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482章 酪香牵旧案,新味探迷踪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482章 酪香牵旧案,新味探迷踪
        
    一、归京重开市,异客携味至
京城的雪连下三日,终在腊月初八这天放了晴。林晚星的"晚星酪铺"从巷尾挪到了西市街口,新搭的木棚架起了青瓦顶,檐下挂着串青瓷风铃,风一吹便叮当作响。棚内摆着四张梨木桌,桌面擦得发亮,墙角的炭盆烧得正旺,把"洞庭山白杏"的清香烘得满棚都是。
林晚星正用细纱布滤着杏仁浆,竹架下的陶碗里已积了半碗乳白的浆汁。苏砚蹲在炭盆旁翻烤着"南疆椰枣",枣皮烤得发焦时,他用指尖捏起一颗掰开,琥珀色的枣肉里淌出蜜来:"沈公子说这椰枣能代替蜜蜡,掺在酪里既有嚼劲又不膻。"他话音刚落,棚外传来马蹄踏雪的声响,一个穿藏青棉袍的汉子牵着马站在棚口,背上驮着个竹编大筐,筐沿垂着块写着"蜀地干货"的布幡。
"店家,可收新鲜食材?"汉子掀棉帘时带进股寒气,筐里的东西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里面码着些棕褐色的菌子,伞盖上还沾着湿泥,"这是青城山的'竹荪菌',清晨刚采的,用山泉水泡发了炖酪,比松茸还鲜。"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解开时露出些深紫色的颗粒,"还有这'汉源花椒',磨成粉撒在咸酪里,能驱寒。"
林晚星正将杏仁浆倒进铜锅,闻言探头看了眼竹筐:"正好试试做'竹荪羊乳咸酪'。"她从柜里翻出个陶瓮,倒出些米白色的粉末,"这是前几日从江南运来的'菱角粉',掺在酪里能凝得更滑。"苏砚已把椰枣捣成了泥,闻言又往泥里拌了些"陈皮丁":"再加点这个,解菌子的土气。"
刚把铜锅架在炭盆上,棚外的青瓷风铃突然"叮铃"乱响。三个穿皂衣的捕快挤了进来,为首的李捕头摘下毡帽,露出额角的刀疤:"晚星姑娘,借你这棚子歇脚——方才追个偷鸡贼,跑了半条街。"他眼尖瞥见筐里的竹荪菌,突然拍了下大腿,"前儿验尸时,死者指甲缝里就有这菌子的碎屑!"
林晚星手里的竹勺顿了顿。她想起沈瑾前日说的"粮草案余党可能藏匿于西市",指尖无意识地抠着锅沿:"李捕头说的死者,可是前几日在北城井里发现的货郎?"李捕头往炭盆边凑了凑,搓着冻红的手:"正是。那货郎包袱里藏着张字条,写着'腊月初八,酪铺见,以菌为记'。"
苏砚正往铜锅里撒菱角粉,闻言突然呛了口烟:"菌为记?难道......"话没说完,棚外传来个娇俏的女声:"林姐姐,我带好东西来了!"沈知意提着个红木食盒跑进棚,盒盖没关紧,露出里面层叠的瓷碗,"祖母做了'桂花糖藕',说让你们配着酪吃。"她刚站稳,目光突然落在藏青棉袍汉子身上,"咦?这位大叔的竹筐,看着和我家丢失的那只一模一样......"
汉子的手猛地攥紧了筐绳,指节泛白。李捕头的手悄悄按在了腰间的刀鞘上,炭盆里的火星"噼啪"炸响,把棚内的影子晃得忽明忽暗。
二、旧案藏新谜,甜酪辨真凶
"姑娘怕是认错了。"汉子干笑两声,往门口挪了半步,"这筐是我从蜀地带来的,用了三年了。"他说着弯腰去拎筐,指尖却碰翻了脚边的陶碗——碗里的竹荪菌滚了出来,露出底下压着的半张纸条,上面用墨笔写着"西市酪铺,取货"。
李捕头"噌"地拔出刀:"果然是你!"汉子猛地掀翻梨木桌,木屑混着酪浆溅了满地。他撞开棉帘往巷尾跑,沈知意尖叫着抱住头,沈瑾却不知何时出现在棚口,抬脚就绊了汉子一下。汉子摔在雪地里,竹筐滚出个黑布包,里面掉出串铜钥匙和个刻着"漕运"二字的木牌。
"粮草案的余党竟和漕运有关?"林晚星扶着沈知意站起来,指腹擦过桌上的酪浆——浆里混着些暗红色的粉末,"这是......血?"苏砚用竹筷挑起粉末闻了闻,脸色骤变:"是'鹤顶红'!刚才那汉子往酪里掺了毒!"
棚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翊王带着侍卫勒马站在街口,玄色披风上落着雪:"沈瑾,你要的人找到了。"他目光扫过地上的汉子,又落在沈瑾身上,"三年前你假死脱身,就是为了查漕运局私藏官粮的事吧?"沈瑾弯腰捡起木牌,指腹摩挲着"漕运"二字:"五年前粮草案,并非简单的贪腐案——漕运局借运粮之机,私藏了十万石军粮,至今下落不明。"
李捕头突然"啊"了一声,从汉子怀里搜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些灰黑色的颗粒:"这是'巴豆粉'!他刚才不仅想下毒,还想......"话没说完,棚外的青瓷风铃又响了。卖绒花的陈婆挎着竹篮站在雪地里,篮子里的绒花掉了一地:"我刚才看见张屠户往井里倒东西......"
