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 第43章 罪证确凿,科举重开

“走水了”三个字如同惊雷,炸得凌越头皮发麻!他猛地站起身,甚至来不及细问,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关押赵知俭的柴房方向。

只见西北角方向浓烟滚滚,火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格外刺眼!人声鼎沸,锣声急响,兵丁和杂役们正慌乱地提桶端盆救火。

“人呢?!赵知俭呢?!”凌越一把抓住一个正往外跑的兵丁,厉声喝问。

那兵丁满脸烟灰,惊魂未定:“大人……火……火势太大,是从里面烧起来的,门口都被堵死了……我们……我们冲不进去啊!”

灭口!又是灭口!对方的手段竟如此酷烈迅捷!刚刚抓到的关键活口,转眼就要被烧成焦炭!

凌越目眦欲裂,推开兵丁就要往里冲,却被闻讯赶来的秦虎死死拦住:“大人!危险!火势太大,您不能进去!”

就在这混乱绝望之际,忽然一个身影如同灵猿般从侧面蹿出,身上裹着浸透水的棉被,一头撞开了燃烧的窗棂,滚入了火海之中!

是赵铭!凌越的那个忠心耿耿、有些胆小却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的长随!

“赵铭!”凌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火场内噼啪作响,热浪逼人,外面的人只能焦急等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就在众人几乎绝望之时,那个裹着湿棉被的身影再次从窗口翻滚而出,身上还拖着一个人事不省的赵知俭!

两人身上都带着火星和灼烧的痕迹,赵铭更是头发眉毛都被燎去一片,脸上尽是黑灰,一出来就瘫倒在地,剧烈咳嗽。

“快!救人!叫医官!”凌越大喜过望,连忙上前。

兵丁们七手八脚地将两人拖到安全地带,扑灭他们身上的余火。赵知俭已被浓烟熏晕,但还有气息。而赵铭,则咧开被熏黑的嘴,对凌越露出一个艰难却带着几分憨气的笑容:“老爷……没……没误事吧……”

凌越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个平时看似胆怯的仆从,又一次救了他,也救了案子的关键!

火势最终被扑灭,柴房已烧毁大半。勘查发现,火源起于屋内堆放的干草,疑似有人从窗外用箭矢之类的工具将火种射入,精准引燃。显然,这是一次有预谋的、针对性的灭口行动。

对方虽然反应极快,但终究慢了一步!

赵知俭被救醒后,得知自己险些被灭口,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彻底崩溃。为了活命,他不仅再次确认了之前的供词,更是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线索:在他提调官衙门值房的办公桌暗格里,藏着他与“慈云斋”掌柜往来传递消息的几张密信底稿,以及……一小块未曾用完的、“老先生”通过王书吏赏赐给他,让他“关键时刻防身用”的“彼岸香”凝脂!

这简直是天赐的证据!

凌越立刻亲自带人赶往提调官衙门。在赵知俭指认的暗格中,果然找到了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块黑色凝脂,以及几张写着隐语的密信。经周墨和匆匆赶来的沈荆澜(凌越以查验毒物为由再次请她入院)共同辨认,那凝脂正是“彼岸香”原物,气味性状与孙秀才药膏中的诡异成分、蜡烛芯里的添加物完全同源!而密信的内容,虽用了隐语,但结合赵知俭的供词,足以证明他与慈云斋勾结的事实!

铁证如山!

人证、物证、作案动机、手法还原……所有证据链完美闭合!

凌越立刻将所有案情、证据、口供整理成详尽的文书,呈报给钱学士和刑部郎中。

明远楼内,两位上官看完卷宗,脸色都是变了又变。震惊于案情的诡谲复杂,后怕于科举大典险些被毁,更惊惧于背后牵扯出的东南势力和那位神秘的“老先生”。

“凌副使……此案……你办得很好!非常好!”钱学士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撼,“若非你明察秋毫,洞悉奸谋,我等着怕都要成为千古罪人!”

