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168章 《栎阳启蒙书》

蒙骜的到来与离去,像一阵掠过栎阳上空的疾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却并未改变水流的根本方向。那股由新规矩和“格物”理念催生出的内在活力,依旧在顽强地勃发、生长。工坊的叮当声更密集了,田埂间劳作的身影更忙碌了,而格物堂草棚里的讨论声,也日渐热烈起来。

但在秦战居住的那间最大的、兼做办公和议事的窝棚里,气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专注。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灯油燃烧产生的淡淡烟味,混合着粗糙纸张特有的草木气息,以及墨锭研磨后散发出的、略带腥气的微臭。

棚中央,用原木粗糙拼凑的长条案几上,摊开着无数大小不一、质地各异的纸页和少量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画满了图。秦战、百里秀、黑伯,以及那位被秦战硬拉来的、负责文字润色和抄录的周姓老童生,正围在案几旁,进行着最后也是最艰难的攻坚——编撰《栎阳启蒙书》。

这已不是黑伯那几片充满个人色彩的“炭笔秘籍”,而是试图将栎阳正在实践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规矩,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阐述,形成一本能够用于格物堂教学,甚至可能流传出去的、真正的“教材”。

“这里,这里!”秦战指着一页画着简易杠杆的图纸,眉头紧锁,“光画个图,旁边写‘力臂越长越省力’,不够!得想办法说清楚,为什么越长越省力?这省下来的力气,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是……是……”

他卡壳了,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古代词汇来解释“力矩”和“做功”的概念,急得用手比划着,仿佛要把那股无形的力量从空气中抓出来。

周童生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一脸为难:“大人,此等机巧之物,能绘图明其用,已是难得。这‘为何’……古籍经典之中,亦无记载啊。强要解释,恐……恐落入穿凿附会之嫌。”他说话文绉绉的,带着老学究特有的谨慎。

“穿凿附会也比不说强!”秦战语气有些冲,“我们编这书,不是给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儒看的,是给榆木疙瘩、给二牛那样的糙汉子、给那些刚从土里刨食出来的流民娃子看的!就得像黑伯那样,用他们能听懂的话!”

被点名的黑伯正对着一页关于淬火水温的描述发愁,闻言抬起头,瓮声瓮气地附和:“对!就像俺写的‘虾眼泡’、‘猪油膏’,虽然难听,可管用!你跟他们说什么‘阴阳调和’、‘五行生克’,他们听得懂个锤子!”

百里秀坐在一旁,面前铺着一张相对干净的大纸,负责最终的统稿和定夺。她听着双方的争论,手中的玉珏无意识地在指间转动,发出细微的磕碰声,清脆而规律,映衬着她冷静的思绪。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拿起旁边另一份草稿,那是关于植物生长的初步描述。

“大人,请看此处。”她将草稿轻轻推到秦战面前,“我们写‘叶如人之口鼻,吸天气,吐浊气;根如人之肠胃,饮地泉,化滋养’。此比喻虽粗陋,却将难以言传之生命活动,与人体熟知之功能相比,或可助人理解。为何杠杆之力,不能也寻一常见之物相比?”

秦战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比!就跟他们说,这长的力臂,就像……就像一根特别长的撬棍!你在这头轻轻一压,那头就能撬起巨石!不是你有多了不起,是这棍子让它变轻了!这省下来的力气,就是你压下去的力气,通过这棍子,‘跑’到那头去干活了!”

这个“跑”字用得极其不雅,周童生听得直皱眉头,但黑伯却连连点头:“这个好!这个听得懂!力气会‘跑’!”

秦战受到鼓舞,思路大开,指着杠杆图兴奋地说:“那我们就在旁边注上:‘力有臂,臂长者,力虽小亦可擎天,如同稚子持长竿撬石!’ 对,就这么写!”

