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8章 又写奏本数学乃科学之基求追读

第58章又写奏本?数学乃科学之基【求追读】

“如你所说,这钢铁之产量倒确实是越多越好。

不过,咱还有一个疑问——这地下的铁矿应是有数的吧?若是咱们开采太多,将大明的铁矿都采完了,后人怎么办?”

刘宽听了朱元璋这话微微讶然。

心道,老朱眼光挺长远的呀。

不过,作为一个能开创两三百年封建王朝的开国之君,眼光也不可能短浅。

除非在某一方面本就缺乏足够的见识,比如说经济方面···

回过神,刘宽便道:“陛下所虑确有道理,所以后世强国都是在他国开矿山,将铜矿、铁矿等诸多矿藏冶炼成基础材料后,拉回自己国家去用。”

“或者干脆就在他国建立各种工厂,嗯,也即是超大规模的场坊,理应他国廉价的人力、物力,生产出商品后就地高价卖于该国及周边国家,以赚取海量财富。”

听此,朱元璋又瞪大了一双龙目,显然再次吃惊了。

随即感慨道,“采他国的矿,用他国的人力、物力,生产之物却高价卖于该国,这后世强国可真是奸诈啊。

不过,被采矿的国家怎么会愿意?”

刘宽无奈地笑了下,解释道,“有些东西只有强国掌握了技术,能够生产制造,多数贫弱国家是制造不出来的。”

“又或是,即便制造出来,因技术问题,造得不如人家的好,成本还高,反倒不如高价去买强国制造的相同商品。”

“另外,对一些十分贫弱的国家来讲,强国来建厂,反倒是会让他们的民众找到工作,赚取工钱养家糊口,厂家也会缴纳税款,算是一种不得已的互利互惠了。”

“后世称这种国家为资源出口国——这种发展方式初期还好,中后期肯定会弊端丛生,而且不可能发展成为强国。”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必须发展科学、科技,掌握世界尖端科技、武器,乃至拥有世界唯一的高科技!”

朱元璋听完沉思了会儿,道:“看来后世强国之争,便是科学、科技之争,且是越早发展越好啊。”

“说起来,这科学、科技之道的重要性咱也算是真正明了了。

不过,咱大明眼下该怎么发展科学、科技之道?”

过去这段日子,刘宽对大明该如何发展科学、科技其实也有不少思考。

此时闻言便道,“大明要发展科学、科技,得从教育开始。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中国学术、教育就开始走偏了。”

“尤其是到了宋朝,因科举盛行,学术上更是全面偏重于研究儒家经典。”

“历史上,陛下于洪武十五年重开科举后,规定儒生必须以八股作文,则是让这种情况变得更为极端,中国学术之道也彻底走入了死胡同,再难与科学发生交集。”

说到这里,刘宽注意到老朱脸色变得难看,于是便来了个大转折。

“不过,如今陛下既知科学、科技之重要,大明科举尚未重开,却是陛下纠正我中国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所造成弊端的大好机会!”

大约是刘宽话转的有些生硬,老朱听得有些不耐烦,“这些笼统的话你就莫要多说了,直说具体该怎么做吧···嗯,你下去再写个相关奏本好了。”

又写奏本?

刘宽感觉头大了。

像“建议开放跨江大桥”

“改革铁场”

“望远镜制造方法”

之类的小题目还好,他不需要考虑太多,只需将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写出来即可。

可像“六部革新”

“大明如何发展科学、科技”

这种涉及整个国家的大题目,他就必须多方面考虑,写得慎之又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