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 > 第195章 孙立人的支持与疑虑

“抗日国际军校”的构想,如同在林晓心中点燃了一团火,迅速转化为行动。但他深知,在这个派系林立、关系微妙的盟军体系中,如此大胆的计划,若无重量级人物的支持,仅凭“东方旅”新晋的声威,很难真正推行开来,甚至可能被曲解为拥兵自重的野心。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刚刚并肩作战、且在国内军界素有威望的孙立人。

数日后,孙立人应邀来到“野人谷”。经过仁安羌的鏖战和后续的转移,他的部队也在附近区域休整补充。踏入这片刚刚显露出建设雏形的河谷,孙立人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讶异。他看到的并非简单的营盘扎寨,而是规划有序的功能分区:防御工事依托地利,层次分明;施工中的营房和仓库错落有致;甚至能看到士兵们在利用水流尝试进行简易的水力锻造。这一切,都透着一股与国内其他部队迥异的、注重效率和长远规划的气息。

林晓亲自陪同孙立人视察,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他引到了河谷深处一片被特意清理出来、设置了各种简易障碍和模拟工事的训练场。这里,正有一队“东方旅”的骨干在进行班排级战术示范。

孙立人抱着胳膊,凝神观看。他看到士兵们不再是传统的密集队形冲锋,而是以三到五人的战斗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灵活穿梭于模拟的丛林和废墟环境。火力配置也极为独特,STG-44突击步枪担任中坚,MP40冲锋枪负责近距压制,MG42通用机枪则随时提供支援或封锁。士兵之间的沟通多用简洁的手势和短促的口令,行动迅捷而致命。

“这是……”孙立人微微蹙眉,他看出了其中蕴含的高效,但也感到了强烈的“离经叛道”。这完全颠覆了他所熟悉的、强调正面突破和层层推进的德式、日式操典。

“这是我们结合西班牙、北非和缅甸丛林经验,总结出的小队渗透突击战术。”林晓在一旁解释道,“强调主动性、灵活性和火力持续性,尤其在复杂地形对抗装备、训练占优的敌军时,效果显着。”

孙立人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随后,林晓又向他展示了针对日军夜袭的反制训练,以及利用缴获的日军炸药进行的简易爆破和诡雷设置教学。这些内容,无疑都是极其实用的战斗技能,但其中透露出的那种“不择手段”、注重实效甚至带着些许“阴狠”的风格,让出身黄埔、深受正统军事教育影响的孙立人,内心深处泛起一丝本能的排斥。

视察完毕,两人在林晓那间简陋的竹楼指挥所内坐下。勤务兵奉上清茶。

“孙师长,”林晓开门见山,“想必您也看到了。日寇凶顽,非寻常战法可制。我部这些在血火中摸索出来的东西,或许粗粝,却是在绝境中求存、杀敌的有效手段。我欲在此创办一所军校,不拘一格,为远征军、乃至所有抗日武装培训基层军官,传授这些经验。不知您意下如何?”

孙立人端着茶杯,沉吟良久。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晓:“林旅长,办学育人,是功在千秋的好事。你在仁安羌展现的指挥艺术和贵部的战斗力,孙某亦深感敬佩。于公于私,我理当支持。”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是,林旅长,你这些战术……过于强调奇巧,侧重于小部队的独立作战,与我军现行操典和指挥体系,颇有扞格。若广泛传播,恐基层军官只知小组突击,不识大兵团协同;只重技巧机变,忽略正面攻坚之勇毅。此非强军之道,长久以往,或会导致部队纪律涣散,指挥失灵。”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况且,国内情形复杂,如此‘标新立异’,难免授人以柄,引来非议。只怕军校未成,你我已成了众矢之的。”

林晓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孙立人说的是实话,代表了许多正统军官的普遍看法。他等孙立人说完,才缓缓道:“孙师长所言极是。正面战场,大兵团作战,自然需要钢铁般的纪律和勇毅。然而,缅甸战场,丛林密布,交通不便,日军又惯用渗透、迂回、侧翼包抄。我们以劣势装备、兵力,若处处与敌正面硬撼,正中其下怀。”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诚恳:“军校所授,并非要取代传统战法,而是补充,是‘术’的层面。让我们的军官,多几手在绝境中周旋、杀敌、保命的本事。就像给一把好剑,不仅要有厚重的剑脊用于劈砍,也要有锋利的剑刃用于切割,更要有灵巧的剑尖用于突刺。多一种手段,在战场上就多一分生机,多一分胜算。”

“至于国内非议……”林晓笑了笑,带着一丝无奈和决然,“日寇当前,国家危亡,若因惧怕非议而固步自封,坐视将士们用落后的战法流血牺牲,林某良心难安。此番办学,只为抗日,别无他图。若因此获罪,林某一力承担。”

孙立人看着林晓年轻却坚毅的面庞,听着他坦荡而诚恳的话语,心中不禁动容。他想起仁安羌外围那石破天惊的突袭,想起那面在日军侧后方飘扬的旗帜,想起眼前这支部队创造的奇迹。或许,在这亘古未有的国难面前,确实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勇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沉默了许久,竹楼里只剩下山谷的风声和远处隐约的施工声响。最终,他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

“好吧。”孙立人沉声道,“既然林旅长有如此决心,孙某便助你一臂之力。我可从新三十八师中,遴选一批有文化、有潜力的基层军官和军士,作为第一期学员,前来受训。并可以联名向军委会呈文,陈述办学之必要性。”

但他紧跟着补充,语气不容置疑:“不过,教学内容,需有所规范。那些过于……嗯,奇诡之术,不宜作为主干。基础战术、丛林生存、射击爆破、地图判读等实用科目,可为重点。此外,政治教育和精神训导,不可或缺!”

这既是支持,也是限制。孙立人愿意提供资源和名义上的庇护,但也试图将军校的教学内容,框定在他所能接受的“实用”范围内,避免其过于“离经叛道”。

林晓心中明了,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站起身,郑重地向孙立人伸出手:“多谢孙师长鼎力支持!教学内容,自当以实用、有效、符合抗日大局为要。细节之处,我们再行斟酌。”

两只手再次握在一起。这一次,少了几分仁安羌生死与共的激动,多了几分基于现实考量的合作与博弈。

孙立人的支持,为“抗日国际军校”的构想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合法性基础和首批学员来源。然而,他明确的疑虑和划定的界限,也预示着这所军校未来的道路绝不会平坦。理念的冲突、权力的制衡,都将在这片旨在播撒新式战术种子的土地上,悄然上演。军校尚未正式挂牌,无形的较量却已开始。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