刑部郎中也面色凝重:“案情虽明,然幕后元凶仍未落网,东南隐患甚巨。本官会立刻拟写奏章,八百里加急呈报京师,并咨文浙江巡抚及东南各省,严查慈云斋及关联势力!当务之急,是立刻稳定贡院局面,确保乡试顺利进行!”

凌越拱手道:“二位大人英明。真凶赵知俭已认罪画押,罪证确凿。其余涉案杂役、号军皆可 依法 论处。贡院内毒源已清除,下官建议,可即刻公告士子,言明系奸吏作祟,已被正法,以安人心。第三场考试,可如期进行!”

很快,盖着提调官衙门和按察使司大印的安民告示贴遍了贡院各处。公告言简意赅,称有奸吏受不法之徒蛊惑,欲以邪术扰乱考场,现已被擒拿正法,邪术已破,望诸生安心应试。

消息传出,贡院内积聚了数日的恐慌和猜疑气氛顿时为之一清!士子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被搬开了。虽然对“邪术”细节仍有各种猜测,但官府迅速破案并公开结果的行为,极大地稳定了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辰时正刻,第三场考试的锣声终于清越而平稳地敲响。经历了这场风波的士子们,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再次走入号舍,提笔研墨,开始最后一场策论的考试。

贡院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庄严与秩序。阳光洒落在密密麻麻的号舍上,只听得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巡场官员轻柔的脚步声。

凌越站在明远楼上,望着这片终于回归正轨的考场,长长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连日来的高度紧张、殚精竭虑,此刻终于暂时得以放松。一种巨大的疲惫感席卷而来,但随之而来的,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

案件破了,科举保住了。虽然最大的黑手“老先生”依然逍遥法外,东南的隐患依然存在,但至少,眼前的危机已经解除。

就在这时,王砚悄悄走来,递上一封散发着淡淡药香的信:“大人,沈姑娘的回信。”

凌越心中一暖,接过信,走到一旁安静处拆开。

沈荆澜的字迹依旧清雅,却透着一股轻松的意味:

“凌大人台鉴:闻闱内风波已定,奸人伏法,大典得续,妾心甚慰。大人神断,挽狂澜于既倒,实乃万民之幸。” “彼岸香凝脂已验看,确为毒性之源,其性诡谲,遇热生变,与妾身所阅杂记所述无二。然其提炼之法,似与东南沿海疍民或番邦秘教有关,深远莫测,大人日后查案,万望谨慎。” “另,前日得大人手书,详述案理,逻辑缜密,令妾身如临其境,钦佩不已。大人于百忙之中,尚不忘致信,妾身感念于心。区区微劳,不足挂齿。唯愿大人善加珍摄,勿过劳神。” “窗外天光正好,想必贡院内已是云开月明。盼他日得闲,再与大人探讨药石之理。”

信的最后,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慰与真诚的关切。尤其是那句“盼他日得闲,再与大人探讨药石之理”,已然超出了纯粹的公务往来,带上了一丝朋友般的期许和暖昧。

凌越看着信,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封信熨帖了不少。他将信仔细折好,与之前那封一起,小心收入怀中。

此刻,阳光正好。贡院内的考试正在平稳进行。

然而,凌越深知,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慈云斋、老先生、东南海上的阴影……这一切都还未结束。他破获的,只是一场序幕。

但至少此刻,他赢得了短暂的胜利。

他转身,对秦虎和周墨道:“走吧,我们该去写结案陈词了。然后……”他顿了顿,望向贡院之外的方向,“……该好好想想,怎么去会一会那个‘慈云斋’了。”

科举的危机已然解除,但凌越的征途,还远未结束。而那根自桐花寺伊始,贯穿漕运案,直至此次科举案的,关于海灯油与东南阴谋的线,终于被彻底揪出,虽然仍未断,却已清晰在目。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