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334章 十七年追凶:农妇李桂英的血色复仇路

一、血色黄昏:灭门惨案

1998年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三,河南项城市南顿镇齐坡村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然而,这份祥和在下午时分被彻底打破。李桂英,这个村妇女主任,刚刚从姐姐家回来,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她怎么也想不到,一场噩梦正悄然降临。

当李桂英走到家门口时,遇到了同村村民齐学山。不知为何,齐学山突然对她破口大骂,言辞激烈。李桂英本能地反击,双方开始互相谩骂。情绪激动的齐学山捡起一块砖头朝李桂英砸去,幸好她及时躲避,才没有被砸中。

齐学山见自己没占到便宜,便跑回家找兄弟们帮忙。他的大哥齐金山、三弟齐保山以及另外两人齐海营和齐扩军,听说弟弟被欺负,顿时火冒三丈。齐金山怒不可遏,大声吼道:"敢欺负我弟弟,今天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很快,齐学山、齐金山、齐保山、齐海营和齐扩军五人手持铁锹、杀猪刀等凶器,气势汹汹地来到李桂英家门口。李桂英见势不妙,大声呼救。正在家中的丈夫齐元德听到妻子的呼喊,立刻抄起一把镰刀冲了出来,想要保护妻子。

一场惨烈的混战就此展开。齐金山手持杀猪刀,直接朝李桂英的腹部捅了两刀,鲜血顿时染红了她的衣服。齐元德见状,挥舞着镰刀与五人展开搏斗。然而,寡不敌众,齐元德很快被齐金山用杀猪刀刺中上身左侧,鲜血直流。

齐海营趁机用木棍击打齐元德的左肩,齐元德受伤后赶紧往家跑。但齐海营不依不饶,从背后偷袭,用铁锹猛击齐元德的颈部。齐保山也加入进来,用铁锹在齐元德身上拍打。最终,齐元德因失血过多,倒地不起。

李桂英在这场混战中也受了重伤,腹部和腿部被砍三刀,鲜血染红了土地。村民们见状,赶紧通知了附近的医院,并报了警。然而,当救护车赶到时,齐元德已经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李桂英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长时间的手术,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起惨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据调查,齐学山等人怀疑李桂英夫妻举报其四人计划生育超生而怀恨在心,曾事前多次预谋报复。然而,李桂英本人对此予以否认:"我自己还生了5个孩子,我也超生了,我怎么可能举报他们?"村委会后来也开具证明,证实李桂英当年没有举报齐家。因此,这起悲剧更可能源于农村常见的嫉妒或宅基地争执。

李桂英一家原本是村里的富裕家庭。丈夫齐元德是民办教师,还经营着一个铆钉小作坊,家庭收入可观。他们是村里第一个买拖拉机的,也是第一个盖起二层小楼的家庭。李桂英担任村妇女主任,为人热心,在村里人缘很好。然而,这份富裕和幸福,却引来了他人的嫉妒。

特别是齐学山一家,与李桂英家形成了鲜明对比。齐学山和他的两个兄弟一直生活落魄,家中三人除了老大齐金山结了婚,其他还都是光棍。这种差距让齐家人心怀不满,甚至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李桂英家的"风水"不好。

1997年夏天,两家因宅基地发生争执。齐家三兄弟想买李桂英家的一块地被拒,矛盾进一步升级。据村民们透露,齐家人曾在夏天开始商议如何"教训"李桂英夫妇。老大齐金山建议打一顿算了,老三齐保山主张必须打伤打住院,而老二齐学山则极端,扬言要"破上"齐元德,杀死他。但因谁先"破上"谁的命而争执不下,计划一直拖延到1998年新年。

谁能想到,这场由嫉妒和争执引发的悲剧,会彻底改变李桂英的人生轨迹。她从一个幸福的农妇,变成了一个追凶十七年的"女侦探"。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二、艰难追凶:一个农妇的情报网

李桂英在医院昏迷了多日,醒来后第一时间询问丈夫的情况。亲戚们不忍心告诉她真相,骗她说齐元德伤势轻微,在五楼病房,很快就能出院。她信以为真,安心养伤。一个月后出院时,婆婆含泪告知,齐元德因失血过多,在医院未及抢救便去世。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李桂英形容当时耳边嗡鸣如千蜂飞舞,脚下仿佛踩在棉花上,心痛无比。更让她心碎的是,五名凶手竟全逃脱,警方毫无作为。

