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 第186章 绿浪翻涌

谷雨过后的太行山,完全被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所统治。曾经裸露着黄褐色泥土的军垦田,如今已被整齐的禾苗覆盖。占城稻的幼苗挺着细长的叶片,在水田中排列成一条条笔直的绿线;红薯的藤蔓则在坡地上肆意伸展,心形的叶片层层叠叠,形成厚实的绿色地毯。从山顶俯瞰,这片巨大的绿色如同平静的湖面,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绿色之下,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生。

天刚蒙蒙亮,田长王老汉已经拄着竹杖,在他负责的五十亩田埂上巡视了。这位被靖南营特意从山下请来的老农,脸上沟壑纵横如田垄,手指粗糙得能搓碎土块。两名配属给他的士兵挎着腰刀,紧跟其后。

这边,水浅了三分。王老汉用竹杖点点一处田埂,稻子孕穗时,水要漫过根,但不能淹了心。

士兵立即掏出炭笔,在竹简上记下:甲区三垄,加水三分。

走到另一块田,王老汉蹲下身,捏起一撮土,在指尖搓了搓:土发白了,该追肥了。用厩肥混草木灰,比例三比一。

另一个士兵跑向远处的堆肥场。

这就是李昊推行的田长制:每五十亩田设一经验丰富的老农为田长,配两名士兵作为助手兼护卫。老农负责技术指导,士兵负责记录指令、调动劳力、保卫安全。

起初,行伍出身的士兵们并不服气。让拿刀的手去记加水三分?王二曾当面嘲笑:种个地比打仗规矩还多!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这制度的妙处。

当敌情传来时,士兵可以立即护卫田长和关键农具撤离;当需要抢收抢种时,田长能通过士兵迅速调集人手;当出现技术问题时,老农的经验能通过这个系统快速推广到全军。

这就像军中哨探,李昊在田头解释,老农是咱们在田地里的眼睛和耳朵,士兵就是传令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种地也是一场战争,咱们要知己天时,知彼地力。

田埂上,每隔一段就插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画着二十四节气的符号和对应的农事要点。这是活教案,每个经过的士兵和农民都能看到。今日牌上画着的符号,旁边写着:水深三寸,除草追肥,防治螟虫。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田边突然响起震天的鼓声。

集结!鼓声就是号令。

只见从营地方向,三百名士兵和自愿帮忙的百姓迅速在田边列队。他们不再像往日那样一窝蜂下田,而是每十人一列,整齐排开。

鼓点一变,第一列人同时下水,站到预定位置。第二声鼓响,所有人同时弯腰,左手分秧,右手插苗。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变阵。

田长王老汉站在高处喊道,第三队,秧苗入土太浅!要深一寸,如种树苗,根稳才能抗风雨!

被点名的队伍立即调整。鼓声再起,绿色秧苗如雨点般落入水田,很快又一行完成。

这是新发明的协同劳作法。通过鼓点统一节奏,集体作业,效率比各自为战提升了三倍不止。更妙的是,这种集体劳作无形中培养了士兵的纪律性和协同性。

看他们插秧,赵刚对李昊说,就像看咱们的步兵方阵前进。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李昊微笑:本来就是练兵。农时如战机,错过一天,耽误一季。

