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10章 于谦薄有家资?

长兴公府的喜宴散后,于谦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寻了个由头,与陈兴并肩在府内的回廊下踱步。

于谦叹了口气,声音压得较低:“公爷,今日找您,实是有一件棘手事,想听听您的主意。”

“但讲无妨,可是兵部武库又缺银子了?”

于谦摇摇头,眉头紧锁:“是陛下。陛下今日召见户部堂官,问及国库收支…”

“唉,户部那边支支吾吾,只说艰难。陛下虽未明言,但意思很明显,希望朝廷能再开源节流,尤其是…开源。”

他看向陈兴,目光锐利:“陛下或许不知,但我却清楚。”

“先帝留给今上的家底,虽经大战消耗,犒赏抚恤支出巨大,但绝不至于如此短时间就捉襟见肘至此。”

“这其中…怕是有些蠹虫,又肥了不少。”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了几分:“下官知道公爷于理财生财之道,颇有奇能。”

“昔日公爷便常有点石成金之妙笔。”

“如今国事维艰,百废待兴,北边瓦剌虽退,隐患犹在,南方也不甚太平,处处都要用钱。”

“我思来想去,此事或许还需公爷助力一二。”

陈兴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于谦这话两层意思:

一是真需要搞钱的路子;二是怀疑内部有贪腐,希望借他这把“快刀”去处理。

或者至少,搞来的钱别轻易被贪了去。

陈兴不由得想起洪武年间,自己协助锦衣卫查办第一个大案——驸马都尉欧阳伦走私茶马、贪渎枉法的情景。

那血淋淋的场面恍如昨日,可这贪腐之事,竟如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一茬,从未真正根除过,真是令人头疼。

陈兴笑一下,揉了揉额角:“廷益,您这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搞钱…法子或许有,但需细细筹划。”

“既要来得光明,不致坏了朝廷体面,又要能填得上窟窿。至于查贪…”

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的调侃:

“这事儿从洪武爷那时起就没断过,杀的人头滚滚,也挡不住后来者。光是杀和查,怕是治标不治本。”

陈兴忽然心念一动,一个念头闪过。

他回想起现代网上冲浪时,大家没少吐槽老朱家给官员发的俸禄实在太低。

那点微薄薪水,若不贪不占,连养活一大家子、维持基本体面都难,逼得清官也得想办法搞“灰色收入”。或许…

陈兴眼神微亮,对于谦道:“我倒有个想法。搞钱,我想办法。查贪,你来主持,我武力支援,这没问题。”

“但除此之外,我们或许还得向陛下进言一事。”

“何事?”

“给百官加俸!”陈兴语气肯定,“而且是要实实在在地加!”

“让像你这样的清廉的官员,仅凭俸禄就能体面地养家糊口,不必为柴米油盐折腰。”

“你想想,俸禄过低,犹如逼良为娼。不能要求人人都如你于廷益!”

“这样虽不能杜绝所有贪腐,但至少能堵住许多人的口实,也让真正清廉的官员能活得下去。”

“陛下若真想肃清吏治,此事或可为之根本之一。”

于谦闻言,悚然一惊,他自然深知底层官员俸薄之苦,但从未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反腐问题。陈兴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于谦缓缓点头,目光深邃:“公爷过奖。加俸…此事若提,必遭非议,言官们会说是与民争利,徒增国库负担。”

“但…您所言,确有其理。只是,钱从何来?加俸又需一大笔开销。”

陈兴微微一笑:“所以得先搞钱,把蛋糕做大。”

“等我寻到稳妥的生财之道,有了底气,再与陛下商议加俸之事,便顺理成章。”

“届时,你于廷益手持反腐利剑,我这边提供薪俸之源,双管齐下,或可见效。”

于谦郑重拱手:“既如此,于某便静候佳音。开源之路,拜托公爷了!查贪之事,我明日便着手布置。”

陈兴点头:“只是开源千头万绪,还需从长计议,容我细细思量一番,有了眉目,再说与你。”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几句,于谦便告辞离去。

陈兴独自站在月光下,看着于谦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搞钱、加薪、反腐…这大明天下的痼疾,真是从洪武到现在,怎么都绕不开啊。

他开始在脑中飞速盘算起各种“搞钱”的方案,以及如何说服那位年轻又缺钱的景泰帝,同意给官员们“涨工资”这件事。

这一想就是整整一周,毕竟穿越前的生活距今已经快七十年了,确实记忆模糊。

陈兴先把自己大概能整出来的列个遍,再逐一回想细节。把其中有把握成功的罗列,最后进行筛选。

只见他对着案几上的羊皮纸喃喃自语:

"肥料?眼下大明连硝石提纯都费劲,弄硫酸得烧多少硫磺?老百姓怕是更信牛粪堆肥。"

"杀虫剂…,苦参、藜芦这些草药熬汤或许管用,可漫山遍野的蝗虫哪是几桶苦水能对付的?真要推广,怕是得先教会全天下农民认生物碱分子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保健品…还是算了,别钱挣到了,再把皇帝搞去炼丹了,划不来。"

"宣德纸、湖笔、徽墨,这些物件儿早被商家吃透了。我若改良工艺,不出三月满大街都是仿冒品。"

