的气压指针,声音发紧。

“稳住火势!”

墨羽沉声道,目光死死盯住那暂时还静止不动的活塞与飞轮。锅炉发出沉闷的呜咽声,白色蒸汽开始从几处接口丝丝泄漏。

就在这时,工坊大门被推开,朱栋在一众鹗羽卫的护卫下信步走入。他今日恰巧来巡视神策提举司下属各工坊,听闻墨羽这边动静颇大,便顺道过来看看。

“墨掌院,又在研制何种新…”

朱栋话音未落,目光便被那台轰鸣作响、蒸汽弥漫的奇特机器牢牢吸住。他猛地顿住脚步,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芒! 这…这结构…这原理?!

这分明是一台——蒸汽机!虽然极其原始粗糙,但那锅炉、汽缸、活塞、连杆、飞轮…核心要素一应俱全! 朱栋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来自未来,自然知道这看似笨拙的机器意味着什么!这是工业革命的号角,是生产力飞跃的基石!他万万没想到,在洪武十二年的大明,凭借墨工匠的智慧,竟然真的将这东西搞了出来!

“殿下!”

墨羽这才发现吴王驾到,连忙起身行礼,脸上还带着油污与兴奋的红光,“您来得正好!此乃下官依据古籍中‘水火相激,气动万物’之理,尝试制造的‘气压转轮器’…只是这密封与压力控制,实在艰难,屡试屡败…”

朱栋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快步上前,绕着机器仔细观看,越是细看,心中越是震撼。这机器的许多设计思路,虽与他认知中的瓦特蒸汽机有差距,却另辟蹊径,充满了古典的机械智慧与巧思。

“妙!妙极!”

朱栋忍不住抚摸着那冰冷的铜制汽缸,感叹道,“墨掌院真乃国士无双!此物绝非区区‘气压转轮器’,其所蕴之力,可撼动天地,改变时代!”

墨羽闻言一愣,他虽对此物寄予厚望,却也没想到吴王评价如此之高:“殿下过誉了…此物尚不完善,力量忽大忽小,难以持续,且甚是危险…”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那锅炉突然发出一声刺耳尖啸,一处阀门猛地喷出大量白汽,整个机器剧烈震动起来!

“快退开!”

墨羽大惊,急忙护着朱栋后撤。 几名助手手忙脚乱地上前熄火、泄压,忙活了好一阵,机器才渐渐平息下来,工坊内弥漫着浓重的水汽与煤烟味。

墨羽面露愧色:“让殿下受惊了。下官无能,至今未能让其平稳运行超一刻钟。” 朱栋却丝毫不以为意,眼中光芒更盛:“无妨!万事开头难!此物之原理已通,所缺不过是工艺改进与细节优化!墨掌院,你立下不世奇功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指着机器道:“此物非‘气压转轮器’,本王赐其名——‘洪武机’!取其诞生于洪武盛世,亦寓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之意!”

“洪武机…”

墨羽细细品味着这个名字,只觉得比自己所想的名称大气磅礴百倍,顿时激动得脸色潮红:“谢殿下赐名!”

“即刻起,‘洪武机’列为格物工坊最高机密!增拨人手、银钱、物料,由墨掌院全权负责,全力改进优化!”

朱栋当即下令,“本王要它在三个月内,能够稳定、持续地输出力量!” “下官遵命!”墨羽躬身领命,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三个月后,紫金山南麓,大明帝国大学格物学院。 最大的实验工坊内,人头攒动。不仅所有格物学院的教授、优等生齐聚于此,连数算学院的墨筹、医学院的顾清源、乃至军事学院的高勇等都被惊动,受邀前来观礼。

坊中央,那台被命名为“洪武机”的蒸汽机已然模样大变。体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一,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铜制部件被擦得锃亮,各处密封显然做了极大改进,虽然运行时仍不免有蒸汽泄漏的嘶嘶声,但已不再像之前那般狂暴骇人。

墨羽站在机器旁,虽面容憔悴,眼布血丝,但精神却极为亢奋。他环视在场众人,朗声道:“今日请诸位同僚、学子前来,乃是为观此‘洪武机’初步成功之演示,并集思广益,共商此物之用途!” 众人皆好奇地打量着那奇特的机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墨掌院,此物真能自动出力?”一名老教授疑惑道,“看似与军中以前使用的襄阳炮有些相似,却又复杂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非也非也,”

墨羽傲然一笑,“襄阳炮乃借人力、水力或畜力。而此洪武机,乃借水火相激自生之力!请看——” 他朝助手点头示意。助手点燃炉膛,鼓风机开始工作。不一会儿,锅炉内的水开始沸腾,气压逐渐升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活塞与飞轮之上,工坊内鸦雀无声,只有煤炭燃烧的噼啪声和蒸汽的嘶嘶声。

突然,伴随着一声较为沉闷的喷气声,活塞猛地向上运动,通过连杆推动那巨大的飞轮,缓缓转动了起来!

