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86章 和药农合作

仲春的京城已褪去寒意,护理坊草药库的空气却透着一股焦躁。江兰刚主持完 “女子护理学堂” 的师资选拔,就见负责草药采购的赵丫头抱着一筐蒲公英跑进来,青布裙上沾着泥土,眼眶通红:“姑娘,您快看看!这批次的蒲公英掺了一半枯草,还有的根上带着烂泥,熬出来的消炎汤药效差了三成,南城护理所的病患都来问‘是不是换了草药’!”

江兰伸手拨开蒲公英,指尖触到干枯的叶片和黏腻的泥块,眉头瞬间皱紧。自获封四品诰命后,护理坊要向江南、西北派驻讲师,京城的合作医馆也从 12 家增到 18 家,草药需求量比上月翻了一倍。之前靠药商供货,可药商为了压成本,总掺杂质、收次等货,上个月的艾草就因采收太晚,叶片发黄,药效大打折扣。

“不光是质量差。” 春桃拿着 “草药采购记录册” 进来,声音压得很低,“刚听药铺的伙计说,京郊妙峰山的药农,今年蒲公英丰收,却被药商压价,一斤只给五文钱,比去年还低两文,好多药农都愁得要挖了草药改种粮食!”

江兰心里一沉 —— 穿越前她在农村调研过中药材种植,知道药农最怕 “丰收不增收”,而护理坊最缺 “稳定高质量草药”,这分明是双向困境:药农有好药卖不出好价,护理坊想用好药却没可靠渠道。她立刻起身:“备车,去妙峰山!咱们去看看药农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两全的法子。”

妙峰山离京城四十里,马车走了两个时辰才到。刚进山口,就见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艾草,可仔细看,却发现不少问题:有的蒲公英长得密密麻麻,叶片瘦小;有的艾草叶子上有黑斑,明显是得了病;还有的地里堆着没卖掉的草药,已经发潮发霉。

江兰沿着田埂走,见一位白发老人正蹲在地里叹气,手里攥着一把发黄的蒲公英。老人穿着打补丁的蓝布短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的小腿 —— 他就是当地药农李老栓,种了四十多年草药,是村里的老药农。

“大爷,您这蒲公英怎么都黄了?” 江兰蹲下身,轻声问道。

李老栓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还能咋地?种得太密,透不过气,又没好肥,长得就差;收了也没人要,药商说‘今年货多,就给五文钱一斤’,俺这一亩地,除去种子钱,连饭都吃不饱,明年俺就不种了!”

旁边的药农王二也凑过来,手里拿着被虫咬过的艾草:“姑娘,俺们也想种好药,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就是‘密种多收’,不知道咋防病虫害;药商又黑,俺们要是不卖给他,就没人收了 —— 您是城里来的,能不能帮俺们想想办法?”

江兰跟着李老栓去了他家 —— 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屋里只有一张破木桌、两把椅子,墙角堆着晒干的草药,却没多少能卖的。李老栓的孙子正发着烧,炕头上放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李老栓叹道:“这药还是去年的陈艾熬的,今年的新艾没好的,孩子喝了也不见好。”

江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那碗汤药,心里更坚定了合作的想法:“大爷,俺是京城护理坊的江兰。俺们护理坊需要大量好草药,俺想跟你们合作 —— 俺教你们种出好草药的法子,再按比药商高的价收你们的草药,保证你们能卖到钱,咋样?”

李老栓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姑娘,您说真的?您教俺们种药,还高价收?”

“真的!” 江兰点头,“但你们得按俺说的法子种,种出来的草药得够好,俺们才收。”

从妙峰山回来,江兰立刻召集团队(春桃、玲儿、小莲、江丫蛋)和太医院的周院判,在新府邸的护理议事厅开 “草药合作筹备会”。桌上摆着从妙峰山带回的草药样本,江兰指着样本说:“药农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种植不科学(密度大、施肥差、不懂防虫)、采收时机不对(太早或太晚)、没稳定销路。咱们的合作方案,就得从这三点入手。”

周院判懂草药特性,率先补充:“不同草药的种植法子不一样。比如蒲公英,要行距一尺五、株距一尺,这样通风好;艾草要施腐熟的羊粪,不能用生粪,不然会烧根;金银花要在花初开时采收,开败了药效就差。这些都得教给药农。”

