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614章 晋7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第614章 晋7

作者:风波静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5 14:23: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2

),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中国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

3

司马睿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在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任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永嘉之乱爆发后,他采纳王导之谋,求取南下发展之机,于永嘉元年(307年)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职移镇建邺。在王导、王敦兄弟的辅佐下,优礼南北士族,消灭反抗势力,安置流亡,终得在江南立足。晋愍帝被汉赵军俘获后,司马睿自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得知晋愍帝死讯,遂即皇帝位,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建都建邺,史称东晋。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司马睿被迫在政治上服从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5

但他不甘心受人摆布,遂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推行以法御下、调整中枢、搜括户口、加强军权举措,企图排斥削弱王氏兄弟,振兴皇权。永昌元年(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邺,杀死戴渊,软禁司马睿。王敦在训诫朝廷君臣后,退回武昌,遥控朝廷。

4

司马睿愤懑不已,最终在忧愤中病逝,享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建平陵。2

司马睿在高门大族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又与这些大族矛盾重重,始终受制于大族。这一“君弱臣强”的格局影响了整个东晋历史的发展,直至南朝仍有所体现。

人物生平

皇室疏属

司马睿出身于西晋皇族。祖父司马伷为司马懿的庶出之子,在西晋开国后累封琅邪王,在平吴之役中立有大功。其父司马觐袭爵琅邪王。一生无突出事迹。

7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司马睿生于洛阳。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驾崩,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于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开始了持续十余年的“八王之乱”。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以求自保。据说以忠直闻名的侍中嵇绍此时已对司马睿颇为赏识。

在洛阳时,司马睿仅官拜员外散骑常侍10

所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琅邪人王导。王导出身北方头等士族“琅邪王氏”。他观察局势变化,多次劝说司马睿回到封国,以施展抱负。司马睿虽赞成王导的主张,但却难觅归国之机11

永兴元年(304年)七月,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跟从挟持了晋惠帝的东海王司马越,参加了征讨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争。结果朝廷军在荡阴(今河南汤阴)被打得大败,司马越逃回封国,司马睿与惠帝以及诸王公大臣均被劫掠入邺。不久,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因得罪司马颖而被害。司马睿担心受到牵连,暗中逃出邺城,奔往洛阳。途中险些被黄河岸边的津吏捕获,幸得随从机智解救,才得以幸免。到洛阳后,他马上将家眷接出,回到琅邪封国。12

谋划南渡

永兴二年(305年)七月,司马越实力恢复。为操控朝政,他以西迎天子为借口,联络山东各方镇讨伐占据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临行前,他授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之职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他看守后方13

司马睿延请王导担任平东将军司马,凡有“军谋密策”,都听由王导规划14

这一时期,司马越弑君专权,愈加暴虐。王导等人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于是更加卖力地劝说司马睿出镇建邺。他还利用自己兼参东海王军事的便利条件,争取到了东海王妃裴氏的支持,从而使司马睿在永嘉元年(307)七月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之江南诸军事、假节,得以南镇建邺(今江苏南京)。

7

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长期被排斥,仕进困难,对北人颇有敌视情绪。就在司马睿出镇江南之前,他们才联合消灭了企图割据江东的广陵国相陈敏7

因此,作为素无名望、业绩的皇室疏属,司马睿想要在原吴国境内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政权,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在王导的劝说下,司马睿派王导亲自去造访江南士族领袖贺循、顾荣,二人都应召而至。由此吴地之人望风顺附,百姓归心,“君臣之礼始定”。

在司马睿建立江东政权的过程中,王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对王导极其倚重,并把他比作为萧何。王导得以长居机枢之地18

“朝野倾心,号为仲父”。琅邪王氏的兄弟子侄分别把持了重要职位。永嘉三年(309年)三月,王导从兄王敦成为扬州刺史,建邺更成了王氏的天下。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据说司马睿南镇之初,仍喜饮酒,王导见后,常哭泣劝阻。司马睿答应王导的请求,在畅饮一番后,把酒杯扣在桌上,表达了自己戒酒的决心20

