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113章 应对同行的价格战

雍正八年六月,京城的热浪裹着蝉鸣扑在瑞祥号的门脸上,可柜台后的伙计却没了往日的忙碌 —— 往日这个时辰,买丝巾、香膏的贵妇能排到巷口,如今半天只来了三个客人,还都站在柜台前犹豫:“听说对面锦绣阁的丝巾才六十文一条,比你们这儿便宜四十文,你们怎么不降价啊?”

伙计急得额头冒汗,赶紧去后院找王瑞。王瑞刚算完上个月的账,见伙计慌张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锦绣阁又搞事了?”

“可不是嘛!” 伙计喘着气说,“锦绣阁今早贴了告示,丝巾从一百文降到六十文,睡衣从两百文降到一百二十文,还喊着‘同样样式,半价抢购’。刚才来的客人都问咱们降不降价,有的还说要去锦绣阁看看。”

王瑞手里的算盘 “啪嗒” 掉在桌上,他快步走到前院,隔着窗户就看见锦绣阁门口挤满了人 —— 锦绣阁的掌柜周胖子正站在台阶上吆喝:“各位夫人快来看啊!咱们的丝巾跟瑞祥号一个样,只要六十文!睡衣一百二十文,买两件还送荷包!”

这场景让王瑞心焦如焚 —— 锦绣阁是京城老牌绸缎庄,以前跟云锦斋平分秋色,自从江兰和苏文清合作推出新丝绸制品后,锦绣阁的生意一落千丈,如今竟玩起了恶意降价。他赶紧让人去护理坊请江兰,嘴里不停念叨:“这可怎么办?六十文一条丝巾,成本都快不够了,他们肯定偷工减料,可客人哪懂这些?再不想办法,咱们的生意就被抢光了!”

江兰赶到瑞祥号时,正撞见一个熟客 —— 李尚书家的管家,手里提着锦绣阁的布包,正要离开。江兰上前打招呼:“李管家,怎么没在咱们这儿买丝巾?”

管家有些不好意思:“江姑娘,不是小的不想买,是夫人让我来看看。锦绣阁的丝巾才六十文,比你们这儿便宜四十文,夫人说先买条试试。”

江兰心里清楚,这不是个例。她跟着王瑞去了云锦斋,情况更糟 —— 苏文清正对着冷清的柜台叹气,见江兰进来,连忙迎上去:“江姑娘,你可来了!今早到现在,只卖了五条丝巾,还是老主顾照顾生意。锦绣阁那边都快挤爆了,周胖子还故意让人在门口喊‘瑞祥号坑人,卖高价’,这明摆着是跟咱们对着干啊!”

江兰走到柜台前,拿起一条锦绣阁的丝巾样品 —— 是李管家刚才落下的,布料粗糙,摸起来扎手,上面的缠枝莲图案印得歪歪扭扭,颜色还发暗,跟自家淡青色杭绸丝巾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们这是偷工减料,用的是最次的生丝,染料也是劣质的,洗两次就得掉色。” 江兰把丝巾递还给苏文清,“要是咱们也降价,就得跟着降成本,要么用差料,要么压工匠工钱,最后砸的是咱们‘兰馨’和‘云锦斋’的招牌,还得亏了包衣工坊的妇女们。”

苏文清皱着眉:“可咱们不降价,客人都被他们抢走了,日子久了,咱们也撑不住啊!”

