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99章 与商人的第一次合作

雍正七年正月下旬,护理坊后院的小作坊里,猪油熬煮的滋滋声从清晨响到深夜。江兰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陶碗里刚脱模的三块江氏香皂,眉头却锁得更紧 —— 春桃刚送来的订单统计就放在旁边:后宫每月需五十块,护理坊学员与同善堂济贫需三十块,苏州、凉州、兖州三地分坊各要二十块,算下来每月至少要一百四十块香皂,可她们五个人手作,熬猪油、滤碱水、搅拌皂基、入模晾干,忙得脚不沾地,一个月最多也就能做三十块,缺口足足差了一百一十块。

“姑娘,您都熬了两宿了,再这么熬下去,身子该垮了。” 春桃端来一碗热粥,看着江兰眼底的青黑,心疼得直皱眉,“昨天试着加了两个学徒帮忙,可她们搅皂基总不均匀,做出来的香皂要么软塌,要么没泡沫,根本没法用。这订单要是赶不上,皇后娘娘那边可怎么交代?”

江兰接过粥,却没胃口喝 —— 后宫的订单是皇后亲口吩咐的,若是误了时日,不仅会失了皇后的信任,之前打入后宫的努力也会白费;护理坊和分坊的需求更是刚需,学员们的手还等着香皂护着,贫困百姓也盼着能用上不伤手的胰子。她想起穿越前见过的工厂流水线,可清代没有机器,靠手工根本没法规模化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宫外的商人合作 —— 商人有原料渠道、有工坊、有工匠,她出配方和技术指导,双方合作生产,既能解决产能问题,还能把香皂推广得更广。

可找哪个商人呢?京城的商号多如牛毛,有的缺信誉,有的缺实力,贸然合作怕是会出岔子。江兰摩挲着手里的御前行走令牌,突然想起苏培盛 —— 苏培盛在宫里多年,跟宫外商号打交道频繁,尤其是给王府供货的商家,他肯定熟悉,找他牵线,既能保证商家的靠谱程度,也能借他的面子让合作更顺利。

第二天一早,江兰特意绕到养心殿外,等苏培盛出来传旨。雪后的宫道上结着薄冰,苏培盛穿着深蓝色的总管太监袍,正指挥小太监清扫积雪,见江兰过来,连忙笑着迎上去:“江侍读怎么来了?可是有要事找皇上?”

“苏总管,” 江兰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臣有件私事想请您帮忙。之前臣做了种新胰子,皇后娘娘很喜欢,让臣每月供五十块,可臣手作效率太低,想找宫外的商号合作生产。您在京城人脉广,不知能否推荐个靠谱的商家?最好是有王府供货经验、讲信誉的。”

苏培盛愣了愣,随即了然 —— 他早就听说江兰做的胰子好用,后宫的娘娘们最近都在说。他摸着下巴想了想,眼睛一亮:“江侍读要是找靠谱的,那‘瑞祥号’的王瑞准没错!这瑞祥号是京城老字号,专做日用百货,给雍亲王府(胤禛潜邸)供过十年货,当年王爷还夸过他们家的东西实在。王瑞那人心眼精明,可最讲信誉,从不缺斤短两,也不做以次充好的事。”

江兰心里一喜:“那太好了!不知苏总管能否帮臣约王瑞见一面?”

“这有何难?” 苏培盛笑着说,“今晚戌时,你去瑞祥号的账房找他,就说是咱家推荐的。王瑞给王府供过货,看在咱家的面子上,定会好好跟你谈。”

当晚戌时,江兰换了身素净的宝蓝色旗装,没带随从,只揣着一块江氏香皂和订单统计,按苏培盛说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前门大街的瑞祥号。商号的门脸宽敞,挂着烫金的 “瑞祥号” 匾额,里面亮着灯,伙计正忙着清点货物,见江兰进来,连忙上前询问:“这位姑娘,请问您要买些什么?”

“劳烦通报王瑞掌柜,就说江兰应约而来,是苏培盛总管推荐的。” 江兰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伙计一听 “苏培盛总管”,立刻不敢怠慢,快步往后院账房跑。没一会儿,一个穿着藏青色绸缎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眉眼间透着商人的精明,却不油腻 —— 正是瑞祥号掌柜王瑞。他上下打量了江兰一番,拱手笑道:“在下王瑞,不知姑娘便是苏总管提的江姑娘?快请进账房说话。”

账房里陈设简单却整洁,一张宽大的红木桌案上堆着账本和算盘,墙角的炭盆烧得正旺,暖融融的。王瑞给江兰倒了杯热茶,开门见山:“苏总管只说姑娘有生意要跟在下谈,不知姑娘想做什么生意?”

