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衍启元 > 第3章 洛城暂歇;巧物换银

大衍启元 第3章 洛城暂歇;巧物换银

作者:小麒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马车碾过洛城的青石板路时,沈砚终于松了口气。从破庙出发后,他们又走了三日,沿途虽偶有颠簸,却没再遇到危险,眼下这座城虽不及应天府繁华,却也街巷纵横、人声鼎沸,总算有了几分安稳模样。

沈仲山扶着苏氏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熙攘的人群,眉头却仍皱着:“咱们得先找个住处,再想后续的事。”他被贬往云州,却没规定具体抵达时限,洛城地处中途,正好能歇脚调整,可身上的银子本就不多,昨日又用了些,剩下的恐怕撑不了多久。

沈砚看在眼里,心里早有打算。他借口“去前面探探路”,悄悄拐进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闪身进了空间。公寓的书桌抽屉里,还放着他之前为了做历史模型买的一批小玩意儿——拇指大的铜制小灯笼,能打开的迷你木盒,还有几串用彩色玻璃珠串成的手链,都是现代工艺做的,在这时代格外新奇。

他选了几样最不扎眼的——三串玻璃珠手链,五个铜制小灯笼,揣进怀里的粗布袋子里,又把之前猎户留下的碎银子仔细收好,才回到巷口。

“爹,我有个主意。”沈砚拉过沈仲山,压低声音把想法说了,“这些东西是之前那位外邦先生送的,样式新奇,或许能卖些钱,够咱们住店和买粮食。”

沈仲山看着儿子手里的小玩意儿,铜灯笼精巧,玻璃珠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确实是他从未见过的样式。他犹豫了片刻,终究点了头:“也好,只是你要小心,别惹麻烦。”

沈砚应下,揣着东西往集市方向走。洛城的集市很热闹,卖菜的、说书的、打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他找了个角落,把东西摆在一块干净的布上,刚放下,就有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小姑娘凑了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玻璃珠手链:“这是什么?好漂亮!”

“姑娘,这是外邦来的手链,戴在手上好看得很。”沈砚笑着开口,拿起一串手链递过去。小姑娘接过戴在手腕上,对着阳光一看,珠子里仿佛有流光在转,顿时喜欢得不得了:“我要了!多少钱?”

“五十文就好。”沈砚报了个不高不低的价钱——他打听过硬通货的市价,五十文够寻常人家买两斗米,对这富家姑娘来说不算贵。

小姑娘爽快地掏出银子,买下了手链。周围的人见有人买,也纷纷围过来,看到铜制小灯笼能打开,里面还能放小蜡烛,都觉得新奇。有个妇人拿着灯笼翻来覆去地看,连声道:“这玩意儿做得真精巧,给孩子当玩物正好!”说着便掏了四十文买下。没半个时辰,三串手链和五个小灯笼就卖光了,沈砚手里多了三百多文钱,还有个酒楼的掌柜特意过来,问他还有没有类似的玩意儿,愿意出高价收。

沈砚心里一喜,却没立刻答应,只说“后续若有,再送到酒楼”——他得留着余地,不能一次性把东西都拿出来,免得引人怀疑。

揣着钱,沈砚先去粮铺买了些米、面和新鲜的肉,又绕到点心铺,给沈玥买了她爱吃的桂花糕。等他找到一家干净的客栈,定了两间带炭火的上房,才折返去接家人。

“娘,姐姐,咱们有地方住了!”沈砚刚进巷口,就看到沈薇正牵着沈玥的手张望,连忙挥手。苏氏靠在沈仲山身边,看到沈砚手里的包裹和客栈的门牌,紧绷的脸色终于放松下来。

进了客栈房间,沈玥抱着桂花糕吃得满脸香甜,苏氏摸着客栈里干净的被褥,眼眶微红:“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沈仲山看着桌上的米和面,又看了看沈砚,语气里满是欣慰:“砚儿,辛苦你了。”

