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1135章 三省六部与军政分离

大明边军 第1135章 三省六部与军政分离

作者:沐风叶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02:45: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朱慈烺虽然稚嫩,但是也能记得起时间,除夕夜正是他父亲离京之时,当时朱威确实在宫中,也确实有人传话,说是需要朱威批条子。

那时正是情感浓烈之时,哪里有功夫出去?

可是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儿,竟然被弹劾了。

事关六千百姓之事,小吗?

不可否认,很小很小,小到一般这种事儿都到不了朝廷,当地州府都能够解决了。

可是这事儿为什么到了朝廷?

就算到了朝廷,不论是户部还是工部,随便一个郎中也能够有权利批个小条子了,那为什么非要让朱威来批?

那些仅剩下的老臣,比如左光斗孙承宗等人,都感觉其中有阴谋。

再看那些跟着朱威从宁夏入京的人,则都是一脸淡然的模样,好似已经知道一切内情一样。

朱威小步走下御阶,回身拱手:“陛下,臣因私废公,实在万死之罪!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临走之前,与朱慈烺说了许久,让朱慈烺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朱威可以绝对信任,就像信任他自己一样信任朱威。

也告诉了朱慈烺莫要做神宗,不要掌权之后就清算功臣。

可是,帝王心术朱慈烺又没学过,小小年纪面对如今这般场景,他也是懵逼的,转头朝着自己的大伴看去。

朱慈烺的大伴是陈百的干儿子,曾经不止一次鼓动陈百跟朱威对着干,原名没人知道,跟了陈百之后改名叫陈六,也就是陈百的第六个干儿子,如今陈百走了,他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成了秉笔太监了。

不过和陈百一样,有些小聪明,但是不多,平常让他办个小事儿还行,但是在这种场合,他的水平实在比朱慈烺强不到哪里去。

但是主子有事,他又不能干看着什么都不做,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两句:“陛下,此事镇国公也并非故意犯错,还望陛下看在镇国公忠心为国的份上,从轻发落!”

“当是如此!”朱慈烺连忙跟着说道。

这话一出,别说朱威了,就是孙承宗那些人也是皱起眉头。

看似是一件小事,可是反馈出来的意思就耐人寻味了。

皇帝的想法竟然以一个太监的意见为主,这是谁都无法忍受的。

“大胆!陛下之决断,怎能容你一个阉人放肆!”

左光斗性子最急,最先出来怒斥。

陈六脸色一僵,这么多年以来,他可没怎么受过气,刚刚升任秉笔太监,内宫第一人啊,在朝堂之上被呵斥,若是周琦这种老狐狸,自然不会放在心上,说不定还会认错认罚,若是陈百这种有些心机的人,肯定也不会当场发怒,只会在后面找机会恶心一番左光斗罢了,但是陈六还年轻,陡然得到权力,成为人上人,能压着自己一头的陈百也走了,现在若是被落了面子,日后在宫中,谁还会服他?

“左大人是在欺负陛下年幼吗?还是说左大人认为镇国公是故意所为?万事皆有缘由,陛下待镇国公如股肱,难道非要重重责罚才能如左大人之意?那陛下是否只有听你的话,才能坐稳这个皇位?”

陈六的小聪明啊,比陈百强很多,最起码他会拉大旗,拉着朱威对抗左光斗。

若是半年之前他肯定不敢的,但是如今的左光斗不过是军机处章京而已,无品无阶,他这般说,在官场规矩上,倒是没有犯多大的错。

可是,小聪明毕竟是上不得台面,他拉大旗,可是大旗是否愿意被他拉,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了。

很明显,他根本看不清形势。

一镇六千人被淹的小事儿,由朱威的人在朝堂之上弹劾朱威,这事儿怎么看都是一个局。

其他人虽说也看不明白,但是不会往里跳的,只有陈六这种心性未稳的人,才会看不明白。

果不其然,在陈六话音刚落之时,朱威快步上前,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

只用了三分力,但也不是陈六这阉人能够承受的,陈六只觉得好似被一头水牛撞到了一样,在朱威手掌接触到脸的瞬间,他能清晰的听到骨骼碎裂的声音。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他晕过去了。

朱威打陈六之时,也是看了位置的,刚好用身体挡住朱慈烺的视线,所以朱慈烺只是听到一声脆响,至于发生了什么,他并不知道。

朱威打完之后,立马转身,看着朱慈烺,轻声问道:“陛下,你知道如何做一个帝王吗?”

