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30章 博弈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第30章 博弈

作者:荻雪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10 11:55:2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的深夜,草原上的劲风裹挟着砂砾如刀刃般刮过人的面颊。

杨荣的官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疾驰中被夜风冻得僵硬,猎猎作响的衣角拍打着他的脖颈,留下细密的痕迹。奔袭间,杨荣更是俯身贴紧马背,怀中的布兜用三道牛皮绳紧紧捆着,每一道绳结都在出发前亲自反复查验,确保装着印信的檀木匣不会有丝毫晃动。战马的鬃毛扫过他的手背,粗糙的触感与掌心的冷汗混在一起,让杨荣愈发用力地攥紧缰绳。

金幼孜此刻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平日里握惯了毛笔,此刻却要死死抓住鞍鞯才能不被颠下马背。

金幼孜的内衬汗衫早已被冷汗浸透,腰间缠着浸透蜡油的油纸包,里面藏着的遗诏每隔半个时辰就要伸手确认一次。马蹄踏碎水坑时,溅起的泥水扑在他的脸上,他却连抬手擦拭的功夫都不愿浪费,只是眯起眼睛,任由咸涩的泥水顺着下颌流进衣领。

"我们一刻不歇,马不停蹄,最快多久能到张家口堡?"杨荣扯着沙哑的嗓子喊道,狂风几乎要将他的声音撕碎。

身旁的锦衣卫一名百户握紧腰间长刀,战马颠簸间,甲胄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回杨大人话!按照原定路线,到张家口堡足有千里之遥,纵使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也得跑上整整三天!"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杨荣心上。三天时间,足以让汉王朱高煦在山东有所动作,也足够让军中暗流彻底沸腾。

杨荣望着前方无尽的黑暗,突然瞥见队伍里一名锦衣卫的眼神闪烁——那年轻人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马鞍上比划着,像是在丈量路线。

"谁熟悉这一带小路?”杨荣猛地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嘶鸣声刺破夜空,"若能带我们抄近道进京,本官定在新皇面前为你请功!"

话音未落,队伍中果然有个精瘦汉子越众举手而出。此人正是在宣府长大的冯三,过去曾为盗匪熟知山间捷径,最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被招安后编入锦衣卫。

"大人!"冯三的脸上还带着长途奔袭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从这里往西南,穿过黑松林,有条猎户踩出的山道直通怀来卫!虽要翻越三座山梁,但能省下一日脚程!"

杨荣当机立断,伸手指着冯三发布命令:“你领路带我们走!越快越好,所有人严格遵照冯三的路线行走,违令者,斩!"

此后的十多个时辰,堪称一场与时间的生死赛跑。他们在布满碎石的山道上疾驰,马蹄不时打滑;穿越密林时,枝桠勾破衣甲,在众人身上留下道道血痕。

杨荣的坐骑在翻越最后一座山梁时力竭而亡,他顾不上悲痛,翻身上了备用马继续狂奔。金幼孜更是两度险些落马,全靠身边的锦衣卫死死拽住他的腰带。

当居庸关的箭楼终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时,杨荣几乎要喜极而泣。

巍峨的关城上,“明”字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城楼下查验文书的士兵看到他们满身血污的模样,先是惊愕,而后慌忙行礼。

杨荣摸了摸怀中完好无损的布兜,又望向金幼孜苍白却坚毅的面庞,终于将悬在嗓子眼的心放回肚里——只要过了这道雄关,京城就近在咫尺,新皇登基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九,榆木川的晨雾如一层薄纱笼罩着明军大营,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诡异气息。

往日里,中军帐前本该是士卒往来传递军令的喧闹景象,今日却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守营的卫兵来回踱步时甲胄碰撞的叮当声,在空旷的营地里回荡。

在工匠营区,十多个锡匠的消失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们的好友发现,平日里总是结伴去伙房打饭的兄弟,已经整整一天一夜不见踪影。

