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 第30章 功过评说,暗结仇怨

月余的喧嚣与动荡渐渐平息,漕运鬼船一案带来的巨大冲击波,开始在明面上的官场秩序中慢慢沉淀、固化。

省城按察使司大堂,今日气氛格外凝重。不再是审讯断案,而是宣布对此案涉及人员的最终处置与封赏。

曾经高坐堂上、不怒自威的按察使郑耿之,如今已沦为阶下囚。虽未查实其直接参与私盐军械买卖,但纵容包庇、收受巨额贿赂、意图掩盖案情、干预司法等罪状确凿,被革去所有官职功名,锁拿进京,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前程尽毁,生死难料。

而此刻站在堂下的凌越,则成为了所有人目光交汇的焦点。

漕运总督衙门的钦差、都指挥使司的特派武官、布政使司的参议,以及一位从京城紧急派遣、暂时代理按察使事务的刑部郎中,齐聚堂上,代表朝廷宣布旨意。

钦差官员展开黄绫圣旨,声音洪亮地宣读。旨意中对凌越在此案中的表现不吝溢美之词:“……洞幽烛微,忠勇果毅,深入险地,破获奇案,肃清漕弊,功莫大焉……”最终的擢升决定是:加授凌越都察院监察御史衔(正七品),实职擢升为本省提刑按察使司副使(从三品)!

副按察使!虽非正印堂官,但已是名副其实的省级司法大员,位列三品!以他如今的年纪和资历,堪称破格超擢,圣眷之隆,可见一斑!

堂下众官员闻言,神色各异。钦佩、羡慕、恭贺者有之,但更多的,是眼神中难以掩饰的复杂、审视,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嫉妒。这个年轻人崛起的速度太快,手段太凌厉,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今日能斩落郑耿之,他日未必不会伤及自身。官场沉浮,讲究的是平衡与默契,凌越这般横冲直撞,固然能立下奇功,却也无形中打破了太多规则,触动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

“臣,凌越,领旨谢恩!必当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天恩!”凌越上前,恭敬接旨,面色平静如水,并无太多欣喜若狂之色。他深知,这顶沉甸甸的乌纱帽,是用性命搏来的,更是将他置于炭火之上烘烤。赏赐愈重,意味着期望愈高,未来的凶险也愈大。

随后,又有旨意嘉奖了在此案中立功的秦虎(擢升为按察使司巡捕营守备)、周墨(厚赐金银,准其设立单独的检尸房,可招募学徒)、钱贵(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准其戴罪立功,协助稳定漕帮局面)等人。

封赏已毕,众官散去。那位代理按察使事务的刑部郎中笑着向凌越拱手,语气客气却透着疏离:“凌副使年轻有为,实乃国之栋梁。日后司内刑名事务,还需凌副使多多担待。”显然,这位空降的京官对凌越这位势头正劲、根基未稳的副手,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

凌越谦逊回礼,心中了然。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回到已然更换了牌匾的副按察使值房,陈设依旧,但身份已然不同。王砚抱着一摞更高的卷宗进来,脸上喜忧参半:“恭贺大人高升!只是……郑大人去后,积压的公务如山,还有诸多涉案人员的后续审理、赃物处置……”

凌越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揉了揉眉心。破案固然艰难,但这之后的善后、清算、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处理日常庞大的刑名政务,更是千头万绪,考验的是耐心、细致和更深厚的官场智慧。

“无妨,一件件处理便是。”他语气平稳,目光却投向窗外。

运河之上,漕运已然恢复。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似乎重现往日繁华盛景。吆喝声、号子声、船桨击水声交织一片,仿佛不久前那场令人闻风丧胆的“鬼船”风波从未发生过。

但凌越知道,徐老爷子、蒋坤之流虽倒,但滋生私盐、**的土壤——那高昂的盐税、层层盘剥的吏治、底层漕工与军户的困苦生活——并未有丝毫改变。庞大的漕运系统就像一架古老而笨重的机器,依靠着惯性艰难运转,内里的弊病根深蒂固。斩掉一两个冒头的巨枭容易,想要革除这数百年积攒下来的沉疴痼疾,却绝非一人一时之功。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他刚刚因破案而产生的些许快意,渐渐沉淀为一种沉重的感悟。

