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57章 新军渐成,科技创新

洪熙五年立秋,天际刚泛起鱼肚白,紫禁城的端门已缓缓开启。

朱高炽身着玄色镶金边戎装,外披猩红大氅,腰间的螭纹玉带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轻轻翻身上马,望着东方渐亮的天空,眸中既有期待又有隐忧——今日对洪熙新军的检阅,不仅关乎这支耗费三年心血组建的精锐之师,更承载着大明北定边疆、重振国威的希望。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沿着京郊官道徐徐前行,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保定侯孟瑛等一众武将勋贵骑马随行。

官道两侧,是整齐列队的锦衣卫,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中绣春刀握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初秋的风裹挟着盛夏残留的暑气,吹得路边的草木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却掩盖不住众人心中的紧张与期待。行至半途,前方突然扬起一阵烟尘,斥候策马疾驰而来,在距皇帝十步开外猛地勒住缰绳,下马单膝跪地禀报:“启禀陛下,洪熙新军大营在前方五里处!”

朱高炽微微颔首,抬手示意队伍加速。随着大营的轮廓逐渐清晰,一面硕大的“洪熙军”旗帜率先映入眼帘。那旗杆足有两丈高,猩红的底色上,“洪熙军”三个鎏金大字在风中招展,每一笔都苍劲有力,蕴含千钧之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卒们早已列队等候,他们身姿挺拔如青松,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恭迎陛下!”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喝,士卒们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音响彻云霄,惊飞了树梢栖息的鸟雀。朱高炽骑在马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眼前的士卒,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和紧绷的肌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策马踏入大营。

中军帐前,新军主将王庆、副将朱炳和朱慧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三人穿着特制的银白铠甲,胸前的护心镜上分别雕刻着猛虎、苍鹰和野狼,象征着他们各自的勇猛与智谋。见到皇帝到来,三人立刻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朱高炽翻身下马,亲手将王庆扶起,目光中满是期许:“王将军,朕对今日的检阅可是满怀期待,可莫要让朕失望。”王庆挺直腰杆,朗声道:“陛下放心,新军将士定当全力以赴,展现出最强的实力!”

检阅的第一个项目是重骑兵冲阵。校场上,数十名重骑兵早已整装待发。他们人披重铠,马挂铁甲,宛如一尊尊移动的钢铁堡垒。每一名骑兵都紧握着手中的马槊和长枪,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杀气。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不停地刨着地面,昂首嘶鸣。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重骑兵们齐声大喝,双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马蹄声如雷霆万钧,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他们以整齐的阵型冲向模拟敌军步卒的草人阵,马槊和长枪无情地刺入草人,瞬间将其冲得七零八落。草人的残肢断臂在空中飞舞,场面极其震撼。

朱高炽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重骑兵的每一个动作。他心中暗自思忖:这般凌厉的冲锋,若是蒙古的轻骑兵遇上,必然毫无招架之力,定会被轻易践踏。

英国公张辅在一旁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赞叹道:“好!好!此等重骑兵,便是当年太宗皇帝北征时的铁骑,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是火器营齐射。当朱高炽一行来到火器营时,四百名火铳手早已排成整齐的三列。他们手持改良后的火铳,神情专注而严肃。火铳表面泛着幽蓝的金属光泽,枪管上镌刻着精美的纹饰和编号。

“预备——放!”随着一声令下,火铳手们齐刷刷扣动扳机。刹那间,声浪如同雷霆轰鸣,白烟瞬间弥漫了整个校场。火舌喷出,火枪子弹如流星般划破空气,精准地击穿了远处的铁甲草人。巨大的冲击力掀起的气流,将草人吹得东倒西歪,有的草人甚至被直接掀翻在地。

保定侯孟瑛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里充满了兴奋:“陛下,这般火器之威力,比起神机营还要强上几分!草原的骑兵若是敢来,定然灰飞烟灭!”朱高炽默默点头,神色却依然凝重。他心里很清楚,这支火器军队虽然威力强大,但阴雨天无法作战、不能持续射击的毛病依然存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而心中有喜有忧,只是一言不发。

