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93章 衣冠整肃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93章 衣冠整肃

作者:cgws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洪武十八年四月末,连日的阴霾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洗刷殆尽,应天城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润而清冷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复苏的清新气息。

连日来,大明军事改革委员会衙署内,因激烈争论和繁冗人事安排而弥漫的硝烟味,似乎也被这场雨冲淡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具象征意义的紧张——今日,将决定的,是大明百万将士未来的“颜面”与“标识”,是这支新生军队的精气神所在。

衙署正堂,气氛庄重肃穆,陈设却与往日不同。

西侧墙壁前,一字排开悬挂着数套按新制精心设计的军服样品。

从沉稳鸦青色的春秋常服,到赤色庄严、纹绣精美的礼服。

从士卒简朴耐磨的土黄作战服,到将官威仪赫赫、甲片森然的山文甲,俨然一场无声却震撼人心的阅兵。

数个等身木制人偶穿戴整齐,伫立一旁,细节毕现,仿佛随时可奔赴沙场或列朝堂。

更有专门由内府监局顶尖匠人赶制出的各色领章、肩章样品,盛放在铺着玄黑绒布的托盘内,金银铜星与各色镶边在透过高窗的柔和光线下,流淌着冷冽而尊贵的光泽。

此情此景,让每一位步入堂内的委员——无论是沙场宿将,还是部堂重臣——皆是不由自主地目光一凝,旋即陷入更为复杂的思量。

谁都明白,这看似仅是服饰规制之争,实则关乎军队等级尊严、士卒士气激励、乃至皇权威仪最直观的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都督吴王朱栋今日身着亲王常服,神色间少了几分前两日敲定编制、军饷时的凌厉决断,多了几分沉静审慎与隐隐的期待。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那些军服样品,如同审视即将列装的精良火器。

他深知,一套成功的军服与标识体系,其于军中凝聚起的归属感、荣誉感与清晰的等级辨识度,其无形之力,丝毫不亚于一场精心策划、决胜千里的战役。

太子朱标立于其侧,依旧是一袭杏黄龙纹常服,温润如玉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趣与笑意,显然对此关乎“礼制”与“朝廷观瞻”的事务抱有天然的热忱。

左都督魏国公徐达、右都督鹗国公常遇春等一干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老将,则更侧重于其实用性、耐久度,以及能否在条件各异、分布广阔的军中有效推行,他们粗糙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样品布料,掂量着甲片重量,目光锐利如鹰。

“诸位,”吴王朱栋清朗的声音打破沉寂,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前两日,我等已定下了新军的筋骨构架与魂魄精神。

今日,便要为这铮铮铁骨、凛凛魂魄,披上统一、威严、标识分明的战袍!让每一名大明将士,无论他是位列帅座,还是执戈前驱,无论身处京畿重地,还是戍守边陲海疆,皆能明其身份,知其荣辱,晓其职责,以身上衣冠,时刻警醒自身所承载之使命!”

他手臂微抬,指向那排样品,“此大明军服与军衔样式草案,乃汇集工部、内府监局及神策提举司格物工技司诸多巧匠心血,参酌周礼汉仪、考量古今战阵实战所需,历时数月,数易其稿所拟成。请诸位细览,畅所欲言,务求尽善尽美,共商定稿!”

首先由工部一名精干员外郎出列,负责讲解整体体系。他手持细长木杆,指着悬挂的样品,条理清晰,声音洪亮:“启禀太子殿下,吴王殿下,诸位大人,新制军服,首要区分场景与功能,兼顾礼制与实用。请看,此为首重之春秋常服。”

木杆指向那套鸦青色服装,“采用上等棉麻混纺质地,色泽沉稳,耐脏蔽尘,形制为交领右衽,窄袖紧袂,利落干练。既可日常勤务穿着,亦可作为铠甲内衬,兼具舒适与便利。”

