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 第18章 内力自生,凝气武者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第18章 内力自生,凝气武者

作者:杨鲁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6 20:50: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章:汗浸的根基

楚根的手掌第一次感受到“气”的存在,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夏夜。

那天他在铁铺赶工,给县城武馆打一批练功用的铁砂袋。暴雨拍打着屋顶,铁皮棚“咚咚”作响,炉子里的火被风灌得忽明忽暗。他抡着二十斤的大锤,把烧红的铁砂袋坯子砸得扁平,汗水混着雨水从额角淌下,滴在灼热的铁坯上,“滋”地化成白雾。

打到第三十七个时,右臂忽然泛起一阵奇异的酥麻。不是累的酸,而是像有股暖流顺着肩窝往下淌,经过手肘时微微一滞,随即涌到掌心。他挥锤的力道莫名大了三分,一锤下去,铁坯竟被砸出个深深的凹痕,边缘卷成了花瓣状——这在以前,至少要三锤才能成这样。

“邪门了。”楚根甩了甩胳膊,暖流却像有了灵性,跟着他的动作在小臂里转了半圈。他想起王老头说过的话:“肉身练到极致,气血自会生‘息’,就像烧红的铁坯会发烫,挡都挡不住。”

那晚他没睡,在后院对着老槐树站桩。暴雨冲刷着树叶,他却觉得浑身发烫,尤其是小腹处,像揣了个温乎乎的鸡蛋。他按照货郎留下的册子上说的,试着“意守丹田”——所谓丹田,就在肚脐下三寸。起初脑子里乱糟糟的,满是铁砧的叮当声,后来渐渐静下来,真的感觉到那片区域在微微跳动,像有颗小心脏在起搏。

天快亮时,雨停了。楚根活动了一下手脚,发现自己一夜未睡,竟毫无倦意,反而浑身是劲。他试着纵身一跃,竟比平时高了近尺,落地时脚尖轻点,悄无声息——这不是他练过的任何轻功步法,纯粹是身体的自然反应。

“这就是……内气?”他摸着小腹,那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暖意,像铁坯冷却后的余温。

第二章:国术与本地武道的碰撞

楚根第一次见到“本地武道”的凝气境,是在县城的“聚英堂”。

那天他送铁砂袋去武馆,正赶上馆主赵长风在教弟子“内力附刃”。赵馆主手持一把青钢剑,指尖在剑身上轻轻拂过,原本暗沉的剑身忽然泛起一层莹白光泽。他手腕一抖,剑身在空气中划出半轮月弧,竟拖着一串细碎的光点,像萤火虫似的。

“看到了吗?”赵长风的声音洪亮,“凝气境的关键,是将丹田内息逼至兵刃,使其锋锐倍增。需以‘意’驭‘气’,以‘气’养‘刃’,缺一不可。”

弟子们啧啧称奇,楚根却皱起了眉。他想起货郎册子上的话:“国术之‘气’,源于肉身精血,如炉中炭火,需匀烧慢炼,忌急功近利。”赵馆主的内力虽然亮眼,却透着股“飘”的感觉,像烧得太旺的火苗,好看是好看,却不耐烧。

他没忍住,放下铁砂袋走上前:“赵馆主,晚辈斗胆一问,您这剑,能劈开我打的铁砂袋吗?”

聚英堂瞬间安静下来。赵长风打量着楚根——一身打铁的蓝布褂,手上全是老茧,看着像个普通铁匠。“小友是质疑赵某?”他语气微沉,随手拿起剑,“你那铁砂袋,尽管拿来。”

楚根递过一个最厚实的铁砂袋。赵长风运起内息,剑身泛光更甚,猛地劈下!只听“铛”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铁砂袋却只裂开一道小口,剑身上反而崩出个米粒大的缺口。

“这……”赵长风脸色一变。

楚根抱拳道:“晚辈不是挑衅。只是家传的练法里说,内气当如‘铁水’,要和兵刃‘熔’在一起,而不是‘附’在表面。”他拿起那把剑,指尖在缺口处摸了摸,“您的气太‘清’,像油浮在水上,没真正钻进铁里。”

这话一出,满堂皆惊。赵长风盯着楚根看了半晌,忽然拱手:“小友师从何人?赵某愿闻其详。”

楚根挠挠头:“没人教,就自己瞎练,打铁的时候悟的。”

第三章:丹田生息的火候

楚根的“凝气”,走的是最笨的路子——把打铁的节奏融进吐纳,让内气跟着锤子的起落生长。

他打制农具时,会故意放慢速度。举起大锤时吸气,小腹微微收紧,感觉那股暖意顺着脊梁往上爬;落下时呼气,暖意又沉回丹田,带着铁屑的震颤一起沉淀。久而久之,丹田的“鸡蛋”越来越实在,跳动的频率也越来越稳,就像炉膛里被风箱催得恰到好处的火苗。