随后,朱高炽又检查了步卒和弓弩手的演练。步卒们演练的鸳鸯阵变幻莫测,盾牌与长枪相互配合,进可攻退可守,犹如铜墙铁壁;弓弩手们张弓搭箭,动作行云流水,箭矢破空之声不绝于耳,箭雨所到之处,目标无一幸免。

检查完作战部队后,在朱炳的带领下,朱高炽前往新军独有的后勤部门“三军司”。刚踏入草料场,一股清新的草香便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草料场里,整齐地堆放着一捆捆牧草,足有万石之多。每捆牧草都标注着产地、收割日期和负责人姓名,管理之精细令人赞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着来到粮仓,厚重的木门推开,一股粮食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粮仓内,一袋袋米粒堆得整整齐齐,颗颗饱满圆润,泛着诱人的光泽。新鲜的蔬菜被精心储存在特制的柜子里,码放得满满当当,依然水灵灵的,仿佛刚从地里采摘不久。

朱高炽在军营里随机拉住几个战士,仔细观察他们的面色和体态。只见这些战士个个面色健康,身强体壮,肌肉线条紧实有力,一看就是伙食极好。经过询问,得知他们每日不仅能吃饱,还有足量的肉食和蔬菜,比普通百姓的生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皇帝心中甚是满意。

走进军械库,里面的景象更是令人震撼。数千具床弩、诸葛连弩整齐排列,每一件武器都擦拭得锃亮,上面清晰地刻着生产的年月以及匠人的姓名。这是朱高炽亲自定下的制度,目的就是确保武器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便可直接追责到人。

最后,众人来到军医署。刚进门,一股草药的清香便萦绕在鼻尖。一个姓金的军医快步上前,手中托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满脸兴奋地禀报道:“启奏陛下,这是我等秘制的改良金疮药。此药以三七、血竭等珍贵药材为配方,经过蒸煮、曝晒等多轮加工,最终制作成为药膏。”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展示里面黝黑发亮的药膏,接着说道:“根据我们的最新实验,受到箭伤的伤兵,在敷药后的一到三日便可完全愈合!”

此言一出,朱高炽身后的张辅、朱勇等人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对于这些沙场宿将来说,箭伤的严重性再清楚不过,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痊愈,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如今竟有如此神奇的药膏,他们对金军医的发明感到由衷的佩服。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洪熙新军大营上,为整个营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朱高炽站在大营门口,再次回望这支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精锐之师,心中感慨万千。今日的检阅,让他看到了新军的强大与潜力,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但他坚信,假以时日,这支军队必将成为大明最锋利的宝剑,荡平一切来犯之敌,重现大明的辉煌!

洪熙年间的科举改制,犹如一场席卷大明的春风,彻底打破了千年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陈旧格局。当《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被郑重列入科考书目,当锻造淬火、火器研制成为殿试策问,蛰伏于市井坊巷、隐匿在工坊窑厂的能工巧匠们,终于如同被点燃的星火,在大明的天空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场变革不仅改写了无数匠人的命运,更让火器与兵器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洪熙五年春,工部火器局的工坊内终日弥漫着刺鼻的硫磺气息,此起彼伏的锻造声与火药研磨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杂学博士陈实整日泡在堆满铁皮与火药的试验场,脸上沾满炭灰,衣袍上布满大小不一的灼痕。经过数十个日夜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秘密武器——开花弹。试炮那日,京郊靶场戒备森严,朱高炽身着常服,在一众朝臣的簇拥下亲临现场。随着一声令下,炮口喷出浓烟,包裹着火药的铁皮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直扑三里外的石崖。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石崖瞬间被炸得碎石飞溅,弹片如星雨般四散,声势骇人。当试验换成穿着甲胄的假人后,开花弹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威力,不仅轻易穿透甲胄,飞溅的碎片还深深刺入假人躯体。

