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207章 年家商号的崩塌

雍正二十七年九月,京城西市的秋风卷着落叶,掠过 “裕和祥” 绸缎庄的朱红门脸时,门内的冷清与街面的热闹格格不入。往日里,这家年家旗下的绸缎庄总是门庭若市 —— 仗着年羹尧的权势,他们垄断了江南上等丝绸的北方供应,定价比别家高两成,却依旧有人为了 “年家脸面” 排队抢购。可如今,柜台后的伙计们杵着算盘发呆,货架上的云锦蒙着薄尘,一上午只进来三个顾客,还没等伙计开口介绍,就摇着头走了。

“王掌柜,江南的供货商又来催债了。” 小伙计捧着一张催款单,声音发颤,“说要是这月再不清还欠的三千两货款,就再也不往咱们这儿送丝绸了。”

王掌柜 ——“裕和祥” 的老掌柜,跟着年家做了十年生意,此刻正坐在账房里,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账本,指尖划过 “年羹尧倒台后,三月销售额跌七成” 的记录,长长叹了口气。自年羹尧被削权、年妃被囚,年家的 “保护伞” 没了,之前被压制的商户们纷纷冒头:江南的 “锦绣阁” 在隔壁开了分号,把上等云锦的价格压到了年家以前的八成;本地的 “瑞昌布庄” 推出了 “买丝绸送布袜” 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寻常百姓;就连漕运码头的小商贩,都敢从江南私运丝绸,以低价叫卖 —— 没了年家的人拦着,谁还愿意买 “裕和祥” 又贵又冷清的绸缎?

“催也没用。” 王掌柜把催款单扔在桌上,声音透着疲惫,“总号那边说,年将军自顾不暇,没银子拨过来。咱们这月的工钱都快发不出去了,哪还有钱还货款?”

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伙计跑进来禀报:“掌柜的!‘丰泰昌’那边出事了!他们欠着漕运的运费没给,漕帮的人把店门堵了,说再不给钱就搬东西抵债!”

王掌柜心里一沉 ——“丰泰昌” 是年家在京城的另外两家绸缎庄之一,跟 “裕和祥” 一样,靠着年家的权势垄断过西城的丝绸生意。如今连漕运费都付不起,可见年家商号是真的撑不住了。他起身走到门口,往西望去,果然能看到 “丰泰昌” 的门脸前围了不少人,漕帮的汉子们叉着腰,跟店里的伙计争执不休。

街对面的茶楼上,江兰正和小宝、大宝看着这一幕。江兰穿着一身素色棉袍,手里拿着一张 “年家京城商号分布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 “裕和祥”“丰泰昌”“瑞福兴” 三家绸缎庄的位置,旁边标注着 “每家欠供货商货款两三千两,员工月钱拖欠一月”。

“姑母,年家这三家绸缎庄,以前垄断了京城三成的丝绸生意,现在没人护着,撑不过这月了。” 小宝推了推眼镜,手里捧着刚核算的账本,“我查了,他们的店铺地段都好,‘裕和祥’在西市主街,‘丰泰昌’靠漕运码头,‘瑞福兴’近皇城根,要是能收购过来,咱们瑞祥号就能从粮食、种子,拓展到丝绸布料,还能跟兰馨织坊联动 —— 织坊新出的耐冻丝绸,正好能在绸缎庄卖。”

大宝也点头,手指着 “丰泰昌” 的方向:“我刚才让镖师去打听了,漕帮的人说,‘丰泰昌’欠了他们五百两运费,要是咱们能帮着还上,漕帮愿意出面牵线,让咱们跟‘丰泰昌’的李掌柜谈收购。而且这三家绸缎庄的伙计,不少是懂丝绸的老手艺,要是能留住,省得咱们再招人培训。”

江兰指尖划过 “三家绸缎庄” 的标注,眼底清明:“收购可以,但有两个原则 —— 第一,不能趁火打劫,按市价给收购款,欠供货商的货款咱们替他们还,拖欠员工的月钱也得补上;第二,收购后不搞垄断,跟其他绸缎庄公平竞争,咱们的优势是‘兰馨织坊的耐冻布料’和‘平价供应’,要让百姓买得起好丝绸,也让其他商户有生意做。”

她顿了顿,看向两人:“小宝,你去跟三家绸缎庄的掌柜谈,把咱们的条件说清楚 —— 收购款分两期付,第一期付六成,等交接完付剩下四成;欠供货商的货款,咱们十天内还清;员工愿意留下的,月钱涨一成,不愿意留的,给一月遣散费。大宝,你安排镖师盯着,别让其他想‘抢店’的人闹事,尤其是之前跟年家勾结的商户,不能让他们用低价强买。”

