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52章 特制的工具

吃过午饭,工匠们稍作休息,有的靠在墙角打个盹,有的坐在树荫下聊聊天,恢复着上午消耗的体力。李杰却没闲着,他拿着图纸,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还停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没过多久,他召集工匠们开始了新的工作。“接下来,咱们要做几件新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才能打出标准的曲辕。” 他指着图纸上的弧形砧和弧度尺,手指在图纸上轻轻点着,“这弧形砧是用来锻打弯角的,有了它,曲辕的弧度才能更标准,不会出现有的弯有的直的情况;这弧度尺是用来测量弯角角度的,确保每一个弯角都精准无误,达到最佳的受力状态。”

工匠们看着图纸上新奇的工具,一个个露出好奇的神色,像一群看到新玩具的孩子。“大人,这弧形砧看着倒像是个放大的马蹄铁,中间鼓鼓的,真能好用吗?” 赵大虎挠了挠头,头发被挠得乱糟糟的,脸上满是怀疑,“以前咱们都是在平砧上锻打弯角,凭感觉掌握弧度,这玩意儿看着怪模怪样的,能比老法子强?”

“好不好用,做出来试试就知道了。” 李杰信心满满地说,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大家按我说的尺寸来做,保证错不了。实践是检验好坏的唯一标准,等做出来用了,你们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首先制作的是弧形砧。李杰让人取来一块厚实的熟铁,熟铁延展性好,适合塑形,是做砧子的好材料。“这块铁料要加热到通红,红得像庙里的香炉炭火,然后用大锤锻打,中间要打出一个凸起,弧度要和曲辕的弯角一致,这样锻打出来的曲辕才能贴合弧形砧的形状。”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用树枝勾勒出弧形砧的轮廓,“凸起的高度是三寸,不多不少,边缘要平滑,像鹅卵石一样,不能有棱角,不然会刮伤铁料,影响曲辕的质量。”

老张自告奋勇地负责锻打弧形砧,他抡起那把陪伴他三十多年的十八斤重的大锤,大锤的木柄上刻着细密的防滑纹路,是他亲手刻的。“呼” 的一声,大锤带着风声砸在烧红的铁料上,火星四溅,像一群调皮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当!当!当!” 大锤落下的声音铿锵有力,像在演奏一首雄浑的交响曲,每一声都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铁料在他的锤下渐渐变形,原本平整的表面中间慢慢凸起,形成了一个弧形,越来越接近图纸上的形状。

李杰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铁料的变化,时不时提醒几句:“左边再打重一点,弧度不够,这样锻打出来的曲辕会太直,受力不均匀…… 右边稍微轻一点,别太凸了,太凸了曲辕会弯得太厉害,耕作时容易碰到地面……” 他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铁料上比划着,标出需要调整的位置,确保弧形砧的弧度符合图纸要求,分毫不差。

锻打弧形砧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准头。老张打了几十锤就累得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他的衣衫,贴在背上,像一幅深色的地图。他气喘吁吁地拄着大锤,胸口起伏得厉害,像风箱一样。赵大虎赶紧上前替换,他年轻力壮,胳膊上的肌肉鼓鼓的,抡起大锤也毫不含糊,动作迅猛有力。两人轮流上阵,汗水湿透了一件又一件衣衫,紧紧地贴在身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但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充满了干劲。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锻打,弧形砧终于初具雏形,像一个巨大的、中间鼓起的铁饼。冷却后,老张又用砂轮仔细打磨,砂轮飞速转动,发出 “滋滋” 的声响,磨掉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的地方,将边缘磨得光滑圆润,凸起的弧度也恰到好处,用手摸上去,手感顺滑,没有一丝阻碍。“大人,您瞧瞧,这活儿还中不?” 老张擦了擦脸上的汗,用袖子一抹,把脸上的煤灰都擦花了,像个小花猫,他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李杰拿起弧形砧,放在地上,用尺子量了量凸起的高度和弧度,又用手指在上面滑动,感受着它的光滑度。“不错,刚刚好,分毫不差。” 他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这弧形砧,锻打弯角的时候就能事半功倍了,不仅能保证弧度一致,还能节省一半的时间,真是个好东西。”