朱慈烺一愣,随机摇头:“不知。”

“臣现在教你!作为帝王的第一要点,就是不能说自己不知!帝王为天下统帅,理应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哪怕不知道,也不能说不知道,陛下明白吗?”

朱慈烺点了点头,又紧接着摇头:“舅舅…”

朱威又打断朱慈烺的话:“陛下,你是君,我是臣,你是天子,天子没有舅舅,所有人都是你的臣子!你没有亲情,也不该有亲情!做了天子,就要绝情绝欲!”

朱慈烺都快哭出来了,带着哭腔说道:“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边军请大家收藏:()大明边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威拉住朱慈烺拽着他衣袖的小手,深吸一口气:“你若是不要变得无情,日后会很难很难,甚至…很憋屈,你还愿意吗?”

朱慈烺年纪小,并不懂这些,对现在的他而言,权力什么的都没有亲人重要,所以只是一味的点头,朱威深吸一口气:“好…日后我每年都会问你一次,你若是不想这般憋屈,又有能力做好一个帝王,我就会将所有权力交给你,但你若是撑不起来整个大明,你就会成为大明权力最小的帝王,你可愿意?”

朱慈烺还是点头,朱威看着这个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皇帝,心中莫名滋味,因为按照他的想法,所谓的皇权所谓的家天下,都是要被摒弃的。

原因无他,将一个国家的命运交到一人或者一家手里,这个国家政权长久不了,世世代代为明君的概率,比你天天中双色球的概率还要小的多。

既然如此,应该如何呢?

朱威想过近现代各种的政治体系,比如君主立宪,比如总统共和制,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些制度都有其特色,也都有其优缺点。

比如君主立宪,君主作为国家象征可缓解政治冲突,维护民族认同。例如英国女王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中保持中立,避免了国家分裂风险。

议会主导立法与行政,形成三权分立体系,减少权力滥用可能。例如英国《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最高权力,限制君主**。

无需暴力革命即可实现宪政转型,降低社会动荡成本。如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君主立宪保留天皇制度完成现代化改革。

但是其缺点也是大的很,议会多党制易导致决策缓慢,比如英国脱欧谈判历时3年的反复即为例证。

君主及贵族阶层仍享有特殊地位与经济特权,如现代日本皇室与英国皇室,在民众文化基础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贵族享受的特权也就越发反感。

若是精英阶级大规模的反对皇室,这个国家也就废了。

再说总统共和制度,这是美国的政治体系。

好处很多,比如总统在任职期间,没有因政见不同而倒台的风险,可以积极推行政策,在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的情况下,行政权力高度集中。

而议会又能有效的限制总统,清晰的三权分立制度可有效避免任何一个部门形成独裁。

但是三权分立也是导致美国政体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

最后再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优缺点就不说了,审核通不过。

只说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一个人口上亿的国家而言,在这个国家百分之九十的百姓不识字的情况下,人民代表的选举人民不一定有话语权,并且极其容易被欺骗或者收买选票。

所以…这三种主要的政治制度,都不适合如今的大明。

朱威想了许久许久,与大才女徐梦瑶也谈论了许久,最终…他做了一个大胆而又符合现在情况的决定。

朱威轻轻拍了拍朱慈烺的手,将衣袖从小手中拉了出来,而后转身朗声道:“太祖令!阉人不得干政!从今日起,取消司礼监批红之权,司礼监回归原本二十四监之一,不得再有任何擅权!”