沈砚笑着摇头,心里却在盘算——卖小工艺品只能解燃眉之急,洛城是通往青阳关的要道,往来商旅多,消息也灵通,或许能在这里查到些关于朔漠马队,或是柳承业的线索。他摸了摸怀里的复合弓,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眼底多了几分坚定:安稳只是暂时的,想要保护家人,想要翻案,还得主动去寻机会。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洛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隐约传来酒楼的吆喝声。沈砚靠在窗边,看着这暂时的太平景象,知道他们在洛城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晚饭时,客栈伙计端来热气腾腾的炒青菜和炖肉,沈玥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啃着肉,眼睛都亮了。苏氏看着女儿的模样,又看了看桌上的菜,轻声对沈仲山道:“这一路多亏了砚儿,不然咱们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沈仲山点点头,目光落在沈砚身上,欲言又止。他总觉得儿子这次“醒”来后变化太大,不仅遇事沉稳,还能想出用“外邦玩意儿”换钱的法子,可每次想问,又怕戳到儿子的心事。

沈砚看出父亲的犹豫,主动开口:“爹,明日我想再去集市一趟,看看能不能再卖点东西,多攒些钱。另外,也想问问往来的商旅,有没有关于云州的消息。”他知道父亲一直惦记着云州的差事,虽说是贬官,却也是他们眼下唯一的“归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仲山自然应允,只反复叮嘱:“万事小心,别跟人起冲突。”

第二日天刚亮,沈砚就进了空间。这次他没拿玻璃珠手链,而是选了十个迷你木盒——木盒巴掌大,盒盖能打开,里面还刻着简单的花纹,是他之前为了做模型打磨的,既不显眼,又透着精巧。他用粗布把木盒包好,揣在怀里往集市去。

刚到昨日摆摊的角落,就见那酒楼的王掌柜正站在原地张望,看到沈砚,立刻笑着迎上来:“小兄弟,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掌柜的找我有事?”沈砚故作疑惑。

“是这样,”王掌柜压低声音,“昨日我把你那手链给我家小孙女看,她喜欢得不行,还让我再找几个。你这儿还有类似的玩意儿吗?只要样式新奇,价钱好说。”

沈砚心里一喜,从布包里拿出两个迷你木盒,递了过去:“掌柜的看看这个?外邦来的小盒子,能装些首饰、碎银子,也别致。”

王掌柜接过木盒,打开盒盖,看到里面的花纹,眼睛一亮:“这玩意儿好!做工精细,还实用。小兄弟,这样的盒子你有多少?我全要了!”

“我这儿还有八个,掌柜的要是全要,算您三百文怎么样?”沈砚报了价——单个木盒他昨日问过,寻常木盒也就二十文,他这带花纹的,算三十文一个不算贵。

王掌柜爽快答应,当场付了钱,又道:“小兄弟,以后你要是还有这类新奇玩意儿,尽管往我酒楼送,价钱绝对比旁人高!”

沈砚应下,又在集市摆了会儿摊,把剩下的木盒以每个三十五文的价钱卖光,手里又多了两百多文。他没急着回客栈,而是绕到集市边缘的茶摊——这里常坐往来商旅,最是消息灵通。

他点了碗茶,假装闲聊,跟邻座一个挑着货担的商人搭话:“大哥,看您这打扮,是要去青阳关方向吧?那边近来太平吗?”

那商人喝了口茶,叹了口气:“太平?哪有太平!前几日我从青阳关过来,听说那边来了不少朔漠商人,个个带着刀,看着就不像善茬。还有人说,柳大人最近在往青阳关运粮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柳大人?是兵部的柳承业大人吗?”沈砚心里一动,故意追问。

“可不是嘛!”商人点点头,“听说柳大人跟朔漠那边关系好,这次运粮,怕是又要做什么交易。小兄弟,你要是往那边去,可得小心点。”

沈砚谢过商人,心里沉了下去——柳承业往青阳关运粮,结合之前猎户说的“朔漠马队”,恐怕真如父亲当年怀疑的那样,在暗中与朔漠勾结。他攥紧了手里的钱袋,心里有了个主意:或许,他不用急着去云州,青阳关,才是解开父亲冤屈的关键。

回到客栈时,沈砚把茶摊听到的消息一字不落地告诉了沈仲山。沈仲山捏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茶水溅出几滴在衣襟上都没察觉,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柳承业!他竟然还在做这种通敌的勾当!不行,我得写奏折,把这事禀明陛下,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爹,您冷静点。”沈砚连忙按住父亲的手,眼神沉了下来,“您以为陛下真的不知道吗?当年您拿着通商账本要弹劾柳承业,陛下连面都不见,就定了您的罪——他不是昏聩,是根本不在意柳承业和朔漠的勾结,只要柳承业能帮他稳住主和派,能让他安坐龙椅,这点‘小事’,他根本不会管。”

