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428章 故人来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第428章 故人来

作者:素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8 22:45:00 来源:抖音小说网

徐清盏是在两年后去的甘州。

此时的甘州,刚进入初秋时节,酷暑退去,严寒未至,天高云淡,气候怡人。

马车在总兵府门前停下,来禄上前与门前值守的卫兵低声交涉,递上公文官凭。

徐清盏随后下车,怀着激动的心情举目打量面前的府邸。

这是沈长安的居所,更是镇守一方的军事衙署,青砖高墙,厚重门扉,森严庭院,以及带刀的守卫,就连门前的石狮子都是那样威风凛凛,从里到外透着西北边塞独有的肃杀与沧桑。

不多时,门内皂靴敲击着青石板的声响,那急促有力的节奏,昭示着来人急不可耐的心情。

下一刻,沈长安高大健壮的身影便出现在门内。

他是那样的狂喜和迫不及待,却又顾及着自己总兵的威严与气度,不能在下属面前失态,深吸一口气之后,迈步跨出了门槛。

徐清盏也在同一时刻迈步上前。

随即,两人又不约而同地隔着几步之遥的距离停住脚步。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徐清盏看着一身绯色官袍的沈长安,将近三年的别离,边关风沙在他身上刻下了更深的印记,他的五官更加硬朗,气场更加强大,周身散发着统兵大将的威慑力,仿佛他只要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便如山岳般令人心安。

若说还有什么不曾改变,就是他那双亮如星辰的眼睛,还一如既往地闪烁着热烈而真挚的光芒,传达着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相比之下,沈长安眼里的徐清盏似乎仍是往日的清冷模样,瘦削,挺拔,形如修竹。

宫廷岁月的浸染只是让他眉宇间更添了一些沉静内敛,那妖孽般的美貌却丝毫未减,微微上翘,似笑非笑的狐狸眼里,藏着只有他们才懂的,纵然历经沧桑也永不褪色的情义。

两人就这么对望着,千言万语哽在喉间。

关于京城,关于西北,关于她,关于孩子,关于彼此错过的上千个日夜,不知该从何说起,最终都化作无声的凝视,只余秋风掠过旗帜的猎猎声响。

良久的静默后,沈长安大步下了台阶,走到徐清盏面前,张开双臂,将他结结实实拥入怀中。

徐清盏身体有瞬间的僵硬,随即张开双臂回抱住沈长安,在他宽阔的背上重重拍了两下。

沈长安也收着力道拍了他两下,而后才将他推开一些,双手仍紧紧握着他的双臂,把他上下打量:“怎么突然就来了?也不提前和我说一声。”

徐清盏清冷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提前说了,还算什么惊喜?”

沈长安也笑:“两个大男人,要什么惊喜,相比被你突袭,我更想去城外接你。”

“那你说晚了。”徐清盏笑道,“只能等下次了。”

“好,下次记得早点说。”沈长安哈哈大笑,虽然知道下次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托词,却没有戳破,只笑着问道,“你是先进去喝口茶歇一歇,还是先去看她?”

“先去看她吧!”徐清盏没有半分犹豫,“见了她之后,我再随你回来这边歇息。”

沈长安点头:“好,我让人备马。”

“坐我的马车吧,咱们正好说说话。”徐清盏说道。

沈长安欣然应允,让卫央在前面带路,自己和徐清盏上了马车。

他身形魁梧,上车的时候,震得马车都晃了几晃。

徐清盏打趣道:“我这车跑了几千里都没坏,可别被你压散架了。”

沈长安在他对面坐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可不,就你这小身板,拉你跟没拉东西一样,再跑几千里也坏不了。”

徐清盏也笑,随即又收了笑,正色道:“她最近怎么样了?”

“她很好。”沈长安说,“她每天都很忙碌,照顾梨月和孩子们,和梅先生一起打理佑安堂。

梅先生学识渊博,品性高洁,她心思灵巧,广结善缘,城里城外许多人家都慕名把孩子送来上学,学堂已经先后加盖了好几间屋舍,另外又招了几个先生,还是不够用。”

徐清盏点头:“这事我知道,你送回京城的信中提到过,可你们当初不是为了收容孤儿吗,怎么还正经办起了学堂,我此番前来,也是替皇上问问怎么回事?”

