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9章 改建铁场权力在手求追读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9章 改建铁场权力在手求追读

作者:灵灵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6 20:12:22 来源:武林小说网

第49章改建铁场,权力在手【求追读】

因为**冶铸业历史悠久,故而冶铸工匠亦多,自前元时,该铁场工匠便多是**及周边数县之人,到了大明同样如此。

故**铁场部分工匠既受工部管辖,也受县衙的管。

因此时已是洪武十四年,明初工匠制度已然成型。

在官办场所服役的工匠主要分为两类,轮班匠、住坐匠。

轮班匠是指从外地征召来服役的工匠,通常来讲,每班服役三月,一至五年一轮。

住坐匠则指在本地服役的工匠,一般来说,只需每月到指定场坊服役十天即可,其余时间可以自由工作。

工匠服役期间,朝廷会给予口粮、食盐,偶尔还会赏赐布帛、衣物。

此外,一工匠应役,该匠户便可免除部分杂役——正役、田赋、人头税却是不能免的。

总体来讲,明初匠户制度虽承自前元,却有革新,对工匠控制虽依旧严苛,但相较于前元到底宽仁了一些。

不过,在刘宽这个后世人看来,明初的工匠制度依旧是严酷的、不合理的···

午饭后,刘宽到驿馆小憩了一阵。

然后便带着随从人员,与王不群前往**铁场。

路上,经刘宽询问,王不群叙说了他先来几日所了解的情况。

“**铁场是应天府最大的铁场,便是放眼整个大明,亦可排入前十。”

“且工部的一座铁冶所就设在铁场上,有大使、副使各一位、在编吏员五人,杂吏十人。”

“有炼铁炉二十一座,炒钢炉四座,铸造炉五十座。”

“又有大小各类工匠一千一百四十八人,工余两千三五十五口···”

**铁场离县城不过四五里地,在王不群断断续续的介绍声中,刘宽一行人没多久便到了。

刘宽坐在乌云踏雪上,放眼望去,只见这座铁场位于滁河东岸。

虽不像后世钢铁厂那样有厂方、围墙,却也有不少建筑。

其中最醒目的便是二十余座炼铁炉了——其中几座甚至冒着浓烟,显然正在作业中。

除了炼铁炉,便是工匠们的临时居所以及铁冶所衙门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先后共设立了十三处铁冶所,以铁冶所管辖天下铁场。

也即是说,一处铁冶所通常下辖多个铁场。

如今一处铁冶所就在**铁场,足见朝廷对**铁场的重视。

在刘宽坐于马背眺望整个**铁场时,两名绿袍小官带着几个吏员从铁冶所衙门快步而出,向这边赶来。

“下官**铁冶所大使龚正(副使张义)见过上官!”

虽然只是两个**品的绿袍小官,刘宽却也没托大,下马还了礼,道:“不必多礼,本官此番奉命来**铁场公干,还请两位多多配合才是。”

听此,龚正、张义明显松口气。

他们这些地方上做事的小官,最怕来的上官难说话、难伺候了。

目前来看,刘宽似乎并不难说话。

身材壮实、肤色偏黑仿佛武将的龚正道:“刘副郎客气了,既有陛下旨意,职责所在,我等一定全力配合。”

“那我们便先去衙门中说话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