朱高炽紧握栏杆,激动得脸色通红:"此等神兵,足以震慑漠北!"他立即下旨,命工部调集全国能工巧匠,日夜赶工批量铸造开花弹。陈实也因这项重大发明,从八品杂学博士破格提拔为正五品杂学员外郎,不仅赐下宅邸田产,还特许其子孙世袭工部官职。消息传出,举国工匠无不振奋,纷纷以陈实为榜样,埋头钻研。

同年六月,工部火器局的工坊内再次传来捷报。杂学博士赵武带领团队,经过数月攻关,成功改良了传统火绳枪,推出了划时代的"洪熙火枪"。新枪摒弃了易受潮、点火缓慢的火绳装置,采用燧石击发系统,不仅点火更加便捷迅速,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步。为检验效果,朱高炽亲自来到校场观看实弹测试。只见火器营士卒手持新枪,动作娴熟地装填弹药、扣动扳机,子弹如离弦之箭般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百步外的靶心。即使在模拟的阴雨环境中,新枪依然能够正常击发,困扰明军多年的火器雨天无法使用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首批一千支火枪配发给洪熙军火器营精锐时,场面庄严肃穆。每支枪的枪托上都刻着"洪熙五年制"字样与持枪者姓名,枪身还烙有工部火印。朱高炽亲自训话,目光如炬:"此枪乃我大明利器,枪在人在,枪毁人亡!"获得新枪的士卒们无不感到荣耀,将其视为性命般珍视。而发明者赵武,也获得了与陈实同等的嘉奖,被授予正五品杂学员外郎官衔。一时间,"北有陈实,南有赵武"的说法在工匠圈中不胫而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突破性的发明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大明工匠们的创新热情。洪熙六年春,工部炮匠吴仲在一次回乡探亲时,偶然看到孩童用弹弓弹射石子,受此启发,他日夜钻研,结合机械原理,设计出一款革命性的轻型铜炮。这款火炮重量仅一百二十斤,底座设有螺旋升降杆,可灵活调节射击仰角;炮管尾部采用螺纹密封,既保证了气密性,又方便更换。试射当日,朱高炽带着满朝文武前来观礼。随着一声轰鸣,炮弹如离弦之箭,轻松飞越小山,落入山外奔流的小溪中,激起巨大水花。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火炮极为轻便,两匹马拉着特制的炮车即可快速行军,必要时三名士卒便能扛起转移。投入实战后,洪熙军的将士们赞不绝口,称其为"行军神器",极大提升了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到了洪熙六年底,针对前线士卒反映的箭矢难以穿透蒙古重骑兵甲胄的问题,工部迅速组织起由冶铁博士、锻造大师组成的专项团队。团队成员翻阅古籍,走访民间,最终在西域商人带来的矿石中发现了钨矿的特殊属性。经过上百次配方调整和锻造试验,他们终于研制出革命性的"破甲锥"。这种箭矢采用特殊的复合锻造工艺,箭头以高碳钢为主体,内部嵌入钨矿石合金,外形设计成尖锐的四棱锥形。测试当日,强弩射出的箭矢如同一道黑色闪电,不仅一次性贯穿双层铁甲,还深深钉入靶心,令在场所有人惊叹不已。

从洪熙七年起,工部设立专门的箭矢工坊,调集全国顶尖的锻造工匠,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实现了"破甲锥"的规模化生产。淮军弓弩兵纷纷换上这款新式箭矢,训练场上,"嗖"的箭啸声中,靶心应声而穿。有经验的老兵抚摸着寒光凛凛的箭头,感慨道:"当年随太宗皇帝北征,最怕的就是蒙古人的重甲骑兵,如今有此神箭,何愁漠北不平!"

在这场持续数年的技术革新中,大明的火器与兵器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开花弹到燧发枪,从轻型火炮到破甲锥,每一项发明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与心血。这些新式武器不仅大幅提升了明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它们标志着大明王朝开始从传统冷兵器时代,逐步迈向冷热兵器结合的新纪元。而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正是洪熙年间科举改制带来的人才红利,是无数技术人才用双手和智慧书写的传奇篇章。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