“好!” 两人齐声应下,转身分头行动。江兰则往兰馨织坊走去 —— 丫蛋正在那里调试新织的耐冻丝绸,这种丝绸混了兰馨织坊特有的耐冻棉线,比普通丝绸厚实,却依旧柔软,适合北方的冬天,正好能作为收购后绸缎庄的主打产品。

兰馨织坊的车间里,织机声嗡嗡作响。丫蛋穿着一身浅绿布裙,手里拿着一匹淡紫色的耐冻丝绸,见江兰进来,连忙迎上去:“姐,你看这丝绸,混了三成耐冻棉线,在零下五度穿都不觉得凉,而且颜色比普通丝绸更鲜亮。刚才送样给宫里的苏培盛公公,他说太后可能会喜欢,要是能在绸缎庄卖,肯定受欢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兰接过丝绸,指尖拂过布料,触感细腻却有韧性:“正好,咱们要收购年家的三家绸缎庄,以后这耐冻丝绸就放在绸缎庄卖,定价别太高,让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另外,织坊可以跟绸缎庄搞‘定制’—— 百姓要做冬衣,绸缎庄可以直接下单给织坊,按尺寸织,这样既方便百姓,又能提高销量。”

丫蛋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这就去跟织坊的师傅说,让他们准备定制的样板,等绸缎庄交接完就能用。”

另一边,小宝已经找到了 “裕和祥” 的王掌柜。王掌柜坐在账房里,看着小宝递来的收购条件,手指微微颤抖 —— 他原本以为,年家倒了,商号要么被债主搬空,要么被其他商户低价抢走,没想到瑞祥号不仅给市价,还替他们还货款、补员工工钱。

“江姑娘真的愿意这么做?” 王掌柜还是有些不敢信,“咱们这商号现在就是个空架子,欠了不少钱……”

“王掌柜,瑞祥号收购绸缎庄,不是为了占便宜,是为了做正经生意。” 小宝语气诚恳,“年家搞垄断,把丝绸价抬得太高,百姓买不起,商户没活路;咱们瑞祥号想让丝绸价降下来,让百姓能买到好布料,也让你们这些懂行的掌柜、伙计有饭吃。您要是愿意,收购后还请您继续当‘裕和祥’的掌柜,月钱涨一成,您看怎么样?”

王掌柜看着小宝递来的合同,上面条款写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陷阱,眼眶突然红了 —— 跟着年家十年,他见惯了仗势欺人,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实在的商户。他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我信江姑娘,也信瑞祥号!我留下,一定把‘裕和祥’管好!”

接下来的三天,小宝陆续谈妥了 “丰泰昌” 和 “瑞福兴” 的收购。“丰泰昌” 的李掌柜,因为漕帮的运费被瑞祥号还清,感激不尽,不仅爽快签字,还主动介绍了江南的丝绸供货商;“瑞福兴” 的张掌柜,原本担心员工遣散问题,见瑞祥号给足了遣散费,留下的员工还涨了工钱,也放心地交了商号的钥匙。

大宝则带着镖师,协助三家绸缎庄做交接。“丰泰昌” 靠漕运码头,镖师们帮着把仓库里的丝绸搬到兰馨织坊的恒温仓库,避免受潮;“瑞福兴” 近皇城根,大宝特意安排了懂礼仪的镖师,跟周边的商户打好招呼,说瑞祥号以后会公平竞争,不会搞年家那套垄断;“裕和祥” 在西市主街,大宝让人把门头重新刷了漆,换上 “兰馨绸缎分号(裕和祥)” 的新招牌,红底金字,既保留了老商号的名字,又凸显了兰馨的品牌。

九月初十,三家绸缎庄同时开业。“裕和祥” 的门脸上,挂着丫蛋设计的耐冻丝绸样板 —— 淡紫、墨绿、米白三种颜色,做成了半臂、披风的样式,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王掌柜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价目表,笑着对顾客说:“咱们这耐冻丝绸,比普通丝绸厚实,却只卖八钱一尺,比年家以前便宜三成!还能定制,想做什么款式都成!”

百姓们围上来,拿起丝绸摸了摸,又看了看价目表,都惊讶不已:“这么好的丝绸,才八钱一尺?以前年家的普通丝绸都要一两二!”“能定制?那我要给我娘做件披风,她冬天总怕冷!”

不一会儿,店里就挤满了人。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个个脸上带笑 —— 他们不仅拿到了拖欠的月钱,还涨了工钱,瑞祥号又不克扣,比在年家时舒心多了。

街对面的茶楼上,江兰看着三家绸缎庄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胤祥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热茶,笑着说:“你这招‘收购拓业’,既破了年家的垄断,又给百姓添了实惠,还让瑞祥号的版图从‘吃’拓展到‘穿’,一举三得啊!”

