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148章 “女子学堂” 的萌芽

雍正十四年四月末,兰馨护理坊的薄荷香气里,突然混进了压抑的哭声。江兰刚给一位老人看完风寒,就见护理坊的学徒翠儿蹲在墙角,双手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肩膀一抽一抽地抖,眼泪把纸都浸湿了。

“翠儿,怎么了?” 江兰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翠儿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手里的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还盖着一个模糊的手印。“江姑娘,我…… 我被张地主骗了。” 翠儿哽咽着说,“我娘病了,想把家里那二分地卖了换药钱,张地主说给五十两,让我按手印。可我不识字,不知道纸上写的是‘三两’,现在他只给三两,还说我已经按了手印,不认账……”

江兰拿起纸,上面的 “三两” 二字写得极小,还被墨水晕得快看不清,显然是张地主故意为之。她心里一沉 —— 这不是第一次遇到包衣女子因识字不足吃亏了。前几日,春桃去集市买布,布铺老板见她只识数字、认不全 “尺”“文” 的组合写法,故意把 “五十文一尺” 的价签写成 “八十文”,她没看懂文字表述,只盯着数字付了钱,回家对账才发现多收了三百文;上个月,护理坊的另一个学徒秋菊,帮家人领工钱时,账房先生故意把 “五两二钱” 算成 “四两二钱”,她看不懂账本上的汉字批注,只能吃哑巴亏。

“识字不够,连自己的血汗钱、救命钱都守不住。” 江兰扶着翠儿站起来,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 —— 在护理坊附设一个 “女子识字班”,教包衣女子读常用字、写文书、算账目。她们不用学高深的诗文,只要能看懂地契、算清工钱、不被文字陷阱坑骗,就够了。

当天晚上,江兰就跟春桃、林巧商量。春桃第一个支持:“姑娘,这主意太好了!我小时候跟着娘学过几个字,能认数字、写自己的名字,可护理坊的账目单上满是‘药材斤两’‘护理时长’的复杂字,我还是得麻烦周明先生念给我听。要是能系统学,以后我自己就能管账,不用总麻烦别人了。”

林巧也点头:“是啊,护理坊的不少姐妹都跟我提过,想多认点字。上次教她们记护理笔记,好多人只能画圈代替‘发烧’‘换药’的字,要是开了识字班,她们不仅能记笔记,还能帮家里看地契、算工钱,再也不会被坑了。”

江兰很快定了计划:场地就用护理坊旁边的空屋,之前是放草药的,收拾出来正好能摆四张桌子;教材自己编,选 “地、钱、药、工” 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字,每个字配着春桃画的简易插图(比如 “地” 字旁边画一小块田,“钱” 字旁边画一枚铜钱),算术就结合实际场景教 —— 比如 “买二斤当归,每斤八十文,一共多少钱”“领五两工钱,花三两买米,还剩多少”,确保学了就能用;学员面向包衣女子,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愿意学,都能来,学费全免,还管午饭(江兰自掏腰包,从瑞祥号的利润里拿出一部分)。

消息传出去后,报名的人挤破了护理坊的门。第一天就来了二十多个学员:有翠儿这样完全不认字的年轻姑娘,有五十多岁的张嬷嬷(之前在王府当差,因认不全文书被辞退),还有带着孩子的李嫂(能认几个字,却看不懂账本,想学会后教孩子)。江兰按基础分成两个班:启蒙班教 “常用字认读 写姓名”,由春桃辅助 —— 她毕竟有基础,能帮学员纠正笔画;进阶班教 “文书阅读 算术记账”,江兰亲自带。

四月二十八,女子识字班正式开课。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洒在空屋里的木桌上,桌上摆着江兰亲手写的字卡 —— 每张字卡上都有一个大字,下面标着读音(用同音字标注,比如 “契” 注 “气”),旁边贴着春桃画的插图。江兰拿着 “契” 字卡,笑着对启蒙班的学员说:“大家看,这个字念‘契’,地契、房契都有它,以后有人让你们按手印,先看清这字旁边的数字,是‘五十两’还是‘三两’,千万别再被坑了。”

张嬷嬷颤巍巍地接过字卡,手指摸着 “契” 字的笔画,眼里满是激动:“活了五十多年,终于知道‘地契’上写的啥了。” 李嫂抱着三岁的儿子,一边跟着念 “钱、米、布”,一边教儿子指认插图:“宝宝,看,这是‘米’,咱们吃的米饭,以后娘教你写。”