接下来制作的是弧度尺。李杰让人找来一块坚硬的枣木,枣木质地坚硬,密度大,不易变形,而且纹理细腻,适合做量具。“这块枣木要刨成一尺长、两寸宽的木板,厚度要均匀,像书本一样平整。然后在上面刻上从 130 度到 140 度的刻度,每一度都要清晰可见,用眼睛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他拿出系统兑换的量角器,量角器是透明的塑料做的,在这个时代算是稀奇玩意儿,“大家看好了,这个角度是 135 度,咱们的曲辕弯角,必须卡在 135 度的刻线里,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这个角度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能让曲辕受力最均匀,最省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负责制作弧度尺的是王木匠,他是工坊里最手巧的木匠,擅长制作各种精细的木活,据说他能在头发丝上刻字。他小心翼翼地将枣木固定在工作台上,用刨子一点点地刨着,刨子划过枣木,发出 “沙沙” 的声响,落下的木屑像雪花一样。他先将枣木刨平、打磨光滑,用砂纸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直到枣木表面像镜子一样光滑,能映出淡淡的人影。然后用炭笔在上面画出刻度的轮廓,线条笔直,粗细均匀。“大人,这角度怎么刻才能精准啊?我以前从没刻过这玩意儿,这角度看着都一样,不好分辨啊。” 王木匠有些犯难,眉头紧锁,手里的刻刀在手里转来转去。

“我教你个法子。” 李杰拿起量角器,在枣木上标出 130 度、135 度和 140 度的位置,用小钉子轻轻敲出小孔,做上标记,“你先在这些位置上打个小孔,然后用细线连接起来,沿着细线刻就行了。刻的时候要慢一点,像绣花一样,别刻歪了,力度要均匀,这样刻出来的刻度才深浅一致,清晰好认。”

王木匠按照李杰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刻着刻度。他手里的刻刀小巧锋利,像一把微型的宝剑,在枣木上留下了清晰的刻痕。每刻完一度,他都要停下来,用尺子量一量,确保刻度均匀、精准,前后误差不超过半分。他的眼睛离枣木很近,几乎要贴上去,生怕出一点差错,鼻尖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其他工匠们围在旁边,像看稀奇似的看着王木匠制作弧度尺,一个个啧啧称奇,议论纷纷。“李大人真是太厉害了,连打铁的家什都能想出新花样,这弧度尺看着就精致,比衙门里的量具都讲究。” 一个年轻的工匠感叹道,眼睛里满是崇拜。“有了这弧度尺,以后打弯角就不用凭感觉了,以前总怕角度不对,心里没底,现在有了这玩意儿,一量就知道,真是太方便了。” 一个中年工匠也附和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这么精细的量具,这刻度刻得比算盘上的珠子都清楚,李大人真是个能人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捋着胡子,感慨地说。

太阳渐渐西斜,像一个喝醉了酒的红脸膛,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工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连空气中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像无数金色的小精灵在飞舞。弧形砧和弧度尺终于制作完成了,被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案台上。弧形砧乌黑发亮,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中间的凸起弧度流畅自然,像一轮弯月落在铁砧上;弧度尺则散发着枣木特有的清香,刻度清晰如刻,135 度的刻线被用朱砂重点标出,红得醒目,一眼就能看清。

“来,咱们试试这新家伙的能耐。” 李杰撸起袖子,亲自拿起一块烧得通红的曲辕铁料。铁料在暮色中泛着橘红色的光,像一块正在融化的玛瑙,散发出的热浪让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他将铁料稳稳地放在弧形砧上,凸起的部分恰好托住曲辕的弯角位置,严丝合缝,仿佛天生就该如此。

