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86章 新的一年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86章 新的一年

作者:cgws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阿尔泰山麓的寒风,终究未能阻挡大明日月旗的猎猎招展。野马川一役,神策军以雷霆之势,彻底打断了西汗国也速迭儿的脊梁,其残部在丢下无数尸骸辎重后,狼狈西窜,数十年内已无力再对大明北疆构成实质性威胁。

广袤的草原,在经历了一番铁与血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寒冬。

战事既定,庞大的战争机器便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收缩。朱栋并未贪功冒进,深入不毛之地进行无谓的追击。

他的战略目标已然达成——歼灭敌有生力量,震慑草原诸部,打断外部伸来的触手。

在留下必要的兵力,会同漠北、漠南都司兵马,清剿残余顽寇,安抚归附部落,并依托新建的各个承宣布政使司,巩固统治秩序后,朱栋便率领着神策军主力,踏上了凯旋归途。

旌旗漫卷,队伍蜿蜒如龙。与出塞时的肃杀沉默不同,回师的队伍虽依旧军容严整,却多了几分胜利后的昂扬。

将士们的脸上带着疲惫,更带着建功立业的骄傲。缴获的敌军旗帜、兵器被驮在骡马之上,成为胜利最直观的注脚。

那面玄黑底金日朱雀青龙剑的神策军主帅大纛,以及赤红底金龙吞日月的总旗,在冬日苍茫的天穹下,显得格外威严夺目。

朱雄英、朱同燨、朱同燧、李景龙四个年轻人,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气质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的激动与忐忑,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稳重。他们骑在马上,跟随在朱栋的中军队伍里,望着前方父王(皇叔)挺拔的背影,以及那面引领他们取得辉煌胜利的旗帜,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敬与归属感。

他们亲眼见证了何为现代战争,何为体系的力量,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那面面旗帜所承载的荣誉与责任。

路途迢迢,但归心似箭。洪武十六年的脚步匆匆,当神策军的先头斥候已经能够望见巍峨的应天城墙时,距离新年,仅剩下短短十日。

应天城外,早已得到捷报和班师日期的朝廷,做好了盛大的迎接准备。

朱雀大街上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旌旗仪仗从城门一直排到皇城。

得知无敌王师凯旋的百姓们,更是万人空巷,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节日与胜利交织的欢庆气息。

这一日,天空作美,冬日的阳光洒下,带来几分暖意。当那面熟悉的神策军主帅大纛终于出现在城门洞的阴影之外时,城上城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大明万胜!吴王千岁!”

“大明万胜!神策军万胜!”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朱栋一马当先,缓缓策马入城。他依旧穿着那身象征性的玄色山文甲,猩红披风垂于马后,虽风尘仆仆,但目光锐利,气度沉凝,宛如凯旋的战神。

紧随其后的,是朱文正、平安、常森、陈宣等一众神策军悍将,以及精神抖擞的吴王亲卫营。

玄黑的朱雀大纛、赤红的神策总旗、深蓝的天策白虎旗、玄黑的天枢北斗旗、绛紫的神策麒麟旗、赤红的神机狻猊旗……一面面代表着大明武力巅峰的战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片移动的、令人心潮澎湃的旗帜森林。

而在城门内侧,最为隆重的迎接仪式已然备好。太子朱标,身着杏黄色龙纹常服,外罩玄色大氅,亲自率领着在京的文武重臣,静候于此。

他的脸上带着温煦而欣慰的笑容,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领头二弟朱栋的身上。

朱栋在距离太子仪仗十余步外勒住战马,利落地翻身而下,身后众将亦齐刷刷下马。

朱栋快步上前,对着朱标躬身抱拳,声音洪亮:“臣,朱栋,奉旨北征,赖陛下洪福,太子殿下运筹,将士用命,今已克竟全功,扫荡北疆,特此缴令!”