在另一边的坡地上,红薯扦插也在进行。狗儿拿着他设计的扦插尺——一根刻着间距标记的木棍,确保每株红薯藤的间距一致。太密了抢养分,太疏了浪费地。他认真地教导着士兵。

王二最初对这种花架子嗤之以鼻,但当他看到同样一块地,用新方法半天就完成插秧,而旧方法需要两天时,沉默了。当晚,有人看见他偷偷拿着狗儿的扦插尺在月光下比划。

更令人称奇的是田间随处可见的生态兵法。

水田里,几百只鸭子正在。它们歪着脑袋,精准地啄食着稻飞虱和螟虫幼虫。而它们的粪便,直接落入水中,成为最好的有机肥。

一物降一物,孙神医指着鸭群对学员说,就像打仗,咱们用鸭子对付害虫,省了人手,还得了肥料。

在坡地的红薯田旁,新开垦的豆田已经发芽。老农解释:豆子根瘤能固氮,养地力。豆渣喂猪,猪粪肥田,这是循环之道。

最让士兵们受益的是孙神医的新发现。连日来,几个士兵在夜间执勤时视力下降,被诊断为夜盲症。孙神医尝试了多种药方效果不佳,偶然发现连续食用红薯叶后,症状明显改善。

以后每餐加一碟清炒红薯叶。孙神医将这一发现加入军粮配方,不仅是菜,更是药。

这些看似简单的安排,背后是深厚的生态智慧。鸭群代替农药,豆田改良土壤,红薯叶治病——靖南营在无意中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就像用兵,李昊在讲武堂分析,不直接硬碰硬,而是利用自然之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鸭除虫,如奇兵突袭;豆固氮,如稳守后方;红薯叶治病,如粮草先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一片绿色,在不同人眼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清军大营,吴三虎烦躁地踱步。派往太行山的探马带回的情报,一个比一个离奇。

报!敌军田亩排列诡异,纵看成列,横看成行,暗合九宫八卦之数!

报!敌营击鼓为号,农人进退有序,疑似演练阵法!

报!田间设有望楼,农夫配刀,行动如士兵!

最让吴三虎不安的,是今晨最新回报:探马队长亲自爬上险峰,用单筒望远镜窥视靖南营的田地后,连滚带爬地回来,面无人色。

大帅...那,那些稻田...是活的!探马队长声音发抖,卑职亲眼所见,鼓声一响,整片绿色如波浪般起伏,农夫在田垄间穿梭,步伐一致,如同布阵!更可怕的是,那些鸭子...那些鸭子也列队行进!

胡说八道!吴三虎猛地一拍桌子,种地还能种出妖法不成?

千真万确啊大帅!探马跪地磕头,那绿色海洋随鼓声变换,时圆时方,时疏时密...绝非普通农事!卑职怀疑,对方是在演练某种妖术阵法!

吴三虎一把夺过单筒望远镜,冲上山头。透过镜片,他看到了终生难忘的景象:

阳光下,整片山谷的稻田如巨大的绿色棋盘,田垄如刀切般笔直。数百人在田间劳作,却如一人般同步。鼓声节奏分明,人群随鼓点移动、弯腰、插秧,动作精准得令人发指。更诡异的是,鸭群在稻田中游弋,确实排成了奇怪的队形。

最让他心惊的是,在那片绿色海洋中,隐约可见一些反光点——那是隐藏在田间的武器,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装置?

吴三虎狠狠将望远镜摔在地上,镜片四溅。

种地...种地能种出阵法?!他脸色铁青,这李昊,到底是农圣转世,还是妖人降世?

他看不到的是,那些的队形,只是协同劳作的副产品;鸭群的,只是它们在追逐虫群;田间的,不过是农具在阳光下正常的反光。

但在猜疑和恐惧的滤镜下,最普通的农事活动,也被脑补成了高深莫测的妖法。

夕阳西下,一天的劳作结束。士兵们洗去腿上的泥泞,扛着农具返回营房。田间恢复了宁静,只有鸭群还在尽职地巡逻,偶尔发出满足的声。

李昊独自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由汗水浇灌出的绿色海洋。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片庄稼,这是靖南营的根基,是未来的希望。

在讲武堂,狗儿正在沙盘上推演新的种植计划,无意中画出的图形,竟与兵法中的八门金锁阵有几分神似。孙神医在灯下研究红薯叶的药理,试图找出治疗夜盲症的奥秘。王二破天荒地向老农请教施肥的诀窍,虽然态度依然粗声粗气。

而十里外的清军大营,吴三虎正对着地图苦思冥想:如何破解这片会的稻田?

绿色,本是大自然最和平的颜色。但在这乱世之中,连一片稻田也可以成为武器,连种地的农民也可以成为战士。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时,万物皆可为兵,万事皆可为战。

这片绿浪翻涌的土地,正在静默地书写着一种全新的战争哲学。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