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01章 跨村协作困局:

第101章:跨村协作困局:一场让乡村抱团发展的破局之路

大暑时节的林家村,骄阳似火,村口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却挡不住热浪滚滚。村会议室里,气氛比室外还要热烈——林悦正和周边五个村子的村支书围坐在一起,桌上摊着一张泛黄的乡村地图,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焦急。

“林总,不是我们不愿意合作,可这灌溉渠要是修起来,得占我们村三亩地,村民们肯定不同意!”邻村红星村的张支书皱着眉,手指在地图上的灌溉渠路线上敲了敲,“去年修公路占了两亩地,村民们还没缓过劲来,这次再占地,我这村支书都要当不成了!”

旁边的向阳村李支书也跟着点头:“张支书说得对!而且修灌溉渠得花不少钱,咱们六个村,怎么分摊?万一钱花了,渠没修好,或者修好后灌溉效果不好,谁来负责?”

这场跨村协作会议,是林悦提议召开的。自从林家村通过生态农业、非遗活化、数字助农实现增收后,周边几个村子纷纷上门取经,希望能跟着林家村一起发展。林悦调研后发现,这五个村子各有优势——红星村种玉米、向阳村种蔬菜、东风村养牛羊、河西村种果树、靠山村落花生,可因为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不仅资源浪费严重,还经常因为灌溉、土地、销路等问题闹矛盾。

比如,每年旱季,几个村子都会抢着用河里的水灌溉,有时候还会发生争执;收获季节,大家都把农产品拉到同一个集市卖,互相压价,最后谁都赚不到钱。林悦想牵头搞“跨村协作计划”,整合六个村子的资源,统一规划种植、共享灌溉设施、联合开拓市场,可没想到刚提出修跨村灌溉渠的想法,就遇到了阻力。

“各位支书,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林悦拿起地图,指着灌溉渠的路线,“这条灌溉渠从河西村的水库出发,经过向阳村、红星村,最后到我们林家村,全长五公里,修好后能灌溉六个村子的两千多亩农田,再也不用抢水了。至于占地问题,我们可以用林家村的集体土地补偿给红星村,每亩地每年补偿一千块,补偿十年,而且修渠的人工,优先雇红星村的村民,让大家多一份收入。”

张支书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悦会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用你们村的地补偿我们?这……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林悦笑着说,“跨村协作就是要互相帮助,不能只想着自己村的利益。至于修渠的资金,我已经跟县农业局申请了一部分补贴,大概能覆盖三成,剩下的七成,咱们六个村按受益面积分摊,受益多的村多拿点,受益少的村少拿点,这样公平合理。”

李支书还是有些犹豫:“可万一渠修不好怎么办?咱们都是农民,攒点钱不容易,可不能打水漂。”

“这个大家放心,”林悦拿出一份详细的施工方案,“我已经联系了县水利局的工程师,他们会全程指导施工,还会帮我们监督工程质量。而且施工前,咱们会跟施工队签合同,明确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是出现问题,施工队得负责返修,还得赔偿损失。”

在林悦的耐心劝说下,五个村的支书终于松了口。张支书率先表态:“既然林总想得这么周到,我就同意了,回去我跟村民们好好说说,肯定能做通他们的工作。”

其他村支书也纷纷点头,会议总算达成了共识。可林悦知道,这只是跨村协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她。

果然,没过几天,红星村就出了状况。张支书带着几个村民代表找到林悦,一脸为难:“林总,村民们还是不同意占地,说补偿的钱太少,而且担心灌溉渠修好后,水流不到他们村的农田里。”

林悦赶紧跟着张支书去了红星村,在村民大会上,她耐心地解释:“大家放心,补偿的钱是按照县里的标准定的,而且我们还会优先雇大家去修渠,每天能挣两百块,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千块,比种地挣得多。至于水流的问题,工程师已经设计好了,每个村子都会修分支渠,保证大家的农田都能浇上水。”

可村民们还是不买账,一个叫王二柱的村民站起来说:“林总,话是这么说,可谁知道以后怎么样?万一你们林家村把水都占了,我们村还是没水用,那我们的地不就白占了?”