朱标抢前一步,双手托住朱栋的手臂,不让他完全拜下去,语气充满了真挚的激动与如释重负:“二弟辛苦了!快快免礼!北疆大捷,扬我国威,定我边陲,此乃不世之功!父皇与孤,已在宫中备下酒宴,为二弟及众将士洗尘!”

他目光扫过朱栋身后肃立的朱雄英、朱同燨等人,见他们虽面容略显清瘦,但眼神明亮,气度沉凝,不由得更添几分喜悦,微微颔首示意。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朱栋将大军安置于城外早已准备好的大营,自有兵部、户部官员前去犒劳、核功。

而他则与主要将领,以及朱雄英等小辈,随着太子朱标的仪仗,一同进入皇城,前往奉天殿参加朱元璋亲自主持的庆功宴。

奉天殿内,灯火辉煌,觥筹交错。朱元璋高踞御座之上,虽然面容依旧严肃,但眉宇间那抹难以掩饰的畅快与自豪,却让熟悉他的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

皇帝亲自举杯,为凯旋将士贺,为大明国运贺。殿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勋贵武将们意气风发,文臣们也是与有荣焉,纷纷向朱栋及神策军将领们敬酒致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雄英、朱同燨等人虽年纪尚小,亦得以列席旁听,感受着这帝国最高级别的荣耀时刻。

盛大的庆功宴后,年的味道便一天浓似一天。席卷北疆的战争阴云已然散去,应天城彻底沉浸在新春的喜庆与祥和之中。

瑞雪兆丰年,几场恰到好处的雪,更给这座帝国的都城披上了银装,增添了几分瑞气。

今年朱元璋特意下达的旨意,诸王携家眷回京述职,共度新春。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等藩王,陆续奉旨抵达应天。

一时间,因朱栋凯旋而尚未平息的欢庆气氛,又因众多皇室成员的到来而更加热闹。

各王府的车驾仪仗穿梭于街道,王府的世子、郡主们,也给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宫廷带来了更多的生气。

除夕之夜,宫廷家宴在装饰一新的坤宁宫举行。这里没有奉天殿大朝会的肃穆,更多了几分家宅的温馨与天伦之乐。

朱元璋与马皇后端坐上位,看着底下济济一堂的儿孙,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完全放松的笑容。

太子朱标与太子妃常元昭率领众弟妹、子侄,依序向帝后行礼问安,一派和睦融融。

朱栋坐在朱标下首,他的身旁是正妃徐妙云和侧妃常靖澜。徐妙云端庄娴雅,常靖澜则明艳活泼,两人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温柔地落在坐在更下首的自家孩子们身上——朱同燨、朱同燧、朱玉璲、朱同煇,以及尚在襁褓中由乳母抱着的朱同熞。

朱雄英、朱允烨等太子一系的子弟,则与朱同燨他们坐在一处,年轻人之间自有话题,气氛融洽。

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等藩王及其家眷,也按序而坐。

朱棣的身边,坐着王妃汤氏,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年仅五岁却已显敦厚的嫡长子朱高炽,三岁模样、眼神灵动的嫡次子朱高煦,以及尚在咿呀学语的嫡三子朱高燧。

朱樉之子朱尚炳、朱?之子朱济熺、朱橚之子朱有炖等皇孙们也都在列,济济一堂,象征着大明皇室的枝繁叶茂。

家宴的气氛热烈而轻松,丝竹管弦,轻歌曼舞,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

马皇后看着满堂儿孙,尤其看着刚刚立下大功、沉稳更胜从前的朱栋,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朱元璋虽不多言,但目光扫过一个个儿子,特别是看到朱栋与朱标之间那毫无芥蒂的默契时,眼底深处亦是满意之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融洽之时,朱元璋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玉箸。

侍立一旁的贴身太监心领神会,轻轻击掌,殿内的乐舞立刻停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御座。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目光缓缓扫过殿内诸子,尤其是在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三人脸上停留片刻,最后又落回朱栋身上,复又看向朱标,这才沉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今日家宴,吾家人齐聚,其乐融融。老二年末北征而归,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我们朱家的威风!咱心里,很高兴!”

