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小会议室内,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映照着窗外透进的晨光。这是一个只有五人参加的书记碰头会,却决定着全县科级干部的命运。县委书记王宏伟端坐主位,左侧是县长李建,右侧是副书记刘志刚,组织部长张文斌和县委办主任分坐两侧。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凝重气氛。王宏伟书记环视一周,开门见山:今天这个碰头会,主要研究干部调整问题。文斌部长,你先说说组织部门的初步考虑。
张文斌打开面前的文件夹,语气谨慎:根据前期摸底和考核情况,确实有几个岗位需要尽快配备。特别是石泉镇,党委书记空缺三个月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镇里的干部队伍士气不高,重点项目推进缓慢,信访量也有所上升。
李建微微皱眉,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石泉的问题确实要尽快解决。不过人选要慎重,那里情况复杂,干群关系紧张,需要一个有经验、有耐心,还要懂群众工作的干部。
建县长说得对。张文斌点点头,翻动着手中的材料,经过组织部门考察,我们初步筛选了几个候选人。其中,青龙山镇的凌云同志表现比较突出。他在青龙山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在推进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方面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刘志刚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张文斌继续汇报,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凌云同志在青龙山任职期间,园区产值实现翻番,税收增长百分之八十,带动就业两千余人。特别是在处理鼎坤建材事件和应对网络谣言中,展现出了很强的政治定力和工作能力。考虑到石泉同样需要转型升级,我们认为凌云同志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建立即放下手中的笔,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文斌部长的考虑有一定道理,不过关于凌云同志的岗位问题,我认为需要慎重。
他转向王宏伟,语气诚恳:宏伟书记,凌云同志在青龙山的工作刚刚打开局面,园区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三期规划刚刚启动,几家重点企业的对接也到了关键时刻。他在林业局的经历,恰恰让他对绿色发展有独到见解,这才开创了青龙山模式。这个时候调整,既不利于工作连续性,也是对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
刘志刚这时才缓缓开口,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建县长的顾虑我理解。不过文斌部长的建议也很有见地。凌云同志确实能力突出,思路开阔,在青龙山的大胆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前段时间去青龙山调研,看到园区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感慨啊。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环视在场众人,用更具煽动性的语气说道:正因为他是棵难得的好苗子,我们更应该在培养上加大力度。青龙山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平台和视野终究有限。我认为,像凌云同志这样潜力巨大的干部,应该尽早放到更艰苦、更复杂的环境中去独当一面,接受全方位的锻炼。石泉镇虽然条件艰苦,但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干部。
刘志刚将目光转向王宏伟,语气诚恳:王书记,我认为文斌部长的提议值得认真考虑。让凌云同志到石泉镇任党委书记,这既是对他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石泉发展困境的战略考量。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我们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大胆使用!
李建的脸色变得严肃,他坐直身子,目光直视刘志刚:志刚书记,文斌部长,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但是不是忽略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凌云同志担任镇长还不满一年,还在试用期内。其次,青龙山园区正处在二期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调整主帅,恐怕会严重影响工作连续性。再者,石泉的情况特殊,需要的是一位熟悉当地情况、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而不是一个技术型干部。
张文斌连忙解释:建县长,关于试用期问题,组织部门也考虑过。但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以破格使用。至于青龙山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派得力干部接任。石泉的问题确实迫在眉睫,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得力干部?李建冷笑一声,谁能接得住凌云这一摊子?青龙山模式是他一手打造的,里面的每一个环节他都清清楚楚。换个人去,光是熟悉情况就要半年,园区的二期、三期规划怎么办?已经入驻的企业怎么办?这些企业可都是冲着凌云的绿色发展理念来的。
刘志刚不紧不慢地接话:建县长多虑了。青龙山的发展规划已经很清晰,换个同志去只要按图施工就不会出大问题。反倒是石泉,更需要凌云这样有创新思维的干部去打开局面。我相信以凌云同志的能力,一定能在石泉创造新的奇迹。
