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04章 未来走向

从窑洞到省府 第104章 未来走向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调去北京?”李泽岚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识地看向那份文件,手指微微颤抖,“可是爸,青石乡的薯条厂刚有起色,土豆泥车间的补贴下周就能批下来,‘党员联户’的制度也刚在种薯户里推开,老周叔他们还等着我回去商量扩建的事……要是我走了,万一出什么岔子怎么办?”

“我知道你舍不得青石乡,舍不得那些老乡。”苏明远看着他,眼神里带着理解,语气却依旧坚定,“但你要想清楚,留在青石乡,你最多能让一个乡的乡亲过上好日子;来北京,你能参与制定全国性的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能让更多像青石乡这样的村子受益,能帮更多像老周这样的种薯户找到增收的门路。哪个更能实现你2003年入党时,在党旗下宣誓的‘为人民服务’?哪个更能体现一个党员干部的价值?”

他指着文件上附着的一份数据报告,继续说道:“你看,去年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60%,很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都像青石乡的薯条一样,卡在‘初级产品’阶段,利润被中间商赚走,农户只能挣点辛苦钱。为什么?因为缺懂基层的人把‘痛点’准确传上来,缺懂政策的人把‘资源’精准送下去。你在青石乡摸爬滚打过,知道农户最担心什么、产业发展最缺什么,这就是你的优势——你能把‘田间地头的语言’翻译成‘政策语言’,让制定的政策更接地气,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李泽岚低头看着那份报告,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他想起老周曾拉着他的手,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期盼:“李书记,要是全国的薯条都能像咱们这样,让农户自己说了算,多少人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当时他只当是一句朴素的感慨,如今才明白,这背后是千万个乡村、千万户农户的期盼,而自己或许真的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为他们做些更有分量的事。

“去北京,不是让你脱离基层,而是让你站在更高的层面,给基层和政策之间搭一座桥。”苏明远的语气变得温和了些,“你在青石乡的实践经验,是别人没有的‘活教材’;但你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比如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对跨部门协作的技巧、对全国产业布局的认知,这些都需要在部委里慢慢学。等你摸清了政策制定的运作逻辑,学会了如何协调各方资源,以后不管是回到地方当领导,还是留在部委制定政策,都能更精准地帮到老乡,能做更大的事。”

李泽岚沉默了,窗外的雨声似乎更清晰了。他想起2003年在农大入党时,面对党旗宣誓的场景,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立志要“把论文写在田野上,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想起刚到青石乡时,看到种薯户们因为薯条卖不出去而愁眉苦脸,心里满是焦急;想起婚礼上,他对苏晴说“要让她为自己骄傲”,对老乡们说“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想起父亲李建国反复叮嘱“党性是根本,要跟着党为群众办事”;想起苏明远此刻的眼神,像极了当年在青石乡,老党员们看着他时的信任与期许。

“爸,我需要点时间。”良久,李泽岚抬起头,眼里的迷茫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坚定,“我得回青川把工作交接好,给老乡们一个交代,把薯条厂的后续安排妥帖。张卫国乡长经验丰富,做事踏实,我想把合作社和薯条厂的事交给他,但得跟他好好聊聊,把‘党员联户’‘产业链党支部’这些制度都理顺,确保我走了之后,工作能衔接上,不让老乡们失望。”

“好。”苏明远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了难得的温和笑容,“交接工作不用急,慢慢来,把细节都考虑到。合作社的管理章程要完善,‘党员联户’的责任要落实到人,每个党员对接几户农户、负责哪些事,都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形成制度,不能靠个人感情维系。张卫国是个靠谱的人,你跟他把话说明白,他会把事情办好的。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随时给你打电话,我也会跟谷书记打个招呼,让县里多支持青石乡的产业发展,有政策倾斜先考虑你们的薯条厂。”