江兰没绕弯子,从袖袋里取出紫檀木盒,打开后,莹白的香皂泛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在灯光下格外显眼:“王掌柜,这是臣自己做的胰子,加了猪油和薰衣草汁,能护手防冻,泡沫多还不刺激。皇后娘娘用了很喜欢,让臣每月供五十块,此外护理坊和地方分坊还有需求,可臣手作效率太低,想跟您合作 —— 臣出配方和技术指导,您出原料、工坊和工匠,利润咱们五五分,您看如何?”

王瑞的目光落在香皂上,先是拿起闻了闻,又用指尖摸了摸,眉头微挑:“姑娘这胰子看着是精致,可京城的胰子商号多了去了,凭什么就能保证卖得好?五五分利润,姑娘只出个配方,在下是不是太吃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兰早料到他会这么问,从怀里掏出订单统计,放在桌案上:“王掌柜先看看这个。皇后娘娘每月要五十块,护理坊和同善堂要三十块,三个地方分坊各要二十块,这是固定订单,每月至少一百四十块。每块胰子成本多少,您是行家,肯定算得出来 —— 猪油、草木灰、薰衣草都是常见原料,成本极低,就算按每块五十文卖,利润也很可观。”

她顿了顿,拿起香皂,往茶杯里沾了点水,轻轻一搓,细密的泡沫立刻冒了出来:“王掌柜再看看这泡沫,比您家现在卖的皂角胰子多三倍,洗完手还不裂。您给王府供货,该知道宫里的胰子多糙,娘娘们多缺好用的护手胰子。咱们合作,不仅能做后宫的生意,还能卖给京城的达官贵人、商铺伙计,甚至卖到地方,这前景您还看不出来?”

王瑞盯着杯里的泡沫,又看了看订单统计,手指在算盘上轻轻敲着 —— 他心里飞快算账:一块香皂的原料成本大概十文,按五十文卖,每块能赚四十文,每月一百四十块就是五千六百文,五五分的话,他能赚两千八百文,要是再拓展其他客户,利润还能翻番。而且江兰是御前侍读,背后有皇上和皇后撑腰,这生意不仅稳,还能借江兰的身份提升瑞祥号的名气,划算!

可他还是没立刻答应,而是继续试探:“姑娘这配方,要是给了在下,往后姑娘再跟别家商号合作,在下岂不是亏了?还有,这香皂的质量怎么保证?要是做出来的跟姑娘手里的不一样,皇后娘娘怪罪下来,在下可担不起。”

“王掌柜放心,” 江兰语气坚定,“臣可以跟您立契约:三年内,臣只跟瑞祥号合作生产这胰子,绝不跟别家商号合作;至于质量,臣会派专人去工坊指导,从熬猪油到加薰衣草汁,每一步都盯着,保证做出来的香皂跟臣手作的一模一样。要是出了质量问题,臣一力承担,绝不连累您。”

王瑞看着江兰自信的样子,又想起苏培盛的推荐,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没了。他猛地一拍桌案,笑着说:“好!江姑娘爽快,在下就跟您合作!利润五五分,原料和工坊都由在下负责,您派专人指导,咱们明天就立契约,后天就开工!”

第二天一早,王瑞就带着账房先生来到护理坊,跟江兰敲定合作契约的细节。春桃把契约草稿铺在桌上,上面写着双方的权责:

江兰权责:

提供江氏香皂的完整配方(含猪油熬制火候、碱水浓度、薰衣草汁添加时机);

派 2 名经验丰富的学员(玲儿和小莲,她们参与过香皂制作)常驻瑞祥号工坊,负责技术指导,确保每块香皂质量达标;

负责对接后宫、护理坊及分坊的订单,及时告知王瑞每月的供货量;

三年内不得与其他商号合作生产同款香皂。

王瑞权责:

提供工坊(瑞祥号位于南城的闲置工坊,可容纳 10 名工匠同时生产)、原料(每月供应足量猪油、草木灰、薰衣草干花)及工匠(挑选 10 名手艺好、细心的工匠);