有人在营地外围的新土堆旁徘徊,那里还残留着新鲜的马蹄印和拖拽重物的痕迹;有人偷偷询问锦衣卫,却只换来冰冷的眼神和厉声呵斥。谣言如同草原上的野火,在士兵们窃窃私语间迅速蔓延:"听说皇上龙体欠安,情况不明……”

"那些匠人怕是遭了灭口……”

这些猜测在夜幕降临时愈发阴森可怖,营地里的灯火也比往日暗了许多,仿佛连烛火都在为某种不祥之事而颤抖。

七月二十,太阳刚爬上地平线,中军大帐前便聚集了不少将领。

柳升、薛禄等太子党将领神色凝重,手按刀柄,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而以陈懋为首的汉王支持者们,则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脸上带着按捺不住的躁动。本该卯时开始的军事例会,直到辰时三刻还不见皇帝召见,气氛愈发紧张。

"不行!不能再等了!"陈懋突然大步上前,腰间的宝剑随着动作撞击发出清脆声响。这位跟随朱棣多年的老将涨红着脸,胡须气得直颤:"皇上为什么不召见我们?为什么只有一个樊忠率人昼夜守在龙帐外?为什么杨荣和金幼孜全都不见人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猛地转身,直勾勾盯着人群中的张辅:"张大人,您是现在军中地位最高的武将,您要说句话啊!"

营帐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英国公身上。张辅身披玄色战甲,腰间悬挂着朱棣亲赐的宝刀。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那双经历过无数沙场的眼睛里,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沉,既没有赞同陈懋的躁动,也没有安抚薛禄的忧虑,只是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在审视着这场即将爆发的暗流。

"张大人,圣上为何谁也不见?"薛禄忍不住开口。这位太子的坚定拥护者,此刻额头上沁满汗珠,心中暗自盘算着:若真有变故,该如何稳住军心,防止汉王党羽趁机生事。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身后的亲兵们也都跟着绷紧了神经。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龙帐的帘子突然被掀开。

朱棣的近侍太监马匀迈着八字步走了出来,尖细的嗓音在空气中炸开:"万岁爷龙体抱恙,情况不好。他老人家让你们这些莽汉子安静点!你们吵到圣上了!"

不等众人开口,他又翻了个白眼,用手中的拂尘不耐烦地挥了挥:"万岁爷说了,他现在只想见张辅和杨荣,你们这些聒噪的家伙赶紧回到各自大营!"

将领们看着马匀一如既往狗仗人势的嚣张态度,又看他神色如常地训斥众人,再瞧见张辅进入龙帐片刻后便神色平静地出来,心中的疑虑竟也慢慢消散。

陈懋虽仍皱着眉头,但也不好再说什么;薛禄长舒一口气,悄悄松开了握剑的手。

然而,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流仍在涌动。汉王党羽们回到营地后,继续秘密商议;而太子的支持者们则加强了戒备,暗中派人监视着一举一动。

榆木川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暴风雨似乎正在酝酿之中,而此刻的明军大营,正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傍晚,榆木川的暮色如铅云般沉重地压在明军大营上空。陈懋将自己重重摔进虎皮交椅,锁子甲碰撞发出的声响惊飞了帐外栖息的寒鸦。他盯着案头冷透的参汤,喉结滚动两下,突然开口:"磨墨!"

沈师爷慌忙起身,砚台里的宿墨尚未化开,便被他匆匆注入清水。这位建文朝的举人,鬓角已染霜白,二十年来每逢会试,主考官瞥见他履历上“方孝孺曾赞其文”的记载,皆是摇头叹息,他也因此屡试不中,至今仍然是个老举人,这才投身军中,做了随军师爷。

"汉王亲启:目前我北征大军于榆木川一带滞留数日……"陈懋的声音像砂纸摩擦,每吐出一个字,都带着压抑的兴奋与不安。

沈师爷笔尖顿了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当写到“恳请王爷早做准备,以备不测”时,他下意识望向将军——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跳动着狂热的火苗。

"将军,此信若是……”沈师爷话音未落,便被陈懋粗粝的笑声打断。

老将抓起案头酒囊猛灌一口,酒水顺着虬结的胡须滴落:"沈先生放心,等二殿下登极,本将亲自保你做济南知府!”

