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205章 任命

从窑洞到省府 第205章 任命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石家庄街道上的梧桐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卷起满地金黄,落在省委大院的青砖路上,踩上去沙沙有声。李泽岚坐在组织部会客室的沙发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面前那份盖着“**河北省委组织部”鲜红公章的红头文件,目光落在那行核心任免信息上——“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李泽岚同志为张北县委委员、常委、书记。”

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多余的表述,却字字重如千钧,压在心头,也点燃了胸中的责任感。

周明坐在他斜对面的单人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意:“李书记,这份文件今天上午刚走完最后一道流程,正式下发到市县两级了。马书记特意交代,让您现在过去一趟,他想结合全省‘三年大变样’的整体部署,再跟您深入聊聊张北的具体发展思路,算是给您‘送送思路、鼓鼓劲’。”

李泽岚将文件轻轻合上,指尖在封面上的烫金字样上顿了顿。从阳山的县长到张北的县委书记,这不仅是职务的跨越,更是责任的升级——县长主抓行政执行,而县委书记要统筹全局、定方向、带队伍。他抬眼看向周明,声音平稳却透着坚定:“麻烦周处长了,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两人走出会客室,沿着省委大院的林荫道往办公楼走。路边的银杏树叶黄得耀眼,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明边走边轻声说:“李书记,马书记这几天一直在看张北的材料,还专门让我们整理了近五年的经济数据和群众诉求,看得出来,对张北的发展很上心。您这次去,放开了说就行,马书记就喜欢务实的思路。”

李泽岚点点头,心里越发清晰——张北的担子,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更是省委寄予厚望的“改革试点”。

马书记的办公室在办公楼三楼,推门进去时,他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看文件,桌上堆着厚厚一摞资料,最上面那本《张北县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的封面上,画满了红色的批注,从产业结构到民生短板,每一条都标注得详细。见他们进来,马书记立刻放下手中的钢笔,站起身笑着招手:“泽岚来了,快坐!周明,你也坐。”

办公室的陈设很简朴,墙上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求真务实”书法作品,墙角的书柜里摆满了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相关的书籍,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几颗饱满的玉米和马铃薯——一看就是张北的特产。

“马书记,打扰您工作了。”李泽岚走到沙发边坐下,接过马书记递来的茶杯,温热的茶汤里飘着淡淡的麦香,“这是张北的莜麦茶吧?之前在资料里看到过。”

“哦?你还特意了解过这个?”马书记眼睛一亮,笑着点头,“对,就是张北的莜麦茶,解腻还养胃。我上次去张北调研,农户给我带的,喝着就想起他们的日子,心里总惦记着。”

他话锋一转,语气渐渐沉了下来:“刚看了张北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形势不太乐观啊。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块,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近两千块;GDP里,农业占比超过40%,但大多是初级农产品,工业和服务业基本是‘短板’。现在省委推进‘三年大变样’,就是想借着这个契机,让张北这样的农业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李泽岚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没有绕任何弯子,直言道:“马书记,这几天我翻了张北的县志、经济报告,也托人跟之前在张北工作过的同志聊了聊,发现核心问题就两个:一是产业没做透,张北是农业大县,却把‘优势’做成了‘短板’,玉米、马铃薯要么低价卖原料,要么烂在地里,没形成产业链;二是队伍没激活,部分干部思想保守,‘等靠要’的心态重,遇到问题先想‘能不能不做’,不是想‘怎么做好’,敢闯敢试的劲头不足。”

“你说得很准,一针见血。”马书记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摊开的张北县地图,铺在茶几上,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圈,“张北的条件其实不差:耕地面积180多万亩,坝上草原80多万亩,还有‘张北马铃薯’‘坝上羊肉’两个地理标志产品。可就是没把这些‘宝贝’盘活。现在省委给政策、给资金,推进‘三年大变样’,就是想让你借着这股东风,把张北的改革推下去。你说说,具体打算怎么干?”