“不降价,咱们升品质、加服务。” 江兰的眼神很坚定,“他们比价格,咱们比价值。客人买丝巾,不仅买样式,还买舒服、买体面。咱们把布料换成更好的湖州丝绸,图案加刺绣点缀,再推出‘不满意七天内可退换’的服务,让客人知道,咱们的高价值在哪里。”

王瑞愣了一下:“换湖州丝绸?那成本得涨啊!现在一条丝巾成本三十八文,换成湖州丝绸,一尺就得十二文,一条丝巾成本就五十六文,加上刺绣,得六十五文,卖一百文,利润就只剩三十五文了。”

“利润少点没关系,保住口碑和客人最重要。” 江兰拿起账本,给他们算细账,“若是降价到六十文,用差料,每条利润最多十文,还得丢了老主顾;现在升品质,虽然利润少了,但客人知道咱们的东西好,会回头,还能吸引新客,长期算下来,比降价划算。而且包衣工坊的妇女们,咱们一分工钱都不压,她们做得用心,品质才能保证。”

苏文清想了想,点头道:“江姑娘说得对!我做丝绸三十年,最看重的就是口碑。宁愿少赚点,也不能用差料砸招牌。湖州丝绸我认识人,明天我就去订,保证三天内到货。”

当天下午,江兰就召开了三个会:第一个是瑞祥号和云锦斋的伙计会,告诉他们不降价的原因,教他们怎么跟客人解释 “湖州丝绸比杭绸更细腻”“刺绣点缀更显档次”;第二个是包衣妇女工坊的会,江兰跟江王氏、张婶她们说:“咱们的手帕、香囊,不仅不压工钱,做得好的还加‘精细奖’,大家放心做,品质一定要守住。” 第三个是工匠会,跟云锦斋的刘工匠说,要在丝巾边角加小珍珠刺绣,睡衣领口绣细银线花纹,刘工匠拍着胸脯保证:“江姑娘放心,咱们的手艺,肯定让客人满意!”

第二天一早,苏文清就带着伙计去了江南会馆,找到湖州丝绸的供货商吴老板。吴老板听说要订两百匹湖州丝绸,笑着说:“苏掌柜,你这是要大干一场啊!最近京城都在传你跟江姑娘合作的丝绸制品,我这儿还有人问能不能订湖州丝绸做的丝巾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不是嘛!” 苏文清叹了口气,把锦绣阁降价的事说了,“我跟江姑娘打算换湖州丝绸,升品质,不能跟他们比低价。你这湖州丝绸,可得给我最好的,价格也得公道些。”

吴老板很爽快:“苏掌柜是老主顾,我给你算十文一尺,比市价低两文,明天就给你送两百匹过去,保证是今年新织的好绸子。”

与此同时,江兰在瑞祥号和云锦斋门口贴了新告示,上面写着:“兰馨系列丝绸制品,即日起升级为湖州丝绸,丝巾边角加珍珠刺绣,睡衣领口绣银线花纹,品质更优;凡购买后七天内,不满意可凭凭证退换,分文不少。”

告示贴出去,一开始没多少人信。有个姓赵的夫人路过,指着告示跟伙计说:“你们这是卖不出去了,故意找借口吧?还不满意可退换,真退的时候,你们能认账?”

伙计笑着把她请进店里,拿出新到的湖州丝绸丝巾 —— 淡青色的底,缠枝莲图案旁绣着三颗小小的珍珠,在光下闪着微光,摸起来比之前的杭绸更软、更滑。“赵夫人,您摸摸这料子,湖州丝绸比杭绸细三倍,洗了也不会硬;这珍珠是真的淡水珠,不是假的料珠。您要是买回去,觉得不好,七天内您拿来,我们立刻给您退钱,绝不含糊。”

赵夫人半信半疑地买了一条,回去后跟其他夫人说:“瑞祥号的新丝巾是真不错,料子比锦绣阁的软多了,珍珠也亮,就是贵了点。”

真正让客人信服的,是第一次退换。三天后,户部王侍郎家的夫人拿着一条粉色玉兰丝巾来退 —— 不是因为质量不好,是因为她女儿觉得颜色太浅,想要深粉色。伙计二话不说,当场给她退了一百文,还笑着说:“夫人要是想要深粉色,我们后天就有新货,到时候给您留一条。”

王夫人又惊又喜 —— 她在京城买了这么多年东西,从没见过能退换的,当即就说:“你们这服务真是太好了!后天我还来,再买两条深粉色的,给我娘家妹妹也带一条。”

