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 第274章 君臣隔阂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274章 君臣隔阂

作者:山泽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1: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哦?”

“大哥,臣弟同四弟一起,连同沈三石一起去了褚家府邸。”

“现如今京城粮商多已加入朝廷商会。”

“不仅如此!”朱棣也紧跟着说道:“褚家商会以为京城各大商会,除粮商以外,现今已有五成商户加入朝廷商会。”

看着朱棡、朱棣面带微笑,默默看向自己好似有请功之意。

朱标也不吝啬,当即出声赞道:“此事办的不错,接下来便由沈三石以商会头领的身份,出面约束各地商户。”

语罢,朱标看向朱棡、朱棣再次问道:“低价粮抛售一事进展如何?”

“回大哥的话!”朱棡抢先道,“京城粮商现今已有八成开仓放粮,售粮价格也和朝廷一般,为市价的九成。”

“而且褚家虽未言说要加入朝廷商会,可褚家长子楮实豪事后前去拜见,其保证今后会同朝廷一并抛售低价粮。”

“好!”朱标微微颔首,温声说道:“这份差事办的不错。”

“约束商贾于民间而言已无太多阻碍。”

听到朱标话中有话,朱棡紧跟着便出声问道:“大哥,可是朝中大臣又有反对之声?”

“当然!”朱标还未开口,一旁的蓝玉便没好气道:“自打陛下决意抛售低价粮开始,朝中反对之声便从未断绝。”

“那些文人夫子左不过是说朝廷不当涉及商贾,不可与民夺利。”

“类似这样的奏疏,每日不下数十道,真不知道内阁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这样的折子竟也敢一股脑全数送至陛下跟前!”

语罢,蓝玉也觉自己说的太多,连忙站起身子打算向朱标请罪。

只不过对他方才所言,朱标却全然不在意其失礼之处。

“朕去年提拔的马虎等人,如今要么于军中效力,或随太上皇一同征讨倭国,或驻守北境安抚草原部族。要么便下放地方,担任一地之职。”

“眼下内阁还是李善长、刘伯温、詹同这些老臣做主。”

朱标脸上并未有半分怒意,随意说道:“韩国公对沈三石早有不喜,诚意伯也是不愿朝廷过多涉足商贾之事。”

“至于詹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所以朝中文臣反对抛售低价粮的奏疏,内阁自然全数送至御前。”

朱标微微一顿,此刻眸光却也多了几分厉色继续道:“只是这些个老臣不知道的是,这些上表劝阻的文人夫子中有多少是受了京城商会的好处。”

“他们更不知道京城各大商会每年仅孝敬官员,上下打点所需花费的银两便超过百万之多。”

“眼下见朝廷有意插手商贾,这些文人夫子直觉朝廷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一个劲儿的上书劝阻。”

听到这话,朱棡眉头一横,当即请命道:“大哥,臣弟愿率锦衣卫查抄这些收受贿赂的官员府邸!”

“是啊大哥!”朱棣也是满心不悦道:“父皇和大哥向来治贪极严,可这些官员竟敢收受商人贿赂,属实狂悖。”

“臣弟也以为应当严惩!”

待朱棡、朱棣说完,蓝玉也不自觉站起身子,此刻一队虎目紧紧盯着朱标桌前堆积如山的奏疏。

只要朱标松口下令,那他便可按照奏疏的名单按图索骥,挨个造访劝阻的官员。

可也就在众人等着朱标下令之时,却见朱标轻笑一声,随即默默摇了摇头。

“大哥要饶恕他们?”

“何谈饶恕二字。”

朱标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随即淡淡道:“锦衣卫现已查明,这些上书劝阻的官员虽收了京城商会不少好处。可归根结底,无论是先前还是眼下,他们并无枉法之举。”

“嗯.....”

“毕竟朕打算约束商贾,于历朝历代也都是头一遭,官员多有反对之意,也属实是无可厚非。”

“况且!”

