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251章 《香皂记》的传唱

西市的清风茶馆,是百姓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茶馆是座两层的木质小楼,门口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清风茶馆”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每天上午,天刚亮,茶馆的伙计就开始忙着烧水、擦桌子,准备迎接客人。不到一个时辰,茶馆里就坐满了人,有喝茶聊天的,有听书看戏的,还有打盹休息的,热闹非凡。

茶馆的老板姓刘,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脑袋瓜转得快,知道百姓们喜欢听新鲜事、稀奇事,便请了个说书人,姓周,大家都叫他周先生。周先生五十多岁,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扇子,肚子里装着说不完的故事,什么《隋唐演义》《包公案》,他都能说得绘声绘色,很受百姓们的欢迎。

这几天,便民皂坊成了西市最热门的话题,茶余饭后,百姓们都在议论,周先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素材。他花了两天时间,专门走访了皂坊的伙计、排队的百姓,甚至还偷偷跑到王二麻子的胡饼摊,看他用香皂洗手的过程,连王二麻子手上的老茧都数得清清楚楚。然后,他将这些素材整理加工,编成了一段新书,取名《香皂记》。

这天上午,清风茶馆里座无虚席,连门口的台阶上都站满了人,有的人甚至搬来了小板凳,早早地占好了位置。大家都是听说周先生有新书《香皂记》要开讲,特意赶来的,有的人还带着家人孩子,想让他们也听听这新鲜事。

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点心的甜味,伙计们穿梭在桌椅之间,端茶倒水,忙得不可开交。“给我来壶碧螺春!”“两碟花生!”“再来一壶热茶!” 的声音此起彼伏,像一首热闹的交响曲。

终于,周先生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袖口挽起,露出里面洁白的衬里,手里拿着醒木,慢悠悠地走上台。他先向台下的观众拱了拱手,然后清了清嗓子,台下立刻安静下来,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说的这段书,可是咱西市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主角是谁呢?就是那能洗去十年油污、让黑手可变白手的神皂!” 周先生拿起醒木,“啪” 地一拍,声音清脆响亮,像一道惊雷,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掌声和议论声:“终于要讲香皂了!我等了好几天了!”“我昨天刚买了一块玫瑰味的,确实好用,洗出来的衣裳香喷喷的!”“快讲快讲,我想听听这香皂是怎么造出来的!”

周先生等大家安静下来,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话说这神皂,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神仙赐的,而是咱们大唐的能人 —— 李少卿李杰李大人发明的。李大人是谁?那可是种胡椒让咱有饭吃,造新犁让咱种地省力的活菩萨啊!”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眼神也变得庄重起来:“李大人看到百姓们用皂角洗衣洗手,又费力又洗不干净,冬天手冻得通红开裂,夏天油污沾满全身,心里着急啊。他日夜钻研,查遍了宫里的古籍,又亲自试验,用油脂、碱和香料,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手上都磨出了水泡,终于造出了这神皂!”

台下的百姓听得聚精会神,眼睛一眨不眨,仿佛亲眼看到了李杰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站起来的执着。有个老农想起了自己用贞观犁种地的轻松,忍不住点了点头:“李大人就是厉害,做什么成什么!”

“这神皂造出来,第一个试用的是谁呢?就是咱西市卖胡饼的王二麻子!” 周先生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诙谐,引得台下一阵笑声。“王二麻子那双手,黑得跟锅底似的,十年的老油垢,用皂角洗了无数遍都洗不掉,指甲缝里的油污硬得像石头。可他用李大人的神皂,在热水里一搓,你猜怎么着?”

台下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大大的,等着他说下文,连喝茶的都停下了手。

周先生猛地一拍醒木:“奇迹发生了!满手的油污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指甲缝都干干净净,还香喷喷的!王二麻子当时就惊呆了,举着双手在西市狂奔,逢人就说:‘神了!这皂比十斤皂角还管用!’”

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有见过王二麻子那双手的人,更是连连点头:“没错!我亲眼所见,真是太神奇了!以前他那双手,黑得发亮,现在洗得跟咱普通人一样干净!”“我也看见了,他还总把手凑到别人鼻子跟前让人闻呢!”