负责香皂的包装(按江兰要求,用紫檀木盒或粗布包装,分别供宫廷和民间)及运输(后宫的订单由瑞祥号派专人送进宫,护理坊和分坊的订单由瑞祥号送到指定地点);

每月月底与江兰对账,按利润五五分账,绝不拖欠。

利润分配:

每月月底核算总销售额,扣除原料、工坊租金、工匠工钱等成本后,剩余利润由江兰和王瑞各分五成;

若拓展新客户(如达官贵人、地方商号),利润分配方式不变。

王瑞看着契约草稿,满意地点头:“江姑娘考虑得真周全,连包装和运输都想到了。在下没意见,咱们这就签字画押。”

江兰也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便和王瑞一起在契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春桃把契约分成两份,江兰和王瑞各执一份,算是正式达成合作。

签完契约,王瑞邀请江兰去瑞祥号的工坊看看。工坊位于南城,离护理坊不远,是个宽敞的四合院,里面有三间正房,正好用来做生产车间;院子里有两口大灶,适合熬猪油;还有一间厢房,可用来存放原料和成品。

“江姑娘,您看这工坊怎么样?” 王瑞指着正房,“在下已经让人打扫干净了,明天就把熬猪油的陶罐、搅拌的木勺、入模的木盒都搬过来,工匠也选好了,都是跟着在下做了好几年的老手,细心得很。”

江兰走进正房,摸了摸墙面 —— 很干燥,适合香皂晾干;又看了看窗户,能通风,避免香皂受潮。她满意地点头:“这工坊很好,够宽敞,也干净。玲儿和小莲明天就过来,她们会把制作步骤写在墙上,一步一步教工匠们做。”

玲儿和小莲也跟着来了,她们仔细查看了工坊的条件,跟王瑞交代:“王掌柜,熬猪油的灶火不能太旺,不然容易熬糊;碱水要提前沉淀一天,只取上层清液;薰衣草汁要在皂基半凝时加,不然香味会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瑞一一记下,还让账房先生把这些注意事项写下来,贴在工坊墙上:“姑娘们放心,在下会让工匠们严格按这些步骤做,绝不敢马虎。”

当天下午,王瑞就派人把原料运到了工坊:十大桶猪油(足够用一个月)、五大袋草木灰(提前筛过,杂质少)、两大包薰衣草干花(都是今年新晒的,香味浓)。工匠们也来了,一个个穿着干净的粗布衣裳,站在工坊里,等着玲儿和小莲指导。

江兰看着忙碌的工坊,心里满是踏实 ——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跟商人合作,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技术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商品。她知道,这不仅能解决订单缺口,还能让江氏香皂惠及更多人:京城的达官贵人能用上好香皂,商铺伙计、工匠、贫困百姓也能用上不伤手的胰子,这才是她做香皂的初心。

第三天一早,瑞祥号工坊正式开工。玲儿和小莲负责技术指导,王瑞也亲自到场盯着,江兰也特意过来看看情况。

工匠们按玲儿的指导,先把猪油倒进大陶罐里,在灶上慢慢熬 —— 灶火不大,猪油渐渐融化,变成透亮的淡黄色,熬了一刻钟后,玲儿让工匠把猪油倒进陶盆里,晾凉备用:“猪油要熬到没有泡沫,这样做出来的香皂才不容易软塌。”

另一边,小莲指导工匠们滤碱水:把草木灰倒进大木桶里,加温水搅拌均匀,然后用粗布过滤,滤出的碱水倒进陶缸里沉淀:“碱水要沉淀一天,明天再用,现在先把沉淀好的碱水取出来用。”

工匠们都学得很认真,有个叫李师傅的老工匠,熬猪油时不小心把火开大了,猪油有点冒烟,玲儿赶紧让他把火调小:“李师傅,您看这猪油要是熬糊了,做出来的香皂会发黑,还有苦味,可不能大意。” 李师傅连忙道歉,仔细调整灶火,再也不敢马虎。

到了下午,猪油晾凉了,碱水也沉淀好了。玲儿指导工匠把碱水缓缓倒进猪油里,然后用大木勺顺时针搅拌 —— 工匠们轮流搅拌,手臂酸了就换个人,确保搅拌均匀。搅了半个时辰后,猪油和碱水的混合物渐渐变成乳糊状,玲儿笑着说:“好了,现在可以加薰衣草汁了。”

小莲把提前煮好的薰衣草汁倒进陶罐里,工匠们继续轻轻翻拌 —— 浅紫色的汁水融进乳白的糊里,渐渐变成淡淡的粉白色,清雅的薰衣草香飘满工坊,工匠们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这香味真好闻,比咱们平时做的胰子香多了!”