进阶班的课更注重实用。江兰拿着春桃整理的 “布铺价目单” 样本,教大家认 “一尺”“一丈” 的表述:“大家看,‘五十文一尺’,‘尺’字在数字后面,就是说每尺五十文,买三尺就是一百五十文。以后买东西,先找‘尺’‘斤’‘两’这些字,再看前面的数字,就不会被换价签骗了。”

翠儿学得最认真,她把字卡用线串起来,挂在腰上,干活间隙就拿出来认;晚上回家,还在油灯下照着教材练字,手指磨出了茧子也不放弃。半个月后,她不仅能认会两百多个常用字,还能看懂简单的地契条款 —— 有次张地主又来催她按手印,她拿起纸,指着 “三两” 二字说:“张地主,这上面写的是三两,不是五十两,你要是再骗我,我就拿着这纸去顺天府告你!” 张地主没想到她突然能看懂文书,吓得连忙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翠儿的事在包衣女子中传开后,更多人想来识字班。不到一个月,学员就增加到了四十多个,江兰只能再找王瑞,借了瑞祥号旁边的一个小铺,分成三个班上课,还请了算术夜校毕业的两个女学员(之前是包衣,学会算术后留在瑞祥号当账房)来当助教 —— 她们能帮进阶班的学员练算盘,春桃则专注辅助启蒙班,教大家握笔、写笔画。

可麻烦也随之而来。五月中旬的一天,镶黄旗的塔克图大人突然带着两个家丁,闯进了识字班。当时江兰正在教进阶班看工钱账本,春桃在旁边帮启蒙班的学员纠正 “钱” 字的写法,塔克图一脚踹开门,指着江兰怒斥:“江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开什么女子识字班!‘女子无才便是德’,包衣女子只配干活、生娃,学认字有什么用?这不是败坏风气吗!”

学员们吓得都站了起来,张嬷嬷护在江兰前面:“大人,我们学认字是为了不被人骗地、骗钱,没败坏风气!”

“你一个老奴才,也敢跟我说话!” 塔克图瞪着张嬷嬷,“这识字班必须停了,再开,我就禀明皇上,治你们的罪!”

江兰冷静地走到塔克图面前,语气平静却坚定:“塔克图大人,请问‘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哪部律法规定的?朝廷没说女子不能识字,也没说包衣女子只能干活。我的学员里,有被地主骗了地契的,有被账房坑了工钱的,她们学认字,只是想守住自己的血汗钱,这有错吗?”

“你……” 塔克图被问得说不出话,又强辩道,“可女子学了认字,心思就野了,不安分守己,这不是败坏风气是什么?”

“安分守己,不是靠识字多少来约束的。” 江兰指着墙上春桃画的插图字卡,“她们学了认字,能帮家里算工钱、看地契,能记护理笔记帮百姓看病,这是在帮朝廷分忧,怎么会是败坏风气?大人要是觉得女子识字不好,那太医院的女医、王府里管文书的女史官,难道也该停了她们的差事?”

塔克图被怼得脸色铁青,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撂下一句 “我会禀明皇上,让皇上评理”,就带着家丁气冲冲地走了。

学员们都慌了:“姑娘,要是皇上怪罪下来,怎么办啊?”

江兰安抚道:“大家别怕,我这就去宫里见皇上,跟皇上说清楚。”

当天下午,江兰就去了养心殿。胤禛正在看张廷玉送来的《明史》编修进度,见她来,笑着问:“江兰,今天怎么有空来?是不是你办的那个女子识字班,惹了非议?”

江兰愣了一下 —— 原来皇上已经知道了。她连忙把塔克图反对、学员被欺负的事说了,还特意提到春桃、翠儿的经历:“皇上,臣开识字班,不是想让女子学诗文、干大事,只是想让她们能看懂文书、算清账目,不被文字陷阱坑骗。就像春桃,之前因认不全账目字多花了钱;翠儿更是差点被坑了地契救命钱,她们学认字,只是想好好过日子。”

胤禛放下奏折,看着江兰,语气温和:“塔克图守着老规矩不放,却忘了‘民生无小事’。女子也是百姓,她们能守住自己的东西,能帮家里过日子,就是帮朝廷稳定民生。你的识字班,想办就办,不用停。”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内务府库房里有一批旧笔墨,你让春桃去取吧,就说是朕赏的。以后要是再有人刁难,就让苏培盛传朕的话,说这是朕默许的事。”

江兰心里一暖,连忙谢恩:“臣谢皇上!”