这事很快就在贵妇圈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来瑞祥号和云锦斋买东西,有的是为了试试能退换的服务,有的是为了湖州丝绸的品质。有一次,娴妃宫里的掌事嬷嬷来买丝巾,见新丝巾的品质比之前还好,笑着对江兰说:“江姑娘,你这心思真细!娘娘说,上次你送的睡衣,洗了三次都没掉色,比宫里的锦缎还好,让我多买几条,赏给各宫的管事宫女。”

可锦绣阁的周胖子不甘心,见客人又回流到瑞祥号,竟开始造谣 —— 让伙计在街头散布 “瑞祥号的湖州丝绸是假的,用的是染过色的生丝”“江兰跟苏文清合伙骗钱,退换是幌子,根本不给退”。

谣言传得很快,有天江兰去工坊,就见张婶着急地说:“兰丫头,昨天有个夫人来问我,说你们的丝绸是假的,我跟她解释,她还不信,说街上都这么传。”

江兰没慌,她知道谣言止于眼见为实。当天下午,她就请了二十位常来的贵妇,去云锦斋的工坊参观。工坊里,工匠们正在用湖州丝绸做丝巾,旁边摆着没织的湖州生丝和染好的杭绸,江兰拿起生丝,对贵妇们说:“各位夫人请看,这是湖州生丝,比普通生丝细三倍,烧起来没有焦臭味;这是锦绣阁用的生丝,烧起来有股糊味,还发黑。”

说着,她让工匠烧了两根丝,果然如她所说。刘工匠还当场演示了刺绣,手里的针飞快地在丝绸上穿梭,不一会儿,一颗亮晶晶的珍珠就绣好了。“我们每条丝巾都要绣三颗珍珠,少一颗都不算合格,夫人要是发现少了,随时来退。”

贵妇们看得心服口服,李尚书家的夫人说:“原来你们的丝巾是这么做的,真是用心!以后我们再也不信外面的谣言了,就买你们的东西。”

江兰还把退换的账本拿给贵妇们看,上面记着每次退换的日期、客人姓名和原因,清清楚楚。“各位夫人请看,这半个月我们退了七次,每次都是当场退钱,从没有过推脱。”

谣言不攻自破,瑞祥号和云锦斋的生意更火了,每天都有新客人来,有的甚至从通州、天津特意赶来。周胖子的锦绣阁却越来越冷清,因为他用的是劣质生丝,很多客人买回去的丝巾洗一次就掉色、起球,有的甚至还没洗,布料就破了。有个夫人买了条锦绣阁的睡衣,穿了一天就觉得皮肤痒,找周胖子退,周胖子不仅不退,还说她 “不会保养,故意找茬”,气得那位夫人当场就把睡衣扔在他脸上,说 “再也不来你这黑店了”。

七月初,锦绣阁的生意彻底垮了 —— 每天连十条丝巾都卖不出去,工匠们因为工钱被压得太低,都辞工走了,周胖子欠了供货商的丝绸钱,还不上,最后只能把锦绣阁的铺子卖了抵债,自己灰溜溜地回了江南。

那天,王瑞拿着账本,笑着来找江兰:“江姑娘,你看!这个月咱们卖了两千条丝巾、八百套睡衣、一千五百个荷包,比上个月多了一倍还多!利润虽然比之前少了点,但客人多了,以后肯定能赚回来。而且,江南裕丰号的掌柜来信,说咱们的丝绸制品在江南卖得特别好,让咱们再发五百条丝巾、三百套睡衣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文清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匹新到的湖州丝绸,笑着说:“江姑娘,吴老板说咱们是他最大的客户,以后给咱们的湖州丝绸,再降一文一尺,还保证优先供货。咱们现在不仅是京城第一,连江南都知道咱们的名声了!”

