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藻对谢安说到:“丞相我想加封李准为元帅,再赐给他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职权。
你看如何?”
谢安一听心里一惊,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让他凌驾于其他三路元帅之上吗?他们难道说心里会平衡吗?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谢安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司马藻说道:“丞相担心有道理,可是自古道,军中赏罚分明。
在目前的形势下,各路大军都受挫,只有王道林与敌人对峙,他也是裹足不前,我之所以要提拔李准,就是因为他这次出色完成了任务,我就是让他们看看,只要有功于朝廷,我绝对不会吝啬的。”
谢安听后无语。
第二天,司马藻传旨,加封李准为元帅。
并在次日让李准登台拜帅,满朝文武前来朝贺,并当众赐予尚方宝剑一把,约束众将,如有违抗,可以先斩后奏。
就如同平地一声炸雷,从此之后,李准声威大震。
随后又把新近招募的八万新军交给他率领。
最后命令他择日开往前线。
随行而来的李岩分封为副将,代为先锋官之职。
谢安提出,要小林等众位英雄随协同前往。
原来小林他们远远胜于李准,可是这次地位却在他之下,为此,司马藻特地在八宝金殿召集小林等众位英雄,向他们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还特别安慰了他们,小林却豁达的表示,我们愿服从李准将军的调遣,司马藻大喜。
有些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李准提升的这样快,难免有些人心中不平,可是经过皇帝出面调解,满天云彩都散了。
几天以后,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王道林派人前来求救,大秦国以二十万人的兵力突然向王道林他们发起进攻,王道林率部进行拼死的抵抗,怎奈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团团围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派人闯重围到京城搬兵求救。
接到求救信,司马藻急忙把谢安召进宫商量对策。
谢安说到:“万岁,微臣看来,王道林暂时没危险,尽管大秦人凶猛异常,可是要想吞掉王道林他们绝非易事。
要解他们危局,还要向上次一样,派出一支队伍偷袭他们囤粮之所,只不过这次是虚张声势。”
司马藻一听满脸不解之色,他疑惑的问:“丞相怎么讲?”
于是谢安就把他的安排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司马藻听完心中大悦。
几天以后,李准率领八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淝水。
淝水是苻坚屯粮之所,也是他的指挥中心,听到这消息,苻坚急忙令各地速速抽调兵力前来抵挡李准。
为了迷惑敌人,在晚上行军的时候,李准命令士兵每个人举两支火把,把队伍拉长,从远处观看就像一条长龙绵延不断。
早有人把这一消息报告苻坚。
苻坚更加坚信李准是大晋的主力,于是把把所有的部队都集中到淝水。
王道林和各处人马的威胁都解除了。
相反,在淝水的压力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