从养心殿回来,江兰把皇上的话告诉了学员们,还提了让春桃去领笔墨的事。春桃又惊又喜:“皇上竟知道我的名字?以后我更要好好教大家认字,不辜负皇上的心意!” 张嬷嬷也激动地说:“有皇上撑腰,咱们再也不怕有人刁难了!”

塔克图听说皇上默许了,也不敢再找麻烦,只是私下里跟其他保守派说 “江兰太张扬”,却没人敢再上门反对。

接下来的日子,女子识字班办得越来越红火。江兰和春桃一起编了《女子实用手册》,里面除了常用字表、记账格式,还加了 “防骗小技巧”—— 比如 “签字前让识字的人念三遍内容”“买东西时让店家写清‘数量 单价’”,学员们人手一本,走到哪带到哪。

李嫂学会看账本后,帮丈夫管着小杂货铺的账,再也没被账房坑过,上个月还多赚了二两银子;张嬷嬷学会写家书后,给远方的儿子寄了信,儿子收到信后,特意从外地赶回来,母子俩抱着哭了好久;翠儿不仅自己学,还带着村里四个不认字的姑娘来报名,识字班的学员很快就超过了六十人。

江兰的家人也全力支持。江王氏每天早上都来帮春桃准备午饭,蒸馒头、熬小米粥,还总说 “春桃这丫头心细,教识字也有耐心”;大嫂教学员们针线时,还会跟春桃搭伙 —— 春桃教认字,她教针线,学员们学得更起劲了;丫蛋也常来旁听,坐在春桃旁边,跟着念字卡,还会帮着递笔墨,春桃笑着说:“丫蛋这么聪明,以后准是个好先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六月初,张廷玉来护理坊视察(之前江兰跟他提过识字班)。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整齐的声音:“地契要认‘两’,工钱看‘钱’,买布数‘尺’……” 他走进去,见江兰在教进阶班看地契样本,春桃在启蒙班教学员写 “家” 字,翠儿正帮张嬷嬷纠正笔画,每个人脸上都满是专注。

“江姑娘,春桃姑娘,你们这识字班办得好啊!” 张廷玉笑着说,“之前我还担心女子学不会,现在看来,她们不仅学得认真,还能立刻用上。这不是败坏风气,是给百姓安身立命的本事。”

春桃连忙站起来:“张大人过奖了,都是江姑娘带得好,我只是帮点小忙。” 江兰也补充道:“张大人,现在只是个开始,以后我们还想教大家认‘药材名’‘护理术语’,让有兴趣的姑娘能去护理坊当学徒,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张廷玉感慨道:“你们这是在播种子啊。现在只是一个识字班,以后或许会有更多女子学堂,更多女子能靠自己立足。这对朝廷、对百姓,都是好事。”

消息传到瑞祥号,王瑞也很高兴:“兰丫头,春桃,你们这识字班真有用!上次西安分店招账房,有个从你们这毕业的姑娘来应聘,不仅能看懂账目,还会写文书,比不少男账房都细心,我已经把她留下了。”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学员们的作业本 —— 有春桃批改的痕迹,有的字旁边画着小对勾,有的则标着正确笔画。她拿起笔,在《女子实用手册》的扉页上写下:“雍正十四年六月,女子识字班学员六十人,能认常用字者六十人,能独立记账者三十人,春桃辅助教学,获皇上赏笔墨。”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作业本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这个小小的识字班,就像一颗萌芽的种子 —— 春桃从 “识字不足” 到能辅助教学,翠儿从 “不认字被骗” 到能帮人看地契,这些改变虽小,却在慢慢打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旧观念。

她想起穿越前,女性可以自由读书、工作,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在这个时代,她不能一下子改变所有,但她可以和春桃、翠儿她们一起,一点点播下平等、独立的种子。或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会有更多女子走进学堂,会有更多女子靠自己的本事立足,会有更多人明白:女子的价值,从不是 “不识字、安分守己”,而是能靠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甚至帮助别人。

第二天一早,江兰刚到识字班,就见春桃拿着新领的笔墨,分给学员们:“这是皇上赏的,大家好好写,以后咱们都能当‘识字的女子’!” 翠儿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写的地契样本:“江姑娘,春桃姐,你们看,我写的地契,再也不会被人骗了!”

江兰看着她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就是识字班的意义 —— 不是为了虚名,不是为了权力,只是为了让这些曾被文字困住的女子,能挣脱束缚,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这颗 “女子学堂” 的萌芽,有春桃、翠儿这些人的守护,终将慢慢长大,为更多女性遮风挡雨,为这个时代的变革,添上温暖而坚定的一笔。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