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24章 太子的分量

御花园的风忽然转了向,带着太液池的水汽拂过脸颊,凉丝丝的,吹散了些许沉闷。李世民走到池边,俯身拨弄了一下荷叶,水珠顺着叶尖滚落,滴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圈涟漪。他望着远处禁苑的方向,那里的宫殿顶覆着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辉,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沉默了片刻,李世民才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承乾最近在东宫做得怎么样?听说他新纳了个侧妃,是吏部侍郎的女儿?”

李杰心中一动,没想到李世民会突然说起太子李承乾。他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语气听起来中立:“臣与东宫往来不多,只是偶尔听闻太子殿下在东宫研究《礼记》,还请了大儒孔颖达为他讲经,颇有心得。至于纳侧妃之事,臣也是今日才从陛下口中得知。”

李世民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复杂,像掺了蜜的黄连:“研究《礼记》?他怕是把心思都用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杰身上,带着审视,“前几日,王德仁来求朕,说东宫想在洛阳的胡椒工坊参股,还说你没答应?”

李杰心中一紧,果然还是绕到了东宫头上。他如实答道:“回陛下,王德仁确有提及,但胡椒工坊是朝廷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按规矩不应允许私人参股,臣便婉言谢绝了。”

“你做得对。” 李世民点点头,语气却没什么笑意,“承乾这孩子,自小在东宫长大,锦衣玉食,没见过民间疾苦,总觉得什么都该是他的。性子是急了些,有时也会犯些糊涂,去年还因为户部没给他加东宫份例,闹到朕面前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终究是朕的长子,是大唐的太子,是未来的储君。这一点,你要记清楚。”

李杰低着头,看着石凳上细密的纹路,不敢接话。他知道,李世民这是在敲打他,让他不要因为之前与东宫的不快,就对李承乾心存芥蒂,更不要卷入储位之争。李承乾再不堪,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这是朝廷的根基,容不得动摇。

“你在司农寺做得很好。” 李世民的声音缓和了些,像雨后初晴的阳光,“推广胡椒种植,让关中农户增收三成;改良贞观犁,让耕作效率提高一半;还有那‘堆肥法’,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难题。这些,朕都看在眼里,朝臣们也都看在眼里。”

他走到李杰面前,负手而立:“但你要记住,你的职责是农桑之事,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是朝堂争斗。东宫的事,有朕在,自有处置的法子,你不要掺和进去,明白吗?”

“臣明白。” 李杰躬身道,态度恭敬而坚定,“臣自始至终,只想将农技推广开来,让大唐的土地多产粮食,让百姓能安居乐业,绝无半点掺和朝堂争斗的心思。东宫之事,臣会恪守本分,绝不妄议,更不插手。”

李世民盯着他看了片刻,见他眼神坦荡,没有丝毫闪躲,才满意地点点头:“朕相信你。你是个实干的人,不像有些官员,整天就知道勾心斗角。” 他指着禁苑旁边的一片空地,那里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却能看出地势平坦,离司农寺不远,“你看那片地,约莫有百亩,土壤是关中最好的黑土,旁边就是漕渠,取水也方便。朕打算把它划给你,建一个‘农具改良坊’。”

李杰心中一喜,那片地他早就注意到了。上个月去禁苑查看皇家农田时,他特意绕过去看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旁边的漕渠水量稳定,确实是建工坊的绝佳之地。他强压着心头的激动,起身躬身:“谢陛下隆恩!”