搅拌好的皂基被倒进木模里 —— 木模有两种,一种是刻着缠枝莲纹的(供后宫和达官贵人),一种是普通方形的(供民间)。倒满后,工匠们把木模搬到厢房里晾干,厢房里铺着干净的稻草,木模整齐地摆放在上面。

“这些香皂要晾三天才能脱模,” 玲儿跟王瑞说,“脱模后还要晾两天,让皂体更硬实,这样才好包装。”

王瑞点点头,让账房先生记下:“每天都要查看香皂的晾干情况,不能冻着,也不能太潮。”

江兰看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又看了看刚倒进木模的皂基,心里松了口气 —— 第一次试做很顺利,只要按这个节奏,每月一百四十块的订单肯定能完成,甚至还能多做些拓展其他客户。

当天晚上,王瑞请江兰和玲儿、小莲吃饭,算是庆祝合作顺利。饭桌上,王瑞笑着说:“江姑娘,今天试做很成功,工匠们都夸这香皂好做又好用。在下已经跟京城几家大商铺谈好了,他们都愿意卖咱们的香皂,按六十文一块卖,比给后宫的还贵十文呢!”

江兰笑着说:“王掌柜有眼光,这香皂不仅能供宫廷,还能供民间,只要质量好,肯定能卖得好。”

“那是自然,” 王瑞端起酒杯,“托江姑娘的福,瑞祥号这次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来,在下敬江姑娘一杯,祝咱们合作顺利!”

江兰也端起酒杯,跟王瑞碰了碰:“祝咱们合作顺利,也祝江氏香皂能惠及更多百姓!”

三天后,第一批香皂脱模了。玲儿和小莲仔细检查每一块香皂 —— 皂体莹白,香味清雅,泡沫丰富,跟江兰手作的一模一样。王瑞也来了,拿起一块香皂试了试,洗完手后,手背润润的,一点都不紧绷,他满意地说:“太好了!跟江姑娘手作的一模一样,皇后娘娘肯定满意!”

江兰也来检验质量,见每块香皂都达标,心里很高兴:“王掌柜,这批香皂里,挑五十块刻缠枝莲纹的,用紫檀木盒包装,明天送进后宫;三十块普通方形的,用粗布包装,送到护理坊和同善堂;剩下的二十块,先放在瑞祥号的商铺里卖,看看市场反应。”

王瑞连忙答应:“好!在下这就让人包装,明天一早就送。”

第二天一早,瑞祥号的伙计就赶着马车,把五十块宫廷用的香皂送进了后宫。张嬷嬷亲自验收,打开木盒一看,香皂的质量跟江兰手作的一样好,香味也浓,她笑着说:“这瑞祥号做的跟江侍读做的一样好,娘娘肯定喜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后试用后,也对香皂的质量很满意,特意让张嬷嬷给江兰送了一盒上等的胭脂:“告诉江兰,这香皂做得好,赏她一盒胭脂,让她继续好好做。”

护理坊和同善堂收到香皂后,学员们和贫困百姓都很高兴。丫蛋拿着香皂,兴奋地说:“姐姐,这香皂跟你做的一样好用!俺的手现在一点都不疼了!” 同善堂的张鹤年也给江兰递了封信,说贫困百姓都夸这香皂好,希望能多供应些。

瑞祥号商铺里的香皂也卖得很好 —— 第一天就卖出去了十五块,买的人都说 “这香皂比别家的好用,还香”,有的还回头买,想送给家人。王瑞笑得合不拢嘴,连忙跟江兰说:“江姑娘,商铺里的香皂卖得太好了,咱们得加量生产,不然不够卖!”