出院后,李桂英多次前往项城市公安局追问情况,五次奔波后才找到负责人,得到的回应却是让她自己去找线索:"我们去抓就是大海捞针,还得慢慢的抓,我们也不知道人在哪了,你们得提供线索。"

面对警方的消极态度,李桂英没有放弃。她立下誓言,一定要为丈夫讨回公道。"我找办案民警,我提出要求,把他们5个全部抓回来。"她坚定地说。

李桂英回到家后,带着五个孩子,挨家挨户拜访亲朋好友,哭诉:"我丈夫死了,但我还在,孩子们还在,你们帮我找线索,抓住这五个人,将来我的孩子们成才了,一定回来谢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的真情打动了众多村民,纷纷成为她的"线人",在外出打工时帮忙留意凶手行踪。一有相似人影或消息,立即通知李桂英,她第一时间赶往。就这样,李桂英建立起了自己的"情报网"。

1998年3月,李桂英的情报网终于有了收获。一位村民向她提供线索,说看到了其中一个凶手齐学山,目前正在北京房山某工地打工。李桂英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项城市公安局。然而,警方的反应却让她失望:"你得给我提供准确的地址,你不能把我们放空,人家不去你能咋的,你什么工作你也干没有,再也不给你抓了。"

无奈之下,李桂英担心走漏消息导致齐学山逃走,她想都没想,把孩子安顿在爷爷奶奶那,带上一条毯子几件衣服,就坐上绿皮火车,只身前往北京。

这是李桂英第一次出远门,她一个没出过门的农村妇女,在没有手机导航的90年代,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困难可想而知。到了北京,李桂英买了一张纸质地图,顺着房山的位置摸索前行。她经常走错路,问路时又听不懂北京口音,跑一天在路边就买一个馍,边吃边哭,边哭边吃,吃完哭完,继续找路。

李桂英终于来到了房山区,找到村民所说的那个工地。她知道,一旦被齐学山看见自己,对方一定会逃跑,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在工地附近连日蹲守。几天后,她真的看到了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齐学山。李桂英立刻向北京房山本地的公安汇报。1998年3月,齐学山被房山警方抓捕归案。

首战告捷,李桂英信心大增。五个月后,村民乙提供线索,说另一个凶手齐保山在山西打工。这一次李桂英没有通知项城警方,而是直接动身去了山西。在山西警方的协助下,齐保山很快被抓获。

齐学山和齐保山被带回项城后,项城市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两人15年有期徒刑。李桂英以为剩下的三个凶手也会很快落网,生活似乎有了盼头。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漫长追凶之路的开始。

此后的日子里,李桂英继续通过她的情报网收集线索。然而,剩下的三个凶手齐金山、齐海营和齐扩军仿佛人间蒸发,音讯全无。李桂英多次前往公安局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始终是:"正在侦破中。"

"我多次去派出所反映案情,可是每次都没有结果,于是我就不再跟他们说了。"李桂英无奈地说。她决定自己动手寻找在逃人员:"你们总是说正在侦破中,可中国这么大,我们能去哪里找?"

李桂英开始自学法律和侦查知识,她阅读了《刑法》《民法指南》《侦查学》等书籍,从中学会了很多抓捕和寻找线索的方法。她还经常观看《天网》《一线》《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学习警方办案的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桂英的五个孩子逐渐长大,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经营丈夫留下的铆钉作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晚上还要照顾孩子,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然而,无论多忙多累,李桂英始终没有忘记为丈夫报仇的决心。她坚持走村串户,收集线索,只要有一丝希望,她就绝不放弃。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变得懂事乖巧,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帮助母亲完成心愿。

2000年秋,齐学山、齐保山被抓后两年,李桂英终于得到齐金山三人的消息,有人称他们在新疆帮人跑货运。她把孩子托付给亲戚,独自赴新疆寻找。有人劝她带两个男人壮胆,她拒绝,作为寡妇,她更怕流言蜚语。

到了新疆,李桂英才体会到疆域之大,找人简直大海捞针。她分析后将目标锁定乌鲁木齐和伊犁两座城市。她亲自去乌鲁木齐,姐姐姐夫去伊犁。历经一个多月,耗尽精力,却无所获,只得无奈返程。