老张递过一把小锤,李杰接过锤子,手腕轻转,铁锤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落在铁料上。“当” 的一声轻响,火星像金色的雨丝般溅起,铁料在弧形砧的引导下,顺着预设的弧度微微变形。他连续敲打了十几锤,每一次落点都精准无比,原本生硬的铁料渐渐变得柔韧,弯角处的线条越来越流畅,宛如自然形成。

“差不多了,量量看。” 李杰放下锤子,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赵大虎连忙拿起弧度尺,小心翼翼地卡在曲辕的弯角处。枣木尺子与滚烫的铁料接触,发出轻微的 “滋滋” 声,冒出一缕细烟。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尺子上的刻度 —— 曲辕的弯角不偏不倚,正好卡在 135 度的朱砂刻线里。

“成了!正好 135 度!” 赵大虎兴奋地喊起来,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大人,您这法子太神了,比咱们凭感觉锻打准多了!”

工匠们也炸开了锅,纷纷围上来细看。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伸手摸了摸曲辕的弯角,又用手指蹭了蹭弧度尺上的刻度,喃喃道:“活了六十多年,从没见过这么规矩的弯角,分毫不差,真是神了……” 王木匠更是得意地挺了挺腰板,仿佛这精准的弧度是他亲手刻出来的一般。

李杰擦了擦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不是我神,是工具的力量。咱们打铁的,不光要有力气,更要懂门道。有了趁手的工具,再加上精准的法子,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东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案台上的弧形砧和弧度尺,“这两样工具,只是个开始。往后咱们还要做更多新家伙,比如测量厚度的卡尺,校准平直度的靠尺…… 让每一件农具都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张看着那具初具雏形的曲辕,又看了看堆在一旁的优质镔铁,突然明白了李杰的用意。他之前总觉得用这么好的料太浪费,此刻却懂了 —— 只有最好的铁料配上最精的工具,才能造出划时代的好犁。他走上前,郑重地对李杰作了个揖:“大人,老张服了。您这不是在打铁,是在做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透过工坊的窗户,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熔炉里的火苗依旧旺盛,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也映照着那些闪闪发光的铁料和崭新的工具。李杰望着眼前这一切,心里清楚,打造标准贞观犁的路才刚刚走完一半,但有了这些精选的铁料和特制的工具,剩下的路,一定会走得更稳、更顺。

远处的西市方向,王记铁铺的幌子在暮色中摇曳。王铁匠正算着今天的账目,听到隔壁工坊传来的欢呼,不屑地撇了撇嘴:“一群蠢货,折腾些没用的玩意儿,看你们能得意到几时。” 他哪里知道,就在几里之外的农具改良坊里,一场即将颠覆整个大唐农具格局的变革,正在熊熊燃烧的熔炉中悄然孕育。

东宫的书房里,李承乾收到了密探的回报,得知李杰正在改良坊里折腾新工具,不由得冷笑一声:“故弄玄虚。不过是些打铁的家什,还能翻出天来?” 他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递给身边的太监,“让王铁匠再添把火,就说…… 改良坊的铁料是偷工减料来的,看看他李杰还怎么装模作样。”

太监接过纸条,躬身退下。李承乾走到窗边,望着农具改良坊的方向,眼神阴鸷。他总觉得李杰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看似不起眼,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冒出新芽。他必须在这颗种子长成大树之前,将它彻底碾碎。

而此时的改良坊里,工匠们已经开始准备晚班的锻造。炉膛里的火被添得更旺,“呼嗒呼嗒” 的风箱声与 “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力量的夜曲。李杰站在熔炉前,看着跳跃的火苗在镔铁上投下晃动的光影,仿佛看到了不久之后,无数贞观犁在田地里耕耘的景象。

他知道,前路必然还有更多阻碍,李承乾的算计,王铁匠的使绊子,甚至还有世人对新事物的质疑…… 但他不怕。只要手中有锤,炉中有火,心中有信念,就没有打不响的铁,没有造不成的犁。

夜色渐浓,长安城渐渐沉寂下来,只有农具改良坊的熔炉依旧亮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辰,在黑暗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