“你不用谢朕。” 李世民摆摆手,“朕听说你一直在研究新的犁具,说是比之前的贞观犁还要省力,深耕能达五寸,适合多种土壤。建这个改良坊,就是让你能心无旁骛地钻研农具。需要什么工匠,尽管去工部挑;需要什么材料,铁、木、铜,跟户部说一声,他们会优先供应。”

“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李杰激动地说道,声音都带着些微颤。他知道,这不仅是李世民对他的肯定,更是对他的期许。有了这个农具改良坊,他就能把农科院的那些技术 —— 曲辕犁的升级版、播种机的雏形、甚至简单的脱粒机 —— 都一一变成现实。

李世民看着他兴奋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像冬日里融化的冰雪:“朕等着你拿出更好的农具来。大唐的繁荣,离不开百姓的温饱,而百姓的温饱,就靠你们这些懂农桑、肯实干的人了。” 他拍了拍李杰的后背,力道不轻不重,“好好干,别让朕失望。”

“臣定当全力以赴,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百姓谋福!” 李杰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御花园里。

“好了,你回去吧。” 李世民挥挥手,转身重新坐回沉香木榻上,拿起玉盘里的葡萄,“抓紧时间把改良坊建起来,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臣告退。” 李杰躬身行礼,转身缓缓退出御花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走在铺着青石板的甬道上,李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刚才的召见像一场过山车,先是被质问与武媚娘的关系,心头揪紧;接着又被告诫不要掺和东宫之事,如履薄冰;最后却得到了建农具改良坊的恩赐,峰回路转。

他知道,李世民今天的敲打,看似严厉,实则是一种保护。提醒他与武媚娘保持距离,是怕他被后宫牵连;告诫他远离东宫纷争,是希望他能专注于农桑主业;而划给他百亩地建改良坊,则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和肯定。这位帝王,心思深沉,手段高明,既让他感受到了威严,又让他体会到了器重。

李杰回头望了一眼,李世民依旧坐在沉香木榻上,望着太液池的方向,夕阳的金辉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带着一种孤家寡人的落寞。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明确了 —— 专注于农技,远离纷争,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这个时代创造价值。

回到司农寺时,天已经擦黑了。老李和老张正在库房核对胡椒种子的数量,见他回来,连忙迎了上来。“大人,您可回来了,今天去宫里这么久,出什么事了?” 老李手里还拿着账本,脸上满是担忧。

李杰把李世民划地建农具改良坊的事一说,两人顿时喜上眉梢,眼睛都亮了。

“大人,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老李激动地把账本往桌上一拍,“有了专门的改良坊,咱们就能把那些新想法都变成真家伙了!上次您说的那个能同时播种的机子,还有能自动脱粒的架子,都能做出来了!”

“是啊是啊,” 老张也搓着手,满脸兴奋,“我这就去联系铁匠铺和木匠坊,让他们准备着,明天一早就去看地!”

“不急。” 李杰笑着摆摆手,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巨大的宣纸,“我们先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建才能最合理,最方便研究和试验。”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画出草图,“这里建一个锻造车间,分熔炉区、打铁区、淬火区,用来打造农具的铁制零部件;那边建一个木工车间,放刨子、凿子、锯子,做犁架、木柄这些;还有这里,建一个试验车间,地面铺石板,方便测试新农具的性能,旁边再挖几块试验田,种上不同的作物,测试农具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的效果……”

老李和老张凑在旁边,看着李杰笔下的草图一点点变得清晰,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锻造车间得离木工车间远点,火星子怕烧着木头。”“试验田得分块种,谷子、麦子、豆子都得有,这样测试才准。”“仓库得建在高台上,免得下雨天进水,坏了那些铁器。”

李杰听着他们的建议,不时在草图上修改,炭笔在宣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窗外的天色越来越暗,老李点燃了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三人专注的脸庞。

“还有,得建个晾晒场。” 李杰忽然想起什么,在草图一角画了个长方形,“新做的农具得在太阳底下晒晒,去除潮气,不然容易生锈。尤其是犁铧这些铁家伙,保养不好可不行。”

老张点头附和:“大人说得是。我以前在铁匠铺当学徒时,师傅就常说,铁器跟人一样,得好好伺候着,才能用得久。”

老李则看着草图上的锻造车间,眉头微皱:“熔炉得用耐火砖,不然烧不了几次就塌了。还有风箱,得多备几个,保证火力够旺,打铁才能打得匀。”

