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 第72章 整肃军纪,稳固边防

宣府镇的天空,似乎比往日更蓝了一些,虽然寒风依旧凛冽,但那股笼罩在军民心头、令人窒息的压抑和恐惧的阴云,却随着白骨案的告破而渐渐消散。

总兵衙门前的校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将士。从各级将官到普通军户,人人屏息凝神,目光复杂地望着点将台上那面迎风招展的“杨”字大旗,以及旗下肃然而立的总兵杨钊和按察副使凌越。

杨钊一身戎装,按剑而立,脸色依旧沉肃,但眉宇间那股因被蒙蔽和挑衅而积郁的暴怒已然化为冰冷的杀意。凌越则身着獬豸补子官袍,身形挺拔,目光扫过台下众多饱经风霜、带着期盼与惶恐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带人犯!”杨钊声如洪钟,打破了校场的寂静。

在一阵沉重的铁链拖曳声中,副将王保、以及一干参与克扣军饷、倒卖军资、为虎作伥的军中蠹虫共计十余人被五花大绑地押了上来,跪倒在台前。他们个个面如死灰,魂不附体。王保更是瘫软如泥,需要军士架着才能跪住。

杨钊踏步上前,目光如刀锋般刮过这些昔日的部下,声音沉痛而愤怒:“尔等食君之禄,受国之恩,身负守土之责!却利欲熏心,贪赃枉法,克剥士卒,以至军户冻饿逃亡,怨声载道!更甚者,竟敢勾结外敌,戕害袍泽,以邪术乱我军心,几坏我边关防务!其行可诛!其心当剐!”

他每说一句,台下将士们的呼吸便沉重一分,许多底层军士的眼中更是燃起了压抑已久的怒火。

“依《大明律》,勾结外敌,谋叛大逆,该当何罪?”杨钊厉声问道。

台下监刑官高声回应:“律载:谋叛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家属流放三千里!财产没官!”

“好!”杨钊猛地一挥手,“王保等首恶元凶,罪证确凿,依律明正典刑!即刻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或斩立决,或杖一百流三千里!其非法所得,尽数抄没,发还受害军户,或充作军饷!”

命令一下,校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欢呼和啜泣声!那些深受其害的军户们,终于看到了天日,看到了公道!

王保等人被如狼似虎的刀斧手拖了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极其严厉的制裁。

处理完首恶,杨钊语气稍缓,但依旧严厉:“军中其他涉案不深、或有失察之责者,自今日起,戴罪立功!若再有不法,定斩不饶!各营将领,需深刻反省,整肃营伍,若再出现克扣军饷、虐待士卒之事,本镇定严惩不贷!”

一番雷厉风行的处置,如同一场风暴,涤荡着宣府镇军中的污浊之气。将士们既感到畏惧,也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希望。

接下来,便是安抚人心。杨钊当场宣布,将从抄没的赃款中拨出专款,优先补发拖欠最久的军饷,抚恤白骨案中死难军户的家属,并改善军营伙食、添置越冬衣物。

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赢得了台下将士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和拥戴。军心士气,为之一振。

凌越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稍感宽慰。乱世用重典,杨钊的手段虽然酷烈,但对于眼下积重难返的边军来说,无疑是必要的。

仪式结束后,凌越并未停歇。他深知,斩除几个蛀虫易,根除滋生蛀虫的土壤难。他与杨钊深谈数次,结合此次案件的深刻教训,详细分析了边军制度,尤其是军户制度的种种弊端。

“军户世袭,不得脱籍,实则形同囚徒。上官视其如奴仆,盘剥克扣视为常事。士卒毫无盼头,逃亡者众,留下者亦无心奋战。如此军队,纵有雄关利炮,又何来战力可言?”凌越一针见血地指出。

杨钊闻言,长叹一声:“凌大人所言,何尝不是?老夫亦深知其弊,然积重难返,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唉……”他摇了摇头,未尽之语中充满了无奈。朝廷党争不断,财政拮据,根本无暇也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边军的问题。

凌越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提出的改革建议很可能石沉大海。但他还是连夜写下了一份长达万言的《陈边事疏》,详细阐述了边军现状之危、军户制度之弊,并提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如严格审计军饷发放、设立军士申诉通道、严惩克扣贪污、尝试以募兵制部分替代世兵制、改善边军待遇以提高战斗力等。

他知道,这份奏疏很可能被朝中某些人如徐世峰之流斥为“妄议祖制”、“沽名钓誉”,甚至可能引来更大的攻讦。但他还是让信使以加急方式送了出去。只求能在皇帝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只求能为这些苦守边关的将士们,尽一份心力。

处理完这些公务,已是深夜。凌越回到小院,只见沈荆澜的房间还亮着灯。他轻轻推门进去,看到她正伏案疾书,桌上堆满了药材和笔记。

“这么晚了,还在忙什么?”凌越轻声问道,为她披上一件外袍。

沈荆澜抬起头,眼中带着疲惫,却也有光:“我在整理那奇毒香料的成分和解毒之法。此物危害极大,若能弄清其原理,或许将来能救更多人。而且……”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总觉得,这种混合了西域、苗疆甚至海外成分的毒方,其来源绝非寻常。‘老先生’麾下,恐怕网罗了天下各处的奇人异士和邪门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凌越点点头,拿起她的一张笔记,上面画着一些复杂的成分结构草图,神色凝重:“是啊,他的触角,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广。宣府一案,我们只是斩断了他一条触手,伤及其皮毛而已。”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冰冷的月色:“王保至死也只承认贪财,对‘老先生’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阿古达木所知也有限,只知那汉人使者手持红莲令,神秘莫测。这条线,到了这里,似乎又断了。”

沈荆澜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但我们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我们知道了他的手段,他的部分力量来源,以及他那可怕的野心。而且……”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粒干瘪的红色浆果和一点细微的黑色粉末:“这是那日四海驿的粟特老者留下的浆果,还有我从阿古达木的毒烟罐内壁上刮下的一点特殊残留。这残留物……我反复验看,其质地和成分,不像中土或西域之物,倒像是……极东海外,某种罕见火山矿物的提炼物。”

“海外?”凌越眉头紧锁,“又是海外……‘老先生’的根基,难道在海上?”

“或许,他无处不在。”沈荆澜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像一张无形的大网。”

凌越沉默片刻,缓缓握紧了拳头:“无论如何,网再大,也有收起的时候。宣府事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江南的账,还有那徐世峰,也该好好算一算了。”

他知道,返回江南,意味着将面对更复杂的官场斗争和更隐蔽的敌人。但经过边塞风雪的洗礼,他的意志愈发坚定。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极轻微的“嗒”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钉在了窗棂上。

凌越和沈荆澜同时警觉。秦虎立刻冲入院中查看,很快回来,手中拿着一枚小巧的弩箭,箭杆上绑着一小卷绢帛。

“大人!窗外发现的!没看到人!”

凌越接过弩箭,解下绢帛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笔迹娟秀而陌生:

“红莲将绽于南,旧故留心。知名不具。”

红莲将绽于南?!旧故留心?

凌越和沈荆澜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巨大的疑云。

这送信人是谁?是敌是友?这警告是真是假?“老先生”的下一个目标果然是江南?而“旧故”又指的是谁?

刚刚平静下来的局面,瞬间又布满了迷雾。

凌越攥紧了那卷绢帛,目光再次投向南方。

归途,看来绝不会平静了。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