沈仲山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这些年他虽被贬,却始终抱着“君明臣贤”的念想,总觉得是柳承业蒙蔽了圣听,可儿子的话,却像一把锤子,敲碎了他最后的幻想。

“更何况,”沈砚的声音压得更低,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应天府里那位,现在怕是自身难保了。他当年杀兄弑叔夺来的皇位,十三位皇子个个盯着,雍王、靖王背后都有世家支持,等他哪天病重,应天府里怕是要血流成河。这时候您递奏折,别说扳不倒柳承业,说不定还会被哪方势力当枪使,咱们全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沈仲山彻底清醒。他看着眼前的儿子,忽然觉得陌生——那个曾经只会读书的文弱少年,如今竟能把朝堂局势看得如此透彻。可这份透彻背后,藏着多少无奈与冰冷,他不敢深想。

“那……那我们怎么办?”沈仲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茫然,他一辈子忠君爱国,如今却发现君不可忠,国将不国,一时间竟没了方向。

沈砚握住父亲的手,语气坚定:“爹,陛下靠不住,朝堂靠不住,咱们的事,只能自己解决。柳承业勾结朔漠,总要留下证据,青阳关是他们交易的必经之地,只要我们能找到证据,就算不能禀明陛下,也能让柳承业身败名裂,还您一个清白。”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等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就算皇帝想管,也管不了了。这大衍的天,早就该变了。”最后一句话,他说得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仲山看着儿子眼底的光,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野心与底气。他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点了点头,握紧了儿子的手:“好,爹听你的。咱们不靠别人,就靠自己,把这冤屈洗了,把柳承业的罪行,公之于众。”

窗外的风刮过客栈的窗棂,发出轻微的声响。沈砚知道,父亲心里那座“忠君”的高塔已经坍塌,而他们接下来要走的路,会比之前更难,却也更明确——不再寄望于任何人,只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乱世里杀出一条生路,讨回所有欠他们的东西。

他摸了摸怀里的复合弓,又想起空间里那些现代物件,心里愈发笃定:这场属于他们父子的“战争”,从洛城开始,绝不会止步于洛城。

父子俩正说着,门外传来沈薇的声音:“爹,砚儿,该吃饭了。”

沈砚应了一声,扶着沈仲山起身。饭桌上,苏氏看着父子俩神色间的凝重,没多问,只一个劲地给沈玥夹肉,又往沈砚碗里添了勺热汤:“砚儿,白天跑集市累了吧?多喝点汤补补。”

沈砚接过汤碗,心里一暖。他知道,家人的安稳,就是他最该守住的东西。饭后,沈玥缠着沈砚讲故事,沈砚便捡了些现代听过的寓言,编了个“小狐狸智斗大灰狼”的故事,听得沈玥眼睛发亮,连打哈欠都舍不得闭眼。

等哄睡了妹妹,沈砚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闪身进了空间。他没急着休息,而是翻出了书桌里的笔记本和笔——这是他唯一能记录信息的东西。他在本子上写下“柳承业-青阳关-粮食-朔漠马队”几个关键词,又画了个简单的路线图:洛城→青阳关→云州。

“想要查柳承业的证据,必须去青阳关。”沈砚盯着笔记本,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可青阳关是边境要塞,盘查严格,咱们又是罪臣家属,怎么进去?”

他想起白天王掌柜说的“高价收新奇玩意儿”,心里忽然有了主意——或许,他可以借着“贩卖外邦货物”的由头,跟着商旅一起去青阳关。一来,商旅有通关文牒,方便进出;二来,贩卖货物也能让他继续赚钱,甚至接触到更多消息。

打定主意,沈砚又在空间里翻找起来。这次他没拿小工艺品,而是盯上了厨房里的不锈钢小勺子、小铲子——这些东西轻便,耐用,而且在这时代,不锈钢的光泽和质感,足够“新奇”,却又不会像玻璃珠那样惹眼。

他选了二十把小勺子、十把小铲子,用粗布包好,又找了个结实的布袋子装着。做完这一切,他才躺在床上,闭眼休息。空间里的床还是他现代的那张,柔软舒适,能让他暂时忘记外面的乱世。

第二日一早,沈砚就带着不锈钢勺子和铲子去找王掌柜。王掌柜看到这些“泛着银光”的勺子,眼睛立刻亮了:“小兄弟,这是什么材质?看着比铜器还亮,还轻便!”