此后的几年里,李桂英只要听到村民提供线索,哪怕是捕风捉影,也要去那座城市寻找一番。她曾走过新疆、云南、海南、山东、广西、北京等十几个省市区。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奔波,寻找凶手的踪迹。

在这个过程中,李桂英不仅要面对寻找凶手的困难,还要面对来自凶手家属的威胁。齐学山、齐保山兄弟在监狱中通过家属对外放出话去,等他们出去了要对付李桂英和她的孩子。无奈之下,为保护家人,2003年李桂英被迫带着全家老小离开了村子,在项城市近郊租了一栋房子。

即使如此,李桂英依然没有放弃。她在房子周围安装了摄像头,一边打铆钉、打螺丝维持生计,一边继续去全国各地寻找凶手。那时候她五个孩子里最大的那个才十四岁,养五个孩子,吃、穿、上学需要钱,去全国各地找凶手更需要路费。生活的压力和追凶的艰辛,让李桂英身心俱疲。

"那段时间,我觉得活着比死了还痛苦。"回忆起那些艰难的日子,李桂英泪如雨下。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退缩,依然坚持寻找凶手。她经常来到丈夫的坟前和丈夫说说话,告诉丈夫自己一定会找到剩余那三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曙光初现:神探农妇的蜕变

2011年,距离案发已经过去13年。齐学山和齐保山因在监狱中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出狱,回到了村里。让李桂英惊讶的是,这两人刚出狱就开始盖起了二层小楼。刚出狱的人通常经济拮据,他们哪来的钱盖房子?李桂英敏锐地察觉到,一定有人在背后资助他们。

如今通过十几年的自学,已经对侦查学有深入了解的李桂英当即判断,资助这哥俩的人很可能就是一直在逃的齐金山。她推测他们之间肯定有通话,于是托人搞到了齐学山的通话记录。

李桂英对这些复杂的通话记录逐一甄别分析,运用自己学到的侦查学知识,根据号码归属地和通话频率做了各种记号。最终,她筛出了一个新疆乌鲁木齐的号码。这个号码每次打电话都是深夜,通话时间还比较长,李桂英高度怀疑他就是在逃的齐金山。

李桂英同时将这一线索汇报给了新疆警方和项城警方。很快,新疆警方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给李桂英发来一个偷拍的农民工吃饭的视频,李桂英一眼认出此人就是在逃的齐金山。2011年3月,齐金山在乌鲁木齐被抓获,落网时,他已改名为韩保成。

齐金山被抓获后,案件的审理过程却一波三折。2012年1月,齐金山一审被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然而,2015年7月13日,周口中院改判齐金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齐金山提出上诉,直到2016年6月,他被河南高院驳回上诉,维持死缓的原判。

李桂英对此判决结果并不满意,她认为齐金山是主犯,手段残忍,应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然而,法院认为量刑适当,驳回了她的诉求。

齐金山落网后,李桂英继续寻找剩余两名凶手齐海营和齐扩军的踪迹。2015年,丈夫遇害的第17个年头,李桂英回村给丈夫扫墓,她经营了十几年的情报网再次提供重要线索。有村民偷偷告诉李桂英,齐海英改名了,他几年前回来照二代身份证的时候被看到了。

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李桂英十分震惊。她托人查询户籍信息,果然查到早在2009年齐海英就给自己改了一个十分好记的名字叫齐好记,拍照时还穿上了一身西装,给自己打扮的像一个成功人士,还把自己出生的年份从1973年改成了1972年。

更让李桂英震惊的是,齐海英是在逃的通缉犯,他大摇大摆回家改名照二代身份证却没人抓他。原来,齐海英的父亲齐原红是村里的村干部,专门负责这些事。案发后,派出所还将犯罪嫌疑人齐海营户口注销,重新以"齐好记"为名给齐海营上了新户口,办了新的身份证。这让李桂英怀疑警方内部有人给凶手报信。

李桂英上网一搜,发现剩下这两名凶犯齐海英、齐阔军二人根本不在公安机关追逃的名单上,等于说二人连通缉犯都不是,当然可以大摇大摆的生活。她前去质问,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当年的基层工作人员追逃时并没有找到二人的照片,所以未将他们列为网上逃犯。