他采纳了王导制定的“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方针,使之成为江东政权的基本国策7

在这一方针引导下,司马睿相继招揽了纪瞻、卞壸、刘超、张闿、孔衍等名士进入幕府19

号称“百六掾”103

于是,一个以南北士族为核心的江东政权初步形成了7

立足江南

永嘉三年(309年),已在山西建立汉赵政权的刘渊前后两次派兵攻打洛阳。总揽朝政的司马越征调出身于吴兴大族的建武将军钱璯以及王敦率军赴援。钱璯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畏惧汉赵军强盛,不肯前行。司马睿奉命催行,并威胁要以军法惩办钱璯。钱璯一怒之下,转而攻打王敦。王敦败逃建邺。钱璯遂公开叛乱,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立孙皓子为吴王,建立政权。司马睿派兵进讨,但因众寡悬殊,未敢交锋。次年(310年)三月,钱璯屡战皆胜,兵逼阳羡(今江苏宜兴),威胁建邺。这时义兴豪族周玘纠合部曲起兵,与政府军合力,终于将钱璯击灭。周玘此前相继主导平定石冰、陈敏反叛,加上讨平钱璯,已是三定江南。司马睿任命周玘为吴兴太守,还擅自特设义兴郡,以示对他的旌奖。擅设郡县一事,已体现出司马睿的独立性。

永嘉四年(310年)十月,汉赵新君刘聪征集大军进攻洛阳,洛阳重新告急。晋怀帝司马炽传檄哀告各地方镇发兵入援,但始终未见一路救兵到达洛阳。朝臣议论纷纷,要求迁都以避兵难。以镇东将军之职都督扬州诸军事的周馥从寿春(今安徽寿县)上书给怀帝,建议迁都到寿春。司马越厌恶周馥此举,于是一面出居许昌,一面北调周馥。周馥素来对司马越专权不满,这次自然不会承命。淮南太守裴硕奉司马越密旨偷袭周馥,失败后逃到东阿,向司马睿告急。司马睿早有并吞周馥之心,于是乘势派兵协助裴硕击败周馥,将其俘获。自此,司马睿控制了与建邺毗邻的淮南,割据范围进一步扩大。7

永嘉五年(311年)三月,司马越病死项城,太尉王衍等王公重臣在奉其丧回葬东海的途中被汉赵军围歼。而洛阳孤立无援,也在不久后被攻陷,怀帝被俘。此时,司徒傅祗、司空荀藩、大将军苟曦、大司马王浚分别在各地建立行台,各奉一位宗室布告天下。其中以荀藩奉立的秦王司马邺行台影响较大,他们传檄要求各方镇出兵勤王。在这些势力中力量最强的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广交五州诸军事司马睿顺理成章被推为盟主。但司马睿无心北上,专意经营江南。7

面对此时北方流民为逃避胡人杀戮纷纷南下的趋势,司马睿采纳王导的建议,极力对其进行招抚。他在长江南北设置了许多侨置州郡县,安置流亡人口,并为这些北来侨民特别设置了一种临时户籍——白籍,使其长期享受减免租税赋役。对于南下的流民帅,则授予要职,使他们为自己效力,如东晋初期的文武重臣郗鉴21

祖逖22

等人,便是在此时陆续南下的。通过这些措施,司马睿取得了北方侨人士族的支持,并使他们成为自己政权的支柱。但这种做法造成江南郡县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混乱,并为大族侵吞户口提供了便利,不利于国家财政的良性运转。

扬州的西部地区属于江州,司马睿想要西扩,必须要控制江州。而当时江州刺史华轶自认为受朝廷任命,不愿意服从司马睿的命令,双方关系十分紧张。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司马睿调周访调至彭泽(今江西鄱阳湖北),对江州的治所豫章(今江西南昌)施压,继而强令江州改易长吏。遭到华轶的拒绝后,司马睿命王敦、甘卓及周访等合兵攻打江州,华轶兵败被杀,江州被占领23

