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 > 第181章 空间里的暖棚

灵江流域,虽已回暖,但村民们对“冷”的忌惮却没消散。林晚秋看着账本上“冬季蔬菜损耗三成”的记录,又想起寒潮时村民们只能吃储存的红薯干、玉米,鲜少见到绿叶菜的光景,心里总琢磨着:要是能在冬天种出新鲜蔬菜,不仅能让大家的餐桌丰富些,遇到寒潮也不用慌了。

这天傍晚,林晚秋拿着账本去找陆承宇,刚走到盐井边,就看到陆承宇正对着一张破损的草席发呆——那是寒潮时暖棚用的草席,被寒风刮破后,暖棚里的温度降了不少,差点冻坏里面储存的盐。“陆当家,”林晚秋走上前,“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建一种更暖和、更结实的暖棚?冬天用来种蔬菜,就算遇到寒潮,也能有新鲜菜吃。”

陆承宇眼睛一亮,他早年在军营时,曾听说过北方有“温室”能冬天种菜,只是没见过实物。“你说的暖棚,要怎么建?”他追问。林晚秋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她琢磨的暖棚草图:“我想,暖棚用木头做架子,上面盖一层厚厚的油纸,油纸能透光还能挡风;棚子里面再砌上火炉,冬天也能保持温度;地面铺上沙土,再盖上一层稻草,能保暖还能保水。”

陆承宇看着草图,越看越觉得可行:“这法子好!咱们明天就召集村民,先建一个试试!”

第二天一早,陆承宇带着男丁们去后山砍木头,林晚秋则带着妇人们去集市上收集油纸——之前熬盐时用过不少油纸,有的虽然有些破损,但拼接起来还能用。周先生也没闲着,他带着孩子们在村里收集稻草、沙土,还找来几块废弃的铁锅,清洗干净后当作暖棚里的火炉。

建暖棚的地方选在了集市旁边的空地上,这里向阳,又靠近灵江,浇水方便。男丁们先把砍来的木头削成一样长的木柱,在空地上每隔三尺插一根,再用横木把木柱连起来,搭成一个半人高的长方形架子。“架子要搭得稳些,不然冬天刮大风,容易塌!”陆承宇一边指挥,一边帮着固定木柱,手里的锤子敲得“砰砰”响。

李二狗力气大,负责扛最重的横木,他擦着额头上的汗说:“陆当家,这架子搭好,看着就结实!冬天就算下大雪,也压不塌吧?”陆承宇笑着点头:“只要咱们固定好,肯定没问题!”

架子搭好后,妇人们开始铺油纸。她们把油纸一张一张拼接起来,用麻绳牢牢地绑在木架上,油纸的边缘垂到地面,再用石头压住,防止寒风从缝隙里钻进去。林晚秋还特意在油纸上面加了一层稻草帘,白天把稻草帘掀开,让阳光照进棚子里,晚上再把稻草帘放下,保暖效果更好。

暖棚里面,男丁们砌了两个火炉,分别放在棚子的两端,火炉的烟囱伸出棚外,既能取暖又不会让棚子里充满烟雾。地面上,孩子们帮忙铺上一层厚厚的沙土,再盖上一层稻草,林晚秋用手摸了摸沙土,笑着说:“这样的地面,就算冬天也不会冻硬,种菜正好!”

第一个暖棚建好后,陆承宇和林晚秋选了些耐寒的菠菜、白菜种子,撒在暖棚里的沙土上。林晚秋每天都来暖棚查看,给种子浇水、松土,还根据棚子里的温度调整火炉的柴火——白天阳光足,就少加些柴火;晚上温度低,就多添些柴,让棚子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暖和不冻的程度。

过了十几天,暖棚里的种子竟然发芽了!嫩绿的芽尖从沙土里钻出来,透着勃勃生机。林晚秋兴奋地叫来村民们,大家看着暖棚里的绿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晚秋姑娘,这暖棚真能种出菜啊!”陈老三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芽尖,“冬天能吃到新鲜菜,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了第一个暖棚的成功,村民们建暖棚的热情更高了。陆承宇又带着大家建了五个暖棚,分别种上了菠菜、白菜、萝卜,还有些村民从山里挖来的野菜种子,也撒在了暖棚里。林晚秋还在暖棚里搭了几层木架,用来种豌豆、黄瓜——木架能节省空间,还能让藤蔓顺着架子爬,结的果实也更多。

可没几天,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暖棚里的温度虽然够了,但空气不流通,有些菜苗开始发黄。林晚秋看着发黄的菜苗,心里很着急,她想起丈夫以前说过,植物也需要“呼吸”,要是空气不流通,就容易生病。

她赶紧找陆承宇商量:“陆当家,暖棚里的空气不流通,菜苗都发黄了。咱们得在暖棚的侧面开几个窗户,白天打开通风,晚上再关上保暖。”陆承宇立刻点头,带着男丁们在每个暖棚的侧面开了两个小窗户,窗户上也盖着油纸,能开能关,方便得很。

窗户开好后,暖棚里的空气流通了,发黄的菜苗渐渐恢复了翠绿。林晚秋还在暖棚里放了几个陶罐,里面装满水,白天阳光照在陶罐上,水会吸收热量,晚上再把热量释放出来,能让棚子里的温度更稳定。“这陶罐还是周先生提醒我的,说水能调节温度,没想到真管用!”林晚秋笑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着暖棚里的蔬菜越长越好,村民们也开始学着打理暖棚。李二狗每天都来暖棚给白菜浇水,他还特意从灵江里挑来温水,生怕冷水冻坏了菜根:“晚秋姑娘说,温水浇菜长得快,我得多挑些来!”陈老三则喜欢在暖棚里除草,他说:“以前冬天只能在家待着,现在有了暖棚,每天来看看菜,心里也舒坦!”

