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78章 莲子百合沁米露,琴师携曲换甜羹

一、晴光穿坞,莲子百合唤新朋

冬日的晴光总算挣开云层,斜斜地洒在山坞的青石板路上,将檐角的冰棱融成细碎的水珠,滴落在院中的陶盆里,溅起轻响。陈晚星正蹲在木架旁,分拣着昨日陈禾送来的莲子——颗颗圆润饱满,剥去红衣后,露出雪白的莲肉,透着淡淡的清苦香。谢景渊则在石臼边,细细捣着晒干的百合干,是镇上药铺的王掌柜托人捎来的,“王掌柜说,近来山坞里不少人熬夜赶工,心火重,百合能清心安神,配着莲子煮甜羹,最是养人。”

晚星捏起一颗莲子,指尖触到微凉的莲心,“孙先生前几日也说,冬日虽寒,却易积燥,莲子去心能健脾,百合润肺,加些糯米熬成羹,既暖身又不滋腻,正好给绣坊的姐妹们和林墨师父这样熬夜的人吃。”她刚把莲子放进温水里泡发,院外就传来悠扬的琴声,断断续续,伴着脚步声,渐渐近了——是镇上酒楼新来的琴师苏玉庭。

苏玉庭穿着件月白色长衫,袖口绣着暗纹云纹,手里提着个紫檀木琴盒,琴盒上系着块素色锦帕,“晚星姑娘,谢小哥。”他站在院门口,微微颔首,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昨日在张掌柜的酒楼,尝了姑娘做的红枣山药米糕,清甜不腻,夜里弹琴时,竟少了几分燥意,今日特意寻来,想讨碗暖身的甜羹,也愿为姑娘弹几曲,换些点心回去。”

谢景渊笑着引他坐下,递过一碗温茶,“刚打算熬莲子百合糯米羹,清心暖身,苏先生正好留下尝尝。”晚星则将泡软的莲子去心,与百合干一起放进陶锅里,加入清水浸泡——莲子的清苦与百合的甘香慢慢渗出,混着晴光里的暖意,漫满小院。

正说着,阿砚抱着个纸卷,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沾着点墨渍,“晚星姐姐!师父画了《莲羹图》,让我送来!”展开纸卷,画上是一碗冒着热气的甜羹,羹面上浮着莲子与百合,旁侧题着“清润暖心”四字。“师父说,苏琴师的琴弹得好,配着甜羹,能解乏,让你多做些,给苏琴师带回去。”

晚星接过画,指尖抚过纸面,笑道:“巧了,这莲子百合羹本就配琴音,更添清雅。”苏玉庭打开琴盒,取出一把古琴,琴弦泛着温润的光,“姑娘若不嫌弃,待羹熬好,我弹一曲《寒江暖》,换姑娘两碗甜羹,如何?”

二、莲子百合糯米羹·清心暖身款

- 适配场景:琴师解乏、绣娘安神、画匠清心,常温可存8小时,冷藏可存3天(冷藏后需加热食用,口感更佳),口感绵密清甜,莲子的粉糯、百合的绵柔与糯米的稠滑交织,冰糖的清甜中和莲心余苦,既适合琴师弹琴前润喉解燥,也能作为绣娘久坐后的安神小点,清心不滋腻,暖身又润肺,熬夜、久坐、心烦最宜。

- 基础原料:

- 主料:干莲子100g(选湖南湘莲,颗粒饱满,无虫蛀,提前用40℃温水泡发4小时,去心后备用,保留少量莲心可增清苦味,根据喜好调整)、干百合干50g(选兰州甜百合,无硫熏,提前用温水泡发1小时,洗净后撕成小瓣)、圆粒糯米80g(选东北圆糯米,黏性足,提前用清水泡发2小时,沥干水分,增加羹体稠滑感)、老冰糖40g(选多晶冰糖,甜度温润,避免用单晶冰糖,风味不足)、苏玉庭送的蜂蜜15g(农家土蜂蜜,最后出锅前加,增加清甜感,提升润喉效果)

- 辅料:清水800ml(调节羹体浓度,视糯米吸水情况增减)、干桂花3g(装饰用,选当年新桂,香气浓郁)、枸杞10g(点缀用,选宁夏枸杞,提前泡软5分钟)、陶锅1个(砂锅亦可,导热均匀,熬制时不易糊底)、木勺1把(搅拌用,避免刮伤锅体)、细滤网1个(可选,过滤羹体浮沫,提升细腻度)、青瓷碗4个(盛羹用,保温性好,贴合甜羹清雅气质)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干莲子泡发后,用牙签从底部挑出莲心(若喜欢微苦口感,可保留1/3莲心,清热效果更佳);百合干泡发后,用清水冲洗2次,去除残留杂质,撕成2-3瓣,避免煮烂后成泥;糯米泡发后,用清水淘洗干净,沥干水分(泡发后的糯米更易煮烂,羹体更稠滑)。

