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457章 魏国历代君主6

秦国知道魏国在秦国安插了一些间谍,但假装不知道这些人是间谍,请他们代秦国向信陵君表示祝贺,问信陵君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安厘王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毁谤信陵君的话,渐渐地就信以为真。

魏安厘王免除了信陵君的上将军职务,信陵君清楚自己是因为有人毁谤而被解职,于是推托有病,不再上朝。从此以后,信陵君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并且常常跟女人厮混,沉溺于酒色之中。信陵君这样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因饮酒无度患病而死。

同一年,魏安厘王也去世了。秦昭襄王得到信陵君已死的消息,就派将领蒙骜率军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邑,在占领的魏国领土上设立东郡。从此以后,秦国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侵占魏国领土,十八年后,彻底消灭了魏国。

信陵君德高才俊,身边又有大批的俊杰相助,堪称魏国的中流砥柱。秦国知道,信陵君是秦国侵略魏国的最大障碍。要想战胜魏国,就必须清除信陵君这只拦路虎。为了清除信陵君,秦国实施了反间计。

秦国通过多种手段在魏安厘王面前毁谤信陵君,终于动摇了魏安厘王对信陵君的信任,促使魏安厘王解除了信陵君的军权。不久,郁郁不得志的信陵君因为酒色过度抑郁而终,魏国的护国柱石轰然瓦解。没有了信陵君这一障碍,秦国对魏国肆行侵略,日渐蚕食魏国的疆土,最后终于彻底消灭了魏国。

秦国实施反间计的效果,确实抵得过千军万马。

龙阳之好

魏王与宠臣龙阳君同坐在一条船上钓鱼,龙阳君钓了十几条鱼便流泪了。魏王说:“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吗?为什么不告诉我呢?”龙阳君回答说:“我没有什么不称心的事。”魏王说:“那么,为什么要流泪呢?”回答说:“我为我所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

回答说:“我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便只想把以前钓到的鱼扔掉。如今凭着我丑陋的面孔,能有机会侍奉在大王的左右。我的爵位被封为龙阳君,在朝廷中,大臣们都趋附我;在路上,人们也为我让道。天下的美人很多,知道我得到大王的宠信,她们也一定会提起衣裳跑到大王这里来。

到那时,我比不上他们,就成了最初钓的鱼,也是会被扔掉的,我怎么不流泪泥?”魏王说:“贤卿错了!你既然有这种心思,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啊!”于是下令全国,说:“有谁敢说有美人的,就把他罪灭九族。”[

由此看来,帝王身边所宠爱的人,他们施展谄媚阿谀的手段,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掩护自己的办法,也是非常完备的。现在从千里之外有人想进献美人,可献来的美人,难道一定能够受到宠爱吗?假如能够得到

宠爱,国君也未必都会听从那些进献美人的人。而国君身边受宠幸的人,都抱怨那个进献美人的人,他们只见到有祸,而没有见到有福;只见到有怨恨,而没有看到恩惠,这并不是运用智谋的办法。

抱薪救火

安厘王即位后,秦国加紧对魏国的进攻,安厘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魏**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魏**队大将段干崇也十分恐惧,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

这个打算被一个叫苏代的谋士知道了,他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厘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秦国侵略的**。”

苏代举例说:“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

关于他的人物评价《韩非子·有度第六》说道:“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俨然中兴之主。

后世纪念据《辉县市志》记载:魏安厘王冢位于占城镇大梁冢村北,俗称大梁冢,高二丈余,方圆数十亩。《辉县市志》载:大梁冢,古之汲冢也(晋属汲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为汲郡人不准(人名)盗发,得竹书数十部,后人多次整理成不同版本的《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记夏朝以来至魏安厘王二十年事,所传大梁冢为魏安厘王墓冢与史实相符。故大梁冢又称为汲冢,竹书则称为《汲冢书》。清朱右曾和当代陈梦家等重谱战国年表﹐所根据的基本上是《竹书纪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纪年》作者当是魏襄王时的史官。史书、证物都有,竹书纪年出土于汲郡(今卫辉汲城)是不争的事实。

魏景愍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28年),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魏安厘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公元前242年-公元前228年在位。魏景愍王元年(公元前242年),秦拔魏二十城,以为秦东郡。魏景愍王遣人出使赵国,与其结盟,并提出抗秦合纵。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暖为帅。

魏景愍王十五年(公元前228年),魏景愍王去世,其子魏王假即位。魏景愍王,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 ,是魏安厘王之子。魏安厘王在位时,将儿子魏增立为太子。

魏安厘王三十年,信陵君回到魏国,率领楚魏韩赵燕五国的军队在河外大败秦国蒙骜的军队(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当时魏太子增在秦国做人质,秦王欲囚禁太子增,后来有人劝谏秦王,秦王便没有迁怒于太子增。

魏安厘王三十四年(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魏安厘王去世,太子魏增即位,是为魏景愍王。同年,魏景愍王的叔父信陵君魏无忌去世。魏景愍王元年(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秦国国君秦王政派将军蒙骜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等二十座城池,将其设置为东郡。

魏景愍王二年(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魏、韩、赵、卫、楚五国联合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寿陵,秦王政派出军队抵御,于是五国撤军。 同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

魏景愍王三年(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汲地。魏景愍王五年(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 、衍邑。魏景愍王十二年(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景愍王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

魏景愍王十五年(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魏景愍王去世,其子魏假即位,史称魏王假。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魏景愍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25年在位。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东周魏国第八代国君(末代国王)。公元前227-公元前225年在位,魏景愍王之子。

魏景愍王十五年(公元前228年)魏景愍王薨逝,其子魏王假即位。魏王假元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赵政,被秦王政发觉。魏王假二年(公元前226年),新郑有人反叛秦国,遭到镇压。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第三月,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凡八传,历九君,立国179年。秦灭魏,设其为郡县。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为秦国所灭。

史记:魏世家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於魏。生悼子。

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绛。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戮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魏绛卒,谥为昭子。生魏嬴。嬴生魏献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卑。

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并为晋卿。

其后十四岁而孔子相鲁。后四岁,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而与韩、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魏侈与赵鞅共攻范、中行氏。

魏侈之孙曰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共伐灭知伯,分其地。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於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屣然,柰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

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於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於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是岁,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