“动了!真的动了!”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呼。 飞轮起初转动缓慢,但随着蒸汽持续稳定地输入,它的速度逐渐加快,带着沉重的惯性,发出均匀的嗡嗡声,通过一根传动轴,稳定地输出着圆周运动的力量!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墨羽紧握双拳,激动得难以自抑。这一次,洪武机平稳运行了远超一刻钟,丝毫没有停歇或失控的迹象! 工坊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所有人都被这无需人力畜力、自行运转并输出力量的机器深深震撼。

“妙哉!此力可谓源源不断!”

数算学院的墨筹眼神发亮,立刻开始心算这飞轮输出的力量大致相当于多少马力。 军事学院的高勇则摸着下巴,眼中精光四射:“若以此力驱动大型鼓风机,岂非可极大提高炼铁炉温?若用于牵引重物、驱动绞盘…”

医学院的顾清源想的却是:“如此稳定之力,或可用于捣药、研磨药材,力道均匀,远胜人力。” 众人纷纷发言,提出各种奇思妙想。有说可用于矿山排水,有说可驱动磨盘,有说可打造自动机械。

这时,一名来自江南水乡的年轻学子怯生生地举手道:“学生…学生以为,此机若能用于驱动水车,岂不是可日夜不休地灌溉农田?江南之地,虽有水网,然高地灌溉仍依赖人力水车,甚是辛苦。若得此机,旱季亦无忧矣!”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讨论!

“对啊!抽水灌溉!此乃利国利民之大用!”

朱栋此时正站在人群后方,闻言不由点头。这学生的想法与他所知的历史上蒸汽机最早的应用之一——矿井排水和农田灌溉——不谋而合!

他迈步走出,扬声道:“此言大善!‘洪武机’首功,当用于农事!墨掌院!”

“下官在!”

“即刻以此为目标,优化洪武机,研制专门用于提水灌溉之机型!本王要你在两个月内,拿出可实地应用的样品!成功之后,本王将奏请陛下,拨款量产,优先配发于直隶及江南各府县官田及大型民田试用!”

“下官领命!”

墨羽激动万分,能将自己心血所研直接用于普惠万民,这是何等荣耀!

又两月后,皇宫御花园的一处空地上。 朱元璋、马皇后、太子朱标,以及闻讯赶来的徐达、常遇春等重臣,皆好奇地围观着那台被特意运进宫来的“洪武式抽水机”。它与最初的原型机又有不同,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可靠性,通过一根粗大的皮管连接至附近的太液池。 墨羽亲自指挥操作。点火,加压,启动!

随着蒸汽机的轰鸣,太液池的水被源源不断地抽取上来,通过另一根管道喷涌而出,形成一道人工喷泉,水量之大,速度之快,远超任何人力或畜力水车!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

朱元璋看得目瞪口呆,绕着机器走了两圈,连连称奇,“这铁疙瘩,竟真能自己干活?还如此有力道!”

马皇后也掩口惊叹:“若真能用于农田灌溉,实乃天下农人之福!不知一天能浇灌多少田地?”

墨羽连忙回禀:“启禀陛下、娘娘,据此番试验测算,一台此类抽水机,昼夜不息,可抵百名壮劳力,灌溉数百亩良田不在话下!且不惧干旱,无论高低之地,皆可汲水!”

朱标亦是满脸震撼,他看向朱栋:“二弟,此物…此‘洪武机’,果真能改变天下格局?”

朱栋微笑颔首:“大哥,此机之力,远不止于此。抽水灌溉,仅是其牛刀小试。”他顿了顿,目光扫向在场众人,抛出一个更惊人的设想,“格物学院已有学子提出,若能以此机之力,驱动纺织机械,又会如何?”

“纺织?”

众人一怔。

“正是!”

朱栋语气振奋,“如今纺织皆赖人力,一人一日,不过织布数尺。若以洪武机为核心,打造自动纺织机器,一机可当百人、千人!届时,布匹产量将暴增,成本则将剧降!”