他依次指向旁边颜色较浅的套装:“此为夏季常服,形制与春秋款同,但取月白或浅灰色,材质更为轻薄透气,以应江南酷暑。”接着是略显厚重的,“冬季常服,内衬厚棉或绒胆,外罩致密厚实鸦青布,立领设计以御风寒。校官以上,可根据规制配饰毛皮领,以示区别且增保暖。”

最后,他重点介绍那套颜色深色、带有斑驳深绿纹路的:“而此套,则为‘作战服’,其基本版型与春秋常服一致,但选用特制耐磨斜纹布,颜色更利野外隐蔽。设计初衷便是与环臂甲、士卒罩甲或军官山文甲直接搭配,减少战场累赘,提升机动灵活性。”

魏国公徐达迈步上前,伸出布满老茧的手,仔细摸了摸作战服的布料厚度与韧性,又拎起旁边配备给士兵的罩甲掂量了一下,灰白的眉毛下目光炯炯,颔首沉声道:“嗯,这般一体考量的设计,倒是颇为人性化,甚好!以往号褂与甲胄常各自为政,难以匹配,行动间多有牵扯不便。如此设计,士卒负担可减轻不少,利于长途奔袭与激烈搏杀。”

他乃沙场宿将,一生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一言便切中要害,点出了实用性的核心。他的肯定,让工部官员们暗暗松了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便是最为核心,也最易引发争议的部分——军衔标识系统。当那几个盛放着琳琅满目领章、肩章样品的托盘被小心翼翼端上中央长案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那一片金银璀璨所吸引,堂内响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

员外郎深吸一口气,详细解释:“总原则如下:士兵、士官,乃至准尉、少尉、中尉,军衔标识集中于领章,力求简洁明了,便于日常辨识与维护。上尉及以上军官,除常服与盔甲仍主要使用领章外,在出席重大典礼所着的礼服上,则增加肩章与袖章,以示尊崇,彰显威仪。”

他拿起一枚鸦青底、无镶边、其上缀有一个深色三角布标的领章:“此乃三等兵领章。以三角数量递增,区分二等兵、一等兵。”又拿起一枚鸦青底、边缘滚有一圈细密红色布边的领章,上有三角与横杠组合:“此为下士、中士至各级上士、军士长所用,以三角、横杠之数量与组合区分阶等。”

接着,他拈起一枚底色鸦青、边缘为闪亮银边、其上嵌有一枚小巧铜星的领章:“此为准尉、少尉、中尉、大尉所用尉官领章,以铜星数量区分阶位。”

“至于领章镶边之颜色与纹饰,”他继续道,语气愈发谨慎,“士官统一红边,士官长及尉官用银边,校官晋升为金边,而至将官,则不仅用金边,更在边缘添加回纹装饰,层次清晰,尊卑立判。”

曹国公李文忠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枚金边回纹、正中嵌有一枚金星的将官领章,凑到眼前仔细端详,指腹感受着那金属的冰凉与纹路的细腻,沉吟道:“这金银之星,镶边回纹,图样清晰,规制严谨,确实比以往单纯的禽兽补子或不同颜色盔缨更易辨识,尤其于万军混战、尘土飞扬之际,远远一望,便知对方阶位,利于指挥联络。只是……”他话锋一转,抬眼看向朱栋与工部官员,“如此细致区分,品类繁多,制造工序必然繁琐,耗费人工物料恐不小。我军员额百万,若全面换装,这……”

吴王朱栋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接口道:“曹国公所虑,实乃老成谋国之言,切中实际。然,统一规制,标准化制备,初期投入虽巨,长远看却利于管理调度,反能节省因杂乱无章导致的浪费与重复制作。更关键者,军衔标识,旨在‘明等级,励士气’。等级分明,荣辱与共,方能激励士卒奋勇杀敌,以求晋升。一颗铜星,一枚横杠,或许便是一名普通士兵毕生追求之荣耀,是其用鲜血与忠诚换来的证明!此中价值,非银钱可简单衡量。”

