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疾的“准”字,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在大殿内激荡起无声而剧烈的涟漪。那幅巨大的、承载着关中河山与未来可能的绢帛地图,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跳跃的烛火下,线条都变得鲜活起来。
秦战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投射在他身上的目光,性质发生了微妙而彻底的变化。鄙夷和敌意并未完全消失,但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所覆盖——惊疑、审视、忌惮,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于未知事物的敬畏。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边关悍卒,一个需要被排挤或驯服的异类,而是一个被君王亲口赋予了特殊使命,手握“试点”之权,可能真正搅动风云的“变量”。
内侍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凝滞:“退朝——”
文武百官如同被解除了定身法,开始依序、沉默地退出大殿。没有人再上前与秦战交谈,甚至连目光的接触都刻意避免。他像是一块被无形力场隔开的磁石,独自站立在御阶之下,直到人流散尽。
一名郎官走上前,面无表情地开始卷起那幅巨大的地图,动作熟练而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绢帛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那些山川河流、城池矿藏,在秦战眼前一点点被收敛、掩盖。
“秦少府丞,请随咱家来。” 之前引路的那名内侍再次出现,依旧是那副刻板的腔调。
秦战默默跟上,脚步踏在光洁冰凉的地板上,发出空旷的回响。左臂的伤处传来一阵阵闷痛,提醒着他这场朝会对心神的巨大消耗。穿过一道道宫门,走出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当外面带着尘世气息的冷风再次吹拂到脸上时,他竟然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宫门外,来接他的依旧是那辆王室徽记的马车。不同的是,这次马车旁,还安静地停着另一辆稍小些、却同样精致的青篷马车。
内侍示意秦战登上王室的马车,然后自己走向那辆青篷马车,从车夫手中接过一个沉甸甸的、用上好樟木打造的扁平木匣。
“秦少府丞,” 内侍将木匣双手递到马车窗前,声音依旧平板,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郑重,“此乃王上所赐。舆图副本,及关中诸郡县近年之户口、田亩、赋税、物产简牍抄录。王上口谕:‘既为试点,当知全局,有的放矢。’”
秦战的心脏猛地一跳!他伸出右手,接过那木匣。匣子入手沉实,带着樟木特有的防虫香气和岁月的厚重感。他手指抚过光滑冰凉的匣盖,仿佛能感觉到里面承载的山川地理与万家烟火。
“臣,叩谢王恩!” 他对着宫门方向,郑重说道。
内侍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马车再次启动,驶离咸阳宫。这一次,秦战没有去看窗外的繁华街景,他的全部心神,都被怀中这个沉甸甸的木匣所吸引。嬴疾此举,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赐予他资料,更是给予他一种信任,一种参与更高层面规划的资格,甚至是一种无声的催促——拿着这些,去做给我看!
回到西郊驿馆时,已是午后。驿馆依旧冷清,守卫依旧森严,但秦战的心境已与离开时截然不同。
百里秀、黑伯等人早已焦急等待,见到马车返回,立刻围了上来。二牛更是急不可耐地问道:“头儿,咋样?那秦王没为难你吧?”
秦战没有立刻回答,他抱着木匣跳下马车,目光扫过众人关切的脸庞,沉声道:“进屋说。”
最大的那间窝棚兼指挥所内,油灯被拨亮。秦战将木匣小心地放在充当桌案的粗糙木板上,打开了铜扣。
匣盖掀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卷略小一些,但同样绘制精细的绢帛地图。展开之后,正是大殿上那幅关中舆图的副本,细节分毫未差。地图之下,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数十卷竹简,以不同颜色的丝线捆扎,标注着“关中户册”、“渭水灌区田亩”、“巴蜀盐铁赋”、“北地郡马政”等等字样。一股陈年竹木和墨汁混合的、带着历史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 百里秀美眸中闪过惊异。
“王上所赐。” 秦战言简意赅,“关中核心资料。从现在起,栎阳不再是孤立的荒地,而是嵌入整个关中棋局的一枚棋子。”
他铺开地图,手指点在栎阳的位置,然后缓缓移动。
“看这里,” 他的指尖划过渭水,“我们的‘试点’,首先要解决的,是水。不仅要满足自身,未来若能成功,或许真能如我朝堂所言,为整个渭水灌区的优化,提供数据和经验。”
他的手指移向地图上标注的几处矿藏。“再看这些矿场。我们的工坊,未来需要的矿石、燃料,可以从哪里获取?运输路径如何规划最省时省力?这些竹简里的赋税和物产记录,能告诉我们各地资源的丰瘠和调配成本。”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专注,仿佛一个发现了巨大宝藏的勘探者。
“百里,你精于筹算,这些户册、田亩、赋税数据,交给你。我要知道关中各地的人口分布、土地承载力、主要的物产和赋税结构。这是我们制定招募流民政策、规划未来产出和交换物资的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