众人赶到井边时,张屠户正抱着个木桶要往下跳。苏砚一把拽住他的后领,木桶"哐当"落地,里面的东西滚了出来——竟是些发霉的米饼,饼上印着"漕运局"的火漆。张屠户瘫在雪地里,哆嗦着说:"是......是漕运局的王主事让我藏的......他说等风声过了,就把米饼运去关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瑾突然看向翊王:"王爷可知王主事的下落?"翊王勒紧马缰,披风扫过积雪:"三日前,王主事已带着家眷出城,说是去江南采买年货。"他从袖中摸出张字条,"这是从王府旧库找到的,上面写着'腊月初十,江南码头,以酪为记'。"
林晚星突然想起前日那穿月白锦袍的青年——不对,沈瑾明明是昨日才表明身份,那前日的青年......她猛地回头看向棚内,炭盆旁的梨木桌上,还放着碗没动过的杏仁酪,酪上撒着的"岭南相思子",竟和沈瑾带来的一模一样。
三、新味引真章,旧影现原形
腊月初十的清晨,江南码头飘着细雨。林晚星和苏砚扮成卖酪的商贩,推着木车站在栈桥上,车棚里摆着个陶瓮,里面盛着刚做好的"竹荪羊乳咸酪"。沈瑾穿着件粗布短打,扛着个麻袋站在码头角落,麻袋里装着些"蜀地干货",实则是翊王派来的侍卫。
巳时三刻,一艘乌篷船靠了岸。船头站着个穿藏青棉袍的汉子,正是那日在酪铺被抓的人——不对,林晚星突然眯起眼,这汉子的耳后没有痣,而那日被抓的汉子耳后有颗黑痣。汉子跳上岸,目光扫过栈桥上的商贩,最终落在林晚星的木车上:"店家,来碗咸酪。"
林晚星用陶碗盛了半碗酪,递过去时故意晃了晃,酪浆溅在汉子的袖口上。汉子皱眉擦了擦,指尖刚碰到酪浆,突然脸色骤变——那酪里掺了"汉源花椒",而真正的漕运局余党对花椒过敏。他猛地后退,却被沈瑾扛着的麻袋绊倒,麻袋裂开,里面的侍卫瞬间围了上来。
"你们是谁?"汉子挣扎着喊道,袖口的布被扯破,露出里面的月白锦袍——和前日在酪铺出现的青年穿的一模一样!沈瑾踩住他的背,从他怀里搜出个玉佩,上面刻着只衔着桂枝的青鸟,与沈知意家传的玉佩成对,只是这只青鸟的眼睛是空心的。
"沈家族谱里,除了失踪的沈瑾,还有个庶出的沈瑜。"沈瑾捏碎玉佩,里面掉出张纸条,"你不是沈瑾,也不是漕运局的人——你是当年陷害沈家的沈瑜!"汉子突然大笑起来,笑声里带着疯癫:"没错!我是沈瑜!五年前我假托沈瑾之名,与漕运局勾结,就是为了夺回沈家的家产!"
雨突然下大了,打湿了栈桥上的木车。林晚星掀开陶瓮的盖子,里面的"竹荪羊乳咸酪"还冒着热气,酪上的竹荪菌在雨里微微颤动。她突然想起那日在酪铺,沈瑾颈间的月牙形胎记——沈知意的祖父胎记在左颈,而沈瑾的胎记在右颈。
"真正的沈瑾,到底是谁?"林晚星看向沈瑾,只见他慢慢抬起手,擦掉脸上的伪装——那根本不是沈瑾,而是翊王身边的侍卫长!侍卫长苦笑一声:"真正的沈瑾,三年前就死在了关外。翊王怕沈家绝后,才让我假扮沈瑾,引出沈瑜。"
雨雾中,一艘官船缓缓靠岸。船头站着个穿素色长衫的老者,手里拄着根竹杖,杖头刻着朵梅花——正是沈知意的祖父!沈老夫人扶着老者走下船,看到栈桥上的沈瑜,突然泣不成声:"瑜儿,你怎么能......"
沈瑜瘫在雨里,看着老者颈间的月牙形胎记,终于垂下了头。林晚星推着木车走到老者身边,递过碗温热的咸酪:"沈老先生,尝尝这个。"老者接过碗,用竹勺舀了口,眼里突然泛起泪光:"这味道......像极了当年你祖母做的'竹荪酪'。"
四、酪香绕归程,新味续家常
腊月廿三的小年,京城西市的"晚星酪铺"挤满了人。沈老夫人坐在梨木桌旁,正教林晚星做"枣泥酪",陶碗里的枣泥混着羊乳,在炭盆上慢慢凝成形。沈知意挎着竹篮跑进棚,里面装着些嫣红的"枸杞":"周婶说撒在酪里,寒冬里吃了不冻手。"
苏砚蹲在棚外翻烤着"南疆椰枣",烤好的枣肉裹上"蔗霜",引得巷口的孩童围了一圈。卖绒花的陈婆提着个瓦罐进来,里面装着些"姜汁红糖":"我做了些这个,你们掺在酪里,暖身子。"李捕头也挤了进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前儿查抄沈瑜家时,搜出些'漠北蜜蜡',说是能去膻。"
林晚星看着满棚的人,突然笑了。陶罐里的"竹荪羊乳咸酪"还在冒着热气,竹荪的鲜混着花椒的麻,在棚子里绕来绕去。檐下的青瓷风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滴下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原来这人间的味,从不是独来独往,不管藏着多少阴谋,过了多少春秋,总有碗热酪、碟蜜饯,在老地方等着,把失散的人心,一点点暖回团圆的模样。
棚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木牌上,"晚星酪铺"四个字泛着暖光。苏砚正用竹筛筛着杏仁粉,林晚星将刚凝好的"枣泥酪"放进棉筐,沈老夫人和沈知意凑在炭盆旁看旧食谱,陈婆的笑声混着酪香飘得很远,连落在青瓦上的雨珠,都像是撒了层甜津津的蜜蜡。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