这句话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师爷眼中熄灭多年的光。他想起那些在贡院外徘徊的清晨,想起落第后蜷缩在破庙的寒夜,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密信被小心翼翼封进蜡丸,交由最亲信的死士连夜送出。陈懋站在帐外目送黑影消失在暮色中,突然一阵寒风吹过,铁甲下的脊背泛起细密的冷汗。他望着天边翻涌的乌云,恍惚觉得那团墨色恰似汉王玄色的战袍。

次日清晨,张辅的传令兵敲响梆子时,陈懋正在擦拭佩刀。

"皇上口谕:郑亨率步卒辎重绕道山海关返京,余部随本帅经张家口堡、居庸关返回。"传令兵的声音清晰利落,惊得陈懋手中的刀险些滑落。他盯着刀柄上的蟠龙纹,突然意识到这条路线暗藏玄机——军中与汉王交好的将领几乎都是骑兵统帅,而皇帝的旨意却让步卒带着辎重与骑兵分道扬镳。没有了辎重补给的骑兵,就如同无根之萍。

入夜后,陈懋的营帐亮起了一盏幽蓝的风灯。王通、谭青等汉王党羽鱼贯而入,靴底沾满的泥浆在羊毛毡上留下深色痕迹。

“郑亨那老匹夫走山海关,还带走全部辎重,怎么看都很不对劲!"王通一拳砸在沙盘上,震得“居庸关”的木牌微微晃动。

烛火摇曳间,众人的影子在舆图上交错重叠,宛如群魔乱舞。

陈懋用匕首划开一个苹果,果肉的清香混着铁锈味弥漫在帐内:"虽然不知陛下现在情况如何,但我们确实无法去一探究竟,毕竟如果陛下安然无恙,或是虽然病重却依旧神志清醒,那些忠于太子的将领必会顺坡下驴,把我们全部歼灭。”

更漏声里,密谋声与帐外的风声交织。他们计算着驿站间距,推敲着如何收买守关将领,甚至连控制粮草辎重的细节都反复推演。而在百米外的中军大帐,樊忠正握着绣春刀,盯着那具密闭的锡棺。铜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却掩不住空气中愈发浓重的肃杀。这场发生在几十万大军中的暗流,正裹挟着每个人的野心与恐惧,朝着未知的方向奔涌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山海关,城门口。

作为长城以外大兵团进入关内的唯一通道,守将陈渡当然清楚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自从永乐大帝开始北征以来,陈渡已经很久没有能睡一个好觉。

他知道,关外几十万大军的退路,全都由自己一人把守,自己这一人一城的安危得失,在这特殊的时间里决定了王朝的走向,决定了社稷和天下苍生的命运。

七月二十一,陈渡手下汇报了一件怪事,前线大军里的两个参将,居然带着小股部队跑到了山海关外,他们声称奉皇帝的旨意要立刻进关,但却又拿不出来皇帝的手谕以及信物。

陈渡是个人精,他只忠于皇帝,既不是太子党又不是汉王党,此刻发觉关外这些人的异样后,陈渡第一时间就猜到定然是军中发生了大事,皇帝恐怕龙体有恙。

“对不起,本将不能打开关门。”陈渡对着外面大喊,“皇上离开前曾经说过,除非圣上本人到此,否则不能开关。”

关外那一小撮军队顿时全都傻了眼。

“田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陈大人交给我们的任务好像完成不了。”

“薛将军,我也不知道。”那位田参将回答的很是干脆,“总不能强行攻城吧?就咱们这一两百号人,怎么也不可能强行闯关。”

那位田参将苦苦思索半晌,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罢了,我们回去复命吧。陈大人就算要怪罪我们,那也认了。”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