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 第17章 海关总署的概念

见到朱重十郑重其事的说事,这爷俩也都竖起了耳朵,老朱看着他说道:“重十,咱打算先从开海开始,北元还在北方残存,等北伐结束了在做土地上的改革。

你也和咱说过,这海贸几个月就能见到回头钱,朝廷缺银子啊。”

他知道老朱做事虽然固执,可是向来求稳,现在北元的军队还在草原上,没被消灭,老朱心里就是担心内部的稳定。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都是内部整治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随着他岁数见长,也理解到了老朱的不易。

朱标看到要讨论国政,赶忙搬来了椅子,爷仨坐在一起。

“哥、标儿,这开海也是有利有弊,可是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存在。

这开海打开的是市场,打开的是对外贸易,可以把大明紧俏货卖到海外去赚钱,同时也可以运回来国内急需的物资。

你们爷俩可能不知道,咱大明的丝绸和瓷器、茶叶等都是国外的紧俏货,这些东西到了日本、琉球、朝鲜、南洋等地方都会翻上一两倍的价格。

在大明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到了国外都是能赚钱。”

老朱父子俩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满脑子都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有了利润,就会有税收,在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方设立港口,这些港口统归海关管理。

对于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和巡视,对于出海的商船按照船上物品清单查验进行报税,出入都收税。

哥,标儿,我曾经粗略的估算一下,两三条船从浙江出发,跑日本、琉球等地,一船来回的利润就会有十几万两。

一条船从采买到出海一年最少可以跑六七趟,一年算下来就是几十万两的利润。

这还是一条船,要是大明有几百上千条跑海上运输的船,那个时候海关的交易额会有几千万两的银两出入,按照十税二的比例进行收税,一年朝廷最少有几百万两的银子收入。”

老朱父子听到这个税收的收入彻底惊呆的说不出来话。

洪武年间整个大明的税收折合成银子是两三千万两,而税银只有几百万两。

猛的听到光海关一年就能带给朝廷几百万两的现银,让财迷的老朱终于明白了能让他怀疑人生的价格。

不过父子两人也有担心,朱标问道:“皇叔,这十税二是不是重了一些?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么重的税收。”

朱元璋也是同意朱标的话,毕竟轻赋薄徭一直是他的主张,主张让全国休养生息,这样的重税虽然会有现银的收入,官逼民反的事就在眼前啊。

老朱也是一脸的担忧:“重十,你侄儿问到点子上了,咱就是从北元的暴政里面抢过来的江山,现在这么重的税如果再次激起民愤?”

朱重十知道老朱父子的担心,不过海运这玩意高利润高风险,有些人必然会铤而走险,先让他们知道这是能赚多少,主动吊起他们父子的胃口,后面的一些话才是正事。

见他父子心中有疑虑,朱重十道:“这我还嫌收少了呢,而且这只是保守的估算,要是五到十年以后,加入的船只会更多,船会跑的更远。

不光跑的远,而且还会运回来大明急需的东西。

几十年以后,光海关一个衙门就可以养着大明的朝廷和军队,你们爷俩信吗?”

完了,老朱扶着胡须不说话,标子嘴巴里面能塞进去鸡蛋。

这个数字那可就是每年最少几千万两的白银,而且是银子,不是各种物品折换过来的税收。

大明朝老朱一直提倡的就是节俭,最憎恨贪官污吏,明朝的下层的官吏俸禄很少,有些人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

这也是一些人铤而走险走上贪污犯罪道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