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371章 新正味脉开新篇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第371章 新正味脉开新篇

作者:河北马家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2:29: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元日纳新客

正月初一的晨光漫过煤市街的朱漆门,味脉树的枝桠上挂着昨夜未燃尽的爆竹,碎屑在青石板上拼出“福”字。林晚星正用缠藤刀削着红糖年糕,刀身划过的地方,年糕里渗出十二道金红的糖丝,在空中凝成去年年宴上那三位先祖的剪影。秦风新烧的陶盘里盛着饺子,盘沿刻着“五谷丰登”四个字,煮得半透的饺子皮里,隐约能看见不同馅料的影子。

一个穿宝蓝色绸缎马褂的老者踏着残雪走来,手里拎着个描金食盒,食盒锁扣是纯银打造的“荣”字纹样,在晨光里泛着柔光。“给老伙计们拜年了。”他往案上摆开食盒里的东西:苏州的松子糖、北京的蜜供、广州的煎堆,最底下压着张折叠的红纸,展开后是幅“味脉全家福”,画里除了荣、胡、林三家人,角落里还站着个系围裙的陌生身影,眉眼竟与秦风有几分像。

孙大姐的豆浆桶今天换了新木桶,里面的浆汁加了红糖和桂花,盛在描金瓷碗里,表面浮着层金红色的泡沫。“这是‘元日甜浆’,我太姥传下的方子,说大年初一喝了能续全年的甜气。”她刚把碗递给蓝褂老者,碗沿的泡沫突然聚成个梳圆髻的妇人身影,正往灶上的蒸笼里撒糖,动作与孙大姐如出一辙,手腕上还戴着串银铃,响动与秦风陶盘里的饺子滚动声完全合拍。

胡荣星梳着双丫髻,头上插着鎏金步摇,手里捧着个红漆食盒,里面是各家的新年吃食:荣家的枣泥酥、胡家的酱肉包、林家的辣油馄饨,最上面摆着个小巧的陶灶模型,是秦风照着当年荣记老灶捏的,灶门里还嵌着块小小的磁石,能吸住铁制的锅铲。“我妈说这叫‘百家灶’,得凑齐整条街的年味才灵。”她把食盒放在案上的瞬间,盒底突然渗出些糖水,在案上漫出个“秦”字,边缘沾着些细小的陶土颗粒。

二、食盒藏祖契

蓝褂老者打开食盒底层的暗格,里面露出一卷泛黄的宣纸,展开后是份光绪年间的地契,上面写着“煤市街味脉树周边三尺地,归荣、胡、林、秦四姓共有”,落款处除了三大家族的印章,还有个模糊的“秦”字朱印,边角盖着官府的红章。“你们以为味脉传承只有三姓?”他用手指点着契纸上的秦字,案上秦风的陶盘突然震动,饺子里的馅料自己跳出来,在盘底拼出“窑匠秦”三个字。

秦风往灶里添了把松针,火苗突然变成青蓝色,映得陶盘边缘的花纹发亮,显出“秦氏陶艺”四个小字。“前几日烧窑时,窑壁上渗出些陶土,自己凝成了这个。”他从怀里掏出块碎陶片,上面刻着个“窑”字,纹路与蓝褂老者马褂领口的暗纹完全吻合。话音刚落,老者的食盒突然“咔嗒”作响,第二层的格子自动弹开,里面躺着十二把迷你陶制厨具,每把上面都刻着不同的姓氏,最后一把刻着“秦”,手柄处缠着藤条,与林晚星的缠藤刀纹路一致。

林晚星的缠藤刀突然发出轻鸣,刀身映出的蓝褂老者背后,站着个穿粗布短打的青年身影,正往窑里搬运陶坯,坯体上刻着的“荣记”字样,正是秦风如今惯用的字体。她刚要开口,老者突然抓起案上的红糖年糕,往味脉树上一贴,年糕融化的糖汁顺着树干流下,在树皮上显出层淡影,竟是幅陶窑的剖面图,窑底刻着的“秦”字与地契上的笔迹分毫不差。

“秦家世代都是荣记的窑匠。”蓝褂老者解开马褂纽扣,露出里面的贴身汗衫,领口绣着个极小的“窑”字,针脚与胡荣星步摇上的流苏完全相同。他往案上摆了道“窑火点心”:陶土烤制的芝麻饼里裹着十二种香料,饼底的焦痕正好组成“四姓合契”四个字,其中“秦”字的笔画里,还嵌着些缠藤刀形状的碎屑。