江兰接过热茶,笑着回应:“十三爷过奖了。这三家绸缎庄,以后不仅卖丝绸,还能帮兰馨织坊消化产能 —— 织坊新出的耐冻布,除了做军需冬衣,还能做成百姓穿的棉衣、棉鞋,通过绸缎庄卖出去,让新政的好处,真正落到百姓身上。”

胤祥点头:“皇上听说你收购了绸缎庄,还特意跟我夸你‘懂经营,更懂民生’。他说,以后兰馨织坊要是需要户部协调江南的蚕丝供应,户部会全力支持 —— 只要是为了百姓好,为了新政好,朝廷都愿意帮衬。”

消息传到养心殿时,皇上正看着户部递上来的 “京城丝绸市价报告”—— 报告里写着 “瑞祥号绸缎庄开业后,京城丝绸均价下降一成五,百姓购买量增加两成,其他商户也跟着调整价格,垄断破除,市场繁荣”。皇上笑着把报告递给苏培盛:“江兰果然没让朕失望。她收购绸缎庄,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是为了让市场公平,让百姓受益,这才是新政该有的样子。”

苏培盛躬身道:“是啊,奴才听说,瑞祥号还帮年家绸缎庄还了欠供货商的货款,补了员工的工钱,不少商户都说,瑞祥号做事地道,以后愿意跟瑞祥号合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上点头:“传朕口谕,嘉奖瑞祥号‘兴商利民,助力新政’,兰馨织坊所需的蚕丝,可由户部从江南漕运优先调拨,运费按三成减免 —— 让江兰知道,朝廷支持她做实事。”

旨意传到兰馨绸缎庄时,江兰正和丫蛋、大宝、小宝在 “丰泰昌” 的仓库里清点丝绸。丫蛋拿着一匹刚从江南运来的蚕丝,笑着说:“姐,皇上不仅嘉奖咱们,还让户部优先给织坊调蚕丝,运费减免三成,以后咱们的耐冻丝绸成本能再降一成,就能卖更便宜了!”

大宝也笑着说:“姑母,漕帮的人刚才来,说以后咱们绸缎庄的丝绸运输,他们给最优惠的价,还保证准时送到,不耽误开业。”

小宝则拿出一本新的账本:“姑母,我核算了,这三家绸缎庄开业半个月,销售额已经超过年家以前的月销售额,而且因为成本控制得好,利润比预期高一成。我还跟江南的供货商谈了长期合作,以后蚕丝的价格能比市价低五分,更有竞争力了。”

江兰看着眼前忙碌的家人,看着仓库里整齐堆放的丝绸,心里满是暖意。年家商号的崩塌,不是结束,而是京城商业 “去垄断、促公平” 的开始;瑞祥号的扩张,也不是为了独占市场,而是为了用 “合规经营、民生导向” 的方式,给新政添一块砖 —— 从粮食到种子,从布料到丝绸,每一步都围绕着 “让百姓过得更好”,这才是她穿越而来,推进新政的初心。

傍晚时分,江兰带着家人去了西市的小酒馆。酒馆里坐满了百姓,不少人在谈论瑞祥号的绸缎庄:“我今天给我媳妇买了一匹耐冻丝绸,才八钱一尺,比以前便宜多了!”“瑞祥号做事地道,帮年家还了债,补了员工的工钱,这样的商号,咱们就该多光顾!”

江老实听着这些话,笑得满脸皱纹,端起酒杯跟江兰碰了碰:“兰丫头,爹以前总担心你做这么大的生意会出事,现在看来,你做得对 —— 做生意不仅要赚钱,还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百姓,这样才能长久。”

江王氏也笑着给江兰夹了一筷子菜:“是啊,你二哥昨天从新疆来信,说他们营里的冬衣,用的就是兰馨织坊的耐冻布,士兵们都说暖和。现在咱们又有了绸缎庄,以后百姓冬天也能穿暖和的丝绸了,多好啊!”

江兰喝了一口酒,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笼,心里清楚:瑞祥号的商业版图扩大,只是新政推进的一小步。未来,她还要带着家人和团队,把耐冻丝绸推广到西北,让士兵和百姓都能穿暖;把兰馨织坊的技术教给更多农户,让他们也能靠种桑养蚕赚钱;把 “公平竞争、民生导向” 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更多商户,让新政的阳光,照进商业的每一个角落。

秋风拂过酒馆的窗户,带着远处绸缎庄的丝绸香气。江兰知道,她的路还长,但只要守住初心,有皇上的信任、家人的支持、百姓的认可,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年家的垄断已经崩塌,公平的市场正在形成,新政的果实正在成熟,而她,会继续做那个 “为民生奔波、为新政助力” 的穿越者,直到看着这个时代,真正变得更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