他又给李泽岚续了杯茶,语气变得像寻常父亲般亲切:“到了北京之后,别想着靠家里的关系,要从零开始学。多听、多看、多做,少说话,遇到不懂的就问,别不好意思。部委里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很多人都有基层工作经历,你要主动跟他们请教,把他们的经验学过来。基层的经历是你的‘底气’,但不能成了你的‘包袱’,要学会把‘田间经验’转化成‘政策语言’,把青石乡的案例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你的价值,帮到更多人。”

“我记住了,爸。”李泽岚重重点头,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语气里满是感激,“不管我到了哪里,都不会忘了自己是从青石乡出来的,不会忘了2003年入党时的誓言,更不会忘了您和妈的教诲,一定踏踏实实做事,不辜负您和妈的期望,不辜负老乡们的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用谢我们,也不用谈‘期望’。”苏明远摆摆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夹克,站起身,“你只要记住,不管在基层还是在部委,‘为人民服务’都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到实处。以后遇到难处了,想想青石乡的老乡,想想你为什么入党,想想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去基层,就知道该往哪走了。”

李泽岚也跟着站起来,主动接过苏明远手里的公文包:“爸,我送您回去吧,外面还在下雨。”

“不用,我打车回去就行,你去找小晴吧,她跟你妈在颐和园那边逛街,估计等急了。”苏明远拍了拍他的肩,目光里满是欣慰,“回去跟小晴好好说说,她是个明事理的孩子,会支持你的。”

两人一起走出茶馆,雨已经小了很多,淅淅沥沥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几缕金色的光。苏明远站在路边招手打车,李泽岚站在他身边,看着他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心里满是温暖。他突然觉得,这个曾经让他有些敬畏的“红二代”长辈,此刻更像一个普通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为他指引着方向。

很快,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苏明远拉开车门,回头对李泽岚说:“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小晴。”说完,便弯腰上了车。

李泽岚站在路边,看着出租车消失在胡同的拐角,才拿出手机,给苏晴发了条短信:“晴晴,忙完了吗?我在颐和园北宫门门口等你,有件重要的事想跟你说。”

没过多久,苏晴的短信就回了过来,带着俏皮的语气:“刚陪妈买完你爱吃的驴打滚和豌豆黄,马上就到啦!是不是我爸又跟你聊工作啦?看你刚才发短信的语气,脸都皱成小老头了~”

李泽岚忍不住笑了,嘴角的弧度不自觉地上扬。他收起手机,快步向颐和园的方向走去。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槐树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阳光洒在身上,带着暖暖的温度。

他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不仅是跟苏晴坦诚地沟通调去北京的事,还要尽快回青川,给老乡们一个暖心又稳妥的交代——要召开合作社和党支部的会议,把工作交接清楚;要去种薯地看看老周叔他们,跟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放心;要把土豆泥车间的建设计划、薯条厂的未来规划,都跟张卫国仔细对接,确保自己走后,产业能继续稳步发展。

而他更清楚,不管是留在青石乡,还是奔赴北京,他脚下的路,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路。这条路或许会有挑战,会有迷茫,但只要守住初心,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能实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为更多的老乡带去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到颐和园北宫门时,李泽岚远远就看到了苏晴的身影——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手里拎着一个油纸袋,正踮着脚向他这边张望,阳光洒在她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看到李泽岚,苏晴立刻笑着挥了挥手,快步向他跑来,手里的油纸袋晃来晃去,里面的驴打滚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李泽岚张开双臂,轻轻抱住跑过来的苏晴,在她耳边轻声说:“晴晴,有件事,我想跟你好好聊聊。”

苏晴靠在他的怀里,笑着说:“好啊,正好我也有话跟你说——我妈说,等咱们回青川忙完,就带你去见我爷爷的老战友,他以前也是搞农业的,说不定能给你的薯条厂提些好建议呢!”

李泽岚看着苏晴明媚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暖与坚定。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怎么走,只要有苏晴在身边,有家人的支持,有那份不变的初心,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挑战,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