此时,员外郎将数枚为礼服特制的锦缎肩章样品捧至人前。那校官肩章上威猛的錾花虎首、将官肩章上威严的狮首、乃至仅为元帅预备的、透着神秘与尊贵的麒麟首,皆以金银丝线盘绕,缀以细小宝石或珐琅点缀,栩栩如生,威仪十足。

配合将官礼服袖口以金线盘绕的螭龙纹数量来精细区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等级,更是将礼制的华贵与权力的威严融为一体,令人望之而生敬畏。

太子朱标凝目观赏片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温言道:“《礼记》有云,‘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此举正合古礼精髓,使尊卑有序,上下和谐,各有其章。将士身着此等威仪礼服,参与朝会、国家典礼,必深感朝廷厚恩,皇权浩荡,荣耀加身,则更思竭诚报效,忠勇无双。”太子的肯定,从礼制高度给予了支持,让不少持文官观点的委员也微微颔首。

进入到详尽的军衔与服饰对应表逐条讨论时,更为具体,也更为尖锐的争议开始浮现。

关于士兵配飞碟帽(大帽)、士官及以上可配发红缨帽儿盔的规定,鄂国公常遇春声如洪钟,率先表态:“俺觉得,让士官能戴上这帽儿盔,插上醒目的红缨,这主意顶好!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这些是军中老行伍,是骨干!战场上,弟兄们认准这红缨,也知道该跟着谁冲、往哪里杀!就该让这些为朝廷流血流汗的骨干,有点不一样的待遇!脸上有光!”他性格耿直,话语粗豪,却道出了军中重视基层骨干的普遍心态。

然而,立刻有文官出身的委员提出异议:“鄂国公所言虽有理,然是否过于强调等级差异?恐引普通士卒心生隔阂,甚至不满,谓朝廷厚此薄彼,有伤军心和睦。”

朱栋目光扫过众人,沉稳解释道:“鄂国公所言,乃深知军心之论。士官者,军中之基石,操练士卒,表率行伍,临阵率先,责任重大。给予区别于普通士兵的标识待遇,正是肯定其价值,彰显其地位,激励广大士兵努力向上,以期晋升。且此区别,仅在头盔形制与缨饰,并未影响士卒基本御寒防护之保障,于大体无伤,于细节见功。”

关于军官统一配发“凤翅盔”,并以缨色及是否簪翎来区分准尉、尉官与校官、将官,也经过一番讨论。

最终,大多数将领认同,凤翅盔本身形制已与传统士兵头盔迥异,乃是军官身份的鲜明象征,在此基础上,以缨色和簪翎进一步细化级别,是合理且必要的,有助于在战场上快速识别中下级指挥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当那份详尽至靴子材质的表格被工部官员逐一念出时,连素来精打细算的兵部尚书都暗自咋舌于其细致入微,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看似微末的差异,确实能最直观地体现待遇与地位的提升,是激励军心最有效的“饵食”之一。

“臂章系统”的引入,被吴王朱栋视为此次军服改革的一大创新亮点。员外郎指着一个人偶左臂上臂处缝制的盾形布质臂章,详细解释道:“此物名曰‘臂章’,以其固定于臂,标识部队系统归属也。其样式为盾形,自上而下,依次标识:最上一行,为所属‘战区’名称;中间主图,为‘日月大明’标志(通用),或如神策军等特殊部队之专属徽记;下面一行,左侧书写隶属‘参将府’,右侧书写隶属‘游击府’;最下一行,则为所属‘镇总兵府’。例如……”他指向另一个佩戴神策军臂章的人偶,“此臂章上即为:上部‘中部战区’;中部金色旭日与踏火朱雀神策徽;下部左侧‘天策参将府’,右侧暂空;最下‘神策镇总兵府’。如此,任何一名士卒归属何战区、何镇、何参将府、何游击府,乃至是否属精锐特殊部队,皆可一望而知。”