“大人,”周墨的声音打断了凌越的思绪,他脸上带着研究者特有的专注与困惑,“您新晋之喜,本不该以此事相扰,然那海灯油之疑,日夜萦绕于心,如鲠在喉。”

“周先生请讲。”凌越示意他坐下。

“老夫这几日闭门不出,遍查药毒典籍,又反复比对那云游僧静云所赠海灯油样本与‘水鬼盐’中的奇异成分,”周墨眉头紧锁,压低声音,“几乎可以断定,两者绝非偶然相似!其内核那种促进反应、稳定性质的罕见物质,同出一源!只是海灯油中含量极微,且被多种香料油脂掩盖,难以察觉。而毒物中则是经过秘法提纯催化,性质变得极其猛烈歹毒!”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愈发凝重:“大人,那静云僧来自东南沿海的慈云寺,而‘水鬼盐’之术又改良自倭寇毒术……老夫斗胆推测,那慈云寺,或与慈云寺渊源极深之人,即便不是此毒的直接制作者,也必然知晓其核心奥秘,甚至可能提供了关键的原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凌越目光沉静,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云游僧静云……这个看似偶然出现在桐花寺案中的人物,其携带的礼佛之物,竟与牵扯到女真人、漕帮、乃至自己身家性命的奇毒同源?这绝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这慈云寺,如同一片笼罩在东南海雾中的阴影,悄然浮出水面。

“此事非同小可,周先生暂且保密,继续深入研究,务必谨慎。”凌越沉声道,“所有样本妥善保存,或许不久之后,便是关键证物。”

“老夫明白。”周墨郑重颔首,退了出去。

傍晚时分,凌越处理完部分紧急公务,略显疲惫地回到官舍。赵铭早已备好热水饭食,脸上洋溢着扬眉吐气的喜悦:“老爷!您现在可是真正的三品大员了!看那些宵小还敢不敢再打歪主意!”

凌越笑了笑,未置可否。地位愈高,权柄愈重,固然是一种保护,但也意味着成为了更显眼的靶子。郑耿之倒台,徐老爷子伏法,但他们的党羽、旧部、利益关联者,岂会善罢甘休?还有那在逃的蒋坤、神秘遁走的北方客商及其背后的女真势力、乃至朝中可能存在的、对这般迅猛崛起感到不安的隐形对手……暗处的敌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可能更多、更隐蔽了。

他走到书案前,目光扫过王砚整理出的、与郑耿之及徐老爷子案有牵连的官员名录,那一个个名字背后,都可能藏着未来的隐患。最终,他的目光被一份新送达的邸报吸引。

那是通过朝廷驿递系统传来的公文和消息汇编。其中一则来自东南沿海的短讯,看似寻常,却让凌越的目光骤然凝固:

“闻闽浙沿海一带,近来倭患似有复萌之兆。数股寇匪乘快船流窜,劫掠商旅,侵扰沿岸,甚或有与地方豪强、海盗勾结之迹象。兵部已咨文沿海各卫所严加巡防,并奏请遣风宪官员南下稽查……”

倭患复炽?与地方豪强、海盗勾结?

凌越的手指在这行字上轻轻敲击着,之前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串联起来——改良自倭寇毒术的“水鬼盐”、来自沿海慈云寺且与奇毒同源的海灯油、此刻邸报上提及的倭患与地方勾结……

一个模糊却令人极度不安的推测,在他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难道说,女真人的触角,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在漕运上动手脚?他们试图与东南沿海的倭寇、不法豪强、乃至可能存在的**官员形成某种危险的联盟?如若真是这样,其所图之大,危害之深,将远超漕运私盐案!

而自己这个新晋的、以破获奇案得罪了不少人的副按察使,是否会成为他们南下阴谋的一个重要障碍,继而成为他们亟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窗外,省城华灯初上,夜市喧嚣,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但凌越却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更加冰冷、更加黑暗的潜流,正在这繁华景象之下悄然涌动,来自北方边陲和东南海疆的威胁,仿佛正在慢慢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功过已由朝廷评说,赏罚已然公之于众。

然而,官场的恩怨,利益的纠葛,敌国的阴谋,却如同无数颗充满恶意的种子,随着这场风暴被深深埋入土壤之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滋长出更加尖锐的荆棘,酝酿起更加狂暴的风雨。

他的仕途,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却也踏入了更深不可测的激流。

下一场风暴的引信,或许早已在无人察觉时,悄然点燃。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