“这些都得记下来。” 李杰找来纸笔,把需要的材料一一列出,“耐火砖、生铁、木炭、硬木、麻绳…… 明天让老张去工部申领,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匠。”

“好嘞!” 老张接过清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夜色渐深,司农寺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这间屋子还亮着灯。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完全忘了时间,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还没吃晚饭。

“都怪我,一聊起来就忘了时辰。” 李杰笑着合上草图,“老李,你去厨房看看还有没有剩饭,简单对付一口就行。”

老李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三碗糙米饭和一碟咸菜。三人围坐在桌前,就着油灯吃饭,糙米饭有些硬,咸菜也有些咸,但他们吃得格外香。

“等改良坊建起来,咱们就请个厨子,让他给咱们做胡椒炖肉,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老张嘴里塞满了米饭,含糊不清地说。

“还胡椒炖肉呢,先把工坊建起来再说。” 老李白了他一眼,却也忍不住笑了,“到时候让陛下也来看看咱们的成果,说不定还能赏咱们些好酒。”

李杰看着他们憧憬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有这样一群踏实肯干的人在身边,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吃完饭,老李和老张拿着草图回去了,说是要再琢磨琢磨,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李杰独自留在屋里,看着桌上的草图,心里感慨万千。

这百亩地,不仅仅是一个农具改良坊,更是他实现理想的舞台。他想起农科院里那些先进的农具,想起现代社会机械化耕作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期待。或许用不了多久,大唐的田野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景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拿起草图,又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大的疏漏后,才吹灭油灯,回房休息。躺在床上,他却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全是改良坊的样子,想着该如何把农科院的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让新农具更适合大唐的土壤和作物。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老张就背着包袱出发了。他要先去工部申领材料,再去城外的铁匠铺和木匠坊看看,能不能找到手艺好的工匠。老李则留在司农寺,整理胡椒工坊的账目,同时安排人去禁苑旁边的空地查看,清理杂草,为开工做准备。

李杰吃过早饭,也带着几个吏员去了那片空地。远远望去,百亩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杂草长得比人还高。走近了才发现,地里不仅有杂草,还有不少石头和砖块,显然很久没人打理了。

“看来得先清场。” 李杰对身边的吏员说,“找些农户来,一天给他们两升米,让他们把杂草除了,石头捡了。”

吏员应声而去,很快就找来十几个农户。他们拿着镰刀、锄头,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割草的割草,捡石头的捡石头,不一会儿就清理出一大片空地。

李杰站在空地上,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里将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大唐农业革新的起点。

中午时分,老张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大人,工部那边说材料没问题,过几天就能送过来。工匠也找到了几个,都是老手,铁匠铺的王师傅以前给军队打过兵器,木匠坊的刘师傅做过龙舟,手艺都没得说。”

“太好了。” 李杰高兴地说,“让他们尽快过来,咱们商量着开工。”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材料陆续送到,工匠也到位了。李杰和他们一起,根据草图确定了各个车间的位置,打下了地基。

开工那天,李杰特意请了萧瑀来剪彩。萧瑀看到这片忙碌的工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少卿,老夫就知道你是个干实事的人。这农具改良坊建起来,定能造福百姓啊。”

“全靠陛下支持,还有萧大人和各位同僚的帮忙。” 李杰谦虚地说。

萧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老夫会一直支持你的。”

随着一声 “开工”,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打地基的打地基,砌墙的砌墙,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铁锤敲击的声音、锯子锯木头的声音、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交响曲。

李杰站在工地旁,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在身边这些人的帮助下,一定能把农具改良坊建好,研制出更多更好的农具,让大唐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仿佛能看到李世民坐在御花园的沉香木榻上,正微笑着看着他。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定要让大唐的农业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工地上的太阳越升越高,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也照亮了大唐农业的未来。李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工地,和工匠们一起忙碌起来。他知道,他的路就在脚下,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