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 第51章 水车与传动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第51章 水车与传动

作者:小海岁岁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1:4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当标准的信仰在地底的秘密圣殿中悄然确立,一场更为宏大、更为张扬的伟业,已在南翔镇的母亲河畔,拉开了序幕。

商砚辞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一台机器。他要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驱动的工业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心脏,便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电力尚是遥远神话的时代,水,这头时而温顺、时而狂暴的自然巨龙,便是他唯一能驯服的泰坦。

河畔的工地上,数百名劳工挥汗如雨,号子声此起彼伏。一座前所未有的奇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四联水车阵 。

这并非简单的四架水车并列。商砚辞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千年智慧与他那来自未来的系统化思维。他没有采用寻常的立式水车,而是借鉴了汉代便已发明的、用于鼓风冶铁的“水排”结构,并将其放大、串联 。四架巨大的卧式水轮,被巧妙地安置在经过精确计算落差的引水渠中,每一架水轮的转动,都能为下一架提供额外的水流冲力,形成一个能量梯级放大的系统。

整个南翔镇都轰动了。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河边,对着那如同巨兽骨架般日益成型的巨大木质结构指指点点,惊叹于方家那深不可测的财力与魄力。他们以为,这只是又一座用于灌溉或粮食加工的奇观。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见证的,是一个新纪元的心脏,正在被缓缓地植入这片古老的土地。

而这颗心脏真正的奥秘,隐藏在水车阵旁一座不起眼的砖石小屋内。那里,才是驯龙的点睛之笔——三档变速齿轮箱。

商砚辞深知,齿轮传动并非他的独创。早在千年之前的汉代,他的祖先们就曾用精巧的齿轮系统,造出了“指南车”这样匪夷所思的精密仪器 。但他要做的,不是复制古人的奇巧淫技,而是将这种技术,转化为可以驱动一个时代的、磅礴的工业之力。

小屋内,陆师傅和他新收的几位“工程师”学徒,正对着一堆闪烁着金属寒光的齿轮,进行着最后的组装。这些齿轮,全部由新炼出的高碳钢锻造,每一个齿的形状,都严格遵循着商砚辞绘制的“渐开线”图纸,以确保传动效率的最大化。

“一号轴,主动轮,连接水车主轴。”商砚辞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在金属的碰撞声中穿行,“二号轴,从动轮组,三级齿轮比,分别为一比三、一比二、一比一。通过拨杆,实现三档切换。”

他拿起一根粉笔,在地上画出简易的传动示意图。“慢速档,扭矩最大,用以驱动重型锻锤,削切铁料;中速档,转速与扭矩均衡,用于钻孔;高速档,扭矩最小,转速最快,用于打磨抛光。”

这番话,对于陆师傅等人来说,已不再是天书。经过“标准化”的洗礼,他们已经能够理解“齿轮比”、“扭矩”这些全新的概念。他们看着那些冰冷的、精确的钢铁构件,眼中闪烁着一种创造者独有的、狂热的光芒。

然而,真正的革命,发生在最后一个部件的安装上——摩擦片式离合器。

“这是何物?”陆师傅看着那几片厚重的钢盘,以及夹在中间的、经过特殊蒸煮处理的、坚韧无比的牛皮,满脸困惑。

“这是‘龙之缰绳’。”商砚辞用了一个他们能够理解的比喻,“水龙一旦奔腾,便不会停歇。而有了这副缰绳,我们便可以在不惊动巨龙的情况下,让它驱动的万物,瞬间静止,又瞬间启动。”

他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个划时代设计的意义。“试想,你正在用车床切削一根铁棍,刀具突然崩了。若是从前,你只能停下整架水车,等它慢慢停稳,换好刀,再重新启动,费时费力。而现在,”他踩下连接离合器的踏板,演示着分离与接合的动作,“你只需一脚,主轴立刻停转。你可以在水车依旧轰鸣的情况下,从容换刀。换好,松开踏板,立刻继续工作。这不仅是效率,更是安全!是人驾驭机器,而非机器束缚人的第一步!”

陆师傅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妙的机关,这是一种全新的哲学,一种将“控制权”从原始的动力源手中,夺回到操作者手中的、革命性的思想。

当巨大的齿轮箱被缓缓吊装到位,当涂抹了厚厚猪油作为润滑的轴承发出第一声顺滑的转动时,当那根连接着未来的传动轴,从这座不起眼的小屋中,伸向那座更为宏伟的、即将拔地而起的机加工厂房时,所有人都知道,那头被束缚在河道里的自然巨龙,已经被他们彻底套上了缰绳,即将成为他们最忠诚、也最强大的奴仆。

当江龙被套上缰绳,当标准的律法成为地底圣殿唯一的信仰,风暴的中心,再次回归到那座幽深而炽热的工坊。

这里,是铁的子宫。一个全新的、钢铁的物种,即将在此孕育成形。

商砚辞展开了那幅巨大的、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卧式车床总装图。它不再是一张图纸,它是一份创世的蓝图。工坊内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而神圣。之前所有的准备——高碳钢的冶炼、绝对标准的建立、磅礴动力的驯服——都将在这一刻,汇聚、升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一乐章,奏响的是“大地之基”——床身与导轨的铸造。

“床身,长一米五,宽零点三米,矩形结构。”商砚辞的声音,如同最精准的节拍器,为这场宏大的交响定下了基调,“以最坚硬的硬木为框架,开燕尾槽,深二十毫米,宽四十毫米。”

陆师傅和他手下的木工“工程师”们,此刻已然脱胎换骨。他们不再依赖“感觉”,而是手持钢制卡尺与角尺,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数据的敬畏。木屑纷飞中,一个巨大而沉稳的木质骨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精度,迅速成型。

真正的考验,在于导轨。

“铸铁。”商砚辞的命令简洁而冷酷。

铸工们早已在角落里砌好了一座小型的化铁炉。当那金红色的铁水从炉口奔涌而出,注入早已备好的沙模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铸造长而薄的条状物,最易因冷却不均而产生裂纹或变形。

“退火!”在铁条尚处于暗红色时,商砚辞下令将其埋入早已备好的草木灰堆中,进行缓慢的、均匀的冷却。这是防止产生内应力的关键一步。

当两根近乎完美的铸铁长条被从灰烬中取出时,更为残酷的磨砺开始了。

“导轨面的平整度,必须达到每米之内,误差小于零点一毫米。”

这个数字,让刚刚建立起信心的匠人们,再次感到了窒息。他们用上了之前制造量块时所用的方法,以天然金刚砂为研磨剂,开始了又一轮永无止境般的手工推磨。这一次,他们不再有怨言,只有一种近乎于自虐的、对极致精度的追求。

当那两条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导轨,被严丝合缝地嵌入木制床身的燕尾槽中时,这台未来机器的脊梁,终于被锻造成形。它坚实、平直,如同一条通往新纪元的铁轨,沉默地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