沈长安听他提起皇上,神情变得严肃,坐直了身子道:“一开始确实只收孤儿,另外就是城中一些合作商户家的孩子。

因着梅先生的缘故,城中其他人家也想把孩子送过来,她瞧着个别孩子天资不错,就留下来,想让梅先生提前为三皇子培养几个得用的人才。

有两个年纪大些的孩子,才跟着梅先生学了两年,就在去年的县试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轰动,前来求学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后来她就想着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不拘文的武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才能,只要培养出来,必定有他的用武之地。

哪怕将来进不了朝堂,至少对个人,对地方是有好处的,个人好了,地方好了,对朝廷自然也是好的。”

沈长安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说到底她还是觉得愧对三皇子,想尽力为三皇子铺路,让三皇子将来能省些心。”

“我懂了。”徐清盏又点了点头,语气里有欣慰,也有心疼,“西北荒凉,经济滞后,百姓不重视读书,多少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她若能把学堂好好的办起来,引起百姓对读书的重视,不只将来对三皇子有好处,便是眼下,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等我回去禀明皇上,让朝廷拨款为你们建学堂。”

“那敢情好。”沈长安说,“要是能捎带着送几个大儒过来,那就更好了。”

徐清盏笑起来:“你倒是不客气,学堂还没影儿呢,就惦记上大儒了,这山高路远的,大儒来一趟,身子骨都要颠散架了。”

“说到这个,我正要和你说,你回去后,再和皇上提提修路的事儿。”沈长安正色道,“要想富,先修路,路好走了,才会有人才愿意来。”

徐清盏又被他逗笑了:“这话稀奇,你还学会说顺口溜了。”

“不是我说的,是学堂里一个先生说的。”沈长安笑道,“那先生可有意思了,回头我为你引见。”

徐清盏还要再问,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卫央在外面唤道:“将军,掌印,咱们到了。”

徐清盏一下子激动起来,心不受控制地狂跳,脸上的紧张之情快要掩饰不住。

“别怕,她还是她,一点没变。”沈长安拍拍他的肩,率先钻出马车。

徐清盏深吸一口气,跟在他身后下了车,一个看起来并不显眼的院落映入眼帘。

院门敞开,里面是打扫得干净整洁的院落,朗朗的读书声从几间朴素的屋舍里传出来。

沈长安指着院门上题着“佑安堂”的匾额道:“你瞧,这字就是梅先生亲笔所题。”

徐清盏抬头看,见那三个字苍劲有力,笔锋如铁画银钩,大气磅礴中又自带一番嶙峋风骨,隐有寒梅傲雪之姿,便由衷赞了一声好字:“看来梅先生的才学深得其父真传,这些年隐居边塞,实在屈才了。”

“是啊,幸好苍天有眼,让晚余认出了他,还救了他的性命,否则这梅氏家学真的要失传了。”沈长安引着徐清盏往院子里走去,“走吧,我们去给晚余一个惊喜。”

“你不是说不要惊喜吗?”徐清盏跟在他身旁问道。

“我不要,但给她还是可以的。”沈长安一本正经道,“女孩子都吃这一套。”

“去你的。”徐清盏笑着推了他一把,“你小子学坏了。”

沈长安和他一起笑起来。

这时,一个约莫十四五岁,消瘦高挑的少年从后院匆匆而来,见到沈长安,先是一怔,继而快步迎了上来,恭敬地对沈长安行礼:“见过沈大将军。”

沈长安抬手免了他的礼,对徐清盏道:“这是春生,梅先生的学生。”

说罢又笑着问春生:“余娘子现在何处?”

春生说:“大将军来得正好,梨月小姐又跟人打架了,余娘子正在后堂教训她,她叫我来请梅先生救命,梅先生正在上课,我不敢打搅,大将军快去瞧瞧吧!”

沈长安愣了下,有点哭笑不得:“好,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吧,我去瞧瞧。”

春生答应一声,告退而去。

沈长安带着徐清盏快步往后堂而去。

徐清盏奇怪道:“什么叫又跟人打架了,梨月经常跟人打架吗?”

沈长安说:“也不能说是经常,只能说是三天两头。”

徐清盏:“……”

两人一进后堂,就听到小孩子哇哇的哭声。

院子里的一棵老榆树下,晚余正背对着他们,手中戒尺冲着一个小姑娘高高扬起。

小姑娘一眼看到沈长安,顿时像见了救星似的,跳着脚大声哭喊:“沈叔叔,快来救我,阿娘要打死我……”

晚余闻声动作一顿,下意识地顺着女儿的视线转身回头。

恰好一阵秋风掠过,满树金黄的榆叶簌簌而下,她的目光隔着纷纷扬扬的落叶,毫无防备地对上了一双似笑非笑的狐狸眼。

“啪嗒”一声,戒尺从她手中滑落,跌进了满地的落叶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