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 > 第109章 支书杨东山的心结

杨东山从公社开完会,独自一人在简易公路上缓缓步行往回走。这条简易公路,是前些年村民们齐心协力,用的砂石和着汗水铺就而成。

有段路面有些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每一步踏上去,都伴随着微微的颠簸,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家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被三儿子明亮骑到学校去了。

杨东山觉得,儿子如今当了赤脚老师,身份不同以往,各方面都得讲究些体面,出行没个车子可不行,以后谈对象的时候,也能增添几分便利。正因如此,他把诸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三明志身上。

虽说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但走起路来依旧虎虎生风,颇有精神。

他身着一件旧蓝咔叽布中山装,那颜色,因着多年的穿着与洗涤,已经变得有些灰白。

一顶单布帽檐之下,是一张红堂堂的国字脸,岁月在上面雕琢出了一道道绉纹。

而那两只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深邃与坚毅。

此刻的杨东山走在路上,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这次公社召开的,依旧是落实生产责任制的会议。

形势,看起来真的有些逼人了,周边许多公社的大队,都如同被春风拂过的麦地,纷纷都已经分田到户,联产到劳,那股改革的春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

公社李书记在会上言辞恳切且态度坚决,他站在台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众人,手中的文件被他捏得紧紧的。“各位大队书记:”

李书记提高了音量,一字一顿地说道:“务必解放思想,不能再因循守旧、拖拖拉拉,要尽快将生产责任制实行起来,并且要落实到位,绝不能拖全县的后腿。”

李书记还特意提到,虽说咱们这儿是山区,山高林密,地势复杂,但说不定哪一天上面就会下来检查,到那时,这可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的。

“落实生产责任制,这叫法倒是新鲜,可归根结底,这不还是搞单干吗?”杨东山心里忍不住泛起一阵不满的嘀咕。

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当下推行的这个新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能够让社员们多打些粮,多赚点钱。

尤其是像他们葛溪公社这样地处山区的地方,土地贫瘠,地形复杂,大多数社员在听到这个政策后,都兴奋得举双手赞成,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他们聚在一起讨论时,那兴奋的神情,那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杨东山都看在眼里。

然而,杨东山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人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就拿以前大队的情况来说,他作为大队书记,可以一天都不出工干活,整天优哉游哉地呆在大队部,却依旧能每天拿到一个全劳力的工分,这待遇,就跟脱产的干部没啥两样。

大队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从粮食分配、钱财管理到人事安排,他都手握大权,说一不二。

这么多年下来,大队里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谁不对他毕恭毕敬,又有谁不敬畏他三分?逢年过节,社员们还会带着自家的土产,登门拜访,对他嘘寒问暖,那恭敬的态度,让杨东山享受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可要是真的分田到户,各家过各家的日子,那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到那时,谁还会像以前一样,对他百般尊崇、言听计从呢?这么多年来,他习惯了指教别人,习惯了那种一呼百应的感觉。

人一旦失了势,没了这样的机会,对他而言,那滋味,简直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涩,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不再能决定大家的生活,这种落差感,让他心里十分难受。

更为头疼的是,一旦分田到户,分到他手上的那一份田地,就不得不自己亲自去耕种了。

虽说他有三个儿子,可这些孩子,平日里都没怎么参加过集体劳动。老大明亮,是公社的赤脚电影放映员,整天背着放映设备,走村串户,为乡亲们带来难得的娱乐时光。

每次放映电影,那热闹的场景,孩子们的欢笑声,乡亲们专注的神情,都让明亮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

但这也使得他很少有时间参与家里的农活,他的双手,更多是用来调试放映机,而不是握住农具。

老二明清,在施工队里谋生活,跟着大伙一起修桥铺路,风吹日晒。他每日为了能多挣几个工分,在工地上挥洒着汗水,身体倒是练得结实,可对于自家田地里的活儿,同样是一知半解。