他转向朱元璋,郑重道:“父皇!儿臣提议,可由吴王府下属瑞恒昌商贸行与户部合作,先行于南直隶主要州府开设‘恒昌布行’,专售由此类机器织出之布匹。因成本极低,故售价亦可极低,务求平价,让天下百姓皆能穿得起新衣!布行售卖所得,除去成本,瑞恒昌与户部三七分成,亦可充实国库!”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爆射!他不仅是帝王,更是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一件新衣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若真能如此… “准!咱准奏!”朱元璋毫不犹豫,大手一挥,“此事由吴王朱栋全权负责,户部、工部全力配合!咱要尽快看到我大明百姓,都能穿上这‘机器布’做的衣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儿臣遵旨!”

朱栋躬身领命。 徐达与常遇春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他们不仅看到了农事、纺织的变革,更看到了…军事应用的无限可能!

又过了数月。

洪武十三年三月,第一批实验性的蒸汽动力纺织机在格物工坊和瑞恒昌旗下工坊组装调试成功。尽管故障频发,效率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其展现出的潜力已足够惊人。

这一日,同样的地点,皇宫御花园内。一台改良后的蒸汽纺织机与一台最新式的人力纺织机被并排放置。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再次莅临观看。为了更直观地对比,朱栋特意安排了两名熟练织工同时操作。

号令之下,蒸汽机轰鸣启动,通过传动带带动纺织机飞速运转,梭子如飞般穿梭;而另一边,人力织工则手脚并用,奋力蹬踏。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差距已悬殊到令人瞠目结舌!蒸汽机组织出的布匹长度,已是人力组的十数倍!而且因为动力均匀,布匹质地似乎更为紧密平整!

“这…这…”

朱元璋指着那飞速运动的机器,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虽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目睹这悬殊的效率对比,依然感到无比的震撼! 马皇后更是亲自上前抚摸两台织机产出的布匹,仔细对比,良久才叹道:“机器所织,竟丝毫不逊于熟练工所织,甚至更匀称些…若真能推广,天下女子或许便能从那终日不停的织机前稍得解脱了…”

朱标则更关注现实问题:“二弟,此机器造价几何?维护可难?若推广开来,原有织工生计又当如何?”

朱栋早已深思熟虑,从容答道:“大哥所虑极是。初期造价自然高昂,然一旦量产,成本必将大幅下降。维护确需专门工匠,格物学院已着手培训。

至于原有织工,新工坊设立正需大量人手,可择优录用,转为机器操作工或从事其他工序。且布价大跌,需求必增,市场扩大,所能容纳的就业人数未必减少,只是形态发生变化而已。朝廷亦可引导转型,此乃进步之阵痛,亦乃发展之机遇。”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栋儿思虑周全!就这么办!先在应天、苏州、松江等府试办‘恒昌布行’,看看成效!”

他走到那台仍在轰鸣的蒸汽纺织机前,目光深邃,仿佛透过这粗糙的机器,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大明未来。

“此物之力,果真只能用于抽水、纺织?”

朱元璋忽然问道。 朱栋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他沉声道:“回父皇,此‘洪武机’之力,其用无穷!儿臣与墨掌院推断,假以时日,以此为核心,或可造出无需风帆、无需桨橹,自行驱动之铁甲轮船,驰骋万里海疆!或可造出无需牛马牵引,自行奔驰之铁车,日行千里!届时,我大明漕运、边防、商贸…皆将天翻地覆!”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以及所有在场的内侍、大臣,全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僵立在原地! 铁船…自行奔驰的铁车…日行千里… 这已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限!若非亲眼见证了抽水机和纺织机的奇迹,他们定会认为吴王得了失心疯! 良久,朱元璋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凝重,死死盯住那台仍在不知疲倦运转的蒸汽机,仿佛在看一件镇国神器,又像是在看一头即将出柙的猛兽。

他缓缓踱步,沉默良久,最终停在那台机器前,伸出粗糙的手掌,轻轻按在那温热而震动的汽缸上,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仿佛能推动时代的磅礴力量。

“传咱旨意。”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格物学院‘洪武机’研制事宜,列为帝国最高机密!由吴王朱栋总领,神策提举司、鹗羽卫重点护卫,工部、户部倾力配合!一应所需,咱无不允准!”

他转向朱栋,目光灼灼:“老二,放开手脚去做!咱要看看,你所说的那个…铁船铁车驰骋的未来!”

“儿臣,必不辱命!”

朱栋躬身,声音坚定如铁。 蒸汽机的轰鸣声响彻御花园,仿佛一声来自工业时代的初鸣,穿越时空,在这洪武盛世的皇宫中,激荡起预示着巨变的回音。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