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 > 第143章 搭建临时窝棚

冬至刚过,滔滔江面上飘起细碎的雪籽,灵泉码头的货仓门都用草帘堵得严实。陆承宇正和老石盘点过冬的木料,就见一艘破漏的渔船在江风中摇摇晃晃靠岸,船舷上站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冻得嘴唇发紫,怀里还抱着瑟瑟发抖的孩子。

“陆当家,求您行行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跪倒在码头石阶上,身后的人跟着齐刷刷跪下,“俺们是下游‘沉沙村’的,昨夜江上风大,把村里的草房全刮塌了,粮食也被埋了,实在没地方去啊!”

老秀才匆匆赶来,跺着冻僵的脚叹气:“这几日是‘冬雷暴’,风比刀子还利,沉沙村地势低洼,草房本就不结实,怕是全毁了。天寒地冻的,没地方住,人要冻出人命的!”

陆承宇赶紧扶起老汉,目光扫过人群中冻得发紫的孩童和单薄的被褥:“刀疤脸,先把所有人带到货仓避寒,烧几锅热水让他们暖身子;林晚秋,去拿些干净的棉衣和干粮;老石,清点一下木料、茅草,咱们得赶紧搭临时窝棚,不然夜里更冷。”

货仓里很快升起篝火,盐穗娘提着药箱赶来,给冻得发抖的村民熬了驱寒的姜汤:“趁热喝,别冻出风寒。尤其是老人孩子,喝完汤裹紧棉衣,我这儿还有暖手的草药包。”村民们捧着滚烫的姜汤,眼泪混着热气往下淌,一个妇人哽咽道:“俺们还以为要冻死在江里,多亏了陆当家……”

陆承宇带着老石和刀疤脸勘察地形,最终选在灵泉码头西侧的空地上——这里背风,靠近水源,还能借到货仓的遮挡。“先搭二十个窝棚,每间住四五个人,得够沉沙村的人住。”陆承宇指着木料堆,“老石,你带木工们搭框架,用粗木做立柱,再架横梁;刀疤脸,带弟兄们割茅草、编草帘,铺屋顶和墙面;我去联系附近的村镇,借些锅碗瓢盆和铺盖。”

老石立刻规划起来:“窝棚得搭‘人’字形顶,这样积雪不容易压塌;立柱要埋进地下两尺深,用石头夯实;墙面先编竹篱笆,再糊上混着稻草的泥巴,能挡风。”说着就扛起斧头,把粗壮的杉木砍成丈许长的立柱,斧头落下,木屑飞溅,很快就备齐了八十根立柱。

刀疤脸带着护江队的弟兄钻进附近的山林,割来大片的茅草和野藤。寒风里,弟兄们的手冻得通红,却没人叫苦,刀疤脸搓着手喊:“快点割!晚上要是下雪,村民们可没地方躲!”野藤韧性足,弟兄们把茅草捆成捆,用野藤扎紧,很快就堆起了小山似的草帘。

林晚秋带着几个村民清洗借来的棉衣,又在货仓里支起大锅煮粥:“等窝棚搭好,就能让大家搬过去了。我还找新安村借了些棉被,虽旧但干净,能挡寒。”老秀才则在空地上画好窝棚的位置,每间窝棚间隔三尺,留出通道:“这样既不挤,又能互相照应,万一着火也能及时疏散。”

正午时分,窝棚框架陆续立了起来。老石踩着木梯,在横梁上铺起粗竹片,再盖上厚厚的草帘,草帘边缘用野藤牢牢系在横梁上:“草帘要铺三层,最底下铺一层油纸,防雪水渗进来。”几个年轻的村民主动搭手,跟着老石学编竹篱笆,手指被竹片划破也不在意:“俺们也能干力气活,不能光靠陆当家的弟兄们。”

陆承宇借来了二十口铁锅和百余床被褥,刚回到空地,就见一个老汉捂着胸口蹲在地上,脸色发白。盐穗娘赶紧上前查看:“是冻着了,还有点喘。快抬到货仓的篝火边,给他喝碗姜汤,再盖两床被子。”陆承宇眉头紧锁:“得加快速度,天黑前必须让所有人住进窝棚。刀疤脸,再调五个弟兄过来糊墙面!”

糊墙面的泥巴要混着稻草才结实,村民们和护江队的弟兄们一起和泥,双手插进冰冷的泥里,冻得龇牙咧嘴也不停。一个青年把泥巴甩在竹篱笆上,用木板抹平:“俺们村以前盖房都是这么糊墙,这样的墙风吹不透!”老石在一旁指点:“泥巴要抹匀,尤其是墙角和屋顶连接处,得多抹两层,不然漏风。”

夕阳西下时,二十个窝棚终于搭好了。清一色的“人”字形屋顶,草帘铺得厚实,墙面抹得平整,每间窝棚门口都堆着一小堆柴火。村民们扶老携幼搬进窝棚,窝棚里铺着干草和棉被,角落里还堆着取暖的柴火,虽然简陋,却透着暖意。

“终于有地方住了!”老汉摸着暖和的墙壁,激动得抹泪,“比俺们以前的草房还结实!”陆承宇走进窝棚查看,伸手摸了摸屋顶的草帘,又看了看墙角的泥巴:“老石,明天再在窝棚外围挖条排水沟,雪化了怕积水;刀疤脸,给每个窝棚配个灭火器,就是装着沙土的木桶,防止失火。”

