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74章 芡实山药裹枣泥,货郎携糖换暖腹糕

一、晨雾含香,芡实山药藏暖意

冬雾未散,山坞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院外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枝桠间挂着个小小的竹篮——是货郎钱小五昨晚留下的,篮里躺着半袋麦芽糖,压着张纸条:“晚星姑娘,换块能暖肚子的点心,跑夜路不冷。”

陈晚星揭开门帘时,谢景渊正蹲在灶房门口,手里捧着个粗瓷盆,里面是周桂兰一早送来的新鲜山药。山药带着泥土的湿气,表皮糙白,削开后内里是莹润的乳白,断面渗出细细的黏液,凑近闻,是淡淡的土腥气混着清甜。“刚蒸了十分钟,筷子能扎透,正好去皮捣泥。”谢景渊抬头,额角沾了点灶灰,“陈禾今早送来的芡实泡好了,在竹筛里晾着,颗颗都圆。”

晚星走到竹筛边,抓起一把干芡实——是陈禾昨日特意挑选的,颗粒饱满,壳已剥去,露出米白色的果仁,泡在温水里两小时,胀得圆润,捏起来微微弹牙。旁边的陶碗里,是孙仲山托人捎来的金丝小枣,暗红色的枣皮皱巴巴的,却透着浓郁的甜香,“孙先生说,冬日吃枣能补气,配山药、芡实,既暖腹又养人,适合钱小五这样跑夜路的,也能给周嬷当早食。”

正说着,院外传来“叮铃铃”的铜铃声,伴着扁担的晃动声——是货郎钱小五。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装满针头线脑的木盒,另一头是个小炭炉,炉上温着个锡壶。“晚星姑娘,谢小哥!”他放下担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芝麻糖,“昨日换的百合糕吃完,夜里睡得香,今个来换点暖肚子的,跑山路不冻胃。”

晚星刚将山药从蒸锅取出,闻言笑着点头:“正好要做芡实山药枣泥糕,暖腹又顶饿,你留下尝尝。”话音未落,院外又传来脚步声,是林墨的小徒弟阿砚,手里捧着卷画纸,“晚星姐姐,师父让我送画来,还说……能不能讨块点心?昨日师父吃了百合糕,今日画兴足,却总觉得胃里空落落的。”

谢景渊将山药去皮,放进石臼里捣泥,笑道:“巧了,这糕既能当点心,也能当主食,阿砚也留下,等做好了带两块回去给林墨。”晚星则拿起金丝小枣,剪去枣核,放进小锅里,加少许清水,小火慢煮——水开后枣肉渐渐变软,汤汁收浓,关火后用勺子压成泥,甜香瞬间漫满灶房。

二、芡实山药枣泥糕·暖腹养人款

- 适配场景:货郎暖腹、老人早食、画匠填肚,常温可存12天,冷藏可存25天,口感绵密扎实,山药的软糯、芡实的弹牙与枣泥的甜香交织,麦芽糖的焦香中和甜腻,既适合奔波途中抗饿,也能作为冬日早食暖胃,不寒不燥,养脾胃又顶饿,冬日赶路、伏案劳作最宜。

- 基础原料:

- 主料:新鲜山药200g(选面山药,蒸熟后粉糯,去皮后净重)、干芡实50g(提前用温水泡2小时,煮15分钟至半透明,捞出沥干)、金丝小枣80g(选无核的,若有核需提前剪去,煮软后捣成泥)、中筋面粉100g(增加糕体韧性,不易散)、糯米粉120g(提升软糯口感,比列略高于面粉,更贴合暖腹需求)、钱小五送的麦芽糖30g(剪成小块,用温水化开,增加焦香与黏性)

- 辅料:红糖15g(砸碎成末,比白糖更暖,适配冬日)、盐0.3g(平衡甜味,突出食材本味)、清水40ml(调节面团湿度,视山药泥干湿增减)、食用油10ml(刷模具防粘)、方形祥云纹模具6个(边长7cm,寓意“祥云暖腹”,增加传统感)、蒸锅1个、石臼(捣山药泥,保留颗粒感)、细纱布(过滤枣泥,去除枣皮)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新鲜山药洗净,带皮冷水上锅,中火蒸15分钟(用筷子能轻松扎透即可,避免蒸过头变烂,不易成型),取出后趁热剥去外皮,放入石臼中,加10ml清水,捣成细腻带少许颗粒的山药泥(保留颗粒感,增加口感层次,避免完全成糊)。