- 老冰糖敲成小块(方便融化,避免大块冰糖沉底煮焦);枸杞用温水快速泡软,捞出沥干水分(避免过软失去口感,点缀时更鲜亮);干桂花用清水快速冲洗,去除浮尘,沥干水分(避免杂质影响口感)。

2. 熬制糯米底羹:

- 陶锅中加入600ml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泡好的糯米,转小火慢煮20分钟(期间用木勺每隔5分钟搅拌1次,避免糯米沉底糊锅);煮至糯米开花,汤汁变得浓稠(用木勺舀起,羹体呈流线型滴落,不结块)。

- 加入莲子,继续小火煮15分钟(莲子煮至用筷子能轻松戳透,且保持完整形状,避免煮烂成渣);随后加入百合干,煮8分钟(百合煮至透明变软即可,煮太久会融化成泥,失去口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 调味与收汁:

- 放入敲碎的老冰糖,搅拌至完全融化(冰糖融化后,羹体甜度会均匀提升,避免直接加白砂糖,风味单薄);此时若羹体过稠,可分2次加入清水,每次50ml,搅拌均匀(每次加水后煮2分钟,观察浓度,避免过稀)。

- 用细滤网撇去羹体表面的浮沫(浮沫为糯米杂质,去除后羹体更清澈,口感更细腻);转中火煮3分钟,让羹体微微沸腾,收浓汤汁(羹体浓稠度以“木勺舀起,挂壁不滴落”为宜)。

4. 增香与点缀:

- 关火,焖5分钟(让莲子、百合充分吸收汤汁,入味更均匀);加入蜂蜜,用木勺轻轻搅拌均匀(蜂蜜不耐高温,关火后加入,避免营养流失,提升润喉效果)。

- 将羹体分装到青瓷碗中,每碗表面撒上2g枸杞、0.5g干桂花(枸杞点缀颜色,桂花增香,提升颜值,且与羹体的清雅气质契合);静置2分钟,让桂花香气融入羹中(此时温度降至60℃左右,口感最佳,不烫口且暖身)。

5. 成品特点:

- 羹体呈淡奶白色,莲子洁白圆润,百合透明绵柔,枸杞鲜红点缀其间,桂花的金黄散落表面,入口先是糯米的稠滑,接着是莲子的粉糯,百合的甘柔慢慢化开,冰糖的清甜与蜂蜜的润喉感交织,余味带着淡淡的桂香,咽下去后,喉咙清爽,胃里暖暖的,心火渐消。苏玉庭舀起一勺,小口品饮,笑道:“这羹清润不腻,弹琴前喝一碗,喉咙通透,指尖都轻快了!”阿砚尝了一口,眯起眼睛:“姐姐,这羹甜甜的,还有点香香的,师父熬夜画画时喝,肯定不心烦了!”张掌柜的伙计来取米糕时,尝了一碗莲子百合羹,当即跑回酒楼——半个时辰后,张掌柜提着食盒赶来,“晚星姑娘,这甜羹酒楼每日要五十碗!客人酒后喝一碗,解腻又润喉,比茶水解酒还管用!”这便定名为“晚星莲子百合糯米羹”。

三、甜羹换琴曲,清润满山坞

苏玉庭放下青瓷碗,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挑,一串清越的琴音便漫开,“晚星姑娘,这曲《寒江暖》,换十碗甜羹,我带回去给酒楼的客人和绣坊的姐妹们尝尝,也算以琴换暖。”他从琴盒里取出个素色布囊,里面是一小罐茶叶,“这是我从江南带来的雨前龙井,泡着喝清咽利喉,配着甜羹,更显清雅。”

晚星接过茶叶,打开罐子,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她用青瓷碗盛了十碗甜羹,每碗都撒上桂花与枸杞,再用苏绣娘之前送的“寒梅纹”锦缎包好碗沿,放进食盒里,递给苏玉庭:“苏先生,这点心您带回去,弹琴累了喝一碗,润喉又清心,不够了再来换。”