与此同时,豫州刺史裴宪也被司马睿派兵驱逐。由此,他将势力扩张到了长江中游。7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从北方传来汉赵大将石勒准备兴兵南下的消息,建邺震动。不久,石勒引军骚掠豫州诸郡,临江而还,屯兵于葛陂,有渡淮入江、夺取建邺的打算。司马睿将主力全部集中在寿春,任命熟悉水势的纪瞻为扬威将军,统帅各部。由于连降三月大雨,石勒军饱受饥疾困扰,被迫撤退北上,江东形势这才化险为夷。

7

永嘉六年十二月(313年1月),司马睿写信召回被杜弢、王冲起义军驱赶到沌口(今湖北汉阳东南)的荆州刺史王澄,改派名士周顗接任,企图进占荆州。但由于受到流民军的攻击,周顗无法在荆州立脚。

25

无意北伐

永嘉七年(313年)二月,晋怀帝遇害。四月,占据长安的秦王司马邺称帝,即晋愍帝。愍帝任命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一年后又进位丞相2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负责都督陕东诸军事,与右丞相、南阳王司马保“分陕而治”,试图拉拢他们共同抗击汉赵政权的攻势。但司马睿以“方平定江东,未暇北伐”为由,拒不执行愍帝要他收复洛阳的诏令28

当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祖逖上书要求出师北伐时,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给了少量人员、物资,允许他自行募兵出击29

司马睿无暇北顾并非全是托词。在南方,不仅荆州的动乱一直未平,就连位居腹心的扬州也出现了麻烦。这时,不满于司马睿压制的周玘联合东莱大族王恢起兵,打算消灭北来士族,由南士取而代之。后因密谋暴露,周玘遂杀王恢灭口。司马睿不断调动,以羞辱周玘,使其忧愤而死30

临死前要求其子对“诸伧子”复仇。周玘死后,其子周勰在建兴二年(314年)利用吴人对司马睿的不满情绪,再度起兵,招募土豪,声言进讨执政的王导、刁协,声势浩大。司马睿采纳王导的建议,派在朝廷任黄门郎的周勰族侄周莚前往处理事变,最终以温和手段安抚了吴人。司马睿考虑到义兴周氏在三吴地区的影响力,所以没有深究此事,照旧安抚周勰,并任命不同意起兵的周勰叔父周札为吴兴太守,擢升周莚为太子右卫率

31

就在此时,远在荆州的刺史陶侃击败杜弢所领导的流民起义军,并收复了湘州。陶侃的成功,引起了王敦的嫉妒。王敦此时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担任江州刺史,并自行选置官吏,日益骄横。他乘陶侃在返回荆州的治所江陵之前辞行之机,将陶侃扣留,改为广州刺史,另派其从弟王廙接任荆州刺史。此举引发了荆州将吏的抗议,这使得王敦一度想要杀害陶侃,只是担忧与陶侃有姻亲关系的豫章太守周访干涉,故终未动手。

7

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在汉赵军的重围之下,长安内外断绝,兵疲粮竭,司马睿又始终拒绝派兵赴援,山穷水尽的愍帝被迫出降。当这一消息被传到江南时,司马睿整军宿营,作出一副发动北伐以解救愍帝的模样。数天之后,这场政治表演便不了了之。为了给自己解脱塞责,司马睿竟以“漕运稽期”的罪名冤杀丞相府督运令史淳于伯。然而淳于伯之死,引发了朝野部分人士的不满,一时“百姓喧哗,士女纵观,咸曰其冤”,连司马睿的心腹刘隗也出面为淳于伯鸣不平,要求惩办与此事有关人员。最后,幕后主谋王导被迫出面承担责任,请求将其免职。司马睿也没有处罚任何人员,只是承认自己的错杀行为而已。

君臣共治

建兴五年(317年)二月,平东将军(一作弘农太守87

)宋哲带着愍帝临降前所写的诏书逃至建邺。诏书同意司马睿代他“统摄万机”,但要求他在称帝后收复旧都,报仇雪耻,还隐含了对其坐视长安沦陷的不满。于是,司马睿在得到许可后,在众臣的拥戴下,接受了晋王的名号8