魏国公徐达对此设计大为赞赏,抚掌道:“妙!此物虽小,作用甚大!以往大军调防、诸部混编,常常闹不清谁是谁的人马,指挥协同颇多窒碍。有了这臂章,归属感强了,同袍之谊易生,指挥调度也方便!这才是现代化、规整化军队该有的样子!”他眼光独到,立刻看到了臂章在提升部队凝聚力和指挥效率上的潜在价值。

关于铠甲制式,方案明确军官核心防护为精工锻造的山文甲,配以环臂甲;士兵核心防护则为对襟或无袖罩甲(上印所属部队编号),同样配环臂甲。对于神策军这般亲军、吴王直领的精锐,允许其在胸甲、臂甲等醒目位置漆绘其专属的朱雀徽记,以彰显其与众不同之地位与荣光。

水师军服的特制方案——主色采用海蓝或藏青、夏季可用月白,材质选用防水油布或特殊处理的厚棉布,形制较陆师更为宽松以利甲板活动,冬季配发防水斗篷,头盔主要配发轻便防锈的飞碟帽或藤编盔——也获得了一致通过,认为充分考虑到了水师迥异于陆师的作战环境与功能性需求。

最复杂,也最牵动在场勋贵们神经的,无疑是礼服与爵位叠加的规定。

当听到上尉(正六品)及以上军官方可配备仿朝服形制、赤色罗衣、青缘领袖的通用礼服,并依品级使用不同质地绸缎,纹样为对应补子(尉官彪、校官虎、将官狮、元帅麒麟)时,几位身兼公爵、侯爵的军方重臣都微微颔首,这符合他们对于“礼不下庶人”,以及官员等级需在服饰上有所体现的传统认知。

然而,当员外郎念及后续条款——凡有爵位在身者,在参与祭天、大朝会等最为隆重的场合时,可于通用礼服基础上,按自身爵位等级叠加相应元素:伯爵可加饰斗牛纹方补、侯爵可加饰飞鱼纹方补、公爵可加饰蟒纹(三爪)方补、郡王可加饰蟒纹(四爪)圆补、亲王可加饰行龙纹(五爪)圆补——时,堂内出现了明显的骚动与低声议论。

宋国公冯胜捻着颌下长须,眉头微蹙,沉吟道:“殿下,这……爵位乃陛下酬功之恩荣,军职乃朝廷授任之权责。二者叠加于礼服之上,固然是莫大的恩宠与体面。然,是否会过于华丽炫目,有违军旅简朴刚健之本色?且礼制层级如此分明,纤毫毕现,恐助长军中攀比奢靡之心,反而不美。”

信国公汤和也面露忧色,附和道:“是啊,冯公所言甚是。尤其亲王着五爪行龙纹礼服参与国家大典,虽显天家尊崇,无可厚非,但其身处军伍,身份首先是将军,如此强调爵位服饰,是否会冲淡军职本身的威严与统属关系?臣恐届时朝堂之上,目光皆聚焦于爵位高低之服饰,而非军功战绩之本身。”

这时,太子朱标再次展现了他调和鼎鼐、平衡各方的智慧,他轻咳一声,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温言道:“二位国公老成谋国,所虑深远,皆是为我大明军风士气着想,孤心甚慰。”

他先肯定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随即话锋一转,“然,《春秋》之义,最重名器。陛下封赏爵位,乃酬谢开国、靖难之功臣,彰显皇恩浩荡,此朝廷维系人心、激励后来者之重要手段。在最隆重的祭天、大朝会等关乎国体、彰显皇威的场合,允许功勋之臣展现这份殊荣,正是体现朝廷对功臣勋旧之尊崇,亦是为天下武人立一标杆,昭示建功立业可达之极致荣宠。”

他顿了顿,看向朱栋,“且章程草案已明确,日常朝会及军内典礼,一律着军礼服,严禁爵位元素混淆。吴王拟定此条,意在划下一条清晰界限,既在最高规格场合给予极致荣宠,满足勋臣之心,又严格避免日常军务中可能出现的僭越与礼制混乱。孤以为,此乃两全之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