苏玉庭接过食盒,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又将古琴放在石桌上,“姑娘,我再弹一曲《山坞暖》,赠你与谢小哥,也算谢过这暖身的甜羹。”指尖拨动琴弦,琴音悠扬,伴着院中的晴光,漫向山坞的街巷——绣坊的苏绣娘听见琴音,停下手中的绣针,侧耳倾听;画坊的林墨放下画笔,望着窗外,嘴角带笑;酒楼的客人放下酒杯,静静品着甜羹,琴声与羹香交织,成了冬日山坞最清雅的风景。

阿砚捧着一碗甜羹,小口喝着,“晚星姐姐,我回去给师父送一碗,师父听了琴音,喝了甜羹,肯定能画出更好的画!”他抱着食盒,蹦蹦跳跳地离去,衣角沾着的桂花,落在石板路上,留下淡淡的香。

陈禾背着药篓赶来时,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茯苓,“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的甜羹够不够?我带了些茯苓,孙先生说茯苓能祛湿,配莲子百合,既能清心又能祛湿,适合给近来总在潮湿绣坊里的姐妹们吃。”他尝了一口甜羹,点头道:“这羹润喉,苏绣娘她们绣活儿做久了,喉咙干,喝这个正好,我等下给绣坊送几碗去。”

晚星接过茯苓,笑道:“好啊,下次用茯苓配莲子,做些祛湿的甜羹,给姐妹们,冬日里也能清清爽爽不湿气。”谢景渊则在陶锅里续了清水,煮起了莲子百合茶,放入少许冰糖,煮得茶汤清亮,盛在粗瓷碗里,温温的喝一口,润肺又暖身。

上午的晴光越来越暖,院中的木架上,晒着陈禾送来的茯苓,旁边摆着刚盛好的莲子百合羹,青瓷碗透着温润的光,像一件件带着清香气的玉器。晚星坐在石桌旁,听着苏玉庭的琴声,谢景渊端来两碗莲子百合茶,递过一碗:“冬日的甜羹,就该这般清心暖身,既能润喉,又能安神,比啥都实在。”

晚星喝着茶,看着院外的小路,苏玉庭的琴声还在山坞里回荡,忽然觉得,这山坞的日子,就像这莲子百合糯米羹一般,藏着莲子的粉糯、百合的甘柔、糯米的稠滑,还有人与人之间最清雅的交换——琴师的曲,画匠的画,郎中的药,掌柜的茶,都成了冬日里最温润的慰藉。

正午时分,张掌柜的伙计推着小推车来取羹,车上放着二十个青瓷碗,每个碗里都盛着莲子百合羹,盖着素色锦帕,香气透过锦帕散出来。伙计笑着说:“姑娘,掌柜的交代了,这甜羹每日正午送五十碗,客人酒后喝一碗,解腻又舒服,昨日送的三十碗,一中午就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晚星与谢景渊坐在石桌旁,喝着剩下的莲子百合茶,聊着明日要做的茯苓莲子羹。晴光洒满的山坞,琴声未散,莲子百合羹的清润香飘向酒楼的雅间、绣坊的绣绷、画匠的画室,送到每一个熬夜、久坐、心烦的人身边,让这份冬日的温润,抚慰了整个山坞。

午后,苏绣娘带着绣坊的姐妹们走来,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几匹新绣的锦缎,“晚星姑娘,听闻苏琴师用琴曲换了甜羹,我们也来换几碗,这锦缎给你做食盒的衬布,好看又防潮。”晚星笑着盛了六碗甜羹,递给姐妹们,苏绣娘舀起一勺,小口喝着,“这羹清润,绣活儿做久了,喝一碗,眼睛都亮了!”

院外,村里的孩子们围着苏玉庭的古琴,叽叽喳喳地问:“先生,这琴能弹出甜羹的香味吗?”苏玉庭笑着拨动琴弦,琴音里似有莲子的清苦、百合的甘香,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晚星则端来几小碗甜羹,分给孩子们,“慢点喝,小心烫。”孩子们接过碗,小口品着,笑声混着琴声,飘得很远,与院中的晴光一起,成了冬日山坞最温暖的风景。

暮色渐浓时,苏玉庭收起古琴,提着空食盒离去,“晚星姑娘,明日我再来弹曲,换甜羹。”晚星挥挥手,“随时来,甜羹总给你留着。”灶房的陶锅里,还剩着些莲子百合羹,谢景渊加热后,盛给晚星一碗,“尝尝,凉了加些蜂蜜,更润喉。”晚星舀起一勺,望着院外渐暗的天色,琴音似还在耳边,甜羹的暖意从舌尖漫到心口,冬日的寒,仿佛都被这清润的甜香驱散了。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