- 干芡实泡软后,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至芡实半透明、咬开无硬芯,捞出沥干水分(煮好的芡实需控干,避免多余水分导致面团过湿);金丝小枣洗净,剪去枣核,放入小锅,加20ml清水,小火煮8分钟至枣肉软烂,关火后用细纱布过滤,挤出枣泥(去除枣皮,确保口感细腻,过滤后的枣泥约50g)。

- 麦芽糖放入小碗,加10ml温水,隔热水融化(水温60℃左右,避免高温破坏风味),与红糖末混合,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麦芽糖黏性大,提前化开方便与面粉混合)。

2. 调制面团:

- 中筋面粉、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融化的麦芽糖红糖液、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提前拌匀,避免蒸制后出现糖块、粉块)。

- 分3次加入山药泥,边加边用手揉面,每次揉至山药泥与面粉完全融合后再加下一次(山药泥含水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避免面团过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放入煮好的芡实,轻轻揉匀(芡实易碎,揉面时力度要轻,确保芡实颗粒完整,咬到时有弹牙感),最后视面团干湿,加少量清水(每次5ml),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硬度类似耳垂(太软易粘模具,太硬口感干硬),盖上湿布醒发50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山药泥与麦芽糖的水分,口感更松软,食材香味融合更均匀)。

3. 塑形与预处理:

- 方形祥云纹模具内壁均匀刷一层食用油(薄而均匀,防粘同时让花纹更清晰),将醒发好的面团分成6等份(每份约130g,比上次的糕体略重,更顶饿),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圆团,静置5分钟(让面团松弛,避免塑形时开裂)。

- 取一个面团,用手掌压成直径10cm的圆饼,中间放入10g枣泥(枣泥提前揉成小球,避免涂抹时沾手),像包包子一样将枣泥包入面团,捏紧收口,收口朝下放入模具中。

- 用手掌轻轻按压面团,使其均匀填满模具,贴合祥云花纹(表面用刮刀刮平,确保花纹清晰,四角填满无空隙);模具底部铺一层油纸(油纸剪成与模具底部相同的方形,防粘同时吸附多余水汽,避免糕体底部过湿)。

4. 蒸制与定型:

- 蒸锅提前加水烧开,待水沸腾后,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层,盖上锅盖,转中火蒸40分钟(蒸制30分钟时,揭开锅盖观察,若表面凝固,用筷子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无湿粉带出,说明已熟)。

- 蒸好后关火,焖15分钟(冬日温差大,焖制时间略长,避免糕体因温差回缩、花纹变形,同时让枣泥的甜香充分渗透到糕体中),随后取出模具,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微温(热食时软糯黏牙,暖腹感强;微温时口感扎实,甜香更持久,适合携带)。

5. 脱模与装饰:

- 待糕体降温至30℃左右(不烫手即可),用手指轻推模具边缘,将糕体完整取出(此时糕体黏性降低,易脱模,能完整保留祥云花纹)。

- 每块糕表面刷一层薄薄的麦芽糖液(提前融化少许,增加光泽与焦香,不额外加糖),撒上少许熟芝麻(钱小五送的,增香同时提升口感层次),在糕体一角放一颗完整的煮软芡实(呼应食材,增加辨识度,寓意“芡实暖腹”)。

6. 成品特点:

- 糕体呈淡米黄色,表面泛着麦芽糖的柔光,祥云花纹清晰,一角的芡实点缀其间,入口先是山药的软糯清甜,接着是芡实的弹牙微香,中间枣泥的甜润慢慢散开,麦芽糖的焦香在舌尖收尾,面粉与糯米的扎实感填满肠胃,咽下去后胃里暖暖的,没有甜腻感,只余枣泥与山药的淡香,赶路时吃一块,半天不饿,冬日早食吃一块,暖胃又养脾,老人小孩、奔波之人都能吃。