周童生张了张嘴,看着草稿上那个不伦不类的比喻,终究还是叹了口气,认命地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小心翼翼地将这句“稚子持长竿撬石”的注释添了上去,字迹工整,与旁边那些粗犷的图画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只是无数争论中的一个缩影。编撰的过程,充满了这样的碰撞与妥协。秦战负责提供核心的、超越时代的知识框架和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黑伯贡献他毕生的实践经验和对材料、火候那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并用最质朴的语言和图画表达出来;百里秀则以其缜密的逻辑和冷静的头脑,负责梳理、整合、润色,并在秦战过于天马行空或黑伯过于俚俗时,巧妙地寻找平衡点;而周童生,则艰难地试图将这些“离经叛道”的内容,用尽可能规范、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的文字记录下来。

他们为如何解释下雨打雷争辩过,最终没有采用“雷公电母”,而是用了“阴阳二气激烈碰撞,如金石相击,故生雷光巨响”这样相对“唯物”但仍带有时代局限的解释。

他们为如何描述人体结构纠结过,最终只停留在“骨为支架,肉附其上,血行脉中,如江河灌溉”的浅显层面,不敢过于深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为是否要加入基础的算术和几何图形讨论过,周童生认为这与“启蒙”无关,但秦战力排众议,坚持“识数辨形,乃格物之基”,最终保留了用算筹计数和辨认方圆角直的内容。

灯光摇曳,将几人的身影投在粗糙的窝棚墙壁上,如同皮影戏般晃动。棚外,秋虫的鸣叫时而响起,更显得棚内挑灯夜战的专注与不易。

时间在争论、修改、涂抹、重写中悄然流逝。案几上的草稿越堆越厚,又被一次次精简、梳理。百里秀面前那张作为定稿的大纸上,字迹和图形渐渐充盈起来。它没有采用传统的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的竖排格式,而是尝试了简单的从左至右的横排,并大量配图,图文并茂,虽然排版在周童生看来简直是“毫无章法”,但确实清晰易懂。

当百里秀落下最后一笔,将一册用粗糙麻线勉强装订起来的、厚厚的手稿轻轻放在案几中央时,窗外已经透出了熹微的晨光。

油灯的火苗跳动了几下,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灯油,噗地一声熄灭了,留下一缕青烟和满棚的疲惫。

四个人都沉默着,看着那本凝聚了他们无数心血、也充满了各种“不合规矩”的《栎阳启蒙书》(最终采用了这个更直白的名字)。它封面空白,纸张粗糙,墨迹深浅不一,插图稚拙,文字时而文雅时而粗俗,像极了一个穿着打满补丁衣服、却眼神清亮、充满好奇的野孩子。

秦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封面粗糙的纸面,指尖能感受到纤维的凹凸和墨迹干涸后轻微的隆起。他翻开来,里面是他熟悉的杠杆与“稚子撬石”的比喻,是黑伯画的火候颜色变化图与“猪油膏”的注释,是关于叶脉如血管的猜想,是关于计数辨形的初步引导……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只有试图贴近真实、试图追问根源的笨拙努力。

“知识藏在竹简里,是死物。”秦战低声重复着他之前对百里秀说过的话,目光扫过眼前这本“离经叛道”的书稿,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只有刻进人的脑子里,才是活水,才能淹死那些老古董。”

他抬起头,看向疲惫不堪但眼神明亮的百里秀,看向虽然依旧觉得有些“不成体统”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的周童生,最后看向那个因为自己的经验被如此郑重对待而眼眶微红的黑伯。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把‘思想之刀’。”秦战的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黎明前的窝棚里异常清晰,“它还很钝,很粗糙,可能还会伤到自己。但是——”

他顿了顿,将书稿郑重地拿起,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着一枚火种。

“——它至少,是朝着该砍的方向,挥出去了!”

窗外,第一缕阳光恰好刺破云层,透过窝棚的缝隙,照在秦战手中那本粗糙的书稿上,将“栎阳启蒙书”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映得微微发亮。

远处,格物堂工地上,传来了工匠们开始劳作的第一声敲击。

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完)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