按图施工?李建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志刚书记,园区发展不是修路盖房,它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创新。凌云在绿色发展上的定力,在招商引资上的眼光,这些都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的!我请问,如果凌云调走,园区现有的企业产生动摇怎么办?正在洽谈的项目受到影响怎么办?这些损失谁来承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王宏伟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大家冷静。
张文斌见状,连忙打圆场:两位领导说得都有道理。从干部成长角度,多岗位锻炼确实有必要;从工作连续性看,稳定也很重要。不过石泉的问题确实不能再拖了。最近县里接到不少石泉群众的反映,说镇里工作停滞,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
刘志刚立即接过话头:文斌部长说得对。石泉已经连续三任党委书记没能改变落后面貌,群众意见很大。我们需要一个像凌云这样有魄力、有能力的干部去破局。这是对凌云同志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考验。至于青龙山的工作,我相信组织部门会选派合适的接任人选。
李建正要继续反驳,王宏伟抬手制止了。
关于凌云同志的工作安排,王宏伟的声音平稳而权威,我认为建县长的意见更符合实际。青龙山园区是我县产业转型升级的试验田,现在调整主帅确实不合适。凌云同志的专业背景和在青龙山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很好的化学反应,这个时期不宜打断。
他看向张文斌,语气坚定:文斌部长,组织部要重新考虑石泉镇党委书记人选。凌云同志在青龙山的作用不可替代,石泉的问题我们要另想办法解决。可以考虑从现有乡镇党委书记中平调,或者从县直部门选派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
刘志刚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但还是勉强保持着风度:既然王书记这么决定,我服从。不过石泉镇的问题确实急需解决,还请组织部尽快物色合适人选。我建议,下次常委会前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这个自然。王宏伟点点头,文斌部长,你们组织部抓紧研究石泉镇的班子配备问题,下周我要听专题汇报。记住,人选要慎重,要能够真正解决石泉的问题。
好的,王书记。张文斌连忙记录,同时暗暗松了口气。
会议结束后,李建快步走出会议室,在走廊转角处就拨通了凌云的手机。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显露出内心的焦急。
凌云,说话方便吗?李建语气严肃。
县长,您说,我正在园区看新项目的选址。电话那头传来凌云清晰的声音,背景还能听到机械的轰鸣声。
刚才的书记碰头会上,组织部门提议让你去石泉镇任党委书记。李建开门见山,虽然被王书记否了,但你要有心理准备。这次是组织部门正式提出的建议,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凌云平静的声音:县长,我服从组织安排。不过石泉的情况我了解,那里的确需要下大力气整治。去年我去调研过,那里的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
你倒是想得开!李建语气中带着不满,这是明摆着要把你调离青龙山。说是提拔,实则是想让你在石泉那个泥潭里陷进去!他们这是看不得青龙山越来越好,看不得你在基层干出成绩!
凌云轻笑一声,声音依然沉稳:县长,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不过既然选择了从政,就不能挑肥拣瘦。只是青龙山这边确实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三期规划刚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才开了个头,还有几家重点企业在对接......
这个你放心,李建语气坚定,我和王书记都认为你现在不宜调动。不过你要明白,他们这次没得逞,下次还会想其他办法。你要抓紧时间,把园区的工作做实做牢,让谁都说不出个不字!特别是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多培养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干部,就算将来你真的要离开,也有人能接得上手。
明白,谢谢县长。凌云的声音带着感激,我会加快工作进度,同时注意培养后备力量。最近我正在组织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效果还不错。
好,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李建挂断电话,眉头依然紧锁。他深知,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与此同时,在县政府大楼的另一端,刘志刚的办公室内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个李建,真是处处跟我作对!刘志刚对着心腹、县委办副主任杨帆发泄着不满,刚才在会议室里温文尔雅的形象荡然无存,还有王宏伟,明显偏袒他!
杨帆小心翼翼地给刘志刚的茶杯续上水,低声说:书记,这次虽然没成功,但至少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而且,我看李县长反应这么激烈,正好说明我们戳到他的痛处了。
刘志刚冷哼一声,接过茶杯:凌云这小子,确实有点本事。但也正因为如此,更不能让他在青龙山继续坐大。你看着吧,下次我会找到更合适的理由。
那石泉镇那边......
让组织部按程序推荐人选,不过...刘志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私下物色几个我们的人选,要那种听话的。石泉虽然是个烂摊子,但也不能完全放弃。
明白,我这就去办。杨帆会意地点点头。
就在县政府内暗流涌动之时,青龙山镇工业园区里,凌云刚刚结束与投资方的洽谈。送走客人后,他站在园区规划图前,久久不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