夜里果然下起了雪,雪花飘落在草帘上,没一会儿就积了薄薄一层。陆承宇和刀疤脸顶着雪巡查窝棚,听到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鼾声,偶尔还有孩子的笑闹声,心里踏实了不少。走到最后一间窝棚,见盐穗娘正给一个生病的孩童喂药,林晚秋在一旁烧着热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孩子怎么样了?”陆承宇轻声问。盐穗娘放下药碗:“好多了,喝了药睡熟了。我把草药包放在他怀里,能暖一晚上。就是窝棚里没有窗户,通风不太好,得在屋顶开个小天窗。”陆承宇点点头:“明天就让老石凿天窗,再在天窗上装个可以开关的草帘,既能通风又能挡雪。”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阳光洒在窝棚上,积雪融化成水珠顺着草帘往下滴。老石带着人给窝棚凿天窗,每个天窗都留着两尺见方,边缘用木框固定,再配上编好的草帘:“这样白天掀开草帘透光通风,晚上关上挡寒。”刀疤脸则带着弟兄们挖排水沟,排水沟绕着窝棚区挖了一圈,直通灵泉码头的水道,融化的雪水顺着沟流走,一点也不积水。

村民们也没闲着,有的帮着清理窝棚周围的积雪,有的跟着林晚秋学做简易的雪铲——用木板绑在木棍上,铲雪又快又省力。那个被救的老汉领着几个村民,在窝棚区中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台:“以后大家就在这儿做饭,省得每间窝棚烧火,安全!”

可没过两天,问题就来了。窝棚区的柴火不够用了,村民们去附近的山林砍柴,却迷了路,直到天黑才回来,冻得浑身发抖。陆承宇得知后,立刻让刀疤脸带着弟兄们去砍柴,还做了些简易的路标:“从窝棚区往南走三里,有片松树林,柴火多,我让弟兄们砍够十天的量,再插上路标,以后砍柴就不会迷路了。”

刀疤脸带着弟兄们砍了满满两车柴火,堆在窝棚区的柴火房里。老石又给柴火房搭了个遮雪的棚子:“柴火不能湿,湿柴火不好烧,还容易冒烟。”村民们看着堆得小山似的柴火,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下再也不怕冻着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个孕妇突然肚子疼,疼得满地打滚。盐穗娘赶紧把她扶进铺着厚棉被的窝棚,又让人烧热水、煮红糖姜茶:“是受了寒,得赶紧暖身子。这窝棚虽然暖和,但没有专门的产房,要是生了可怎么办?”

陆承宇立刻让人把一间窝棚改造成临时产房,在地上铺了三层干草和两床新棉被,又找来干净的布巾和剪刀,用开水烫过消毒。老秀才则去附近的村镇请稳婆:“沉沙村的稳婆也受了灾,得去邻村请,我快去快回!”

半夜,稳婆终于来了,窝棚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盐穗娘抱着刚出生的男婴走出窝棚,笑着说:“母子平安!这孩子在窝棚里出生,就叫‘棚生’吧,记着这份平安。”村民们围着产房欢呼,老汉抹着泪说:“这孩子是福气,在陆当家搭的窝棚里出生,以后肯定顺顺当当!”

为了让产妇好好休养,陆承宇让人送来鸡蛋和小米,林晚秋每天熬小米粥给产妇喝:“得多补补,不然身子恢复不好。”盐穗娘则每天来查看产妇的情况,给她换草药包:“用艾草和当归煮水擦身,能驱寒,还能下奶。”

窝棚区的日子渐渐安稳下来,村民们开始琢磨着挣钱。一个会编竹筐的青年,用刀疤脸砍剩下的竹枝编竹筐,拿到灵泉码头去卖,居然卖了不少钱。陆承宇见了,立刻让老石多砍些竹枝:“让会手艺的村民都编些竹筐、竹篮,我让吴掌柜帮忙卖,给大家攒些盖房的钱。”

村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有的编竹器,有的缝补衣物,有的帮护江队打理码头,每天都能挣些铜钱。老汉把大家挣的钱都收起来,用布包好:“等开春暖和了,俺们就回沉沙村盖新房,盖得比以前更结实!”

老秀才则在窝棚区办起了临时学堂,用木板搭了张简易的桌子,教孩子们认字:“就算住窝棚,也不能耽误娃们读书。等回了沉沙村,俺们也盖间学堂,让娃们好好上学。”孩子们坐在草垫上,捧着老秀才写的识字本,读得朗朗上口。

开春后,冰雪融化,沉沙村的废墟清理干净了。陆承宇让人送来盖房的木料和砖瓦,老石带着护江队的弟兄们和村民们一起盖新房:“这次盖瓦房,地基要打深,墙要砌厚,再装上木窗,风刮不倒,雪压不塌!”

离开窝棚区那天,村民们把窝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草帘叠得整整齐齐。棚生的母亲抱着孩子,给陆承宇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陆当家!这窝棚救了俺们母子的命,俺们一辈子都记着!”

陆承宇看着空荡荡的窝棚区,心里满是欣慰。这些临时搭建的窝棚,虽然简陋,却在寒冬里给了村民们一个温暖的家。老石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窝棚还能用,要是以后再有受灾的人,直接就能住。”

回到灵泉码头,林晚秋把村民们留下的竹筐摆在货仓里:“这是他们特意编的,说给咱们装草药用。”盐穗娘翻看着竹筐,眼里满是笑意:“你看,这窝棚不仅遮了寒,还让大家的心更齐了。”

陆承宇看着江面上往来的商船,远处的沉沙村传来盖房的号子声,响亮而有力。他知道,搭建临时窝棚搭起的不仅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绝境中的希望。就像这滔滔江水,无论遇到多少风浪,总能推着日子往前流,一直往甜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