李泽岚俯身看着地图,手指顺着张北县的地形缓缓划过——西部是辽阔的坝上草原,东部是平坦的种植区,县城在中部,像一个枢纽连接着东西两端。他沉思片刻,眼神渐渐坚定,条理清晰地阐述道:“马书记,我想以‘三年大变样’为总抓手,围绕‘强产业、优基础、转作风’三个核心,分三步走推进改革,争取用三年时间,让张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稳、工业兴、服务业活’。”

“具体说说这三步。”马书记身体微微前倾,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准备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一步,聚焦农业产业化,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李泽岚的手指先落在地图东部的种植区,“张北的玉米、马铃薯品质好,尤其是马铃薯,淀粉含量高,适合做深加工。我想重点引进两家农业龙头企业:一家主攻玉米深加工,开发淀粉、糖浆、饲料等产品,把玉米从‘按斤卖’(一斤几毛钱)变成‘按吨卖’(一吨几千块);另一家做马铃薯深加工,除了传统的粉条、粉丝,还要开发薯片、薯泥等休闲食品,同时建一座5000吨的冷链仓储库,实现错峰上市,避免‘丰收贱卖’的问题。”

他顿了顿,又指向西部的坝上草原:“草原这边,重点扩大‘合作社 农户’模式。之前张北也有养羊合作社,但规模小、分散,没形成合力。我想整合现有合作社,成立‘坝上肉羊养殖联合社’,统一提供种羊、技术指导,统一对接销路,让农户从‘零散养’变成‘抱团养’。比如,联合社跟大型肉联厂签长期供货协议,农户按标准养羊,出栏时统一收购,比自己拉到市场卖,每只羊能多赚200块以上。”

马书记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时不时点头:“这个思路接地气,既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又能提高附加值。不过有个问题要注意:引进企业不能‘饥不择食’,一定要选有实力、讲信誉的龙头企业,最好是省内有成功案例的,避免出现‘企业跑路、农户受损’的情况。另外,合作社要坚持‘农户自愿加入’,不能搞行政命令‘一刀切’。”

“您放心,我已经让周处长帮我筛选了三家省内的农业龙头企业——两家做粮食深加工,一家做畜禽养殖加工,都是有十年以上经验的。等我到张北报到后,就带队去企业实地考察,看他们的生产线、合作模式,还要跟他们合作过的农户聊聊,确保企业靠谱。合作社这边,打算先选两个村做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主动加入。”李泽岚详细回应,这些细节他早已在心里盘算过多次。

“好,这个考虑很周全。”马书记满意地点头,“第二步呢?”

“第二步,抓基础设施升级,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李泽岚的手指在地图上的乡镇之间划了几条线,“‘三年大变样’里有农村道路、水利的专项资金,我想重点用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硬化拓宽,重点修三条路——东部种植区到县城的‘农产品运输专线’,西部草原到县城的‘肉羊运输专线’,还有连接县城和高速口的‘物流通道’,解决农产品‘运输难、成本高’的问题;二是水利设施修复,东部种植区有不少老旧灌溉渠,年久失修,旱季浇地难,打算修复10条老旧渠,新建2条引水渠,再建5座小型蓄水池,确保灌溉用水。”

他补充道:“基础设施不仅要建,还要管。道路修好后,会明确乡镇的管护责任,避免‘重建轻管’;水利设施会交给村集体管理,农户按用水量缴纳少量管护费,保证设施长期能用。”

“专项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马书记叮嘱道,“修路修渠是民生工程,也是廉政工程。招投标过程一定要公开透明,全程接受纪检监察和群众监督,不能让‘豆腐渣工程’和‘**问题’坏了改革的名声。你年轻,要守住底线,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经得起检验。”

“我记住了,马书记。”李泽岚郑重点头,“到张北后,我会牵头成立‘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参与监督,从招投标到施工、验收,全程公开,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第三步,抓干部作风转变,激活队伍‘战斗力’。”李泽岚的语气沉了沉,“产业要发展,基础要完善,最终靠的是干部队伍。张北的干部队伍整体是务实的,但部分干部存在‘三怕’:怕担责、怕出错、怕得罪人,导致很多好政策落不了地。我想在全县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重点抓三件事:”

“一是‘下沉基层’常态化。要求县委班子成员每周至少用两天时间去村里蹲点,镇村干部每周至少三天在村工作,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要‘走到田间地头听意见’。比如,我计划每周二定为‘县委书记接待日’,在县城和乡镇轮流坐班,直接听群众反映问题;每月选一个村,跟农户一起吃、一起干,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二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哪些错能容、哪些错不能容,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只要不是违纪违法,就予以容错,消除干部‘不敢闯、不敢试’的顾虑。同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导向。”