“我以林家村村委会的名义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林悦坚定地说,“我们可以签订一份协议,明确每个村子的用水量,要是林家村多用水,就赔偿大家的损失。而且灌溉渠修好后,咱们六个村会成立一个管理小组,每个村派一个代表,共同管理灌溉渠,保证公平公正。”

林悦的承诺让村民们渐渐放下了顾虑,王二柱挠了挠头:“既然林总都这么说了,我们就信你一次。要是真能像你说的那样,我们也愿意支持。”

解决了红星村的问题,灌溉渠项目终于顺利开工了。六个村子的村民一起上阵,有的挖渠,有的运材料,有的和水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林悦每天都去工地查看进度,有时候还会和村民们一起干活,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施工到一半,又出现了新的麻烦。负责供应水泥的建材商突然涨价,说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前约定的价格做不了,要每吨涨两百块,不然就停止供货。

“林总,这可怎么办啊?要是建材商不供货,工程就得停工,到时候错过了农闲时节,明年春耕前就修不好了。”负责施工的王经理急得团团转。

林悦皱了皱眉,立刻联系了建材商,可对方态度坚决,说不涨价就不供货。林悦知道,建材商是看到项目规模大,想趁机多赚点钱。她没有慌乱,而是联系了县里的其他几家建材商,对比了价格和质量后,选择了一家性价比高的,虽然价格比之前贵了一点,但比涨价后的价格还是便宜不少。

解决了建材问题,工程又恢复了进度。三个多月后,跨村灌溉渠终于修好了。看着清澈的水流从主干渠流进各个村子的分支渠,滋润着干涸的农田,村民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红星村的王二柱看着自家的玉米地喝上了水,笑着对林悦说:“林总,还是你有办法,这下我们再也不用抢水了,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灌溉渠的成功,让六个村子的村民看到了跨村协作的好处,接下来的“统一规划种植”推进得很顺利。林悦根据每个村子的土壤、气候条件,制定了详细的种植计划——林家村继续种高品质水稻和蔬菜,红星村种高淀粉玉米,向阳村种反季节蔬菜,东风村扩大牛羊养殖规模,河西村种优质苹果和梨,靠山村落高产花生。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林悦还请了农业大学的专家,给六个村子的村民做培训,教大家科学种植、养殖。东风村的养殖户张建国,之前养的牛羊经常生病,成活率不高,听了专家的培训后,学会了科学喂养和疫病防治,牛羊的成活率提高了不少,还长得更快了。他高兴地说:“以前我养十头牛,能活八头就不错了,现在能活九头多,而且长得比以前壮实,卖的钱也多了。”

统一规划种植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收获季节,六个村子的农产品集中上市,虽然品质好,可因为数量多,还是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向阳村的李支书找到林悦,一脸愁容:“林总,我们村种的反季节蔬菜,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现在因为上市的太多,只能卖一块五,再这样下去,村民们都要亏本了。”

林悦也很着急,她知道,要是解决不了销路问题,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她赶紧和苏然、晓艺一起商量,决定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六个村子的电商平台,开展“跨村农产品直播节”;二是对接线下商超和批发市场,和省城的几家大型商超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三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把玉米做成玉米糁、玉米淀粉,把苹果做成苹果酱、苹果干,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跨村农产品直播节”定在周六上午,六个村子的主播一起上阵,在直播间里推销各自的农产品。林家村的主播小周,带着网友们参观稻田,展示水稻的种植过程;红星村的主播王二柱,在玉米地里掰下一个玉米,现场煮给网友们看,还邀请网友们品尝;向阳村的主播李姐,拿着新鲜的蔬菜,跟网友们介绍怎么做好吃。

直播节当天,直播间的在线人数超过了十万人,订单量不断刷新。向阳村的反季节蔬菜,一下子就卖出了五万斤,价格也回升到了两块五一斤;河西村的苹果,卖出了三万斤,还接到了几个单位的团购订单。李支书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激动地说:“林总,太感谢你了!这下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蔬菜卖不出去了!”