孩子们也成了暖棚的“小管家”。小柱子和小石头每天都来暖棚查看温度,他们还做了个“温度计”——用一个小陶罐,里面装上水,再放一根细木棍,木棍上刻着刻度,水结冰时刻度低,水暖和时刻度高。“陆叔叔,今天暖棚里的温度正好,菜苗长得可快了!”小柱子拿着温度计,兴奋地向陆承宇报告。

转眼到了冬天,灵江流域又开始降温,寒风呼呼地刮着,可暖棚里却温暖如春。菠菜绿油油的,能掐着吃了;白菜长得又大又嫩,抱在怀里沉甸甸的;萝卜从土里拔出来,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村民们第一次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都笑得合不拢嘴。张奶奶拿着刚掐的菠菜,激动地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冬天吃菠菜!这暖棚真是个好东西!”

暖棚里的蔬菜不仅够村民们自己吃,还有剩余。林晚秋看着账本上“暖棚蔬菜剩余两百斤”的记录,跟陆承宇商量:“咱们把剩余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卖,肯定能受欢迎。冬天的新鲜蔬菜少见,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

陆承宇同意了。第二天,村民们把暖棚里的蔬菜摆在集市上,绿油油的菠菜、嫩生生的白菜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客人。府城来的食客看到新鲜蔬菜,赶紧买了好几斤:“冬天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菜,真是难得!以后我每个集市都来买!”江南盐商来拉货时,也买了些蔬菜带回去:“江南冬天也缺新鲜菜,我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说不定以后还能帮你们把蔬菜卖到江南去!”

暖棚的名声渐渐传开了,周边州县的村民都来灵江流域学习建暖棚的法子。陆承宇和林晚秋毫不藏私,把建暖棚的步骤、打理蔬菜的技巧都教给他们。邻村的村长学会后,回去建了三个暖棚,种上了蔬菜,还特意来感谢陆承宇:“陆当家,真是谢谢你了!有了暖棚,咱们冬天再也不用愁没新鲜菜吃了!”

随着暖棚越建越多,陆承宇又琢磨着给暖棚“升级”。他发现油纸虽然能透光挡风,但用久了容易破,就找来府城的商人,买了些更结实的“玻璃”——虽然玻璃贵些,但透光更好,也更耐用。他还在暖棚里装了“通风扇”,用竹子做扇叶,用绳子拉动,不用开门就能通风,更方便了。

林晚秋则在暖棚里种起了“反季节水果”。她从府城买来草莓苗,种在暖棚里的木架上,草莓苗在暖棚里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开花结果了。鲜红的草莓挂在藤蔓上,看着就诱人。村民们第一次吃到冬天种的草莓,都赞不绝口:“这草莓真甜!没想到暖棚里还能种水果!”

小柱子和小石头最喜欢去暖棚里摘草莓,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草莓摘下来,装在小竹篮里,送给村里的老人。“张奶奶,这是暖棚里种的草莓,您尝尝!”小柱子把草莓递给张奶奶,张奶奶尝了一口,笑着说:“真甜!你们真是好孩子!”

这天晚上,村民们在暖棚里举办了一场“丰收宴”。暖棚里的火炉烧得旺旺的,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桌上摆着暖棚里种的菠菜、白菜、萝卜,还有鲜红的草莓。陆承宇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咱们能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水果,都是靠大家的努力!以后咱们还要建更多、更好的暖棚,让灵江流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碰杯的声音在暖棚里回荡。林晚秋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又看了看账本上“暖棚蔬菜月销五百斤,草莓月销两百斤”的记录,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暖棚不仅种出了新鲜的蔬菜水果,更种出了村民们对好日子的希望。

月光透过暖棚的玻璃,洒在绿油油的蔬菜上,也洒在村民们幸福的笑脸上。大家都知道,有了这些暖棚,不管冬天多冷,不管遇到多大的寒潮,灵江流域的日子都会像暖棚里的蔬菜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暖棚里的蔬菜、水果收获了一茬又一茬,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陈老三用卖蔬菜的钱,给家里盖了间新瓦房;李二狗买了头新耕牛,准备春耕时好好种地;林晚秋则用卖草莓的钱,给学堂买了些新书本,让孩子们能读更多的书。

陆承宇站在暖棚边,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很是感慨。他想起林晚秋当初画的暖棚草图,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暖棚就从一个变成了十几个,从种蔬菜变成了种水果,还让周边州县的村民都受益。“晚秋,”陆承宇看向身边的林晚秋,“你当初的想法,真是帮了大家大忙了!”

林晚秋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肯琢磨、肯动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以后咱们还要继续改进暖棚,种更多的东西,让灵江流域的日子越来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