他顿了顿,继续道:“一个大家,要兴旺,要长久,离不开规矩,更离不开传承。国如此,家亦如此。标儿是太子,是国本,栋儿是议政王,是肱骨,协理朝政。这都是早就定下的。,樉儿、?儿、棣儿就藩各地,是咱们大明为数不多的,能统兵镇守一方的藩王,也都是咱朱家的支柱。”

他的目光再次转向朱樉、朱?、朱棣:“樉儿、?儿、棣儿,你们几个,开府建衙,儿子们也都不小了。按照祖制,也该明确名分了。”

听到这话,朱樉、朱?、朱棣三人立刻神情一肃,起身离席,来到御座前躬身行礼:“儿臣在。”

他们的王妃也连忙带着各自的嫡长子起身,跟在后面。

朱元璋看着阶下的儿子和孙子们,语气庄重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趁此家宴,吾便下旨,正式册封尔等嫡长子为王府世子,以定名分,以固国本!”

“秦王朱樉嫡长子朱尚炳,聪敏敦厚,册封为秦王世子!”

“晋王朱?嫡长子朱济熺,年幼知礼,册封为晋王世子!”

“燕王朱棣嫡长子朱高炽,性稳重,册封为燕王世子!”

随着朱元璋清晰的口谕,被点到名字的朱尚炳、朱济熺、朱高炽三个孩子,在父母的示意下,有些紧张却又努力保持着仪态,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孙臣(儿臣)谢皇祖父(父皇)恩典!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虽然只是家宴之上的口头册封,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

这正式确立了各王府的继承人,标志着大明皇室第二代、第三代的权力格局进一步清晰和稳定。

朱标和朱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安心。明确传承,减少内耗,这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至关重要。

朱棣扶着年仅五岁的朱高炽起身,看着儿子那胖乎乎却努力做出严肃模样的小脸,眼中情绪复杂,有为人父的欣慰,或许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下意识地抬眼,望了望御座上威严的父皇,又飞快地瞥了一眼对面安坐、正与徐妙云低声说笑的朱栋,随即垂下眼帘,将一切情绪掩藏。

册封已毕,殿内气氛更加热烈。众人纷纷向三位刚刚获得册封的亲王世子道贺。

朱标也举杯,向朱樉、朱?、朱棣三位兄长示意。朱标更是温言勉励了朱尚炳等几个侄子几句,尽显储君气度与兄长风范。

家宴继续,欢声笑语不断。子时将至,宫中燃起了盛大的烟花,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应天的夜空,也映照着坤宁宫内一张张洋溢着幸福与希望的脸庞。

旧岁已逝,新年来临。

站在殿外的廊下,望着漫天绚烂的烟火,朱栋轻轻握住了身旁徐妙云和常靖澜的手。徐妙云温柔一笑,常靖澜则俏皮地眨了眨眼。

朱雄英、朱同燨、朱同燧、李景龙等年轻人也聚在一处,指着天空不断绽放的烟花,兴奋地交谈着,他们的眼中,倒映着这盛世的光华,也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陪同下,站在最高处,俯瞰着脚下的宫城,眺望着远方的万家灯火。

北疆已定,儿孙成才,帝国正沿着他设定的轨道稳步前行。这位开创了大明江山的铁血帝王,在洪武十六年的这个除夕之夜,心中或许也感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然而,站在他身旁不远的朱栋,在欣赏这盛世烟花的同时,脑海中却不期然地浮现出阿尔泰山麓,那些改进的箭镞和火绳枪的影子。

胜利的喜悦与新春的祥和固然美好,但他深知,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

格物院的下一代火器,水师的远洋探索,新政的全面铺开……还有太多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做。

烟花易冷,繁华背后,是永不松懈的责任与前行。

洪武十六年,就在这凯旋的荣耀与新岁的希望中,翻开了它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一页。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