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的“大数据征兵”闹剧刚刚落下帷幕,兵营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汗味、水泥灰和隐约火锅底料香的复杂气息。被筛选出来的“精英”们,有的因为智力问答拿了高分被提拔为什长,正对着手下大谈“火锅辩证法”;有的因为味觉灵敏被调去炊事班,整天对着大锅猛嗅,试图复刻出渔阳最流行的“魔鬼辣”口味;还有那个力气大的壮汉,在王铁柱的水泥工坊里搅出了人生新高度,据说最近在尝试用水泥捏火锅造型的雕塑,美其名曰“凝固的艺术”。
就在这看似胡闹实则……也确实很胡闹的背景下,张承的注意力又跳到了新的“风口”——科技研发。
“奉孝!子龙!老田!你们快来!”张承兴冲冲地闯进议事厅,手里挥舞着一卷沾着油渍的图纸,上面画着些歪歪扭扭、疑似大型弓弩的玩意儿,旁边还标注着“自动连弩概念图(草图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归华雄所有)”。
“看见没?老子下一个制霸天下的神器——自动连弩!”张承把图纸拍在桌上,唾沫横飞,“想想看!到时候两军对垒,别人还在那儿吭哧吭哧拉弓射箭,老子这边,咔咔咔!直接箭如雨下!形成火力覆盖!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
田楷扶了扶眼镜(张承让工匠用水晶磨的,老花眼福音),仔细看了看图纸,眉头皱成了川字:“主公,此物结构似乎颇为复杂,这‘弹簧’、‘齿轮’为何物?还有这‘扳机联动装置’……依老朽看,怕是难以打造。”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张承张口就是一句鸡汤,“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铁柱和马钧呢?把他们给老子叫来!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聪明蛋!咱们这儿这么多臭皮匠……呃,是人才,还搞不定一个连弩?”
很快,首席工匠王铁柱和“技术顾问”马钧被召来了。王铁柱看着图纸,黝黑的脸上满是茫然,挠着头道:“主公,这……这弯弯绕绕的,比俺打铁花还复杂啊!用水泥浇一个行不?保证结实!”
张承:“……滚去和你的水泥去!”
马钧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嘴里念念有词,偶尔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木棍和绳子开始摆弄。他口齿不清,但眼神发亮,显然被这“超越时代”的设计(或者说鬼画符)吸引了。
“主……主公,此物,妙……妙啊!”马钧激动地脸都红了,“若……若能成,确可……可大幅提升射速!只……只是这材料、工艺,要求极高……”
“要求高不怕!”张承大手一挥,“咱们现在有钱!有人!有资源!要什么材料,让商队去搞!搞不来的,就让王铁柱想办法用水泥……呃,是想办法用其他东西替代!总之一句话,给我立项!成立‘自动连弩研发小组’,马钧任组长,王铁柱任副组长(负责提供水泥精神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老子给你们三个月……不,半年!必须给老子拿出样品来!”
于是,渔阳的“黑科技”研发中心(其实就是个扩大了数倍、堆满了各种奇怪材料和半成品的手工作坊)再次忙碌起来。马钧带着一群挑选出来的能工巧匠日夜钻研,王铁柱则在旁边用水泥捏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启发灵感”,偶尔还能听到他兴奋地大喊:“主公!俺觉得用水泥做弩身更抗震!”
张承每次去视察,都感觉像是走进了大型手工课现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时可能爆炸的风险。但他乐在其中,觉得这才是争霸天下的正确姿势——用科技碾压!
就在张承沉迷于“自动连弩”和偶尔去军营用“大数据”关怀一下士兵(主要形式是抽查火锅底料背诵情况)时,远在并州边缘艰难求存的公孙瓒,收到了一份来自“老朋友”的“温暖”。
当乌骨派的人将几大车贴着“渔阳军粮(特供版)”封条的木箱,以及那封字迹歪斜、语气极其欠揍的信件送到公孙瓒那残破的营寨时,公孙瓒的脸先是涨红,继而铁青,最后黑得能滴出墨来。
他颤抖着手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码放整齐、红油浸透、香气(对饿肚子的人来说是酷刑)扑鼻的麻辣肉干。另一个箱子里是硬邦邦的、印着“渔阳”字样的大饼。还有一箱,居然是几件崭新的、绣着“渔阳建设兵团”字样的……高领毛衣?
“华!子!健!”公孙瓒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感觉胸口一阵翻涌,差点把前几天好不容易啃下的树皮给吐出来。他一把抓过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
【伯圭兄台鉴:闻君跋涉千里,抵达并州,弟心甚慰。中原米贵,居之不易,特备家乡薄礼,肉干管饱,毛衣御寒,以壮行色。雁门风大,注意保暖。若觉前程艰难,渔阳火锅,永远为你留着一个位置(可任选锅底)。——弟华雄 顿首】
“噗——”公孙瓒终于没忍住,一口老血喷在了那件崭新的毛衣上,晕开一团刺目的暗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