线下渠道也取得了突破。林悦带着六个村子的农产品样品,去省城参加了农产品展销会,和几家大型商超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月供应水稻十万斤、玉米五万斤、蔬菜三万斤、水果两万斤、花生一万斤。商超还承诺,会给六个村子的农产品开辟专门的专柜,提高知名度。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林悦在林家村建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引进了玉米加工设备、水果加工设备和花生加工设备,雇佣六个村子的村民当工人。红星村的玉米,经过加工后变成了玉米糁、玉米淀粉和玉米面条,价格比原来翻了一倍;河西村的苹果,变成了苹果酱、苹果干和苹果醋,深受消费者喜爱;靠山屯的花生,变成了花生酱、花生酥和油炸花生,成了超市里的畅销品。

加工厂的工人王大妈,之前在家种地,一年只能挣一万多块,现在在加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挣四千块,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高兴地说:“还是跨村协作好,不仅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挣这么多钱,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跨村协作的好处越来越明显,六个村子的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起色。红星村的玉米亩产量提高了两百斤,每亩增收五百块;向阳村的反季节蔬菜,因为有了稳定的销路,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东风村的牛羊养殖规模,从原来的五百头增加到了一千头;河西村的苹果,因为品质好、知名度高,价格比原来涨了五成;靠山屯的花生,因为深加工,附加值提高了两倍;林家村的水稻和蔬菜,因为统一销售,销量比原来增加了三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跨村协作带来的喜悦中时,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东风村的养殖户张建国,为了多赚钱,偷偷在饲料里添加了违禁药物,导致一批牛羊出现了健康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这件事不仅影响了东风村的声誉,还让六个村子的农产品都受到了牵连,有几家商超甚至提出要暂停供货。

“林总,这可怎么办啊?要是商超真的暂停供货,我们六个村子的农产品就卖不出去了!”东风村的刘支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已经批评了张建国,还让他把卖牛羊的钱退给了客户,可商超还是不依不饶。”

林悦赶紧召开跨村协作会议,和六个村的支书一起商量对策。“这件事虽然是张建国个人造成的,但影响的是我们六个村子的声誉,我们必须一起承担责任,一起解决问题。”林悦严肃地说,“首先,我们要对六个村子的所有农产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没有质量问题;其次,我们要向商超和消费者道歉,说明情况,承诺以后会加强质量监管;最后,我们要成立一个跨村质量监管小组,每个村派一个代表,负责监督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大家都同意林悦的提议,立刻行动起来。六个村子的村民一起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除了张建国的牛羊,其他农产品都没有质量问题。林悦带着检测报告,亲自去了省城的几家商超,诚恳地道歉,并承诺以后会加强质量监管,还提出可以让商超随时抽查农产品的质量。

商超的负责人被林悦的诚意打动,决定继续和六个村子合作,但要求必须加强质量监管,要是再出现质量问题,就彻底终止合作。林悦当场表示,一定会严格遵守承诺,绝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解决了质量危机后,六个村子成立了跨村质量监管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种植户和养殖户必须记录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使用的肥料、饲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加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加工,每一批产品都要进行检测;销售环节必须建立溯源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查询农产品的来源和检测报告。

张建国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要赔偿六个村子的损失,还加入了质量监管小组,用自己的教训提醒其他养殖户要重视质量。他感慨地说:“以前我只想着多赚钱,忽略了质量,差点毁了六个村子的名声,以后我一定会严格遵守规定,再也不做这种糊涂事了。”

跨村协作的道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六个村子的村民却越来越团结。他们一起修灌溉渠,一起规划种植,一起开拓市场,一起应对危机,不仅实现了经济增收,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天,县农业局的领导来考察跨村协作项目,看到六个村子的农产品长势喜人,听到村民们对跨村协作的好评,高兴地说:“林家村的跨村协作模式是乡村振兴的好榜样!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发展不能各自为战,只有抱团取暖、互相帮助,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准备在全县推广你们的模式,让更多的村子受益。”

林悦笑着说:“谢谢领导的支持!跨村协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六个村子的村民同心协力、互相包容。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完善跨村协作机制,拓展更多的合作领域,比如发展乡村旅游、共建文化设施,让六个村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乡村共同体’,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夕阳下,跨村灌溉渠的水缓缓流淌,滋润着六个村子的农田;农产品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加工农产品;电商服务站里,主播们正在直播,推销着六个村子的特色产品。林悦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眼前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心里满是欣慰。

苏然走过来,轻轻握住林悦的手:“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六个村子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就是你一直想要的乡村振兴吧?”

林悦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是啊,乡村振兴不是一个村子的振兴,而是所有乡村的共同振兴。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村子加入我们,一起抱团发展,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让我们的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

远处的田野里,六个村子的村民正在一起收割庄稼,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乡村;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六个村子的村民正在一起跳广场舞,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乐章。林悦知道,这场让乡村抱团发展的破局之路,才刚刚开始,而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