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海鲜摊到局长桌 > 第1章 山海育青苗

从海鲜摊到局长桌 第1章 山海育青苗

作者:一个丑老头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2:12: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楔子:山海之盼

一九八七年冬月,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渤海湾的湿冷,席卷着北方这座靠海的小山村。天刚蒙蒙亮,镇卫生院的走廊里,退伍军人凌建军来回踱步,脚下那双沾着泥点的胶底鞋在水泥地上摩擦出沙沙的声响。他时不时停下脚步,望向紧闭的产房大门,那双握过钢枪、布满厚茧的手掌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

产房里隐约传来妻子压抑的呻吟声,每一声都让这个平素坚毅的汉子眉头锁得更紧。凌家三兄弟早已分家单过,大哥家有两个闺女,三弟家是个小子,如今全家都盼着他这边的消息。

建军!产房门被推开,穿着白大褂的接生员探出身来,口罩上方露出一双带笑的眼睛,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六斤八两,母子平安!

凌建军一个箭步冲进产房。病床上,李秀兰虚弱地躺着,汗湿的鬓发贴在苍白的脸颊上,眼底却漾着温柔的光。她身侧,襁褓里一个小小的婴孩正有力地挥舞着拳头,发出响亮的啼哭。

凌建军俯下身,用那双常年劳作、粗糙如砂纸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托起儿子。那团温热的重量落入怀中时,这个在部队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汉子,眼眶竟有些发热。

冬月生的,寒气重。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盼着他日后前程亮堂。小名,就叫蒙蒙吧。

大名是早就想好的——凌云。凌家老二当兵时见过山外的世界,他殷切期盼着,这个儿子将来能挣脱这片贫瘠土地的束缚,真正翱翔于万里长空。

第一章:山海育青苗

凌云的降生,让凌建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借着退伍军人的身份,又在海边批了块地,建起水泥池子做起了海鲜收购的营生。每天天不亮,他就骑着三轮车赶到码头,从刚靠岸的渔民手里收来活海鲜,养在池子里再转手批给县城的商贩。

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家里盖起了三间敞亮的砖瓦房,铺上了水泥地。可凌建军和李秀兰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无暇照顾孩子。加上凌云是老二家的长孙,爷爷奶奶疼爱得紧,便让他跟着老两口住在老院里。

老院是四间有些年头的瓦房,院子没铺水泥,东边种着几棵枣树,西边墙外是猪圈,养着几头准备过年宰杀的年猪。在这里,凌云的童年浸透了泥土与海洋的气息。

天刚蒙蒙亮,他就要帮着奶奶拌猪食。奶奶把麸皮和着泔水倒进大铁锅,他负责往灶膛里添柴。等猪食煮开,祖孙俩一前一后抬着桶,把热腾腾的食料倒进石槽。几头黑毛猪立刻哼哼唧唧地围上来,把鼻子埋进食料里。

课余得空,他就扛起小锄头跟着爷爷下地。爷爷教他辨认庄稼:你看这玉米苗,叶子发黄就是缺肥了;这地瓜秧,要顺着垄沟翻,别伤了根。春日里,他学着间苗;夏天,他跟着除草;秋收时,他弯腰在收割后的地里拾捡遗漏的地瓜和花生。

入了冬,爷孙俩常背着柴架上山。爷爷教他辨认哪些枯枝易燃耐烧:柞木硬实耐烧,杨木好点火但不经烧。他们一趟趟把柴火背回院里,垛得整整齐齐。

海边是他另一个乐园。退潮时,他拎着小桶跟在村里孩子后面赶海,挖蛤蜊、捡海螺。有时,他会扛起爷爷那根磨得光滑的竹钓竿,蹲在礁石上一耗就是大半天。海风吹红了他的脸颊,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盯着浮漂的动静。

最让凌云着迷的,是跟着爷爷进山。爷爷背着那杆老旧的土枪,教他辨认动物的足迹:这是野兔的,前脚印圆,后脚印长;这是山鸡的,脚印像竹叶。后来全面禁枪,爷爷就不再带枪,转而教他如何选择合适的地点下套子。虽然进山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潜入那片静谧而神秘的绿色世界,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对自然的敬畏。

凌云从小话就不多,性格内向老实。一双大眼睛总是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却很少开口表达。爷爷常说:咱家蒙蒙这性子,像极了山里的石头,沉得很。

上学后,他从没让任何人在学习上操过心。由于村里太小没有学校,一到四年级,他每天一早便和村里的伙伴们步行到南边邻村上学。那条土路单程三里地,春夏踩着露水,秋冬踏着霜冻,一路追逐嬉闹,倒也成了每日的乐事。