周先生等大家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继续讲着,从皂坊开业时的热闹景象,百姓们排着长队抢购的盛况,到张寡妇用香皂洗干净油腻围裙的惊喜,再到李杰推出切块皂和限购规矩的善举,一件件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他就在现场一样。

“那张寡妇的围裙,被油汤浸得硬邦邦的,用皂角搓了半天,胳膊都酸了,也只洗掉了表面一点浮油。可她用了李大人的香皂,在热水里泡了泡,轻轻一搓,你猜怎么着?” 周先生故意卖了个关子,拿起醒木又要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快说快说!别吊胃口了!” 台下有人着急地喊道,引得一阵哄笑。

周先生哈哈一笑,一拍醒木:“那油污就像遇到了克星,顺着泡沫哗哗往下掉,不到一刻钟,围裙就洗得洁白如新,还带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张寡妇当时就哭了,说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好用的东西,以后再也不用为洗油污发愁了!”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有几个洗衣妇听得眼眶都红了,想起自己平日里洗油污的辛苦,深有同感。“可不是嘛,洗那些油污衣裳,真是能把人的腰累断!” 一个洗衣妇抹了抹眼睛说道。

周先生继续讲道:“李大人看到有些穷苦百姓买不起整块香皂,心里又犯了愁。他想,这香皂是给所有人用的,不能因为钱就把穷苦人拒之门外。于是,他让人把香皂切成小块,五文钱就能买一块,让穷人家也能用得起。”

“还有啊,有些奸商想囤积香皂高价倒卖,李大人立刻定下规矩,每人限购十块,切块皂限购两块。他说:‘咱这皂是给百姓用的,不是给奸商赚钱的!’这规矩一出,百姓们都拍手叫好,都说李大人是真心为咱百姓着想啊!”

每当说到精彩处,台下就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有个卖菜的汉子听得激动,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李大人真是好样的!咱老百姓就需要这样的官!不为自己谋私利,心里装着咱百姓!”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听完书后,颤巍巍地站起身,他拄着一根龙头拐杖,拐杖是儿子特意给他做的,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他对着司农寺的方向深深作揖,动作缓慢却庄重,声音哽咽:“这李大人,种胡椒让咱有饭吃,不用再饿肚子;造新犁让咱种地省力,不用再累得直不起腰;现在又造香皂让咱干净,不用再受油污之苦,真是活菩萨啊!咱大唐有这样的能人,是咱百姓的福气啊!”

老人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百姓们纷纷站起身,对着司农寺的方向拱手作揖,嘴里不停地说着 “李大人万福”“大唐兴旺” 之类的话,茶馆里的气氛达到了**。

这赞誉之声像春风一样,从清风茶馆传到了西市的大街小巷,又从西市传到了长安城的各个角落。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议论李杰和他发明的香皂,都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很快,连皇宫里的李世民都听说了这些事。这天,李世民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内侍将西市关于香皂和李杰的传闻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他,从百姓排队抢购,到王木匠的洗皂专用木盆,再到清风茶馆的说书《香皂记》,说得详细具体。

李世民听后,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身边的长孙无忌说道:“李杰这小子,不仅会做事,还会做人啊。种胡椒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让百姓有饭吃;造新犁提高了耕作效率,让百姓种地不那么辛苦;现在又造出香皂,改善百姓生活,让百姓能活得更体面。更难得的是,他能想到穷苦百姓,推出切块皂,还定下限购规矩,不让奸商钻空子,这份心思和能力,实属难得。”

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着说:“陛下说得是,李杰虽年轻,却有大才,且心怀百姓,做事既有远见,又接地气,是我大唐之幸。臣听说,现在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把他比作当代的鲁班、神农,说他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李世民笑了笑,拿起关于司农寺的奏折,上面写着李杰关于推广贞观犁的新计划。他在奏折上批了个 “准” 字,说道:“这样的人才,该赏!让他继续好好干,朕等着他给大唐带来更多的惊喜。”

夕阳下,西市的便民皂坊仍在营业,排队的百姓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像一朵朵迎着晚霞绽放的花。皂坊的灯光与周边商铺的灯火交相辉映,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整条街的热闹,也照亮了百姓们幸福的脸庞。

王记木盆铺前,王木匠还在忙着给顾客打包木盆,他的妻子正在清点铜钱,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赵老汉挑着最后一桶水,送完这桶就能回家陪孙子了,他的脚步轻快,嘴里还哼着小曲。布店和针线铺的老板也在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店里的生意依旧红火。

李杰站在皂坊二楼的窗前,俯瞰着这一切。街道上人头攒动,叫卖声、欢笑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充满生机的乐曲。他的眼前,系统面板悄然弹出,上面显示着【民众好感度 50,解锁 “简易肥皂制作教程”】。

李杰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香皂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干净,更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份向往,像一颗颗种子,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终将汇聚成推动大唐进步的磅礴力量,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美好。而他,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这大唐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