王老头来看他时,楚根正在给一把柴刀开刃。他左手持刀,右手握锉,锉刀游走间,刀刃渐渐露出寒光。奇怪的是,他锉得极慢,每一下都像在丈量分寸,呼吸均匀得像钟摆。

“你这锉刀上,带着气呢。”王老头眯着眼,“寻常人锉刀是死的,你的锉刀是‘活’的,气顺着锉纹钻进铁里了。”

楚根停下手里的活,掌心果然有些发烫。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那股暖意顺着手臂爬到锉刀上,和刀刃的铁性慢慢融合。“王爷爷,这算‘凝气’成了吗?”

“算,也不算。”王老头捡起地上的铁屑,“本地武道的凝气境,到你这步就能‘附刃’了。但你那国术的路子,讲究‘气与肉身共生’,丹田生息只是开始,得让这气像血脉一样,在浑身经脉里转起来,才算真正入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楚根想起货郎册子上画的“经脉图”,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他以前总觉得是糊弄人的,现在却发现,那些线条走向,竟和自己抡锤时力道传导的路径差不多。

那天晚上,他试着用意念引导丹田的暖意往手臂走。起初像推一块生锈的铁坯,滞涩得很,走到肘部就卡住了。他没急,像对付难打的铁料那样,一点点“煨”——每次呼气时推一点点,吸气时让气在卡点“歇口气”。

三天后,暖意终于冲过了肘部,顺着小臂流到了指尖。那一刻,他正在给一把镰刀淬火,指尖的气碰到冷水,竟“滋”地激起一串小水花,而镰刀的刃口,凭空多了一层淡淡的青芒。

“成了!”楚根看着镰刀,忽然明白国术的“凝气”为啥不讲究“附刃”——因为气在他身上时,就已经和筋骨皮肉融在一起,传到兵刃上时,自然就成了“身体的延伸”,哪用得着刻意去“附”?

第四章:轻功与铁鞋

楚根的“轻功”,是摔出来的。

本地武道的轻功讲究“提气轻身”,聚英堂的弟子们练时,都要在腿上绑沙袋,练到能轻松跳上三尺高的墙才算入门。楚根试过一次,刚跳起来就摔了个屁股墩——他的气太“沉”,像带着铁砂的棉花,根本飘不起来。

“你这气太‘实’,不适合咱们的法子。”赵长风来看他笑话,却被楚根接下来的动作惊到了。

楚根没绑沙袋,反而在鞋底子钉了层铁。每只鞋足有五斤重,他穿着在铁铺后院练“踩桩”——院子里埋了三十根半尺高的铁桩,间距不等。他踩着桩子走,气沉丹田,让暖意顺着脚底往下“渗”,竟能稳稳当当站在最细的桩顶上,像钉在上面似的。

“你这是……把气练到脚上去了?”赵长风失声。

楚根点点头,忽然一提气,穿着铁鞋的脚在桩子上轻轻一点,竟像被弹起来似的,掠过五根桩子,稳稳落在地上。落地时,铁鞋砸在石板上,只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不像赵长风弟子那样“嗒”地轻响,却透着股扎实的劲。

“国术的轻功,叫‘陆地飞腾’,不追求飘,追求‘落得稳、迈得远’。”楚根脱掉铁鞋,脚底板的气感更清晰了,“就像打铁时‘抡大锤’,看着沉,实则借力打力,能从这头跳到那头,全靠气在腿上‘弹’得巧。”

他走到院墙边,原地蓄力,气从丹田涌到大腿,再顺着膝盖转到脚踝,猛地一蹬——不是往上跳,而是往前蹿,像颗被弹出的铁弹子,“呼”地掠过一丈宽的院子,落在对面的柴房顶上。瓦片被踩得“嘎吱”响,却没碎一片。

赵长风看得直咋舌:“这哪是轻功,简直是‘铁弹功’!”