最后,陈兴重重圈住"金融"二字:

"盐引茶引本就是现成的信用凭证,只需给个还本付息的由头。那些晋商徽商囤着金山银山,正愁没处下崽呢。"

他忽然冷笑一声:"后世那些金融衍生品,什么CDO、比特币,把老百姓兜里的铜钱骗得干干净净,倒不如咱这盐引实在。”

“至少朝廷拿了钱真去修长城,不像他们拿数字玩击鼓传花。"

“都说金融暴利堪称印钞机,没想到咱平头百姓小陈也有机会玩上一玩。”

等方案交到于谦手中时,陈兴特意叮嘱:"务必告诉祁钰,这债券得写明利息和期限。”

“当年夏原吉用盐引换米,结果商人拿了引却兑不到盐,闹得边镇缺粮。咱可不能卷了钱就跑路。"

同时心中腹诽,p2p卷了钱就跑的事,咱金融小陈不能做。

走完神,陈兴又说:"切记,定要在祁钰答应涨俸禄之后再拿出方案。”

两刻之后,于谦捧着陈兴的羊皮纸,在乾清宫丹墀下望着琉璃瓦上斑驳的树影。

想起二十年前巡抚山西时,亲眼见过七品知县因月俸五石米无法安葬病逝的老父,最后竟在公堂悬梁自尽。

此陈兴那力透纸背的“涨俸禄”三字,恰似当年山西百姓饿殍遍野时,他在奏章里写下的“开仓放粮”四字般沉重。

“陛下,这方案确能解国库燃眉之急,但陈承兴有个请求。”

于谦将羊皮纸平铺在御案上,目光扫过朱祁钰惊喜的眉头,“他要求朝廷为文武百官涨俸禄。”

殿内烛火骤明,朱祁钰手中的朱笔在奏疏上划出歪斜的墨痕:“于先生…户部…没钱…”

“臣知,但陛下可曾算过,洪武年间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如今折成宝钞不过二十贯。”

“上月臣亲眼见吏部员外郎典当朝服换米,堂堂六品官的青罗袍,竟只换得三斗粟米。”

于谦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锭成色不足的碎银:“这是臣今日在西市买笔墨时,掌柜找的火耗银。”

“百姓交十两税银,到国库只剩八两,中间二两全进了胥吏腰包。”

朱祁钰的指节叩击着御案:“先生是说,涨俸禄能止贪?”

“非止贪,是让官员活得像个人。”于谦展开带来的《大明会典》,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半片发霉的麦饼:

“洪武二十六年定的俸禄,到宣德年间折钞,一石米只值三十文。”

“如今京师米价涨到五钱一石,七品官年俸九十石,折银不过四十五两。”

“臣上月巡阅太仓库,看见管库的老吏用草绳捆扎官服,问他何故,他说‘新补的布衫要留给儿子娶亲’。”

烛芯爆出脆响,朱祁钰的影子在金砖地上摇晃:“可……”

“陛下!”于谦突然提高声调,惊飞了檐下栖鸟: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耗费白银六百万两,却未听说官员因俸禄不足而贪墨。”

“如今边患频仍,官员却连誊抄军报的纸张都要自掏腰包。”

“陈承兴在方案里写得明白,发行军需债券需户部核算利息,需工部丈量屯田,需吏部考功。”

“可如今户部郎中连算盘珠子都生锈了——不是懒,是穷得买不起新算盘!”

朱祁钰沉默片刻,目光落在羊皮纸上“盐引债券”四字:“若依此策,需涨多少?”

“至少三倍。”于谦从袖中取出陈兴手绘的俸禄折算表:

“正一品月俸折银二百两,七品官增至十五两。”

他指着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陛下请看,宋代宰相月俸三百贯,折合白银三百两,故有‘重禄养廉’之说。”

“我朝官员俸禄仅为宋时十分之一,却要承担比宋代繁重三倍的赋税征收、河工督办、军饷转运。”

“三倍?”朱祁钰捏着表的手指微微发颤,“这光靠一项开源之策够吗?”

此时殿外传来更鼓三声,朱祁钰起身推开雕花窗棂,望着西苑荷塘里凋零的莲花。

他想起去年秋祭时,礼部尚书竟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祭服,被御史参劾失仪。

“好吧…就依陈承兴所言。”他转身时,御案上的朱笔已重新蘸满朱砂:

“但需写明,俸禄按考功结果分三等发放。若有贪墨——”

他笔尖重重落下,在羊皮纸上划出渗血的红痕。

于谦摩挲着诏书的龙纹印泥说道:“陛下此举,堪比汉文帝废除肉刑。”

朱祁钰的手指划过诏书末尾的玉玺印记,心想长兴公府是又出了能人啊。

“兴安,着陈承兴即刻前来。让他好生讲解,这债券若有分毫差池——朕便拿他的俸禄去填窟窿。”

于谦仰头大笑:“陛下放心,这债券若出问题,臣愿也将家资充公”

“先生,你这家资…哈哈哈哈…”

殿内君臣皆笑,窗外秋风掠过,将案头陈兴的方案吹得哗哗作响。

那页纸上“盐引债券”四字旁,不知何时被人用蝇头小楷补了句批注:俸禄者,非养贪,乃养国之栋梁也。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