“是外邦的特殊金属,叫‘不锈铁’,不会生锈,用着方便。”沈砚随口编了个名字,“掌柜的要是喜欢,这些勺子铲子,算您五百文怎么样?”

王掌柜拿起一把勺子,翻来覆去地看,又用指甲划了划,果然没留下痕迹,连忙点头:“值!太值了!小兄弟,你这些东西,真是越来越稀罕了。”他当场付了钱,又忍不住问,“小兄弟,你这些货物,都是从哪里进的?以后还能有吗?”

“都是托外邦朋友弄来的,数量不多,得慢慢攒。”沈砚故意卖关子,“对了,掌柜的,我想问问,您认识常去青阳关的商旅吗?我想跟着他们去那边卖些货物,就是不知道怎么通关。”

王掌柜愣了愣,随即笑道:“巧了!我认识一个张老板,后天就要带着商队去青阳关,他为人仗义,手里也有通关文牒。我帮你问问,看他愿不愿意带你一起走。”

沈砚大喜,连忙道谢:“那就多谢掌柜的了!要是事成,我定有重谢!”

从酒楼出来,沈砚脚步轻快。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看来,他的“青阳关之行”,很快就能实现了。他回到客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仲山,沈仲山也松了口气,连连道:“这样最好,跟着商队,也安全些。”

接下来的两天,沈砚一边帮着家人收拾行李,一边等着王掌柜的消息。第三天一早,王掌柜就派人来传话,说张老板同意带他们一起走,让他们后天一早到城门口集合。

沈砚连忙谢过送信的人,又去集市买了些路上用的干粮和药品,塞进空间里——他知道,去青阳关的路,绝不会比去洛城轻松,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出发那天,天刚蒙蒙亮,沈砚就带着家人来到城门口。张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壮汉,穿着一身绸缎,看着很豪爽。他看到沈砚一家,也没多问,只笑着道:“小兄弟,王掌柜都跟我说了,路上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沈砚连忙道谢,扶着母亲和妹妹上了商队的马车。马车缓缓驶出城门口,沈砚回头看了眼洛城的城墙,心里默默道:“洛城,再见了。青阳关,我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车轮碾过官道,朝着青阳关的方向驶去。沈砚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看着外面渐渐荒凉的景色,知道他们离危险越来越近,却也离真相,越来越近。他摸了摸怀里的复合弓,又看了看身边熟睡的妹妹,眼底满是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带着家人,一步步走下去,直到洗清冤屈,直到在这乱世里,找到属于他们的安稳。

商队抵达青阳关下时,沈砚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和往来盘查的兵卒,心里暗暗定了定神。张老板熟门熟路地拿出通关文牒,和守城兵卒说了几句,便带着商队进了城。

沈砚先帮着父母和妹妹在城内的客栈安顿好,又特意叮嘱福伯:“我不在的时候,您多看着点,别让娘和妹妹出门,有事就找客栈掌柜帮忙。”福伯连连应下,沈砚这才揣着从空间里拿的几样不锈钢小物件,跟着张老板往城内的市集去。

青阳关作为边境要塞,市集上多是往来的商旅和戍边的兵卒,比洛城的市集多了几分粗犷之气。沈砚跟着张老板找了个摊位,刚把不锈钢小勺子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泛着银光又不生锈的物件,在满是铁器、铜器的市集里格外扎眼。

没一会儿,就有个穿着锦袍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随从,眼神倨傲地扫过摊位:“这是什么玩意儿?拿来我看看。”

沈砚递过一把勺子,笑着开口:“这位公子,这是外邦来的‘不锈铁’勺子,不会生锈,用着方便。”

年轻男子接过勺子,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又递给身后的随从:“去,拿给柳三公子看看。”

沈砚心里一动——柳三公子?难道是柳承业的人?他不动声色地站在原地,看着随从快步离开,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没过多久,那随从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个面容阴鸷的男子,穿着一身黑色锦袍,腰间佩着玉珏,看着约莫二十多岁。他走到摊位前,拿起勺子看了片刻,又看向沈砚:“你这东西,还有多少?我全要了。”