自此,他成为晋王朝的唯一代表7

六月,刘琨等一百八十名北方将领联名上书司马睿,进行劝进活动。司马睿因愍帝未死、中原未复而不敢接受。这时,祖逖在收复大片北方领土之后,又在谯县(今安徽毫州)打败石勒军。司马睿借势传檄天下,声称要派遣其子司马裒统军增援祖逖34

然而队伍尚未出发,司马裒即被召回建邺7

这年年底,晋愍帝被汉赵君主刘聪杀死。自此,司马睿称帝的阻碍消失,开始筹划即位前的事宜。太兴元年三月丙辰日(318年4月26日),司马睿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东晋正式建立。35

在登基典礼中,司马睿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他才作罢

36

这一非比寻常的举动,一方面反映了东晋一朝主弱臣强的实际情况。即司马氏的江南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王氏兄弟建立的,而王导、王敦,一内一外,实际把持了东晋政权。时人称这种现象为“王与马,共天下”5

另一方面,随着司马睿地位的巩固和建邺政权统治范围的扩大,他越来越不甘于受王氏兄弟的摆布。司马睿要王导同坐御床,表面上示以尊崇,实际上则在暗示他应该有所收敛。

失驭强臣

称帝之后,司马睿虽然继续对王导、王敦加封官职,但是对王氏的厌恶情绪却愈发加重,态度上十分冷淡。凡是重要的军国大计,他只与尚书令刁协及调外任丹阳尹却仍兼侍中的刘隗密议。在二人的策划之下,司马睿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大族势力、加强皇权的所谓“刻碎之政”。为此,王导借褒奖主张“宁使网漏吞舟”,不“以察察为政”的吴郡士族顾和的举动,表明了自己与司马睿截然相反的放纵士族政策38

王敦则直接上疏夸耀他们弟兄的开国之功,为王导在朝内所受的冷遇鸣不平,并发泄了对司马睿的强烈不满。他还威胁说,自己可能要采取适当的行动39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尽管王敦自恃手握强兵,常有废立之心40

但他之所以迟迟不敢行动,是忌惮另外两位强藩:梁州刺史周访和豫州刺史祖逖。二人的存在使王敦如芒在背,始终不敢有叛逆之举41

太兴三年(320年)八月,周访病逝。王敦闻讯,如去心病,开始与亲信沈充、钱凤等积极谋划起兵部署。7

与此同时,司马睿一面继续排斥王导,削弱他的实际权力;一面努力布置对王敦的防范。太兴三年(320年)年底,他拒绝王敦以沈充为湘州刺史的请求,派谯王司马承出镇湘州,以牵制王敦。此外,他还采纳刁协的建议,于太兴四年(321年)五月下诏调发沦落到扬州地区大族家为奴或者为客的北方平民,免除其奴客身份,编入兵籍,由司马睿的亲信刘隗、戴渊统领。为保证诏令的顺利执行,司马睿颁布了给客制度(参见“为政举措”目录)。通过以上措施,他获得了大量兵员,同时触怒了利益受损的大族,这为后来王敦叛乱时他们的默许埋下了伏笔。7

太兴四年(321年)七月,司马睿以防范北方势力为由,以戴渊为司州刺史,镇合肥;刘隗为青州刺史,镇淮阴。这是对防范王敦的又一军事部署。其中戴渊奉命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管辖祖逖的豫州7

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而且自己辛苦收复河南,却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为不快。不久,祖逖又听闻王敦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担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以致忧愤成疾,不久后便逝世42

祖逖死后,再无顾忌的王敦于永昌元年(322年)正月,以诛刘隗为名,从武昌起兵向建邺进攻。在王敦为刘隗开列的大量罪状中,他谴责了刘隗取奴为兵的举动,以求争取大族支持。同时,王敦的心腹沈充从吴兴起兵进行响应。7

三月,王敦带兵行至芜湖,再度上书司马睿,要求惩办刁协。司马睿一面命令刘隗、戴渊回师保卫建邺,一面下诏讨伐王敦。7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