“三是选拔年轻干部‘挑担子’。从乡镇、县直部门选拔一批35岁以下、有基层经验、敢担当的年轻干部,安排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岗位锻炼,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比如,让年轻干部牵头负责合作社试点、企业对接等工作,在实践中成长,为干部队伍注入新活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书记听得频频点头,放下笔,感慨道:“你这三步棋,走得很实在。‘强产业’是核心,‘优基础’是保障,‘转作风’是动力,三者环环相扣,既抓了发展的‘牛鼻子’,又夯实了发展的‘根基’,还激活了发展的‘软实力’,考虑得很全面。”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却带着提醒:“不过,有句话要跟你说透: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比如引进企业,不能追求‘数量’,要追求‘质量’,哪怕第一年只签一家,只要能带动农户增收,就是成功;比如作风整顿,不能搞‘运动式’,要靠制度常态化,慢慢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还有,遇到阻力时别慌,多跟班子成员商量,多听老同志们的意见,集体的智慧比个人的力量大。”

“您说得对。”李泽岚深有感触,想起在阳山搞合作社时的经历,“在阳山推进‘补偿 就业 入股’模式时,一开始也有不少干部反对,说‘太复杂、难推进’。我就先选了一个村做试点,半年后试点村的农户收入涨了三成,其他村的干部和农户都主动要求推广。到了张北,我也会坚持‘试点引路、逐步推广’的办法,不急于求成,确保改革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两人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从产业规划的细节到干部管理的方法,再到民生保障的重点,马书记把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倾囊相授——比如“跟农户打交道要‘接地气’,别讲官话”“遇到矛盾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项目推进要‘量力而行’,不能搞‘形象工程’”。李泽岚听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连一些具体的案例和解决办法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临走时,马书记送李泽岚到办公室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泽岚,张北的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阻力和困难。但你记住,只要是为老百姓好的事,只要是符合张北实际的改革,省委都会支持你。放手去干,别辜负了张北的老百姓,也别辜负了自己的初心。”

“谢谢马书记,我一定不辜负省委的信任,不辜负张北的老百姓!”李泽岚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离开省委大院,李泽岚掏出私人手机,给苏晴父亲打了个电话。

“爸,我刚从马书记办公室出来,任命文件下来了,任张北县委书记,下周一报到。”

“嗯,知道了。”苏晴父亲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到了新地方,先沉下去摸透情况,别急着烧‘三把火’。‘三年大变样’是机会,但也容易出偏差,记住‘稳字当头、实字托底’,凡事多跟班子成员商量,多听基层意见,别搞‘一言堂’。”

“我记住了,爸。”李泽岚应道,心里暖暖的——苏晴父亲虽然话少,但每一句都是实实在在的提醒。

挂了电话,李泽岚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流。秋风吹拂着他的衣角,却吹不散他心中的干劲。他知道,张北的改革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可能会遇到企业谈判不顺的挫折,可能会面临干部思想不统一的阻力,可能会碰到农户不理解的难题,但他有信心:凭着在阳山摸爬滚打出来的“踏实劲”,凭着“为老百姓做事”的初心,一定能在张北的“三年大变样”里,干出一番让老百姓满意的成绩。

当天下午,李泽岚回到酒店,给陈默打了个电话。

“陈默,我这边任命下来了,下周一去张北当县委书记。”

电话那头的陈默愣了一下,随即传来兴奋的声音:“恭喜书记!太好了!您到了张北,肯定能把张北的发展搞上去!”

“阳山的事还要靠你多盯着。”李泽岚笑了,语气里带着期许,“惠民小区下月初就要让农户搬进去了,一定要把入住流程理清楚,别让农户跑冤枉路;合作社的年底分红方案,要确保每一分钱都发到农户手里,不能出任何纰漏。”

“您放心!”陈默的声音透着坚定,“我已经把惠民小区的入住流程做成了‘明白纸’,每户一份,还安排了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分红方案已经过会了,到时候会在村里公示,接受农户监督。您就放心去张北干事业,阳山这边绝对不会出问题!”

“好,我信你。”李泽岚点点头,“你在阳山好好干,多向赵书记学习,把‘踏实做事、为民着想’的劲头保持下去。以后有机会,咱们还能一起做事。”

“谢谢书记!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培养!”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