“回公子,我这儿还有十几把勺子,还有几把铲子,若是公子全要,算您三百文。”沈砚报了价,眼神却在暗中观察着对方——这男子眉宇间带着几分狠厉,周身的气息也透着不善,想必就是柳承业的义子之一。

柳三公子爽快地付了钱,又道:“你这东西新奇,我那几位兄长想必也会喜欢。你跟我来,若是他们也满意,以后你的货,我们全包了。”

沈砚心里暗喜,面上却故作犹豫:“公子,我……我还要跟着商队做事,怕是不方便……”

“无妨,”柳三公子挥了挥手,“我让人跟张老板说一声就是。你只需跟我来,好处少不了你的。”

沈砚“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跟着柳三公子往城内的一处宅院走去。路上,他悄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记住了路线——这宅院地处青阳关西侧,周围多是兵卒把守,显然是柳承业在青阳关的据点。

进了宅院,柳三公子把沈砚带到正厅,厅内还坐着两个男子,一个身材魁梧,一个面容消瘦,想必就是柳承业的另外两个义子。柳三公子把不锈钢勺子递给他们,笑着道:“大哥,二哥,你们看这东西怎么样?”

魁梧男子拿起勺子,掂量了一下,道:“这材质倒是特别,比铜器轻便,若是用来给兵卒配用,倒也实用。”

消瘦男子则盯着勺子,眼神闪烁:“这外邦来的物件,怕是不便宜吧?这小子能弄到这些,说不定还有更稀罕的东西。”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沈砚身上,魁梧男子开口:“小子,你还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看看。”

沈砚知道,机会来了。他从怀里拿出一个迷你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小块磁铁——这是他从空间里的工具箱里找的。“几位公子,这是外邦来的‘吸铁石’,能吸住铁器,也算是个新奇玩意儿。”

三人看着磁铁吸起桌上的铁钉,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消瘦男子立刻道:“这东西好!你还有多少?我们全要了!”

沈砚故意面露难色:“公子,这吸铁石数量不多,而且……我这货都是托外邦朋友弄来的,每次只能带一点,若是几位公子想要,得给我点时间。”

柳三公子眼珠一转,道:“无妨,你可以留在我们这儿,专门给我们供货。我们给你钱,给你住处,只要你有好东西,好处少不了你的。”

沈砚心里冷笑——这些人果然贪心,正好合他意。他故作感激地躬身:“多谢几位公子提携!我一定好好为几位公子做事!”

就这样,沈砚成功留在了柳承业的据点里。他知道,柳承业这老狐狸虽然没来,却派了三个义子坐镇,想必是在策划着什么大事。而他,正好可以借着“供货”的由头,暗中探查柳承业勾结朔漠的证据,一步步揭开这场阴谋的面纱。

夜色渐深,沈砚躺在宅院给他安排的房间里,却毫无睡意。他摸了摸怀里的复合弓,又想起客栈里的家人,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找到证据,既能洗清父亲的冤屈,也能早日带着家人离开这危险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日清晨,沈砚刚把从空间里拿的几枚不锈钢钉子摆出来,就见宅院门口忽然来了一队兵卒,簇拥着一个穿着灰袍的中年男子往里走。那男子面生得很,却带着一股阴鸷的气息,眼神扫过庭院时,像鹰隼般锐利。

柳三公子几人见了他,立刻起身迎上去,语气恭敬:“李大人,您怎么来了?”

被称作“李大人”的男子没应声,目光却在庭院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砚身上。他盯着沈砚看了片刻,眉头忽然皱起,脚步缓缓走了过来:“你……抬起头来。”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强压着慌乱,缓缓抬头。李大人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突然冷笑一声:“好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沈仲山的儿子,竟然敢跑到这儿来送死!”

这话一出,柳三公子三人脸色骤变,齐刷刷地看向沈砚。沈砚心里一沉——他竟然被认出来了!想必这李大人是柳承业的心腹,当年父亲被诬陷时,他定是在场的。

“李大人,您没认错吧?这小子说他是外邦商人的伙计……”柳三公子还想确认,却被李大人打断:“错不了!沈仲山这儿子,当年在应天府我见过!没想到他竟敢乔装打扮,混到咱们这儿来,定是来探消息的!”

李大人说着,猛地拔出腰间的刀,指着沈砚:“拿下他!死活不论!”

