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一、冬阳暖山坞,川贝枇杷香初酿
秋意渐消,冬寒初至,山坞的清晨裹着淡淡的寒气,院中的槐树叶子已落尽,枝桠疏朗地伸向天空,却被冬阳镀上一层暖金色。陈晚星一早便在竹筛上铺开陈禾送来的干川贝——颗粒呈圆锥形,表面乳白,带着细密的纹路,泡在温水中,渐渐舒展,散发出清苦却温润的药香,像把冬日的寒凉都轻轻化开。木桌上,谢景渊刚从镇上换来的枇杷膏装在陶罐里,琥珀色的膏体浓稠,挖一勺凑近鼻尖,甜润的果香混着蜂蜜的醇厚;旁边的瓷碗里,是赵老六捎来的南杏仁,去皮后雪白圆润,嚼一口,带着淡淡的坚果香,与川贝的清润、枇杷膏的甜香交织,成了小院清晨的暖甜底色。
“晚星,今日要做川贝枇杷糕吧?川贝都泡软了,枇杷膏也搅匀了,杏仁也磨成粉了。”谢景渊从灶房出来,手里提着一个裹着棉絮的竹篮,“昨日孙仲山来说,冬日天寒,镇上不少人咳嗽,盼着些润喉止咳的点心,这川贝枇杷糕正好对症。”
晚星正将泡软的川贝碾成细末,闻言点头:“是啊,陈禾说川贝能清肺止咳,配着枇杷膏的甜润,既能给苏绣娘这样熬夜绣活儿的人护嗓子,也能给王大山这样上山砍柴的人防风寒。对了,周嬷昨日来送枣泥,说小石头受了凉,总咳嗽,今日做糕也留些给他。”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清脆的拨浪鼓声,伴着货郎担的轱辘声。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汉子挑着货郎担站在篱笆外,担子里摆满了糖块、针线、小玩意儿,腰间系着个布兜,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是走街串巷的货郎钱小五。他从担子里取出一个纸包,里面是雪白的麦芽糖,掰一块递过来,甜香四溢。
“晚星姑娘,谢小哥!我是货郎钱小五,前几日在镇上听张掌柜说,姑娘做的点心能润喉止咳,比糖块还管用。我这几日走街串巷,风吹得喉咙干,总咳嗽,想着用些麦芽糖换几块糕,也好路上润嗓子。”他又从担子里取出一小罐蜂蜜,“这是我从山里采的野蜂蜜,比镇上的更纯,姑娘添进点心里,能让糕体更甜润。”
晚星刚捏起一勺川贝末,闻言看向钱小五手中的麦芽糖,又看了看桌上的枇杷膏、杏仁粉与川贝,心里有了主意。恰在此时,陈禾背着药篓走来,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晒干的桔梗:“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的川贝够不够?我还带了些桔梗,能宣肺利咽,和川贝配着,润喉效果更好。”他看到钱小五,笑着打招呼:“钱叔,您也来换点心呀?”
钱小五咧嘴一笑,露出朴实的笑容:“是啊,陈小子,就盼着姑娘的点心能治治我的咳嗽。”晚星将川贝末放进碗里,笑着道:“钱叔,陈禾,今日正好做川贝枇杷杏仁糕,你们留下尝尝,合口了再换。”
二、川贝枇杷杏仁糕·润肺止咳款
- 适配场景:绣娘护喉、樵夫防风寒、冬日止咳食疗,常温可存8天,冷藏可存18天,口感绵密甜润,川贝的清润、枇杷膏的果香与杏仁的坚果香交织,桔梗的利咽与麦芽糖的甜暖中和药味,既适合伏案劳作护喉,也能作为山野劳作防风寒食,温和润肺,不刺激咽喉,冬日止咳最宜。
- 基础原料:
- 主料:干川贝15g(提前用温水泡90分钟,泡至柔软,碾成细末)、枇杷膏80g(自制或市售无添加款,果香浓郁)、南杏仁50g(去皮,部分磨粉,部分保留碎粒)、陈禾带来的干桔梗10g(泡软后切碎,利咽宣肺)、钱小五送的麦芽糖30g(隔水融化,增加甜润)、中筋面粉120g(提供基础口感,不易散)、糯米粉100g(增加软糯,避免过硬)
- 辅料:野蜂蜜30g(钱小五送的,温润甜润)、冰糖20g(砸碎成末,调节甜度)、盐1g(平衡甜味,激发食材本味)、清水40ml(调节面团湿度)、食用油10ml(刷模具防粘)、长方形模具1个(长22cm、宽16cm,用于塑形)、蒸锅1个、料理机(用于打杏仁粉)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泡软的川贝捞出,用石臼碾成细腻的粉末(过筛去除粗渣,确保口感细腻,无颗粒感);南杏仁分成两份,一份30g放入料理机,打成细腻的杏仁粉(过筛后备用),另一份20g切成碎粒(保留颗粒感,增加口感层次)。
- 干桔梗用温水泡20分钟(泡至柔软,去除硬梗),切成细丁;麦芽糖隔热水融化,搅拌至顺滑(避免结块,与其他食材融合更均匀);枇杷膏加入10ml温水,搅拌至稀稠适中(方便与面粉混合)。
2. 调制面团:
- 中筋面粉、糯米粉、杏仁粉放入大碗中,加入冰糖末、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提前拌匀,避免蒸制后出现结块)。
- 分多次加入清水、野蜂蜜、融化的麦芽糖,边加边用手揉面,同时加入枇杷膏、川贝粉,揉至面团初步成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