三、反转显亲脉

食盒里的松子糖突然自己裂开,糖仁在案上拼出段被遗忘的往事:当年荣记建造时,负责烧制灶砖与食器的秦姓窑匠,与荣家少爷、胡家小姐、林家厨娘是结拜兄弟,味脉图谱的最后三页,其实是他亲手绘制的“器脉图”,专门记录各种食材与器皿的相生相克。“所以您是……”秦风突然指着老者马褂口袋露出的半块陶片,上面的纹路与自己胎记的形状完全吻合。

“我是秦氏窑匠的第七代传人。”蓝褂老者掀起马褂下摆,露出后腰的胎记,是个缩小版的陶窑图案,窑口正对着林晚星手腕上的红痣。“当年大火时,你太爷爷抱着最后一窑未出的味脉器具逃生,临终前嘱咐必须等三姓聚齐才能现身。”他往案上倒了杯屠苏酒,酒液里浮出四个年轻人的虚影:穿长衫的荣家少爷、着旗袍的胡家小姐、系围裙的林家厨娘、扛陶坯的秦家窑匠,正围着新出窑的灶王爷像举杯,杯沿的磕碰声与此刻案上碗碟的响动完全一致。

味脉树突然剧烈摇晃,枝桠上的爆竹碎屑纷纷坠落,在地上拼出幅完整的四姓族谱:荣、胡、林、秦四姓在顶端结成绳结,往下分出的支脉里,每代都标着“灶”与“窑”的符号。孙大姐的豆浆桶突然溢出,浆汁在案上漫出个“孙”字,旁边浮出个小厮的虚影,正往窑里添柴,动作与孙大姐添浆的姿态如出一辙,腰间还挂着块秦家打造的铜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孙家不只是灶下婢。”孙大姐突然从木桶里捞出块木牌,上面刻着“荣记火夫孙”,边缘的磨损痕迹与蓝褂老者的食盒锁扣完全吻合。“我太姥当年负责看守窑火,是她在大火时把最后一窑器具藏进了地窖。”她往浆汁里撒了把黄豆,豆子发芽的根须缠着四枚铜钱,分别刻着四姓的姓氏,其中秦字铜钱的边缘,还沾着些孙大姐特有的桂花浆痕迹。

四、新味启新程

林晚星挥起缠藤刀,在味脉树干上刻下“四姓同脉”四个字。刀痕处渗出些金红色的汁液,滴在案上的“窑火点心”里,饼里的香料突然迸发香气,在空气中凝成个巨大的“和”字。“味脉从来不止于味,还得有乘味的器、传味的火、守味的人。”她往汁液里撒了把五谷杂粮,瞬间长出株小树,树干是陶土质感,枝叶结着四色果实:荣家的红、胡家的蓝、林家的绿、秦家的黄,果实蒂部都系着孙大姐家的桂花绳。

秦风把新出窑的陶碗摆成四方形,每面碗沿的花纹都对应着一姓的特色,盛着的新菜各有妙处:

- 荣家方:蟹粉小笼放在陶制蒸笼里,笼底刻着苏州水纹,配着用玉泉山泉水泡的碧螺春

- 胡家方:酱肉烧笋盛在蓝釉陶碗里,碗底印着平江路街景,佐以江南米酒酿的甜浆

- 林家方:麻辣馄饨装在红陶粗碗里,碗沿捏着花椒纹路,就着四川陈皮泡的苦茶

- 秦家方:窑烤芝麻饼摆在带火纹的陶盘里,盘底刻着十二道窑火轨迹,配着秦风新酿的陶缸米酒

- 中央合盘:四色饺子拼成朵梅花,馅料分别是三家的招牌味,饺子皮用孙家的甜浆和面

胡荣星将“百家灶”模型摆在案中央,模型突然自己转动起来,灶膛里燃起虚拟的火焰,烤得周围的吃食都冒出热气。蓝褂老者往灶里撒了把“四姓香”——荣家的茉莉、胡家的桂花、林家的花椒、秦家的松针,烟气升腾间,空中浮现出块新招牌:“四姓合味 煤市街”,牌匾的材质一半是木一半是陶,边角还缠着孙大姐的桂花绳。

暮色降临时,煤市街的灯笼串成了长龙,映着满街的笑语。蓝褂老者正教秦风辨认古窑的纹路,胡荣星在旁边记录新菜的做法,孙大姐给往来食客分送“元日甜浆”,林晚星的缠藤刀插在味脉树下,刀身映着四家人围坐说笑的身影。

夜风卷着食物的香气掠过街巷,《煤市街味志》新添的页面上,无数双手正在传递同一双陶筷:穿绸缎的递给系围裙的,梳步摇的传给握刻刀的,扛陶坯的递给添柴的……陶筷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的声响里,“灶火不灭,味脉不断”八个字渐渐隐去,新浮出的字迹在灯笼下闪着光:“四姓同炉,味脉永续”。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