周围的兵卒立刻围了上来,手里的刀枪对准了沈砚。沈砚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他猛地往后一退,避开身边兵卒的刀,同时从怀里掏出复合弓,迅速抽出一支箭矢搭弦。

“谁敢过来!”沈砚弓弦拉满,箭尖对准李大人,眼神冰冷,“我这弓箭,可不长眼!”

李大人被他的气势震慑,后退了一步,随即又冷笑:“就凭你一把破弓,还想反抗?给我上!”

兵卒们不敢违抗,举着刀枪冲了上来。沈砚手指一松,箭矢带着锐响射向最前面的兵卒,正中他的肩膀。那兵卒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周围的兵卒顿时停住了脚步。

“还有谁想试试?”沈砚又抽出一支箭矢,目光扫过周围的兵卒,“我劝你们别白费力气,我要是想走,你们拦不住!”

他知道这里不宜久留,必须尽快突围。他趁着兵卒们犹豫的间隙,猛地朝着庭院西侧的围墙跑去——那里有个缺口,昨晚他勘察环境时注意到的。

“拦住他!别让他跑了!”李大人急得大喊,亲自举着刀追了上来。

沈砚脚步不停,快到围墙时,他回头射出一支箭矢,逼退身后的兵卒,随即纵身一跃,翻过了围墙。墙外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他不敢停留,顺着小巷往前跑,身后传来兵卒们的呼喊声和脚步声,显然是追了上来。

他知道,李大人肯定会调动更多人手搜捕他,青阳关已经待不下去了,必须尽快找到家人,离开这里。他一边跑,一边回忆着客栈的路线,同时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巷子里空无一人,只有他的脚步声和身后的追兵声。

沈砚刚翻过围墙,胸口就一阵剧烈起伏,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这具身体本就因之前的高烧虚弱,昨夜又没敢深睡,刚才一番对峙与奔逃,早已耗尽了力气。他扶着冰冷的墙壁喘了口气,身后的呼喊声与脚步声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兵卒们“别让他跑了”的嘶吼。

他咬着牙往前冲,狭窄的巷子里满是碎石,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栽倒,手背刚愈合的伤口又被蹭破,渗出血来。可他不敢停,只能攥紧复合弓,踉踉跄跄地往前跑——客栈就在前面两条街,只要能到那里,找到家人,就算是死,也得护着他们一起走。

刚拐过一个拐角,迎面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沈砚抬头一看,心瞬间沉到谷底——一队兵卒举着刀枪堵在巷口,为首的校尉眼神冰冷地盯着他,手里的长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前后都被堵了……”沈砚靠在墙上,大口喘着气,眼前阵阵发黑。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快得像要炸开,手臂连拉弓的力气都快没了,可他还是颤抖着抽出一支箭矢,搭在弦上——就算拼到最后,也不能束手就擒。

“沈小公子,束手就擒吧!”为首的校尉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嘲讽,“你这身子骨,跑不了多远,何必白费力气?”

沈砚没应声,只是死死盯着校尉,手指因用力而泛白。身后的兵卒已经追了上来,将他团团围住,数百把刀枪对着他,密密麻麻的人影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李大人从人群里走出来,看着狼狈的沈砚,冷笑一声:“我还以为你有多能打,原来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连你一起定罪,省得现在浪费力气!”

沈砚喘着气,眼神却依旧没怂:“柳承业勾结朔漠,祸国殃民,你们跟着他,早晚没有好下场!”

“死到临头还嘴硬!”李大人脸色一沉,挥手道,“给我上!打断他的腿,抓活的!”

前排的兵卒立刻举着刀冲了上来,沈砚咬着牙拉满弓弦,可手臂却控制不住地发抖,箭矢射偏了,只擦着一个兵卒的胳膊过去。那兵卒吃痛,怒吼着挥刀砍来,沈砚想躲,却因体力不支慢了半拍,腰间被刀背重重砸了一下,瞬间传来钻心的疼痛,整个人瘫倒在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复合弓从手里滑落,沈砚趴在地上,看着周围围上来的兵卒,心里满是绝望——他还是太弱了,连保护家人的机会都没有。可他不甘心,视线扫过巷角堆放的柴火,忽然想起空间里还有几瓶酒精喷雾——那是他现代用来消毒的,遇火就能燃!

