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31章 过年(二)

除夕大餐终于上桌,陈远文一看,哇,好家伙,整整九大簋,有白切鸡(无鸡不成宴)、清蒸鱼(年年有余)、芋头焖鹅、蒸腊肉腊肠、发菜蚝干(发财好事)、红焖猪手(横财就手)、酸梅蒸猪脷(大吉大利)、酿豆腐、清炒白菜(百财来),陈郎中也拿出自家酿制的桑葚酒,和三位好大儿一起边饮边吃。

吃完晚饭,就到激动人心的派利是环节,今年陈家发了一笔大财,陈郎中和冯氏一人发了10文的利是,陈传富夫妇、陈传贵夫妇也包了8文的大红包,而没有成亲的陈三叔不但不用派利是,还可以“逗”(收)利是,一脸笑意。

派完利是之后,就是守岁时间,一家人围在火盆边,一边喝茶嗑瓜子花生,一边聊着新年的计划和愿望。

一直等到子时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点燃爆竹,整个村子刹那间从宁静变成热闹喧天。爆竹声渐渐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

陈远志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拉着兄弟们就要出门去村里逛逛。陈郎中笑着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便由着他们去了。

大年初一因为不能杀生,又因为昨夜守岁睡得太晚,破天荒的,陈家老宅在天蒙蒙亮的时候,除了陈郎中和冯氏,陈传富和黄氏,其他人都还熟睡中。

一年中难得就这十多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陈郎中也没有急着叫醒他们,只让冯氏和黄氏准备好贡品,他带着陈传富吃了点东西就代表家里去拜祭祖先,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要拜拜。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因为下着雨,陈家老宅早早就起来准备祭祖,吃开年饭,之后大房就只有陈传富和黄氏风雨无阻、翻山越岭地回娘家省亲,而二房陈传贵和李氏则驾着牛车回大夫田村,留下陈传荣和一堆半大小孩在家陪着陈郎中和冯氏接待回娘家的陈大姑和陈小姑。

陈大姑和大姑丈这次是带着大儿子大儿媳和小儿子一起来的,陈远文的表姐并没有来,据说是订了一门好亲事,开春之后也要出嫁了。然后,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又从陈郎中处拿到了二两银子和一匹好布才罢休,陈家众人对此已经麻木了。

而陈小姑和小姑丈这次驾着马车带了陆笙和陆策两兄弟一起来了,两人和陈远文陈远志年龄相当,处得很好。

陆笙今年6岁,已经于去年在陆家族学入学启蒙了,陆笙说他们钱岗村陆家的族学的夫子是一个年近四十岁的秀才,五岁启蒙,据说有过目不忘之能,可惜二十八岁才考中秀才,之后一直屡考举人不中,最近这一两年才终于决定放弃科考,安心在族学读书。

陆笙在得知陈远文和陈远志今年二月也要上陈家村的私塾读书开蒙,觉得非常有共同话题,说着说着,陆笙就领着弟弟来到陈远文的卧室和书房,看到陈远文书上的几本启蒙书,不由得抽出书来阅读,陈远文立马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看书时不太明白的地方请教陆笙。

一试之下,陈远文便知道表哥陆笙是个学霸,而表哥的夫子,陆家族学的秀才公也是饱学之士。因为陈远文问的问题,陆笙都能快速地回答出来,而且用词严谨,绝不含糊。

陈远文和陆笙在谈论学问,跳脱的志哥儿和年幼的陆策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最后志哥儿拉着陆策悄悄逃离书房,到外面找他的竹马黑炭头去田头山边撒野去了。

陈远文和陆笙沉浸在请教和被请教中,根本没注意到房间里少了两个人。这时,陈郎中听到小孙孙屋里传来的读书声走了进来,笑着对陆笙说:“笙哥儿,听闻你在族学学得不错,正好我这有个难题,想考考你。”

陆笙放下手中的书,恭敬地站起来:“外公,您请讲。”

陈郎中捻着胡须道:“《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陆笙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谈:“此句是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习与思考需相辅相成……”

陈郎中听后,连连点头称赞:“不愧是陆家族学教出来的孩子,见解独到。”

陈远文在一旁听得入神,心中更是感叹,听说整个新设的从化县这么多的堡和村子,只有两名本土秀才公,一位就在钱岗陆家,另一位听说在县城的李家,而全县秀才和童生加起来都不到两个巴掌的数,少得可怜。

而稍后,陈远文也特意向陆笙了解广州府科举的情况,陆笙说,他们陆家夫子有介绍过,整个广东布政司每届举人只有20-30人,广州府是大府,每届举人约占全省的1/3至1/2,即约6-10人,而中举的学子主要集中在广州府的府学、番禺县学和南海县学等教育资源爆棚的地方,是举人主要来源地?。也就是说,广州府学子如果不能进入这三所学府学习,那么中举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而整个广州府下辖包括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花县、东莞县、从化县、龙门县、新宁县、增城县、香山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和新安县等共14县,范围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每届秀才录取人数只有20-25人左右,录取率只有2%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远文听后,一瞬间有想放弃的念头,要完成最小的目标-秀才,已经感觉很绝望了, 这2%的录取率,比他当年高考考大学要难得多呀。

但他也深深知道,如果他不走科举之路,没有功名在身,想小富即安也是不可能的。在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太低了。

“笙哥,你准备走科举之路,考秀才吗?”陈远文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同行者激励一下。

“是的,文表弟,夫子说我资质不错,我想努力试一试。”陆笙铿锵有力的声音给了陈远文信心和鼓舞。

“笙哥,我也要考科举,我们一起努力”。

“嗯,一起努力。我听说新来的钟县令是个举人出身,他很重视县里的教育,去年中在县署搬来马场田附近后,已经申请到经费修建县学,据说会高薪聘请外县的秀才过来教授,而且会发动县里的富户捐资捐书。听说因为本县的童生人数太少,所以除了童生免试入学外,其他学子只要通过一年一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进入县学读书。可惜我才读了一年书,要不然我也想去试试呢。”

陈远文听了后,也很向往县学的教育资源,可惜他还没有开蒙,再快也要等他在陈家村的族叔处读完两年书,打好基础后才敢去试一下县学的人入学考试。他只好安慰自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吃。

这时,冯氏在外面喊道:“开饭咯,大家都来尝尝我做的过年美食。”众人便放下手中的事,欢欢喜喜地去吃饭,饭桌上依旧是笑语不断,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吃完午饭,陈大姑和陈小姑一家就回去了,而一大早回娘家探亲的陈家大房和二房也赶到太阳下山前回到陈家村。

过了年初二,富裕人家会继续呆在家休息和探亲访友,而贫穷家庭则已经四处张罗活计了,毕竟年节再大,也大不过喂饱肚子。

陈家的红薯粉条作坊原本想定在正月十六才开工,让作坊村民好好休息。谁知道遭到族老乡亲们的强烈反对,这么好的工作,一天20文还包两餐,休息什么,如果不是过年,他们一天都不想休息,最终在陈郎中的竭力坚持下,终于定在过完初七的人日后,初八正式启市。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