玲儿之前负责草药护理,对采收和验收有经验:“俺觉得还得定个‘验收标准’,比如蒲公英要根粗、叶绿,没杂质;艾草要叶多、无黑斑;金银花要花型完整,没虫咬。这样药农知道咋种才合格,俺们收的时候也有准头。”

春桃擅长对接和管理,提议:“得签‘长期合作合同’,写明‘护理坊按斤收药,蒲公英八文钱一斤、艾草六文钱一斤、金银花十二文钱一斤(都比药商高两到三文),每年收两季,护理坊派车来拉,不用药农送’。这样药农心里有底,才愿意跟咱合作。”

江丫蛋则想到了培训:“俺们得派懂草药的人去教,比如玲儿姐,还有太医院的大夫。可以先选几户药农搞‘试验田’,种好了让其他药农看,他们才会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兰把这些意见汇总,形成了 “妙峰山药农合作方案”。方案首先明确科学种植指导,要教药农种出好草药:针对不同草药制定专属方法,蒲公英需行距一尺五、株距一尺,播种后覆薄土,施肥用腐熟的羊粪(每亩三百斤),病虫害用草木灰撒在根部防蚜虫;艾草要在春季清明前后播种,行距两尺、株距一尺五,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鸡粪,采收选在端午节前后,此时艾草药效最足;金银花需选向阳的坡地种植,行距三尺、株距两尺,搭架子让藤蔓攀爬,花初开时(上午九点前)采收并当天晒干。同时安排每周派玲儿(懂草药种植)和太医院的陈大夫(懂药性)去妙峰山一次现场教学,给每户药农发一本画有行距、施肥、采收插图的 “种植手册”,方便不识字的药农理解;还选了李老栓、王二两家作为试验田,各划出一亩地按科学方法种植,成熟后对比老法子种的草药,让其他药农直观看到效果。

方案第二部分是稳定销路保障,让药农放心种、不愁卖:护理坊与药农签订三年期合同,写明每年春秋两季采收,护理坊上门收购,价格不低于约定价(蒲公英八文 / 斤、艾草六文 / 斤、金银花十二文 / 斤),若市场价格涨了按市场价收,若跌了仍按约定价收;播种前给每户药农预付二十两银子(买种子、肥料的钱),从采收后的草药款里扣,减轻药农的资金压力;护理坊还会派马车上门收药,不用药农自己运输,节省他们的时间和力气。

方案第三部分是质量验收标准,确保草药够好、够合格:外观上,蒲公英需根粗≥一寸、叶绿无黄、无杂质,艾草需叶多无黑斑、茎不超过三寸,金银花需花型完整、无虫咬、无霉变;药效检测由太医院派专人抽查,比如用蒲公英熬水检测消炎效果,用艾草做艾草膏看黏性和药效;还设置奖惩机制,草药合格的按价收购并额外奖励(比如多给五文钱 / 斤),不合格的帮药农找出问题下次改进,不轻易拒收。

合作方案定好后,江兰带着春桃、玲儿去了妙峰山,召集全村药农开会。李老栓和王二坐在最前面,其他药农围在周围,眼里满是怀疑 —— 他们种了一辈子草药,从没听过 “行距、施肥还要按规矩来”,更不敢信 “有人会高价收药、还预付款”。

江兰把 “种植手册” 发给大家,又让玲儿现场演示 “蒲公英行距怎么量”(用木尺量出一尺五的距离,插上小木棍做标记),陈大夫则讲解 “为啥要这样种”:“蒲公英要通风,种得太密,叶子就会黄,药效也差;用腐熟的羊粪,不会烧根,还能让根长得粗,药效足。”

可老药农张老汉却摇着头说:“姑娘,俺们老辈种蒲公英,都是密密麻麻种,觉得种得多收得多,您这法子要是不管用,俺们的地不就白瞎了?”

江兰没急着反驳,而是笑着说:“张大爷,俺们先选两户搞试验田,就用李大爷和王大爷家的地。要是试验田的草药比老法子种的好,你们再跟着种;要是不好,俺们赔你们的损失,咋样?”