他趁着兵卒们还没近身,悄悄将手伸进口袋,摸到了空间的入口,集中最后一点力气,将两瓶酒精喷雾摸了出来,紧紧攥在手里。

“你们别过来!”沈砚挣扎着坐起来,举起酒精喷雾,眼神里满是决绝,“我这里有外邦来的‘火油’,只要一点火星,咱们就同归于尽!”

兵卒们果然停住了脚步,李大人皱着眉,显然不信:“你少装神弄鬼!一个病秧子,还能有什么本事?”

沈砚没废话,从怀里摸出火折子——这是他从客栈带出来的,吹亮后,火苗在他指尖跳动。他将酒精喷雾的喷头对准人群,声音沙哑却坚定:“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火苗映着他苍白的脸,也映着他眼底的狠劲。李大人看着他不似作伪的模样,犹豫了——柳承业要的是活口,若是真把人逼急了同归于尽,他没法交代。

“都退后!”李大人挥手让兵卒们后退几步,冷声道,“沈砚,我劝你别耍花样,你跑不了的!”

沈砚握着酒精喷雾和火折子,缓缓站起身,后背依旧靠在墙上——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只要他一松劲,就会被立刻拿下。他必须尽快想办法,要么突围,要么……等一个渺茫的机会。

沈砚攥着酒精喷雾和火折子,后背抵着冰冷的墙壁,浑身的力气像被抽干般,连呼吸都带着颤抖。李大人眼神阴鸷地盯着他,手一挥,前排的兵卒又往前逼近了两步,刀枪的寒光几乎要贴到他脸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破空声突然从巷顶传来!

“咻——”

一枚三寸长的铁镖带着锐响,像一道黑色闪电,直直穿透李大人的后心。李大人瞳孔猛地放大,嘴里喷出一口鲜血,双手捂着胸口,难以置信地回头,却连凶手的影子都没看到,便重重倒在地上,彻底没了动静。

“大人!”

兵卒们惊呼出声,瞬间乱作一团。

紧接着,巷口的阴影里突然窜出一道黑色身影——那人蒙着面,只露出一双冷冽的眼睛,手里握着一把泛着寒光的短刀,动作快得像鬼魅。他甫一落地,就朝着最近的兵卒扑去,短刀寒光一闪,便划破了那兵卒的喉咙,鲜血喷溅而出。

“有刺客!”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兵卒们才反应过来,举着刀枪朝黑衣人围去。可黑衣人身手极快,短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挥砍都精准命中要害,不过片刻功夫,就有五六个兵卒倒在地上,惨叫声此起彼伏。

沈砚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酒精喷雾都忘了放下——这黑衣人是谁?为什么会突然帮他?

黑衣人似乎并不恋战,解决掉前排的兵卒后,迅速冲到沈砚身边,低声道:“跟我走!”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粗粝感。沈砚来不及多想,本能地跟上他的脚步。黑衣人在前开路,短刀挥舞间,兵卒们根本近不了身,硬生生在包围圈里撕开一道缺口。

两人沿着小巷往外跑,身后的兵卒虽在追赶,却被黑衣人留下的几具尸体挡了去路,一时难以追上。跑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黑衣人带着沈砚拐进一处废弃的柴房,才停下脚步,靠在门后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柴房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破洞透进来。沈砚喘着粗气,看着眼前的黑衣人,忍不住问道:“多谢壮士相救,不知壮士是……”

黑衣人没回头,只是盯着柴房的门,声音依旧沙哑:“别问那么多,你惹了柳承业,青阳关已经待不下去了,尽快带你家人离开。”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黑色的令牌,扔给沈砚:“拿着这个,出城西的关卡时,亮出来,守兵会放你们过去。”

沈砚接过令牌,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影”字。他还想再问,黑衣人却已经拉开柴房的门,回头道:“我引开追兵,你趁机去客栈接你家人,记住,半个时辰内必须离开青阳关,否则就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黑衣人便闪身出了柴房,朝着与客栈相反的方向跑去,很快就吸引了远处追兵的注意力。

沈砚握着令牌,心里满是疑惑,却也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他将令牌揣进怀里,捡起地上的复合弓,朝着客栈的方向狂奔而去——无论这黑衣人是谁,眼下能带着家人离开青阳关,才是最重要的事。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大衍启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