- 钱小五拿起一块,咬了一大口,嘴里塞满糕体,含糊道:“这糕扎实!比我带的干粮强多了,吃一块,跑十里山路都不觉得冷!”阿砚尝了一小块,眼睛亮了:“姐姐,这糕好好吃!师父肯定喜欢,画久了吃一块,不用饿肚子了!”张掌柜的伙计恰好来取昨日的百合糕,尝了一块芡实糕,当即跑回镇上——半个时辰后,张掌柜亲自赶来,拍着桌子:“晚星姑娘,这暖腹糕酒楼每日要一百块!冬日客人赶路来住店,饭前送一块,暖胃又顶饿,比粥品还受欢迎!”这便定名为“晚星芡实山药枣泥糕”。

三、甜糕换货郎糖,暖腹遍山坞

钱小五摸了摸肚子,又拿起一块糕,塞进嘴里,含糊道:“晚星姑娘,这糕我换十块!给你这个——”他从担子的木盒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半袋熟芝麻,还有一小罐桂花蜜,“这芝麻是我从山外镇上换的,香得很;桂花蜜是去年秋天采的,甜不腻,你做点心能用。”

晚星接过布包,打开闻了闻,桂花蜜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装了十块枣泥糕,用油纸包好,再用钱小五送的粗麻绳系成两串,递给钱小五:“这点心你带回去,赶路时吃,饿了冷了都能垫垫,不够了再来换。”

钱小五接过布包,塞进担子的夹层里,又从炭炉上提起锡壶,倒了碗热水,递给晚星:“姑娘,这水是温的,你做点心累了,喝口暖身子。”说罢,挑着担子,“叮铃铃”的铜铃声渐渐远去,糕体的暖香与货郎担的烟火气交织,漫向山坞的小路。

阿砚捧着两块糕,小心翼翼地放进画筒旁的布袋里,“晚星姐姐,我回去给师父尝,下次师父画了新画,我再给你送来!”他蹦蹦跳跳地离去,衣角带起的风,都裹着枣泥的甜香。

陈禾背着药篓赶来时,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山药干:“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的芡实糕够不够?我带了些山药干,下次可以做山药干核桃糕,先生说山药干比新鲜山药更养脾,配核桃能补脑,适合给镇上学堂的先生们吃。”他尝了一块枣泥糕,点头道:“这糕暖,周嬷吃了肯定舒服,我等下给她送两块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晚星接过山药干,笑道:“好啊,下次用山药干配核桃,做些补脑的甜糕,给学堂的先生们,批改作业不费神。”谢景渊则在灶房煮起了芡实山药粥,放入少许枣泥,煮得粥体浓稠,盛在粗瓷碗里,温温的喝一口,暖胃又暖心。

午后的阳光渐渐暖了,驱散了晨雾,院中的竹筛上,晒着陈禾送来的山药干,旁边摆着刚做好的枣泥糕,像一件件素雅的小摆件。晚星坐在木桌前,剥着钱小五送的熟芝麻,谢景渊端来两碗粥,递过一碗:“冬日的点心,就该这般扎实暖腹,既能抗饿,又能养人,比啥都实在。”

晚星喝着粥,看着院外的小路,钱小五的铜铃声还隐约能听见,忽然觉得,这山坞的日子,就像这芡实山药枣泥糕一般,藏着山药的软糯、芡实的实在、枣泥的甜暖,还有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交换——货郎的糖,画匠的画,郎中的药,农人的山药,都成了冬日里最贴心的暖意。

夕阳西下时,张掌柜的伙计推着小推车来取糕,车上装满了芡实山药枣泥糕,用桃木盒装着,盖着油纸,香气透过油纸散出来。伙计笑着说:“姑娘,掌柜的交代了,明日还要一百块,客人都说这糕暖,住店都要问有没有呢!”

晚星与谢景渊坐在桌前,喝着剩下的芡实山药粥,聊着明日要做的山药干核桃糕。寒风掠过院角,却带着糕体的暖香,渐渐融进这冬日的暮色里。山坞的风,又将这暖腹的香气吹向货郎的担子、学堂的窗棂、酒楼的餐桌,送到每一个奔波劳碌、饥寒交迫的人身边,让这份冬日的暖意,抚慰了整个山坞。

暮色渐浓时,周桂兰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两个刚蒸好的红薯:“晚星丫头,谢小哥,我闻着香味就来了,给你们送两个红薯,配着糕吃,更暖!”晚星接过红薯,剥开皮,热气腾腾的甜香散开,三人坐在院里,就着红薯,吃着枣泥糕,喝着温粥,冬夜的寒冷,仿佛都被这甜暖的香气驱散了。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