老三明志,当上大队的赤脚老师,整日忙着给孩子们上课,传播知识。他满脑子都是教学内容,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至于田地里庄稼的生长习性,他更是摸不着头脑。

如今这分田到户的政策一实行,他们就得像村里其他普通社员一样,整天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辛苦劳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他自己呢,也已经多年未曾下田劳动,身子骨早就不如从前,一下子要承受这份苦、这份罪,他实在是有些打怵。

想起曾经在大队部指挥若定的日子,再看看如今即将面临的亲自耕种的田地,杨东山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禁感慨,这时代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在这强大的政策调整的时代潮流面前,杨东山却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根本无力阻挡这滚滚向前的社会潮流。

但他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想着能拖多少时间就拖多少时间,实在没办法的话,最起码今年是绝不能让田地分下去的。他就这么一路走着,脑海里不停地谋划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要走到村子了。

“东山,你回来了!”杨东山忽然听见马路边后山坡地里,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喊。那声音,带着山里人特有的质朴与热情,在山间回荡。

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原来是亲家刘光明。刘光明在村里,大家都习惯叫他“二牛人”,这称呼,带着几分亲昵,也透着些许调侃。

两人年轻时就交情匪浅,一直都是以名字相称,即便后来结为了亲家,这称呼也依旧没改。杨东山虽说身为大队的领导,但叫了几十年,早就习以为常了。

“光明,你今年自留地的庄稼长势可真好啊,看样子,收成一定错不了哩!”杨东山停下脚步,抬起头,朝着山坡上的刘光明大声说着。

阳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他那轮廓分明却又略显沧桑的脸庞。此时的阳光,并不强烈,却带着一种暖洋洋的气息,给这宁静的山间增添了几分温馨。

刘光明正弯着腰,在地里劳作,听到杨东山的话,直起腰来,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焦急,眼神中透露出对分田政策的期待。

“要是再多给我分点地,我还能有更多的收成哩!东山,我最近挑着货郎担走了好几个村,人家那儿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分田了,咱们村咋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虽说咱们之前也分了两个组,可实际上,跟没分也没啥两样啊!”刘光明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那急切的样子,仿佛分田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

“光明,这分田啊,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简单呢?咱们集体搞了这么多年了,一下子就能分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吗?”

“再说了,大队上办了那么多队办企业,什么锯板厂、石雕厂、歙台厂,加工厂以及建筑公司等等,这牵涉面可太广了,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也不是那么好分的呀!”

“所以啊,得好好琢磨琢磨,想个万全之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杨东山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脸上带着大队书记特有的沉稳与谨慎。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仿佛要借此拍去心中那一丝隐隐的忧虑。他深知,队办企业是大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处理不好分田与企业的关系,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刘光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眼神中依旧难掩那份急切,“东山,话是这么说,可咱也不能一直拖着呀,你看人家别的大队,都已经干起来了,咱们也不能落后太多不是?”

他看着杨东山,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这位大队书记能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杨东山微微皱眉,目光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沉默了片刻后说道:“光明,我知道大伙都盼着分田,可这事儿急不得。队办企业要是处理不好,分下去容易,到时候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咱们得为全村人的生计着想,不能只图一时之快。”

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透过那山峦,看到了分田之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队办企业凝聚了全村人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为村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如果因为分田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那村民们的收入、村子的未来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刘光明无奈地叹了口气,“唉,我也知道你有难处,可社员们都眼巴巴地望着呢,你可得尽快想个办法呀!”他深知杨东山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但作为队里一员,他也能感受到大家对分田的迫切渴望。这种渴望,就像积压在心底的一团火,随时可能燃烧起来。

杨东山点了点头,说道:“我心里有数,你先忙你的吧,我回大队再好好合计合计。”说完,他又迈开步子,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脚步略显沉重,仿佛承载着整个村子未来的走向。

而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恰似一个在时代浪潮中艰难抉择的孤独行者。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