“另外,这次山东之事,暴露出如今我们体制上的不足,陛下年幼,无法理政,凭借辅政大臣与军机处,也无法应对诸多事务,所以各位大人,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到这里,朱威顿了一下,看着站在大殿后面的孙承宗等人。

孙承宗面有所思,内阁没了,设了军机处,这是要收权,可是如今权力都在朱威身上了,又来这么一出,是为什么呢?难道朱威还想自己坐那个位置?

孙承宗暗暗摇头,先不说其他的,就是以朱威现在这样清晰的脑子,就不会做出这种必定不会成的事儿。

“孙大人,你有何高见?”

朱威突然问孙承宗,这让孙承宗心中升起不太好的感觉。

不过不由得他多想,只能出列:“下官没有头绪,不知镇国公有何高见?”

朱威沉声道:“孙大人也知道我是一个粗人,实在不懂那么多,可否请孙大人将古往今来所有的制度都说上一遍。”

孙承宗还是不知道朱威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但还是开口说道:“自周公制礼以来,周为分封制与宗法制,选官为世卿世禄制,秦为郡县制与三公九卿制,选官为军功爵制,汉为中外朝制与刺史制,选官为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为三长制,选官为九品中正制,隋唐为节度使制与三省六部制,选官隋为科举制,唐增设武举与殿试,此等选官制度,延续至今,后宋为二府三司制与文官制,元为行省制与中书省制,到了大明,则为内阁制。”

果然是一代帝师孙承宗,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张口就来,说的还并无差错,这般人物果然厉害的很,总之朱威是比不上的。

听了孙承宗的话之后,朱威轻轻点头:“那孙大人觉得,何种制度最好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边军请大家收藏:()大明边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承宗不假思索直接答道:“自然是内阁制!”

朱威轻笑:“孙大人,要说实话啊。”

孙承宗一愣,随即低头闷声道:“三省六部…最为妥当!”

朱威猛的转身跪下:“陛下,三省六部,最为稳妥!”

朱慈烺哪里懂得朱威与孙承宗说的什么意思?不过朱威说了,那就应当是对的,当下点头同意。

三省六部制被后世称为“古代行政体系的巅峰设计”。

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驳议,尚书省执行决策,形成决策—审核—执行的权力分立体系,避免了权臣专权。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管具体事务,职责明晰,专业化程度高,这一模式从隋唐沿用至清末,成为封建官僚体系的核心框架。

通过分权制衡强化皇权,同时提高行政效率,如唐代政令从起草到执行需经三省联署,减少决策失误。

但是这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任何制度都有缺点,三省六部制也不例外。

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人了,治国就是治官,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点呢?

没办法从根本解决,不过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只要朱威在,那这缺点也就不是事了。

因为朱威独掌军权,军政分离,军队独立于政治体系之外,若有不对,可以随时武力镇压。

这才是朱威最大的底气。

朝会最后,确定宋应星为尚书省主事,孙承宗为门下省主事,而中书省主事,则是由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担任,那人就是朱威的学生,朱缶。

至于左光斗郑三俊王之寀三人,也是有安排的。

左光斗嫉恶如仇,那就放到御史台,逮住人就往死里咬。

王之寀爱搞阴招,那就放到都察院,比一般的锦衣卫还好用。

至于郑三俊,放到了大理寺,这算是现在比较清闲的衙门了,也算是有一个好的结果了。

出宫之时,孙承宗追上朱威,没有客套直接问道:“你为什么重设三省?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朱威摊了摊手:“不做什么,只是我精力有限,做不了这么多事儿,分权才是最好的结果。”

“如今天下已定,你还能有什么事儿?”

朱威指着太阳的方向:“我要做的事很简单,让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我要带着大明的新军,征服所有能被征服的国家,我要将华夏的旗帜,插到世界上的每一处山峰!”

孙承宗一时间有些不太确定朱威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你…认真的?”

朱威重重点头:“真的不能再真了!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大明安稳之后,就是我对外用兵之时!这几年…我只关心三件事。”

朱威伸出三根手指,说一个放下一根。

“财政,军备,民生!”

最后握成一个拳头:“男儿活一世,不去征服,就太亏欠这岁月了。”

喜欢大明边军请大家收藏:()大明边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