朱标站起身子,缓步走到众人跟前,温声说道:“这二年来,朝中也是发生了许多大事。”

“先前为了整肃吏治,勋贵案、胡逆案,世家案、江南案,等等等等。”

“朝中文臣也是杀了一批又一批,主事官员也是换了又换。”

“书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动不动便要大兴屠刀,还算个屁的烹小鲜!”

待朱标说完,在场三人相互对视,便也不再坚持。

只是他们总感觉此次朱标从倭国战场上回来,似乎心性愈发柔和了许多。

毕竟若是放在先前,凡有官员敢收受贿赂,无论是否确有不法之举,朱标自然也是断然不会容忍的。

而如今,无论是对待民间商贾亦或是对待反对之朝臣,朱标无疑是多了几分仁慈。

然而实际上!

并非朱标改了性子,自此以后吃斋念佛。

实在是朱标觉得他们老朱家的官的确不太好当。

两年之间,种种大案,官员早如惊弓之鸟,心中惶恐自难掩饰。

倘若因此次自己这个皇帝开千古先例,打算以朝廷插手商界,因此便要惩治诸多朝臣,那自己岂不成了以一人喜好夺朝中官员生死的暴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况且话说回来,如今倭国战事正是吃紧之时,接下来更是要紧盯爪哇以及安南的战事。

朱标也实在不想此时过多严惩朝中官员。

“朝中反对之事,朕不予理会,任由文臣进言便是。”

“只是民间来说,朝廷设立的商会不过初具规模,现在仍不可掉以轻心。”

“告诉沈三石,让他格外谨慎,断不能出现差池。”

听到朱标这话,朱棡、朱棣应了一声,便也径直朝门外走去。

一个半月,朝中还算安定。

哪怕时常有朝臣进言提议停售低价粮,劝阻朱标放弃约束商贾的奏疏更是经常送至案前,可见到朱标不予理会,那些个朝臣便也不敢闹出太大的动静。

毕竟众人也是明白,朱标虽未严惩劝谏的朝臣。

可说到底,他们也知道朱标这位皇帝并非是什么软弱的性子。

倘若再闹出似劝阻朝廷设立锦衣卫那般,一众文臣到奉天门前静坐的乱象。

到那时朱标再怎么心怀仁慈,也不得不动手惩处他们。

总的来说,这一个多月过的还算平稳。

“半月之后,大明各省便要开始陆续秋收。”

“韩国公,各地官员入京缴纳税收之事,安排可还算妥当?”

谨身殿内,朱标刚一说完,李善长当即起身回道:“月前陛下命李景隆率领朝中有为臣子前往各地,监督今年秋收之景。”

“似先前那般苛收民税,诸如大斗入小斗出的乱象绝然不会发生。”

“今年各地向户部缴纳税银、税粮也都有朝廷下派的官员亲自运送,税银、税粮自地方开始装车,一路不停,直到京城方能启封。”

说话之时李善长神采奕奕,眉角也带着几分笑意。

他李善长身居高位多年,负责的也多是后勤。所以自前元开始,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空印报税之法,李善长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更重要的是,李善长很了解老朱是个什么性子。

所以李善长无比清楚,空印报税之法就是没有被点燃的火药桶,而包括他在内的诸多大明官员,无论朝臣亦或是地方官员,一个一个都是坐在这火药桶上。

先前李善长不是没有想过找个其他法子,代替空印报税。

可苦思多年终究也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也正因如此,每年只要一到秋收之后,他李善长便要战战兢兢一个多月,只等户部典查好各地账目后,方能松一口气。

然而今后,他李善长每逢秋收便再也不需战战兢兢了!