此时,李桂英意识到,自己过去十七年来一直在用旧的照片和旧的名字在找人,可对方早已给自己换了新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找不到这两个人的原因之一。

为了找到更多证据,李桂英决定寻找当年杀害丈夫的凶器。她在村口贴了一张悬赏通告,高价寻找当年杀害丈夫的那把匕首。几天后,有村民联系李桂英说当年那把刀被他收藏了,想要的话给一万块钱。无奈之下,李桂英到处凑钱,又凑了一万,把这把杀猪刀要了过来。经鉴定,这把刀确实是当年杀害她丈夫的那一把。

然而,当李桂英向法院提供这把凶器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已经晚了,齐金山的二审已经结束,改判为死缓,保住了一条命。

四、柳暗花明:媒体助力与最终胜利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李桂英并没有放弃。2015年10月,在一位好心人的建议下,李桂英决定求助媒体。她联系到了河南电视台,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5年10月7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报道了李桂英过往十七年来的遭遇,瞬间引起巨大反响。节目中,李桂英哭诉道:"17天能破获的案子,为什么让我等17年。"

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李桂英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舆论压力之下,项城市政法委、省公安厅官员,教育委员会和宣传部的领导召开会议,通报了案件的处理进度,并向李桂英承诺,他们将全力追捕最后一名凶手齐扩军。

节目播出的当天下午,项城市公安局立刻成立专案组,6天后第四名凶手齐海英(即齐好记)在北京通州被抓获。2015年12月3日,最后一名凶手齐扩军在新疆落网。至此,五名凶手全部归案,李桂英长达十七年的追凶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十七年间,李桂英走过十几个省市,为警方提供了大量线索。她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五名凶手全部被绳之以法。

2016年9月,法院对剩余两名凶手进行了判决。齐好记被判处无期徒刑,齐扩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至此,李桂英长达十七年的追凶之路终于结束。十七年来,她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挫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和勇气,什么是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五、后续追责与生活新篇章

追凶结束后,李桂英并没有停止追求正义的脚步。她开始追究警方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责任。2015年12月6日,李桂英向公安机关追责,并向有关的办案机关申请国家赔偿。

追责原因主要有:公安机关对案件态度不积极,履行职责不到位;公安局帮助齐海营注销了户口,并办理了新的户口;李桂英怀疑公安机关内有人给凶手报信。

李桂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要追究责任,第一是警方当初不作为,若当时能积极抓人,自己何必奔波十七年?第二是2011年,逃亡的齐金山和齐海营回村更改身份,相关责任人为何没发现?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项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张亚飞接受采访时表示,李桂英追凶事件暴露出侦办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剩余逃犯追逃懈怠等问题。他们已成立由纪委书记牵头的倒查组,严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办案人员的责任,一经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然而,这些追责诉求最终并没有得到李桂英满意的结果。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公正的答复。

在追凶的十七年里,李桂英的五个孩子也逐渐长大成人。在母亲的影响下,四个孩子选择学法律,希望用知识帮助母亲和更多无助的人。如今,李桂英家的孩子包括女婿、儿媳等人中有四个人成为了警察。李桂英经常教导他们,要为百姓服务,不要像那些不作为的人一样。

晚年的李桂英不仅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神探,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法律人。许多人像见律师一样排队找她咨询问题,有时候一天得接待二十多个人。除此之外,她还做起了豆腐乳卖,据说非常好吃,她还经常送给那些十七年里帮助过她的人们。

2016年,李桂英和几名律师共同创立了"李桂英法律服务网",网站的宗旨是"通过经验分享,律师援助,为需要伸张正义的人公益服务。"李桂英说,有很多人知道她追凶的经历后来找她求助,她自己不知道怎么帮,就和几位律师一起建了这个网站。

网站上线后,也有不少人直接跑到李桂英家里求助,李桂英让他们找律师,去联系媒体,并且把一些媒体的联系方式介绍给他们。这些求助的人都记录在来访登记表中,有来访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问题发生地、来访人住址、反映主要问题等几项栏目。

如今,70多岁的李桂英终于可以过上儿孙满堂,松弛舒适,无忧无虑的生活。她的坚持和勇气不仅为自己的丈夫讨回了公道,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