李老栓和王二愿意试试 —— 李老栓想给孙子治病,王二想多赚点钱给儿子娶媳妇。江兰当场给他们各预付了二十两银子,又让玲儿帮他们丈量土地,插上标记,教他们怎么施腐熟的羊粪。

接下来的一个月,玲儿和陈大夫每周都去妙峰山。李老栓一开始还按老法子偷偷密种了几行,结果那几行蒲公英长得又瘦又黄,而按科学方法种的,叶片绿油油的,根也粗;王二按教的法子给艾草施羊粪,艾草长得比去年高了半尺,叶子也没黑斑。

采收的时候到了 —— 李老栓的试验田,一亩蒲公英收了三百斤,比去年多了五十斤,而且根粗叶绿,没杂质;王二的艾草收了四百斤,叶片肥厚,药效比去年好太多。护理坊按约定价收购,李老栓卖了两千四百文(三百斤 × 八文),比去年多赚了八百文;王二卖了两千四百文(四百斤 × 六文),多赚了六百文。

李老栓拿着钱,激动得手都抖了:“姑娘,您这法子真管用!俺这钱够给孙子买好药,还能买新种子!明年俺家十亩地都按您的法子种!”

张老汉看着试验田的草药,又看了看李老栓手里的钱,红着脸说:“江姑娘,俺之前不信您,是俺错了。明年俺也跟您合作,您教俺咋种,俺就咋种!”

其他药农也纷纷报名,短短三天,妙峰山五十多户药农,都跟护理坊签了合作合同。签约那天,江兰让春桃把合同念给不识字的药农听,还请了顺天府的书吏来见证,药农们签了字(不会写的按手印),手里拿着预付款,脸上满是笑容。

合作刚推进半个月,麻烦就来了。京郊的药商王三,之前一直压价收购妙峰山的草药,现在江兰直接合作,断了他的财路。他带着两个打手,去妙峰山威胁药农:“你们要是敢卖给护理坊,往后就别想在京城卖药!俺让所有药铺都不收你们的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老栓家刚收的金银花,被王三的人打翻在地,踩得稀烂。李老栓急得直哭:“江姑娘,这可咋办啊?王三势力大,俺们惹不起啊!”

江兰得知消息,立刻带着春桃和几个护理坊的学员,还有顺天府的差役(她是四品诰命,可请顺天府协助)去了妙峰山。王三正跟药农们叫嚣,见江兰来了,还想逞凶:“你个小丫头片子,敢管老子的事?滚回京城去!”

江兰没怕,拿出四品诰命的腰牌,厉声说:“王三!本诰命与药农合作,是为新政民生,你敢阻挠,就是对抗新政!顺天府的差役在此,你要是再闹,就把你抓去官府问罪!”

顺天府的差役立刻上前,把王三的打手控制住。王三见江兰有官府撑腰,吓得腿都软了,连忙磕头:“江诰命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江兰没为难他,只是警告:“往后不准你再压价欺负药农,不然本诰命饶不了你!” 王三连滚带爬地走了。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药农听说 “护理坊验收严”,担心自己的草药不合格,偷偷在草药里掺了陈货。验收那天,玲儿发现王二家的金银花里,混了不少去年的陈花,当场指了出来。

王二红着脸说:“江姑娘,俺不是故意的,俺就是怕不够秤,卖不了多少钱……”

江兰没骂他,而是拿着新花和陈花对比:“王大爷,你看这新花,颜色鲜、香味浓,药效好;陈花颜色暗、没香味,药效差。俺们收好草药,是为了给病患治病,要是用了陈花,病患的病好不了,俺们护理坊的名声就毁了,往后也没法跟你们合作了。”

王二知道错了,连忙把陈花挑出来:“姑娘,俺知道了,往后俺一定按标准种,绝不掺假!”

江兰还借此机会,给所有药农重申了验收标准:“俺们严,不是为难你们,是为了让你们种出更好的草药,卖更好的价。只要你们的草药够好,俺们不仅按价收,还会奖励你们!”

合作满一季,成效就很明显了。

对药农来说,收入翻了番。李老栓家十亩地,种了蒲公英、艾草、金银花,一季卖了二十三两银子,比去年多了十两,不仅给孙子治好了病,还盖了两间新土坯房,买了新的锄头、镰刀;王二家赚了十八两,给儿子娶了媳妇,婚礼上还特意请江兰去喝喜酒;张老汉家赚了二十两,把家里的破桌子、椅子都换了新的,还送了一筐新收的金银花给护理坊,说 “感谢江姑娘让俺们过上好日子”。