今年朱标新开一法,将京官下放至地方,负责运送税银、税粮。如此便彻底解决了空印报税随时能带出的大明震荡。

更为主要的是,这些下放到地方的京官也并非随意指派。

其中多以李景隆、邓镇、徐允恭这些自小跟在朱标屁股后头长大的勋贵二代为主。

其次便是朱标亲自选拔的,毫无朝堂根基的新科士子。

这些人有些相同的特性,一来对朱标忠心耿耿,二来在朝堂上也没有明确立场。

如此一来,不仅能防止地方官员借收缴税款、税粮时,苛待百姓,中饱私囊。

更是能确保地方税银、税粮完好无误,送至京城,入户部归账。

让李善长觉得难能可贵的是,朱标这法子绝不是临时起意,仅朱标将李景隆等人从倭国战场带回京城便可看出,朱标定是事先便已想好。

如此说来,先前空印报税之事,朱标也定然知晓。

和刚直过甚,近乎不近人情的老朱不同。朱标同样也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儿。

可朱标好就好在宽以度人,能明白先前近十年里大明地方官员采用空印报税之法,也属实是不得已之举。

明白这点后,李善长自然长舒口气。

毕竟朱标是知道空印报税的,眼下不予惩治,那今后只要地方官没有太大过错。

先前空印报税的罪过也就被如此遮掩了过去。

“陛下英明之处,非我等朝臣尽可洞悉。”

“然陛下命李景隆等人下放地方,监督、负责、统筹地方税收,如此一来,属实乃千古良策。”

见李善长一时激动,吹捧个不停。

朱标微微颔首,将其打断后,继续问道:“今年秋收尤为重要,朝廷需要今年赋税去做更多的事,我朝也需今年的税粮应对领边诸国。”

“韩国公,各地粮仓扩建可否进展顺利?”

“顺利,顺利!”

李善长忙点头回道:“蒙陛下恩旨,河北、北平两处官仓扩建三倍有余,加之先前河南、山东等地粮仓,朝廷于北方可存粮三百万石。”

“其次,泉州、云南以及东藩岛粮仓也已建造完毕,共可存粮五百万石。”

“之后,苏杭、渤海等港口附近也建有粮仓,共可存粮五百万石。”

尽管朱标从倭国回来时便曾说过,眼下大明当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可擅开战事。

可李善长却也明白,就老朱家这爷俩的性子,朝廷安定,百姓富足之后,那必然是开疆拓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北境归服,高丽、倭国尽灭之后。

大明的重心自然是南方诸国,泉州、云南、东藩岛建造粮仓,无疑是在为将来跨海南下,向西南进军做准备。

若今年秋收之粮真如朱标所言那般,乃往年十倍之数,恐怕三五年内,大明便要再次兴兵。

同样。

待李善长说完,一旁的刘伯温、詹同等人自然也都明白朱标在南方建造粮仓的用意。

而且和不愿忤逆朱标的李善长相比,他们更不愿见朱标这样一位本可功盖唐宋,治隆千秋的不世帝王,最后落一个穷兵黩武的骂名。

深吸口气后,刘伯温缓缓起身冲朱标拱手道:“陛下容禀,倘若今年秋收当真如陛下先前所言,仅今年秋收之粮便是往年数十倍。”

“臣以为,此定是陛下得天所命,龙御万方,此乃上天庇佑大明......”

就在刘伯温出声的同时,朱标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刘伯温这家伙少有吹捧,如今更是毫不掩饰,直接吹捧自己为上天都认可的明君。

那紧接着,这老家伙定是要说出些让自己不甚愉悦的话来。

和朱标想的一样。

刘伯温龙门阵刚一摆完,紧跟着便直言说道:“可是陛下,所谓谷贱伤农。”

“今年秋收粮产富足,自是国朝之幸,可却并非百姓之福。”

“自然!百姓温饱自然不在话下,可秋收之粮激增十倍,粮食价格也必然下跌近十倍。”

“如此一来,百姓辛苦更多,得利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会更少!”

闻听此言。

朱标虽隐隐有些不悦,可却也不得不承认刘伯温所言有理。

凤阳三司研制出的高产谷物,耕种之时的确要比先前的谷物种植更加费心,也更加费力。

再加上粮食储存时的损耗,倘若粮价当真下降十倍,那百姓今年得利恐怕还真会比往年更少一些。

刘伯温说话虽不怎么讨喜,可他却总能说到朱标没来及考虑到的地方。

“因此微臣以为,我朝民生富足,仍需一代人辛苦经营。”

“南方粮仓,或可废除!”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