到了五年级,他需要转到北边一个更大的邻村学校读高小。北校离家五里地,步行实在太远。开学前,凌建军特意带他去了趟县城。在县城最大的百货商店,父亲揣着厚厚的钞票,在售货员的推荐下,比较再三,最终为他选中了一辆崭新的明黄色变速自行车。

这在当时的村里可是件稀罕物。车身亮眼的黄色在阳光下格外夺目,好几个变速档位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新奇无比。他依然记得第一次骑上它时那份混合着生涩与兴奋的心情,车轮转动时轻快顺畅的声,与过去骑惯了的笨重旧车完全不同。从此,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夕阳西下,那个骑着亮黄色自行车、沉默地穿行在乡间公路上的少年,成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六年级那年,一向硬朗的爷爷被查出肝癌,从确诊到去世,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最后的时光,爷爷躺在老屋的炕上,瘦得脱了形。有一次,他回光返照般清醒过来,浑浊的目光缓缓扫过围在炕边的家人,最后定格在凌云脸上。

他用尽力气,伸出枯柴般的手,紧紧攥住了凌云的手。爷爷的嘴唇嗫嚅着,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响声,仿佛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只是那样死死地、重重地握了一下凌云的手,那一下,仿佛倾注了他全部残存的力气和未尽的嘱托。

出殡那天,凌云穿着宽大的孝服,茫然地看着父亲红肿却流不出泪的双眼,看着哭得几乎晕厥的奶奶。海风还在吹,却再也带不回爷爷粗糙温暖的手掌,只剩下手背上那最后一握的沉重与温度,烙印般刻在了他的记忆里。

爷爷走后,奶奶的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父母商量后,决定让凌云继续陪着奶奶住在老院里。凌建军和三弟也开始轮流照顾母亲,时常过来帮忙料理家务。

父母依然忙碌,沉默地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凌云变得更加沉默内向,只是更加用力地读书写字。有时夜深人静,他会拿出爷爷生前最爱用的那支钢笔,在作业本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仿佛这样就能留住爷爷的一丝气息。

小学毕业考试,他考了全乡第三。那天放学回家,他特意绕到爷爷常带他去的那个山头,对着层层叠叠的大山喊道:爷爷,我考了全乡第三!山风呼啸而过,像是爷爷欣慰的叹息。

过了几天,凌建军从县里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县里那所老牌的师范学校改制了,今年开始招收初中生,面向全县招生,实行寄宿制。

得去试试。凌建军语气坚决,县里的教育怎么也比镇上的好,这是个机会。

李秀兰张了张嘴,看着丈夫黝黑脸上深刻的皱纹,又把话咽了回去。她知道,这笔学费对他们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那个夏天,凌建军和他的摩托三轮车都忙得歇不住脚。天不亮,车斗里就摞满了装海鲜的泡沫箱,发动机的声音划破黎明的寂静;夜深了,他才带着一身海腥气和疲惫,将车停回院里。凌云看着父亲日渐佝偻的背影和那辆沾满泥点的三轮车,心里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

考试那天,村里好几个孩子都要去县里考试。几家一合计,凑钱雇了村里开面包车的李叔统一送考。凌建军特意歇了工,一大早把儿子送到村口。临开车前,父亲快步赶到车窗边,从兜里掏出个温热的煮鸡蛋,塞进儿子手里:别紧张,正常考就行。

发榜那天,凌建军天没亮就去了县里。中午时分,他骑着三轮车回来,车还没停稳就喊:考上了!咱家蒙蒙考上了!全县第五十六名!

李秀兰从屋里跑出来,围裙都忘了摘。凌云站在门口,看着父亲因为兴奋而发红的脸庞,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

九月,凌云背着新被褥,揣着学费,跟着父亲坐上了去县里的长途汽车。车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荒山土坡,渐渐变成楼房林立的街道。凌建军一路无话,只是时不时瞥一眼身边的儿子。

校园很大,来自北方海边小山村的凌云,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站在一群穿着时髦的同学中间,手指紧紧攥着书包带子。办完手续,凌建军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叠整整齐的钞票。交完学费,他把剩下的几百块塞到儿子手里:该吃吃,别省着。爹走了。

说完,转身挤进了熙攘的人群。凌云捏着那叠带着父亲体温和汗味的钱,站在陌生的校园里,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鼻子一阵发酸。

他站在校门口,直到父亲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人群之中。远处的天空,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向着南方飞去。凌云望着它们,忽然想起了爷爷曾经说过的话: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风吹过校园里的白杨树,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故乡山林的回响。凌云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宿舍楼。他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