楚根在房顶上笑了。他知道,自己的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气是“云”,要飘在天上;他的气是“铁”,要扎在地里,却能借着这股扎地的劲,蹦得比谁都远。

第五章:刃上的铁性

楚根第一次用“气”催动兵刃,是打一把砍柴刀。

那刀坯子是块老铁轨钢,硬得很,寻常法子开刃极难。楚根磨了半天,手臂都酸了,刃口还是钝的。他烦躁地抹了把汗,无意间将丹田的暖意引到手上——握着磨刀石的手忽然一热,磨石蹭过刀身时,竟发出“沙沙”的轻响,比平时快了三倍。

更奇的是,刀刃上渐渐蒙上一层薄雾似的气,这气不是赵长风那样的莹白,而是灰黑色,像铁坯刚从炉里取出来时的氧化层。当最后一下磨完,楚根随手往旁边的木头桩子砍去,刀光闪过,碗口粗的木桩竟像被巨斧劈过似的,齐崭崭断成两截,切口处还冒着淡淡的白气。

“这刀……认主了?”狗子吓得躲在门后。

楚根摸着刀身,能感觉到气在刃口“呼吸”——他的气带着铁屑的糙劲、炉火的烈劲、还有他十年打铁的沉劲,早已和铁轨钢的“铁性”拧在了一起。本地武道讲究“气养刃”,而他这是“刃养气”,刀越硬,他的气就越沉,就像好铁要配好钢,才能打出好刃。

有次赵长风约他去“试刃”,在城外乱葬岗对付一头成了精的野猪。那野猪皮糙肉厚,赵长风的剑砍上去只留个白印,气得他哇哇叫。楚根却提着那把铁轨钢柴刀,气沉丹田,刀身的灰黑气雾浓得化不开。

“看好了!”他没像赵长风那样劈砍,而是顺着野猪猛冲的势头,刀身贴着猪腹轻轻一滑——那刀像长了眼,顺着野猪的皮毛纹理“钻”进去,几乎没带起血花,野猪却“扑通”倒地,再没动弹。

“你这是……‘割’?”赵长风惊得说不出话。

“是‘剖’。”楚根擦了擦刀,“打铁时剖铁料,不能硬砍,得顺着纹路走。这野猪的筋骨缝,就像铁料的纹理,气跟着纹路走,再硬的东西也能剖开。”

赵长风看着自己剑身上的莹白内气,忽然觉得有点晃眼。他练了三十年的“附刃”,竟不如一个铁匠悟得透彻——原来气和刃的关系,不是“贴”,而是“融”,就像铁水浇进模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六章:新的天地

楚根的丹田气越来越足,就像炉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他能清晰地“看”到气在经脉里流动:抡锤时走手臂的“阳溪脉”,站桩时走腿上的“阴陵泉”,就连睡觉时,气也在慢慢修复他早年打铁留下的旧伤——右手腕的老茧下,曾有块骨头错位,现在竟不疼了。

货郎的册子上写“凝气境,如怀胎”,楚根觉得真是这样。这气在他身体里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沉,越来越实,偶尔还会“踢”他一下——比如他偷懒少练了半个时辰,丹田就会隐隐发闷,像没加够煤的炉子。

这天他在铁铺打一把“斩马刀”,刀坯烧得通红,他却没像往常那样直接抡锤,而是将气全部沉入丹田,双手虚按在刀坯两侧。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通红的刀坯竟在他掌心的气包裹下,慢慢变弯、变窄,最后形成了一把弧度完美的刀身,连淬火都省了——他的气带着铁的记忆,直接把刀“塑”成了最坚韧的样子。

“根哥,你成仙了?”狗子张大了嘴。

楚根摇摇头,额头的汗滴在刀身上,瞬间蒸发。他知道,这不是仙术,是他的气终于和“铁”彻底相通了。就像母亲熟悉孩子的脾性,他熟悉每一块铁的“脾气”,气只是帮他把这份熟悉,变成了能摸到的形状。

赵长风后来送来一本《本地武道精要》,扉页上写着:“闻君之术,如铁生根,叹为观止。愿弃前学,求国术之皮毛。”楚根把书放在货郎的册子旁边,忽然明白货郎说的“武道水深”是什么意思——不是难,是路太多。

他的路,就在铁砧上,在炉火里,在每一次让气跟着铁屑一起飞的瞬间。丹田的气还在生息,像口永远添不满煤的炉子,而他的天地,早已不是小小的铁铺,是能让这“铁气”尽情奔涌的江湖。

傍晚时,楚根提着斩马刀,第一次没穿铁鞋,在月光下试了试轻功。他掠过屋顶时,瓦片没响,气却像看不见的铁锚,让他落得又轻又稳。刀身在月光下泛着灰黑的光,那是属于他的,和国术共生的颜色。

“凝气境……”他摸着丹田,那里的跳动和铁砧的震颤越来越像,“原来不是结束,是刚开始啊。”

后院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在应和。远处的聚英堂传来弟子们练剑的呼喝,楚根笑了笑,转身回铁铺——明天还要给张屠户打把杀猪刀,得把气养得再沉些,那老屠户的力气,可不小呢。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