妙峰山的药农们,还自发在村口立了一块 “江诰命助农碑”,上面刻着 “科学种药增收入,合作共赢惠民生”,每天都有药农去碑前上香,感谢江兰。

对护理坊来说,草药质量和供应都稳定了。用新收的蒲公英熬的消炎汤,药效比之前提升了四成,南城护理所的病患反馈 “喝了三天就不疼了”;艾草膏的黏性更好,治冻疮的效果也更明显,百姓都说 “护理坊的艾草膏比之前好太多”;金银花茶不仅用于护理,还分给女子护理学堂的学员,学员们说 “喝了喉咙舒服,上课更有精神”。

合作医馆也受益良多。仁心堂的王掌柜说:“用护理坊提供的草药,病人好得快,来医馆的人比之前多了两成!” 惠民堂的陈大夫补充:“之前药商的草药总掺假,现在有了稳定的好草药,俺们开方也更有底气了!”

消息传到宫里,胤禛特意召见江兰,手里拿着顺天府呈上来的 “妙峰山药农增收统计”:“江兰,你这合作模式好啊!既解了药农的困,又给护理坊添了保障,还帮朕的新政赢了民心。朕打算让你把这模式推广到江南、西北的护理分坊,让当地药农也能受益,你愿不愿担此任?”

江兰躬身谢恩:“奴婢愿意!江南多产金银花,西北多产沙棘,正好能跟当地的护理分坊合作,既保证草药供应,又帮药农增收,一举两得!”

胤禛笑着点头:“好!朕给你拨银一千两,作为地方合作的启动资金;让兵部调五辆马车,帮你运输种植手册和种子;地方官员也会全力配合,你尽管去做!”

从养心殿回来,江兰在护理议事厅的墙上,挂起了 “全国草药合作规划图”—— 上面用红笔标出了妙峰山(京郊)、苏州(江南)、凉州(西北)三个合作试点,每个试点旁都写着 “适宜草药”“药农数量”“预计增收”。

春桃帮着整理地方药农的资料,笑着说:“姑娘,现在妙峰山的模式已经成了样板,江南、西北的护理分坊都盼着您去推广呢!玲儿姐还说,她想去江南教药农种金银花,江丫蛋想去西北教种沙棘。”

江兰看着规划图,心里满是踏实 —— 与药农合作,不仅解决了护理坊的草药供应链问题,更搭建了 “护理坊 - 药农 - 医馆 - 病患” 的共赢链条:药农增收→生活改善,护理坊得好草药→病患康复快,医馆有好药材→口碑提升,最终都能助力胤禛的新政,让民生更稳、民心更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丫蛋抱着刚整理好的 “地方种植手册” 进来:“姐姐,江南的金银花种植手册俺做好了,上面写了‘江南多雨,要挖排水沟’‘用菜籽饼当肥料’,周院判说这样符合江南的气候。”

江兰接过手册,翻看了几页,笑着说:“丫蛋做得好!往后咱们去地方推广,也要像在妙峰山一样,先搞试验田,让药农看到好处,再慢慢推广。不能急,要稳扎稳打。”

夜幕降临时,妙峰山的药农们还在地里忙活 —— 他们在给蒲公英浇水,按江兰教的法子,用井水浇,不能用河水(河水有杂质)。月光洒在田埂上,映着药农们忙碌的身影,也映着田埂上 “科学种植,合作共赢” 的木牌。

李老栓的孙子已经好了,正帮着爷爷浇水,他手里拿着江兰送的 “种植手册”,虽然不认多少字,却能看懂上面的插图,他笑着说:“爷爷,明年俺也要学种草药,跟江姐姐合作,赚好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李老栓摸着孙子的头,眼里满是希望:“好!好!咱们跟着江姑娘,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而此刻的江家府邸,江兰还在议事厅里,修改 “江南草药合作方案”。灯光下,她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不仅是种植方法和合作条款,更是对 “民生为本” 的坚守,对 “共赢模式” 的执着,也是一个穿越者,在清代土地上,为新政民生夯实根基的又一坚实举措。

江兰知道,与药农合作只是她 “卷王之路” 的又一重要节点 —— 未来,她将带着这一模式,走进江南的茶山、西北的草原,让更多药农受益,让护理坊的草药供应链遍布全国,为胤禛的新政 “固本强基”,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写下更具民生温度、更显共赢智慧的一笔。而那盏亮在议事厅的灯,不仅照亮了她眼前的规划图,更照亮了这个时代 “农业赋能医疗、医疗反哺民生” 的新前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