江兰笑着说:“没问题,只要原料够,咱们就加量。不过质量一定要保证,不能因为加量就偷工减料。”

“那是自然!” 王瑞拍着胸脯保证,“在下会让工匠们严格按配方做,绝不让一块不合格的香皂流出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瑞祥号工坊每天都在稳定生产,每月不仅能完成固定订单,还能多生产五十块供应商铺,利润也越来越可观。月底对账时,账房先生算出总利润是十二两银子,江兰和王瑞各分了六两。王瑞亲自把六两银子送到护理坊,笑着说:“江姑娘,这是您的利润,一分不少。往后咱们合作得好,利润还能翻番!”

江兰接过银子,心里满是成就感 —— 这六两银子,是她第一次通过商业合作赚到的钱,也是她技术价值的体现。她看着银子,对王瑞说:“这银子,臣打算拿出一半,给护理坊的学员们发补贴,剩下的用来买原料,支援地方分坊。”

王瑞听了,心里更佩服江兰 —— 他见过不少当官的,都想着自己赚钱,可江兰却想着学员和百姓,难怪能得到皇上和皇后的重用。他笑着说:“江姑娘真是仁心,在下佩服。往后要是有需要,在下愿意免费给分坊送些原料。”

合作满一个月时,江氏香皂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 —— 后宫的娘娘们用着好,达官贵人也纷纷来瑞祥号购买;商铺伙计、工匠、贫困百姓也能买得起普通款,都说 “这香皂比之前的胰子好用,还不伤手”。瑞祥号的名气也跟着提升,不少地方商号都来联系王瑞,想代理江氏香皂,王瑞都先跟江兰商量。

“江姑娘,江南的‘裕丰号’想来代理咱们的香皂,您看行不行?” 王瑞拿着裕丰号的信,跟江兰商量,“裕丰号是江南最大的商号,要是跟他们合作,咱们的香皂就能卖到江南去,利润能翻好几番。”

江兰看着信,心里很高兴 —— 江南气候潮湿,百姓们更容易生疮,江氏香皂既能清洁又能护手,肯定受欢迎。而且把香皂卖到江南,也能为护理坊的江南分坊提供支持,比如用赚来的钱买原料、派讲师,一举两得。

“可以跟裕丰号合作,” 江兰点头,“不过要跟他们立契约,保证质量,还要让他们优先供应江南的护理分坊。”

王瑞笑着说:“好!在下这就跟裕丰号谈,保证按您的要求来。”

其实江兰心里还有个更大的想法 —— 通过香皂的规模化生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鼓励农民多种薰衣草,增加收入;让更多工匠参与香皂制作,解决就业;用赚来的钱支援护理坊和新政民生,比如建更多分坊、免费供应药品给贫困百姓。这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助力新政的一种方式 —— 百姓有活干、有好东西用,才能安居乐业,新政才能行得稳。

王瑞也渐渐明白江兰的心思,他看着江兰为护理坊和百姓忙碌的样子,心里很是敬佩:“江姑娘,您做这生意,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是为了百姓和新政啊!在下佩服,往后瑞祥号愿意跟您一起,多为百姓做些实事。”

江兰笑着说:“王掌柜过奖了。做生意既要赚钱,也要为百姓做事,这样才能长久。咱们合作,不仅要把香皂做好,还要让更多人受益,这才是最好的共赢。”

当晚,护理坊的灯亮到了深夜。江兰和春桃一起,制定了 “江氏香皂拓展计划”:先跟江南裕丰号合作,把香皂卖到江南;再跟西北的 “通源号” 合作,供应西北军营和百姓;同时,在瑞祥号工坊增加生产线,扩招工匠,确保供应充足。春桃一边记录,一边说:“姑娘,咱们现在不仅有宫廷订单、民间订单,还要拓展地方代理,这香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江兰看着计划,嘴角忍不住上扬 —— 从手作香皂到商业合作,从护理坊到后宫,再到民间和地方,她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 “实用” 和 “为民”。这第一次与商人的合作,不仅解决了产能问题,还为她打开了 “技术转化为民生助力” 的新道路。未来,她将以江氏香皂为起点,推动更多现代知识转化为清代的实用物件,助力新政,惠及百姓,一步步实现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

而瑞祥号的工坊里,工匠们还在忙碌地生产香皂,淡淡的薰衣草香飘出工坊,飘向京城的街头巷尾,也飘向了更远的江南、西北 —— 那是江兰与王瑞合作的成果,是技术与商业的共赢,更是一个穿越者,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时代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