江兰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满是踏实 —— 她没有跟风降价,而是选择提升品质、加服务,不仅保住了生意,还赢得了更好的口碑,这比赚多少钱都重要。更重要的是,包衣工坊的妇女们,因为订单多,工钱也涨了,张婶这个月拿了六百文,比上个月多了两百文,她笑着跟江兰说:“兰丫头,俺家老伴的药钱有着落了,还能给娃买新衣裳,真是谢谢你!”

家人也为江兰高兴。江老实每天都去瑞祥号帮忙,见客人越来越多,笑着说:“兰丫头,还是你有主意!当初王瑞急着要降价,你不让,现在看,还是你的法子好,既保住了名声,又赚了钱。” 大嫂跟着刘三学管理,也学会了怎么跟客人解释品质,笑着说:“现在来买东西的夫人,都夸咱们的服务好,有的还说要介绍朋友来,我都快忙不过来了。”

江柱子放假回家,听说了应对价格战的事,拍着江兰的肩膀说:“兰丫头,你这脑子真是好使!在军营里,将军总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你这就是有准备,知道用品质赢,比跟人拼低价强多了。”

丫蛋也帮着宣传 —— 她在学堂里,跟同学们说姐姐的丝巾有多好,还把江兰给她做的小丝巾拿出来给大家看。先生见了,也夸丝巾雅致,特意让家人去瑞祥号买了两条,还跟江兰说:“江姑娘,你这做生意的法子好,不坑人,讲诚信,值得咱们学习。”

胤禛听说了江兰应对价格战的事,也召见了她,还看了新做的湖州丝绸丝巾。他拿起丝巾,摸了摸上面的珍珠,笑着说:“你这法子不错,不跟风降价,反而升品质、加服务,既保住了自己的生意,又给商户们做了榜样 —— 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搞歪门邪道。朕听说,包衣工坊的妇女们工钱也没降,还涨了,这也是在帮朕推行新政啊。”

苏培盛在旁边伺候,也笑着说:“皇上说得是。现在京城的商户都在学江侍读,有的也开始搞退换服务,有的提升品质,市场比以前规矩多了。江侍读这是用自己的生意,帮着整顿市场秩序呢。”

江兰连忙谢恩:“能为皇上分忧,为百姓做事,是臣的荣幸。臣只是觉得,做生意跟做人一样,要实在,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为长远打算。”

从养心殿出来,江兰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心里满是感慨 —— 她穿越到这个时代,从包衣之女做起,遇到过很多困难,年希尧的强占、原料的短缺、同行的价格战,可每次她都没有退缩,而是用现代的知识和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应对价格战,不仅让她的商业版图更稳固,还让她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打败对手,而是守住自己的底线,用品质和服务赢得人心。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湖州丝绸样品和订单册,旁边放着丫蛋刚写好的作文 —— 题目是《我的姐姐》,里面写着 “姐姐做生意很厉害,不骗别人,还帮很多阿姨赚钱,我以后要像姐姐一样”。江兰拿起样品,轻轻贴在脸上,细腻的丝绸带着淡淡的清香,让她想起穿越前的日子。她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坚守诚信、重视品质、善待他人,就能做出有意义的事,就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丝绸样品和丫蛋的作文上,泛着柔和的光。大嫂端着一碗莲子羹进来,放在江兰桌上,笑着说:“兰丫头,别太累了,喝碗莲子羹补补。今天苏掌柜派人来送了新做的湖州丝绸睡衣,我给你留了一套淡紫色的,你试试合不合身。对了,张婶刚才来说工坊的妇女们都想谢谢你,让你有空去工坊吃她们做的点心。”

江兰接过莲子羹,喝了一口,清甜的暖意从喉咙传到心里。她看着窗外,仿佛能看见江南的水乡里,贵妇们戴着她设计的湖州丝绸丝巾漫步;能看见京城里,包衣妇女们在工坊里认真做活,脸上带着笑容;能看见丫蛋和同学们在学堂里读书,系着小小的丝巾,眼里满是憧憬。这些画面,都是她在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也是她一步步走向 “时代变革者” 的见证。有家人的支持,有合作伙伴的信任,有百姓的认可,她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