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57章 储备人才革新,笼络才子人心

李至刚听见终于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心中大喜,兴奋的看着这个只见过两次面就结交下来的好老弟。

真不愧是自己看中的男人!

在才识与眼界上,跟自己站在同一高度。

陈羽表达完自己的立场之后,开始叙述起来:

“我支持李老哥你的看法,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针对那些偏科学子,不能对他们一棒子打死,偏科只能证明他们在某一门学科上不擅长,绝对不能证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行!”

“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这样的结果岂不是与举办科举目的相违背?!”

“第二点则是大明虽国力强盛,但怎么说也经过靖难,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官职空缺。”

“其实通过这场靖难,也暴露出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缺乏一套专门针对治国方面人才的培养体系,这才导致了第二点朝中缺人的情况。”

“若是想要彻底将这个问题解决,那么只要解决有关大明朝中人才储备方面的难题,恩科的后续问题,也就不足为虑了!”

李至刚听到这,精神一振,陈羽分析的有理有据,比他考虑的还要全面。

他对着陈羽赞扬道:

“陈老弟,你不愧是文章第一、策略第一的大明魁星,分析的实在太全面了。”

“你所提出来的问题,跟我在礼部、户部、内阁提出来的相差不大,我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不能以一门成绩被批判为下等不及格,就将其他成绩优异的学子拦在门外;再者,如今朝中的官员系统抗风险能力太差了,若是遇到什么大事,就像洪武一朝的四大案……”

“呃……洪武一朝的事情暂且不论,还是说永乐一朝吧。因朝中有奸佞作乱,燕王奉天靖难,结果朝中奸佞虽然被除,但朝中脆弱的官员系统也出现崩塌,出现了大量的空缺。”

“这就导致有许多地方,需要一位官员同时兼顾起好几份差事,虽然朝廷这个庞然大物还在继续运转,可是效率方面,实在不敢恭维!”

“靖难刚结束,国库空虚,国家各个方面都非常疲惫,因此原本的官员体系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变动。可恩科已经结束了,靖难所带来的影响,也渐渐缓了过来,这个时候,原本应急的那套官员体系已经不适用了,应当引入大量才子去朝中填补空缺。”

“因此,此次恩科虽录取了五百人左右,可是远远不够,因靖难影响空缺出来的官职何止五百个啊!”

陈羽看着李至刚从原先的话痨模样,不仅是话锋一转,就连性格也是一转,激动的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愤愤的说道。

不得不说,李至刚是一位性情中人!

身处庙堂之高,并没有被官场的虚与委蛇磨平棱角,也未曾因权力的诱惑而迷失本心。

每当遇到、发现国家大政,不因棘手而退避三舍,反而迎难直上!

陈羽驻足大明永乐年间已有半载,这段时日里,他所结交的朝中重臣,心中皆揣着同一个核心念想——盼国家强盛,望百姓安康。

譬如朱高炽与朱高煦这对兄弟,纵使为那至尊之位明争暗斗,各藏机锋。

可心底最终的愿望,依旧是大明能愈发兴旺。

再如户部尚书夏原吉,还有当朝三军统帅丘福,皆是如此。

他们心中或许有私心杂念,行事或许少不了算计谋划。

但那份期盼大明强盛的初心,从未改变。

不过有句话说得极是,领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永乐帝这位胸怀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他手下为官,无能之辈只能被晾在一旁,有才能者方能得以重用,登上高位!

偏偏这样的官场环境,最让陈羽心生向往。

更何况,

彼时的大明国力雄厚,放眼整个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抗衡!

所以,

陈羽甘愿在这样的时代里,奋力拼搏,创下一番功绩,让大明迈向更加强盛的未来。

让华夏的历史轨迹,在他的手中悄然发生偏转。

……

陈羽看着李至刚的姿态有感而发,这些感慨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笑着缓声道:

“李老哥,我知道你很急,但请你先不要急,我还没有分析完。”

“还有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学子求学不易、考试不易!”

“朝中官员面对政务时,如何困难,说到底只是投入精力;可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则不一样,他们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金钱!”

“考生的投入很漫长,经过一番漫长的投入之后,没有获得成果,那么考生事后,将会有三个选择,一是继续努力备考;二是失去信心,放弃科举;三是家中无力再托举,因现世因素,不得已放弃科举!”

“其实后面两种说的是一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既然这样,他们参加了一场科举,自然想要入仕途,结果因家中寒门,或贫困,导致再也撑不起三年的备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被现实拖垮,埋没成泯然众人矣,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所以,若是朝廷能在官员系统与科举系统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那些偏科有真才实学的人留下来,那么不仅会起到扩充官员的效果,还可以让天下间的学子,更加认可永乐一朝,认可永乐帝!”

“因此,对官员系统和科举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好!说的太好了!”陈羽话音刚落,李至刚便激动的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看得出来力道很大,但他还是忍不住连连叫好。

“陈兄弟,你分析的很全面。”

“魁星百年难遇,洪武一朝也不曾有人获得这样的殊荣,如今一见,我才发现为何魁星会是魁星了!”

“你这分析条理分明,每句话都说到了要害上,比起我那粗浅之见,不仅来得全面,更是说得透彻!”

“不过话说回来,我大明朝堂之上,既要有能决断国家大事的栋梁之才;更少不了一批夯实根基的干练之士,正是这些人,才是平日里打理琐碎政务、支撑国事运转的基石!”

“再者说如今不管是士绅学子,还是市井百姓,对咱永乐朝多少存着些微词。要是朝廷能拿出些实在的革新举措,想来不仅能留住天下才子,让他们甘愿入仕效力,更能让天下人打心底里认同咱永乐一朝!”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